Nature:PUA 太嚴重,過半博士後打算逃離科研

2020-11-28 騰訊網

都 「念」 到博士後了,但超一半的科研人員,卻想逃離科研。

這不是隨口一說的猜想,也不是沒有根據的論斷,而是 Nature 最新出爐的博士後就業報告結果。有 51% 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工作帶來的心理問題,他們已考慮離開科研。

這項調查的對象來自 93 個國家和地區,一共有 7600 多名研究人員。

Nature 的這項報告向我們揭示了:「博士後」,究竟是有多不容易。

職場 PUA、性別歧視、性騷擾…… 沒有一個能逃脫。

工資少、幹活時間長,心理壓力特別大…… 生活和工作基本沒辦法平衡。

單就 PUA 來說,便有 65% 的博士後經歷了權力壓迫,以及各種形形色色歧視。此外,還有來自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這些博士後們,究竟經歷了多少「難以為外人道」的無奈?

被「PUA」的博士後

逼得超過一半博士後要放棄科研,他們受到了怎樣的傷害?

在 Nature 調查問卷中,十分詳細的列出了博士後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待遇的類型。

其中,65% 的人都認為是地位不平等導致的 PUA。

這一點身在其中的人自然會理解。

還有其他 40% 受訪者認為是性別歧視,以及另外 24% 受訪者認為存在種族歧視現象。

而所有經歷過不公待遇的博士後中,57% 的人明確說,這些遭遇來自他們的的研究主管或上級。

在遭遇不公待遇方面,與在本國工作的同行相比,國際博士後(25%)更容易受害,比本國人高 4 個百分點。

此外,少數族裔成員的受訪者中有 34%表示遭受歧視或騷擾。

而在女性受訪者中,有 30%的人認為她們比男性更有可能遭受歧視和騷擾。

圖源:Nature

正如調查所顯示出的那樣,許多博士後都在苦苦掙扎。

工作和生活,難以平衡

面對工作中遭受的騷擾和歧視,本就讓博士後心力交瘁。

但是,博後還不得不承擔生活中的壓力和不確定性,這更是讓他們的心理狀況雪上加霜。

調查顯示: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上,只有 40% 的受訪者感到滿意。

而對於多數人來說,則是:長時間的工作,幾乎無暇他顧。

這一點,在博士後籤訂的勞動合同上,就體現得尤為明顯。

有 3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合同要求每周至少工作 40 小時,但是,合同只不過是一張紙。

其中,便有 3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周在合同之外至少投入 10 個小時,而有 8% 的人表示,他們投入了 20 個小時以上的額外時間。

另外,幾乎所有人(97%)都報告在曾經在周末和休息日工作;多達 49% 的人說,在他們的一段工作經歷中,休息日工作至少達到了 20 次。

這,就是無形的時間壓力。而且,這些時間壓力,往往還是得不到補償的。

來自澳大利亞的免疫學家安娜 庫森斯(Anna Coussens),便介紹了一段親身經歷:

先前,她在英國從事博士後工作時,被要求必須籤署一份聲明,聲明她將在合同之外加班。

此外,她還進一步補充道:

即使博士後沒有籤署此類合同,也傾向於遵循同樣的規則。每個人都知道,你的工作時間超過了你的工資。

圖源:Nature

此外,生活的壓力,不僅僅只是平衡,還有穩定。

來自澳大利亞的地質學家凱薩琳 卡茨(Kathryn Cutts),正在巴西從事其第四段博士後的旅程。

她很喜歡週遊世界的博士後旅程,但是她表示,這麼多年以來,還沒有一個穩定持久的職位,她的生活已經岌岌可危。

凱薩琳 卡茨是這麼說的:

你已經到了想要組建家庭並安定下來的時候了。

但是你必須有過人的履歷才能在大學獲得永久的職位,這對於工作而言是巨大的壓力。

確實,如果一直無法獲得滿意的職位,這種漂泊無定的「千年老二」生活,誰又願意呢?

博士後心理問題有多嚴重?

不公正待遇、對未來出路的焦慮、生活的壓力,讓今年的 Nature 博士後調查結果,比往年更沉重。

近一半(49%)的受訪者因工作問題產生了抑鬱或焦慮,希望獲得幫助。

去年這一數字是 36%。

而希望獲得心理幹預或輔導的人中,只有 23%的人表示確實得到了支持。

另外 26%的人則表示他們沒有尋求幫助,但希望這樣做。

沒能尋求到心理輔導的博士後們,原因可能是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心理輔導。

調查中,只有 18% 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所在的大學或機構有專門面對博士後定製的心理輔導。

