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訊,6月10日凌晨3點多,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接到120指揮中心電話,鄭州某小區內發現一名女子渾身是血,倒在租住的樓層電梯間門口。
急救人員火速到達現場後,經初步檢查,女子的胸部、腹部、背部有60多處刀傷,由於失血過多,傷者處於休克狀態。
據了解,女子名叫雯雯(化名),陝西人,今年28歲,在河南鄭州打工。知情人稱,雯雯屢遭已婚男子糾纏,多次表白無果後,渣男喪失理智,報復雯雯,連捅了她66刀。
經診斷,女子傷情很重、生命垂危:1、失血性休克;2、全身多處銳器傷;3、雙側開放性液氣胸;4、腹腔臟器破裂。
「當天凌晨五點的時候,我接到急診科電話,根據急診科醫師對患者傷情的描述,判斷女孩出現血氣胸的可能性很大,迅速安排胸外科的值班醫師到場處理,先維持生命體徵!」正在熟睡中的鄭州人民醫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楊玉倫被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得知傷情後,立即進行簡要的電話布置,並驅車趕往醫院,組織搶救。
「大夫,我會死嗎?」搶救期間,受傷女子短暫性的恢復意識。
「姑娘,你不會有事的!放心吧!」楊玉倫院長安慰女孩。
在隨後的交流中,女孩說了出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的聯繫方式。原來,女子名叫雯雯(化名),陝西人,目前在鄭州打工。按照雯雯給的聯繫方式,醫生撥通了她家人的電話。
「遠在鄭州的女兒被人砍傷,身中數十刀?怎麼可能?你們一定是騙人的!」雯雯一家人接到消息後,覺得這是一通詐騙電話,完全沒有理會。
迫在眉睫,醫護人員一方面持續對女孩進行搶救,一方面繼續嘗試著跟她的家人溝通聯繫。
首先,拿起「第一棒」的是副院長楊玉倫,由他主刀對患者同時對胸部損傷進行開胸探查,同時對損傷的左肺下葉進行部分切除,並縫合膈肌。
緊接著,接過「第二棒」的是普外五病區的楊鐵健副主任醫師,對受損的空腸、結腸和腸繫膜進行修補。
隨後,「第三棒」交到了泌尿外科韓前河副主任的手裡,對受損的腎臟進行探查。
「最後一棒」交由整形外科的燕靜傑醫師來完成。對患者右眼瞼處的一個2.5公分長的傷口進行清創並美容縫合,患者畢竟是28歲女性,儘可能的減小對面部容顏的影響。
經過術後清點,雯雯身上共有66處刀傷。
手術一直從早上6:00持續到下午14:00,雯雯轉送到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接受術後觀察治療。在重症監護室三天後,雯雯的病情逐步平穩,脫離危險期後轉入到胸外科。
在胸外科住院期間,除了胸外科的楊玉倫院長每天早上來到病房查看雯雯的狀況,普外五病區的主任季節、副主任醫師楊鐵建每天也都會來到病房查看病情,共同研究治療方案。考慮到雯雯一家的情況,醫生護士們總是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照顧。
(原標題:女子被刺66刀生命垂危中問:大夫我會死嗎)
如果不是左側脖子上那條淡淡的傷痕,人們很難想像,22歲的武警廣西總隊百色市支隊德保縣中隊班長盛浩在一場處置暴恐分子襲警事件中,距離死神那麼近。2015年初春的一個傍晚,武警百色市支隊值班室接到市公安局通報:兩輛載有企圖偷越國境人員的小汽車,從南寧向百色靖西方向行駛,要求支隊立即派兵協同公安民警設卡堵截。接到命令後,支隊迅速派出10餘名官兵到指定地域設卡部署,並對可疑區域實施搜索,入伍3年多的盛浩參與了此次抓捕行動。
23時10分,戰鬥小組在距靖西武平收費站3公裡處的高速公路上截住了可疑車輛。透過戰術照明燈的光線,可以看到車後排坐著幾名暴恐分子。官兵大聲命令其下車,僵持了一會兒,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才抱著小孩緩緩走下車。
這名男子目露兇光地向四周環視一圈,突然將懷裡的小孩丟到地上,趁著夜色,從袖管裡拔出一把匕首,猛地刺向在一旁負責警戒的戰士方志翔。
眼看戰友遭遇危險,設卡組組長盛浩一個箭步衝上前,舉起槍託將匕首擋到一邊。惱羞成怒的暴徒偷襲未果,左手順勢抓住盛浩的衣領,右手揮舞匕首朝他身上亂刺。近身搏鬥中,盛浩只能用槍託、膝蓋還擊。戰友的生命安全保住了,盛浩卻在制服暴徒的過程中,頸部、背部連中三刀。
