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白子跟白化都屬於生物學上的白化病,只是控制顏色的基因缺失的程度不同,但商業買賣確實分開好,白子最徹底也最稀有,物以稀為貴不能與商業白化相提並論。」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討論一下魚的黑色素缺失變異,及白子跟白化。
先說這個事:在早期文明中,宗教還沒有被發明,我們的祖先們總是把對大自然的敬畏寄托在各種動物身上。各種文化中,對每種動物的定義也褒貶不一,然而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白變異個體。
印度有「六牙白象」,加拿大有「靈熊」,而在中國,我們的祖先管他們叫「祥瑞」。從唐僧所騎的白馬,到草原文化的白狼王,從敦煌壁畫中的《鹿王本生》,到深受男士喜愛的白虎,不管什麼動物,哪怕傳統文化中形象奸詐的狼,白變異之後都是「王者仁德,明哲則見」 。沒有掌握現代科學的古人並不能理解白變異的真正原因,感謝今天發達的生命科學,能讓我們一窺基因的奧秘。

從38億年前細胞出現開始,一切生命都是按照DNA密碼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但有時DNA也會出現錯誤,好的變異促成了物種演化,致命的就淫滅在歷史長河中,又有的則無傷大雅,一直潛伏在遺傳密碼中流傳,白變異基因就是這樣一種基因。

脊椎動物的黑色素細胞在發育上源自神經嵴,有著極強的運動能力,可以隨著發育遷移到身體各處。我們可以見到渾身雪白但瞳孔黑色的個體就是因為黑色素遷移被變異阻斷,停留在了頭面部。
這些個體在環境波動或壓力過大時會分泌黑色素。反之,也有原色個體在運輸後通體變成白色。這些個體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瞳孔黑色體色不同程度雪白,我們稱這些個體為白化。
【深受讚譽的白虎白化虎魚 持魚人:七彩蛤蟆飛(因為白化的定義是黑色素缺失,所以理論上不管呈現什麼顏色,只要不具備黑色素就可以叫做白化)】
這樣一來,另外一種白變異就顯得更加特殊了。我們會發現一種紅眼,連瞳孔都不具有黑色素的變異,在人工繁殖的品種中出現的頻率更高。引用孔雀魚玩家們的概念,這種變異叫做白子。
白子與白化不同,白子的成因是位於十一號染色體長臂上的一對隱性基因導致酪氨酸酶缺失,黑色素不能合成。因為只有親本都攜帶白子基因,子代有可能是純合子,所以近親繁殖的魚類會有更大的概率出現白子。因為從根源上杜絕黑色素的合成,所以不管環境如何改變,都不會變成黑色。

總結一下,白化是黑眼,缺乏或者部分缺乏黑色素,不同狀態可能會變黑。白子是紅眼,完全缺失黑色素,不會變黑。下面就用龍虎風雲會各位大神們的「祥瑞」做個結尾吧!
白子組:


白化組:


【白化銀龍(雪龍) 持魚人:韓曉冬】
文有修改,如侵聯刪 網絡整理:魚之樂
魚友有話說:
1、水族對白子和白色變異跟其他動物是相反的,通用的定義是紅眼是缺乏色素的叫白化,黑眼的叫白色變異
2、設A為正常基因(顯性性狀)a為白子基因(隱性性狀)我只需要一隻Aa的母子與aa的公子就有百分之62.5的機率生白子
3、反了吧,生物學上看一個動物個體是不是白化就是看眼睛紅不紅(個別是藍),是紅眼基本可以確認是白化。
4、幸虧成為觀賞屆的驕子,缺乏保護色回歸自然必死
5、先不說白化和白子在學術界的最後定論,目前只能都叫白變異……
6、魚的和其他物種叫法還真不一樣。傳統意義的白化表示紅眼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