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裡的翠鳥-科技頻道-和訊網

2020-12-05 和訊科技

圖1:普通翠鳥。

圖2:翠鳥準備飛入水中抓魚。

圖3:在一個地方落了四隻翠鳥。

第二個鳥故事:翠鳥(Alcedo atthis;Common kingfishers)

  我在圓明園裡看到的翠鳥,有普通翠鳥和斑頭大翠鳥兩種,大部分時間看到的是普通翠鳥。普通翠鳥屬於佛法僧目翠鳥科普通翠鳥。它是一種小型的色彩絢爛的翠鳥。翠鳥科有斑頭大翠鳥、普通翠鳥、三趾翠鳥以及各種翡翠鳥和冠魚狗等。北京地區據說有3屬,5種。我們這裡只說說普通翠鳥。

  翠鳥很神奇,長長的喙,翠綠色的羽毛上還好像鑲嵌著寶石,飛行時貼著水面。翠鳥最美時刻是衝入水面前或從水裡抓魚出來那一刻(我抓拍的技術還不能抓到入水和出水最佳狀態的翠鳥)。唐代詩人錢起曾經以詩《銜魚翠鳥》描繪這一時刻:「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擘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這一過程快若電光石火,稍縱即逝。翠鳥真的是靜如處子,動若脫兔,而這首詩詞描繪翠鳥入水捕魚的過程也非常貼切。我只拍攝到翠鳥入水前的一種準備入水的飛行姿態。

  圓明園的翠鳥如果是單只,還是有點怕人的,需要離得比較遠拍攝它。每年六七月份,圓明園的翠鳥就會繁殖出幾隻小翠鳥,這時,它們會在比較固定的地點去練習捕魚或捕食小蝦等。而在此時,有觀鳥的攝友發現了它們的行蹤,就會引來很多攝友,把長槍短跑的相機支在翠鳥出沒的地方等待它們的到來。

