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社交媒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記錄了8月10日夜雲南拉起的「巴鐵芒果航班」橫幅,昆明海關106分鐘的通關效率以及快遞小哥搬運首單巴鐵芒果淌下的汗水,而這一幕遲到了整整12天。
早在7月初,巴基斯坦駐日本、澳大利亞的商務官員就開始在推特上曬芒果了,而出口中國的芒果遲遲沒有到貨。芒果是巴基斯坦的水果之王,也是巴出口創匯的代表品類之一。據巴基斯坦媒體報導,2019年巴芒果出口創11.5萬噸紀錄,其中對日本出口120噸,系歷史新高。
8月10日晚雲南昆明長水機場拉起「巴鐵芒果航班」橫幅,今年首單巴基斯坦輸華芒果完成清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張鵬 攝
首單計劃緣何推遲
運作今年首單輸華芒果的巴基斯坦人阿德南-哈菲茲,也是今年2月疫情爆發期首單巴基斯坦輸華柑橘的操盤者。阿德南原計劃在巴傳統節日古爾邦節前把首單芒果出口到中國,並已預定7月29日拉合爾飛昆明的艙位。新冠肺炎疫情後,他一直沒機會來中國。把家鄉的芒果順利送達中國客戶手中對阿德南來說是商譽,是問候,也是對疫情期兩國貿易的堅守。
「今年飛機很少,空運價格漲了2到3倍,而且疫情期兩國報關、清關也有各種不確定性。我在中國的一些老客戶一聽運費這麼貴,都不大敢做了,而我需要湊夠1.5噸的中國訂單。量再少,運費就更沒得攤了。」
據阿德南介紹,目前拉合爾到中國的貨運航班只有每周一三五中午12點起飛,19點到昆明的圓通航空。他需要在飛機起飛的頭一天下午把新鮮芒果運到拉合爾機場並提供報關所需的所有信息。7月28日巴基斯坦時間凌晨2點,阿德南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他在工廠驗貨時發現一些果實與包裝箱規格不對應,擔心客戶拒收。另考慮僅推遲1個航班,即周五晚抵達,清關和發貨時間遇周末,不確定因素增多,故首單計劃推遲。
8月6日阿德南-哈菲茲在巴基斯坦就疫後芒果對華出口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ZOOM採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張鵬 攝
商業化與「舒適圈」
人們常說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六大芒果生產國,而忽略中國是第二大生產國的背景。本次進口巴基斯坦芒果的定價合18.6元1斤,是近年來較便宜的。去年6月一瓜達爾公司的進口巴芒21.8元1斤。記者近日在北京幾家超市看到的鷹嘴芒售價9.5元,紅芒果10.9元,凱特芒6.98元,也就是中國市場的芒果零售價約為巴基斯坦進口芒果的一半。
「我非常希望控制成本,但空運價格是下不來的,所以一直想嘗試海運。船期20多天對柑橘來說是可以承受的,因為它的貨架期有60天,但當我把芒果海運的想法說給船運公司時,大家都拒絕了。比起柑橘,芒果更嬌貴,貨架期也只有20多天,運抵後還有銷售期,所以常規的海運方式肯定是來不及的,沒有人願意為這麼點貨冒險。」阿德南說。
同樣以海運方式出口中國的智利車釐子多採用「氣調保鮮」技術,即以增加氮氣比例的方式達到保鮮目的。去年與巴基斯坦使館共同舉辦芒果節時,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介紹了國內的氣調保鮮技術。「普通海運貨櫃的運費在1200至1500美元,有氣調系統的我也問了,要7000美元,且巴基斯坦周邊沒有,需要臨時往喀拉蚩港調,」阿德南說,「關鍵還是量小。要想有利潤必須有量、可持續,有更好的陸運和物流。現在芒果出口中國的方式像是小孩子的遊戲,不是真正的商業化。」
記者使用HS碼通過中國海關資料庫查詢,2019年全年進口自巴基斯坦的鮮或幹芒果共計19.89噸,也就是巴鐵芒對華出口不及對日出口的六分之一。對此,阿德南表示:「日本水果價格本來就高,芒果在日本又比較稀罕,所以包含空運成本的進口芒果價格日本消費者是接受的。在巴基斯坦專門有人做對日芒果出口,他們有自己的舒適圈,對中國市場興趣不大,天花板是存在的,而且很難突破。也是中國需求量小,巴基斯坦芒果還沒進入中國消費者的備選清單。」