其他的人,要麼是只能選擇學校開設的常規心理輔導項目,要麼根本沒得選,只能靠個人毅力堅持或自我調節。

疫情使得情況更加嚴峻

除去正常情況下的壓力和歧視,今年以來的新冠疫情更是帶來的不穩定性,無疑是進一步增加了博士後的生存壓力。

早前,Nature 便發表了疫情給博士後群體影響的調查結果。該調查有來自 93 個國家和地區的 7670 名博士後,涉及 19 個學科。

報告總的來說有:80% 的受訪者認為,疫情阻礙了他們的實驗;32% 以上的人認為,主管並沒有提供有效的工作支持;最後,61% 的受訪者表示,疫情給職業前景帶來了負面影響;

新冠疫情帶來了哪些不便?對此,有 80% 的受訪者表示:疫情導致他們實驗的停滯。

此外,還有近 60% 的受訪者表示,疫情導致他們無法跟負責人或同事進行有效地溝通,比如就想法進行討論。

此外,有超過一半(5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主管為疫情期間的工作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但是,仍然有約 1/3(32%)的受訪者說,他們並沒有得到主管的指導和支持。

而這些影響,最終都會體現在對職業前景的憂慮上。

在報告中,有 61% 的受訪者表示:新冠疫情給他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負面影響。在中國,這一數字是 54%。

其實,博士後崗位的初衷,或者說一個理想中的「博士後」,應該是有志於科研的博士畢業生,尋找到符合興趣的項目組,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後帶著履歷精彩的「敲門磚」走向更前沿的科研領域。

但現實中,博士後要面對科研產出硬指標的要求、現實生活壓力、高校教職門檻日益升高。

沒有正式教職待遇,卻可能要承擔相同或者更大的研究指標壓力,還要處理雜事。

而科研周期長,有時甚至耗費了幾年的時間、熱情、精力,卻沒有收穫,一切努力付之東流。

博士後們的困境,可想而知。

而這原本整體便不是很順心的博士後生存環境,又撞上了疫情帶來的各種不確定的影響。

這次的博士後們,也真是太難了。

參考連結:

相關焦點

  • Nature:科研PUA太嚴重,過半博士後打算逃離
    木易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都「念」到博士後了,但超一半的科研人員,卻想逃離科研。被「PUA」的博士後逼得超過一半博士後要放棄科研,他們受到了怎樣的傷害?在Nature調查問卷中,十分詳細的列出了博士後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待遇的類型。
  • 過半博士後想要離開學術界
    第三篇文章的主題是博士後的生活質量,包括心理健康,以及遭受歧視和騷擾的經歷。最後一篇文章討論了博士後對他們職業前景的看法。職業未來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關鍵的議題。這項調查是和倫敦的市場研究公司 Shift Learning 聯合舉辦的,相關廣告在 nature.com、施普林格·自然數字產品以及郵件中展示。調查語言涵蓋英語、中文、西班牙語、法語和葡萄牙語。
  • 《Nature》博士後調查第二篇:他們對博士後的工作很失望
    博士後不被看重調查的留言區展現了博士後每日生活的消極面和少數積極面。因長度和表達的關係,一些留言經過了少許編輯和翻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博士後在科研中的作用。博士後絕對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有時甚至還不如研究生。博士後在科研中承擔了關鍵角色,也是所在系所的研究推動力量。
  • 《自然》首次揭示博士後艱難處境:超半數計劃逃離科研
    根自然》雜誌今年6-7月首次對博士後遭遇、職業前景以及心理狀態等的調查顯示,實際情況或不容樂觀。5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因為工作時間長、缺乏工作保障、遭受霸凌和歧視帶來的心理壓力,打算離開科研領域。而2/3的受訪者表示,這次疫情給他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負面影響。(環球科學)
  • pua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職場pua的表現有哪些如何化解?
    最近這兩天yamy被老闆公然羞辱一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很多網友都表示支持yamy,並且大家都覺得yamy老闆這就是職場pua,那麼,職場pua是什麼意思呢?職場pua有哪些表現?面對職場pua我們應該怎麼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人事部表彰全國優秀博士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等
    南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南開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東北大學礦業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吉林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自然》博士後調查:魔幻2020,博士後們很焦慮
    根據《自然》對全球博士後進行的首次調查,十分之八的博士後表示,全球新冠疫情妨礙了他們的實驗以及數據採集工作。超過一半的博士後發現,和實驗室的PI探討研究想法和分享研究變難了,將近三分之二的博士後認為,疫情對他們的職業前景有著消極的影響(見「幹擾和困頓」)。
  • PUA是什麼意思-職場PUA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pua另外一個稱呼是搭訕藝術家,只有通過了心理學、魔鬼搭訕學、謎男方法、微信泡妞秘典等等相關知識培訓以後才可以稱之為是一個合格的pua。而之所以pua備受大家關注是因為有一些人利用pua做了一些壞事,所以近年來才逐漸讓pua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中。  在利益的驅使下,PUA組織(或者公司)為了招收學員,改變了PUA的本質,而那些網傳「XX女生被PUA」裡講到的「被PUA」,實際上是在PUA的基礎上異化出來的一種有目的去實施不良行為的PUA,在這裡我們管它叫「不良PUA」。
  • 新疆設立首家薰衣草研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新疆日報訊(記者馬伊寧報導)記者從伊犁河谷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該公司獲批自治區級博士後科技工作站和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新疆有了首家研究薰衣草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伊犁河谷的薰衣草佔中國種植面積的95%以上,已經成為伊犁的一張名片。
  • 過半博後考慮退出,Nature呼籲不能因疫情失去科學的下一代
    03南美超1/3博士後失業13% 的受訪者確信,由於新冠肺炎的流行,他們已經失去了博士後工作或工作機會,21% 的人表示尚不明確疫情是否會讓他們失去工作。04計算機、數學領域受影響最小不同領域的科研人員,所受影響並不相同。
  • 博士後之「殤」:科學界無法承受失去下一代的風險
    正如最近Nature出版社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疫情加劇了博士後研究人員對職業生涯的焦慮和擔憂,當前這一代博士後研究者面臨著迄今為止最為嚴重的職業和健康危機。更嚴重的是,23%的博士後受訪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出現問題,已經開始尋求心理疏導;26%的受訪者也希望獲得此類幫助,這些數字說明:不只職業前景,許多博士後研究人員的身心健康也遭遇了危機。新冠疫情正在毫不留情地「摧殘」這一代博士後研究群體。
  • Nature首次「博士後」前景調查:計算機、數學學者最樂觀
    而最近,Nature就關注到了博士後研究人員這一群體並展開了調查,共有全球93個國家和地區、7670位博士後研究人員參與進來。「還要再做一次博士後研究嗎?」除了對工作前景展開調查之外,還對他們的生活、工作質量展開調查,這其中包括心理健康、工作時間、以及歧視、騷擾的經歷。
  • 尹亞飛研究員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及科研助理
    因科研工作需要,現面向國內外招聘博士後2-3名,科研助理1名,歡迎優秀青年學子應聘!博士後招聘基本條件1.根據浙江大學博士後資助標準,提供20-30萬元的年薪,並享受浙江大學博士後相關福利待遇(可優惠租住學校教師公寓)。業績優秀者額外發放科研獎勵。2. 根據學校規定,人事關係進入學校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3年及以上,可申報浙江大學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 支持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申報博士後科學基金以及其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與地方的科技項目和博士後資助項目。
  • Nature罕見關注,海外博士後們將何去何從?
    根據《自然》雜誌對全球博士後的首次調查顯示,超過50%的博士後發現與他們的實驗室負責人或同事討論研究想法或分享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超過60%的博士後認為大流行對他們的職業前景產生了負面影響。不得不承認,新冠大流行已經減少甚至關閉了相當數量的全球學術實驗室,由於經濟大蕭條,決策者們不得不削減機構預算,捐款數量直線下滑,對應研究基金和其他博士後資金來源受到嚴重威脅。
  • 南方科技大學招聘 博士後、科研助理·
    因項目進展需要,現招聘博士後3名,科研助理若干名。 博士後崗位(3名) 基本要求: 35歲以下,一般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 A.
  • 青州設立建築行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揭牌儀式上,濰坊市人社局副局長劉立新和青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宋偉偉共同為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濰坊市今年新建的三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之一,也是濰坊市目前設立的第一家建築行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淺談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與科研能力評價
    最近,筆者在今日頭條上關注了兩個著名科普博主,他們在評價中國科研能力時都不約而同地引用了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詳情請參考https://www.natureindex.com/),得出了中國科研能力全球第二的結論。因此,順便關注了一下自然指數,感覺該指數的槽點不少,實在是不吐不快。
  • pua是什麼妖魔鬼怪?害人不淺
    渣男pua毀了多少好女孩?又有一個無辜的美好的年輕的生命被毀了。這個微博名為@玫瑰機關槍的姑娘,姓代,大家都叫她代代,今年才25歲。在一個女孩子花一樣的年紀她卻永遠離開了人世。微博中她分享的生活日常可以看得出代代是個溫柔的姑娘,熱愛生活。眼神有光。
  • 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評國家級優秀
    近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揭曉,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首次參加評估並獲評國家級優秀。博士後綜合評估每五年開展一次,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 武大博士後:科研奮鬥15年不如基層做社工,揭開了科研的殘酷真相
    在科研圈除了這些「別人家的博士」,其他的大部分人在這個網絡世界裡根本沒有名字。即使偶爾有一次,基本也都不是大家眼中的好消息。無外乎我們偶爾聽到的博士、博士後跳樓自殺。以及類似於這兩天又被吵起來的舊新聞,武大博士後去社區當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