  我在圓明園和清華園多次拍攝到翠鳥,最神奇的是一次在荷塘裡看到翠鳥落在荷花的蓮蓬上,可惜照片太多了,居然找不到了。有點遺憾。只能在自己的博客上看到這張照片。

  (作者系清華大學科學哲學與科學史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系統科學學報》常務副主編)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新聞頻道-和訊網
    醫藥和消費兩大主線,估值都處於歷史最高位,目前都處於一個殺估值的階段,而前期另外一條主線科技,也是在五一節前重點提示語音課學員的,算是前段時間市場表現最好的概念之一,但短期也因為華為的事情被拍了下去。   由於短期世界紛繁複雜的關係,以稀土為首的避險概念時不時就會有所表現,但是這種情緒因素驅動的板塊操作的難度並不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酌情操作。
  • 翠鳥尾巴短很難看,你錯了,翠鳥認為尾巴長了是累贅
    翠鳥水中捕魚有時候我們能看到翠鳥在岸邊的小樹枝上停留,並且它一動不動的,那是它在觀察水裡的魚兒,一旦鎖定目標就立刻飛快的頭朝下衝向水面,一頭扎進水裡,由於它動作非常的快,我們會以為它是用嘴巴在水面上叼起一條魚似的,實際上翠鳥是整個身體潛入水裡的
  • 「幸福的青鳥」翠鳥
    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在我國比較常見,尤其是普通翠鳥在有水域的地方都能見到。小學語文的一篇課文就叫《翠鳥》,給我印象深刻,文中這樣寫的: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 機構增減持-股票頻道-和訊網
    225330000好倉世紀集團鄧姝婷減持-225330000好倉世紀集團王鋒增持225330000好倉碧生源殷秋萍減持-816259176好倉碧生源Alliedray減持-816259176好倉世紀集團Holdings減持-225330000好倉世紀集團Xianghua減持-225330000好倉世紀集團World C減持-225330000好倉世紀集團China M減持-225330000好倉裕興科技朗源股份減持
  • 福州翠鳥:親愛的,你慢慢飛
    冬日裡的小陽春天氣,我們在西湖公園墨池相遇,爭吵了十幾天後,我們留在了這個世外桃源,相互陪伴,成全了一段愛情佳話。 生活在西湖畔的斑魚狗,也是翠鳥家族的一員 這幾天,福州西湖公園裡,不少攝影愛好者都在捕捉這浪漫而有趣的畫面
  • 維基百科十年回顧-科技頻道-和訊網
    在網上搜索就像在一家大古董店裡找東西:碰巧了能有所發現,不過也有大量二手的破爛。你對俄製圖波列夫(Tupolev)飛機感興趣嗎?有位痴迷的愛好者建有專門的網頁。有人聚會的時候提到了沃拉普克文?有個大學的網站對這種鮮為人知的19世紀發明的語言有些零零碎碎的信息(不要把它和具有同樣名字的法國前衛搖滾樂隊混為一談)。
  • 果殼網科普「普通翠鳥」
    4月24日,有媒體為翠鳥稀有性問題辯護,解釋了京劇使用的頭面為什麼一定要從活翠鳥身上拔下的問題。文章作者稱:「動物保護人士反對製做點翠頭面的核心依據是翠鳥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這是在偷換概念,把廣義的翠鳥和受保護的翠鳥,以及用以取羽製做點翠頭面的翠鳥混為一談。做點翠飾物的羽毛取自普通翠鳥的可能性最大。而這些點翠頭面等信物,無疑凝聚了中國文化的精萃。」
  • 圓明園裡的設計,簡直就是一座迷宮花園
    清嘉慶十年(1805年),兩淮鹽政使承辦圓明園內一處景區的修繕,所用紫檀木飾物就達200多件,還有特別設計和要求的地罩、多寶格。每一件都要求精雕細刻,不能達標、驗收不合格的統統銷毀。烏黑髮亮的木器之上,精心雕刻著芝仙祝壽、榴開百子等吉祥圖案,刀工精細,線條遒勁,器具精緻而秀麗。
  • 色彩豔麗的小美禽——翠鳥Kingfisher
    kingfishers).翠鳥是指佛法僧目下的一類體型中小、羽毛顏色豔麗的鳥類。它們具有世界分布的特點,絕大多數的種類分布在舊大陸和澳大利亞。「翠鳥」既可指單一的翠鳥科(Alcedinidae),又可指包含有翠鳥科(Alcedinidae)(河邊翠鳥)、翡翠科(Halcyonidae)(樹上翠鳥)和魚狗科(Cerylidae)(水邊翠鳥)三科的翠鳥亞目(Alcedines)。
  • 《圓明園的毀滅》
    生字新詞 1、出示幾組詞語: 金碧輝煌玲瓏剔透 殿堂瑤臺 安瀾園獅子林 平湖秋月武陵春色 不可估量化為灰燼 2、讀一讀,讀完後在你腦海裡閃現了什麼
  • 數位技術讓圓明園 在線上「重生」
    得益於數位化研究成果的可移動性,配合「沉浸式」新消費體驗熱潮蔓延,圓明園的歷史文物經過數字  化呈現,讓遊客們可以在線「雲遊」圓明園  12月1日,珍貴文物「馬首」,正式回到了它的家——圓明園。  11月10日,關於「重建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作出官方回應,已經讓圓明園備受矚目。簡單來說核心信息主要是兩點:圓明園被毀也是歷史信息的一部分,不支持實體重建。支持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工作,支持採用數位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盛景。  其實,這個呼聲頗高的數位化方案已經實施,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 近日回歸圓明園的馬首,在曾經的圓明園中是何地位?
    而且圓明園的建築藝術也達到了當時的巔峰,法國大文化雨果就曾經將圓明園和雅典的巴黛農神廟並稱為東西方藝術的代表。其認為圓明園就是東方藝術的最高傑作。而在圓明園的整體布局中,以中式園林建築為主體,十二生肖獸首所屬的西洋樓只不過是一個很小的部分。
  • 魚狗不是狗,它竟是一種翠鳥!嬌小的翠鳥怎會和「狗」搭上邊呢?
    其實不然,魚狗不是狗,它竟是一種翠鳥!嬌小的翠鳥怎會和「狗」搭上邊呢?大多數人對於翠鳥的形象是:身材嬌小,羽毛豔麗!嗯!不錯,這確實是我們常見到的翠鳥形象。可是,這些翠鳥主要是佛法僧目翠鳥科的鳥類! 它們種類頗多,幾乎遍布世界各地。
  • 風水,圓明園的信仰口訣
    作為圓明園水系源頭的玉泉山泉水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泉」,是特別信奉風水的乾隆皇帝最愛喝的水,也是圓明園和紫禁城裡專門用來泡茶的清水。乾隆於1756年南巡的時候,就隨身帶著這種「純淨水」。玉泉山的泉水不僅是帝王家的飲用水源,更是北京西郊各大名園以及城內各處海子的「生命源泉」。  豐富的水源讓西郊這塊寶地「財氣縱橫」,然而光有水還不行,「山環水抱必有氣」才是最理想的風水景象。
  • 圓明園裡的大力士——王蓮
    圖片:Wikimedia Commons這個暑期,不妨來圓明園中探訪這個水中「大力士」吧~
  • 兩種脊索動物攝影《 翠鳥、黃葦鳽》
    攝影:翠鳥屬(學名:Alcedo)的鳥類,屬中型水鳥。攝影:翠鳥 自額至枕藍黑色,密雜以翠藍橫斑,背部輝翠藍色,腹部慄棕色;頭頂有淺色橫斑;嘴和腳均赤紅色。從遠處看很象啄木鳥。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藍發亮,因而通稱翠鳥。攝影:翠鳥 食物以魚類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共15種,48個亞種。
  • 聽——笑翠鳥迷の微笑!
    笑翠鳥(Laughing Kookaburra)是翠鳥科中最有特點的一種。顧名思義,「笑」是它最顯著的特徵,略帶微笑曲線的嘴巴,總是讓人不禁莞爾。更有趣的是它那充滿魔力的叫聲,從一開始的微笑、大笑到最後的狂笑,專業程度堪稱一流的「諧星」。
  • 圓明園的毀滅之路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依仗權勢,拆毀圓明園圍牆,大運磚瓦石料,歷時三載。
  • 冷月清輝滿阡陌-新聞頻道-和訊網
    今晚在家裡陪妻看電視《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稻香漁歌,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於是給妻打一聲招呼,出門右拐而去!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小區孩子們的歡笑也已經聽不見了,瞧一眼客廳朦朦朧朧的燈光,我輕輕地輕輕地拉緊沿帽!沿著小區炒石小路而行,小區出口拐角處映著一縷燈光,是防疫人員正在值勤!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的匠師們精心製作,既揉合了東西方審美,也體現了我國宮廷匠師極高的工藝水準。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馬首的百餘年流離史,歷經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新中國的誕生,直到今天百年民族復興夢想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