「當時整個行動從開始到結束,也就是1分多鐘。」武警德保縣中隊中隊長周煥鑫回憶說,抓捕行動結束後,也許是太專注了,盛浩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傷。後來官兵整隊清點武器時,一個眼尖的戰士發現盛浩身上在流血,馬上報告給副支隊長,他才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從高速路上的抓捕點到德保縣人民醫院有半個小時車程,戰友們非常擔心他的傷勢。當晚,負責救治的醫生說:「小夥子真命大,頸部刀口距離動脈只有2毫米,要是刺中動脈,後果不堪設想。」
此次戰鬥,武警官兵協同公安民警將6名非法偷渡的暴恐分子成功控制。盛浩勇敢與暴恐分子搏鬥的事跡,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2015年4月,他被武警廣西總隊記一等功。
在周煥鑫看來,盛浩能挺身而出保護戰友,體現出他對戰友的情誼和責任,而要在一瞬間對突發狀況迅速作出反應,則體現了他過硬的軍事素質。
在平時的訓練中,盛浩對自己的要求格外嚴格,儘量讓訓練條件貼近實戰化。「平時累一點,苦一點,多出一點汗,真正進入實戰時就會少流血。」他說。
一次戰術訓練時,由於中隊戰術訓練場低姿網的鐵絲生鏽下垂,官兵們在低姿匍匐通過低樁網時,衣服常被鐵絲鉤住、劃破。士官長李紅飛提議把低姿網上的鐵絲卸掉,以免訓練刮破衣服,當大家都在為士官長「人性化」的提議感到高興時,盛浩卻強烈反對。
「衣服被鐵絲刮破的主要原因是大家的戰術動作不到位,不能因為怕刮破衣服就降低訓練難度,戰場上敵人的槍口不會因為你的戰術動作不到位就抬高兩釐米。」說完,盛浩一個臥倒,靈活運用戰術動作,在不碰鐵絲的情況下迅速通過了低姿網。
現場一片靜默,旋即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在盛浩的指點和提示下,大家逐步調整戰術動作,衣服沒被刮破,而訓練成績進一步提高了,士官長李紅飛也為盛浩的「明智」點讚。
其實,2011年12月,剛從山東老家微山入伍來到百色時,盛浩的身體素質在新兵連中並不出色。他暗暗給自己定下「小目標」:「入伍第一年,要讓自己的身體素質追到前面,第二年要爭取留士官。」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5公裡武裝越野,他穿沙背心,扎沙綁腿;400米障礙,他每次都多跑三五個來回;擒敵術訓練,別人在沙坑練,他在硬地上練。5年多的訓練,他磨破了11雙膠鞋,穿壞了3副沙背心,腰上、腿上留下8處傷疤,但對自己的要求一刻也不曾放鬆。
盛浩的刻苦和要強在整個中隊都出了名。讓中隊指導員鄒智超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3月,盛浩在參與抓捕暴恐分子的戰鬥中負傷後,住院10多天他便回到中隊開始恢復訓練。4月初,支隊選拔尖兵開展應急班集訓,考慮到盛浩的身體狀況,中隊沒讓他去,他卻主動打報告要求參加集訓。「『輕傷不下火線』在他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鄒智超說。
5年多時間,盛浩先後3次在總隊、支隊比武中摘金奪銀,連續兩年成功入選強軍標兵「百名小老虎」,被總隊評為「強軍標兵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
「班長在訓練時非常嚴格,在生活中卻很熱心腸,喜歡幫助人。」新兵李其乾說,盛浩會在戰士們想家時及時地噓寒問暖,會在戰友受傷時熱心地端茶送飯。有一次他訓練時小腿拉傷,盛浩發現後立即讓他暫停訓練。還有一次李其乾感冒了,盛浩一聲不吭,去醫院抓了中藥放在他的床頭。
擔任班長的盛浩面對的基本上都是95後的新兵,如果沒有「兩把刷子」,要帶好這些思維活躍、個性突出的新兵談何容易。為了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他不斷加強學習,他的抽屜裡放著《長徵》《微表情心理學》等書籍。從書上學來的知識,讓他在帶兵時能更好地洞察戰士的心理。
在「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中,盛浩注意到中隊很多戰士由於執勤訓練任務繁重,沒有足夠時間系統學習。於是他查找資料,經過不斷探索,與中隊幹部一起,將知識點、關鍵詞編成「三字經」、製成「口袋書」、做成「動漫秀」,組織開展了「兵說兵事」、新聞點評等活動,使中隊的理論學習變得活潑生動起來。
眼下,盛浩最新的「小目標」是考上武警成都指揮學院。現在,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備考,有不懂的地方,便會向中隊軍校畢業的幹部請教。「部隊是個特別鍛鍊人的地方,我希望通過努力,讓自己每年都能邁上一個新臺階。」盛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