8月10日高尚在雲南昆明長水機場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講述疫後首單巴基斯坦輸華芒果空運經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張鵬 攝
中國段現「頂配」陣容
為阿德南的首單芒果計劃帶來信心的同樣是位80後---圓通速遞航空貨運部貨運產品負責人高尚。高尚告訴記者,圓通向巴基斯坦芒果提供「港到門」的服務,也就是阿德南負責把芒果運到機場,其餘工作圓通負責,包括推薦巴當地報關公司,製作出口單證等,直到送到中國客戶手中。為做成今年的首單芒果,高尚給了阿德南超低價格,每公斤運費比去年還低。
「前期可以不賺錢,甚至適當虧損。我們也希望撮合一下,把中巴芒果經濟產業帶動起來。」高尚說。為給首單巴鐵芒果保駕,高尚除了自己備好艙位,還湊齊了中國部分的頂配陣容----報關、轉運、快遞,每個環節找到最專業的人,且全力以赴。「我承諾阿德南清關後2天內送達所有客戶。」
員梅,雲南藝晉元董事長,上世紀90年第一批報關員,做成東南亞活海鮮、熱帶魚、南亞人發進口等多個第一單。8月10日傍晚,航班抵達長水機場3小時倒計時,員梅開著保時捷往機場趕。「我剛收到的芒果單價和預報關時不一致,我在聯繫,要確保萬無一失。」員梅邊開車,邊聽藍牙電話,順便給記者講述各種報關奇遇。「應該問題不大,我估計9點前能清出來,我們的人已經在了。現在都是兩步報關,很方便,還可以預約海關工作人員加班。」
李強,博強物流董事長,寸頭,一張桌几,一盞清茶,有金條和武警器械轉運經驗。「我負責芒果從國際貨運轉到國內客機腹艙帶貨的環節,做這行20年了。圓通最近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貨比較多,平均每班有個15噸吧,喀拉蚩的青蟹都往上海轉。這票芒果1個星期前就說了的,明早7點25分坐最早的航班去上海。」當記者追問中日客戶的不同時,李強說:「國外客戶一般問最快什麼時候到,中國客戶問價格。」
吳金招,昆明圓通市場部負責人,司職昆明派送。對於記者臨時問起的芒果航班橫幅,吳金招和同事1小時內備妥,且準備了3米、5米兩個長度。應徐濤,圓通速遞航空貨運部貨運銷售經理,司職上海派送。「像生鮮這種集貨並且大客戶的話,我們就直接冷鏈車派送,不分揀了。分揀會影響時效。」應徐濤說。
於是,8月10日19點03分巴鐵芒果航班抵達昆明;20點49分330箱芒果清關完畢;8月11日7點25分206箱飛往上海;13點45分虹橋機場冷鏈車裝貨完畢;15點10分上海金山區今年巴鐵芒首單最大客戶,170箱芒果的買家浮出水面。
小視頻:8月11日上海虹橋機場快遞冷鏈車裝貨,快遞小哥搬運疫後首單巴基斯坦進口芒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孟令娟 攝
最大客戶浮出水面
「我們外派員工的家人能在中國嘗到巴基斯坦芒果的話,感覺好像距離近了,就那麼一份淡淡的感情吧, 」對於記者的唐突,上海嘉麟傑紡織副總經理周寧沒有推辭,「如果還能對促進巴基斯坦經濟有一點點作用,也許是個小小的行動吧。我們就是民企,沒有任何背景,在巴基斯坦6年了,算是服裝行業的開拓者吧,疫情期照樣開工。巴當地政府對我們一直蠻支持的,轉口貿易巴基斯坦免稅,優勢蠻大的。今後如果有更多的巴基斯坦好東西能帶到中國,我覺得也蠻好的。」
知悉首單芒果的最大客戶出現在上海,巴基斯坦駐上海總領事海珊-海德表示:「我們出產品質極好的芒果。芒果不僅是產品,也是一種象徵。疫後首單的意義非比尋常,而且是兩國人民一起努力促成的。疫情對中巴貿易的影響畢竟是階段性的,保持經貿聯繫,保持這種勢頭很重要,因為我們認為出口才是巴基斯坦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引擎。」
打開330隻芒果箱子,會看到阿德南附上的中文心願卡----我們相信你會喜歡巴基斯坦芒果「王」的香氣和味道。「這無關利潤,只為遠見與未來」。阿德南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孟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