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心一平臺」授牌 青島要當AI策源地

2020-12-05 半島網官網

人工智慧場景賦能項目企業籤約。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孔敏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人工智慧的價值不僅在本身,更在其與各行業的融合賦能。當前,新一代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人工智慧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成為助力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山東省發展人工智慧有關部署,青島市加速推進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全力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積極探索青島模式,努力率先走出一條應用帶動、智能賦能、融合創新的產業發展之路。

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技術的賦能作用,結合山東省豐富的應用場景基礎和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優勢,推動人工智慧精準賦能中小企業,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聯盟主辦,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北區人民政府、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工信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活動暨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百企百景」發布會於12月1日在青島市成功舉辦。工信部科技司、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山東省工信廳、濟南市工信局、山東省人工智慧協會以及青島市政府、青島市工信局的相關領導出席會議,來自山東省和青島市的近100家企業代表帶著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技術需求和解決方案參會。會上,對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三中心一平臺」進行了授牌,濟南和青島市籤訂協同推進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一體化建設行動計劃書,12項人工智慧賦能項目進行籤約,人工智慧供需企業代表開展「1對1」、「1對多」等多種形式的深入對接。

政府搭平臺

幫千裡馬找伯樂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著人類社會邁入智能時代。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部署,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為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慧的價值不僅在本身,更在其與各行業的融合賦能。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是人工智慧服務的重要對象,也是相關技術產品應用落地的主要市場。「受到成本、人才、信息等各方麵條件限制,中小企業在人工智慧應用上還存在一些盲區、誤區,常遇到不會用、不好用等難題。」工信部科技司朱秀梅副司長說,為此,政府組織開展了「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活動」,遵循精準有效、兩端發力,央地互動三個原則推進,用平臺思維在「供給」與「需求」之間架起橋梁,幫助千裡馬更快地遇到伯樂,並針對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給出三點建議:一是把握AI賦能中小企業的重要機遇,搭建供需對接的大平臺。二是深入挖掘新舊動能轉換巨大需求,培育齊魯特色化智能產業。三是發揮好先導區深化改革創新的作用,持續優化創新發展環境。

山東省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深入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大力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培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省工信廳自發布《濟南-青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來,加快打造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示範樣板和新方案。濟南市聚力建設大數據中心、超級計算等智能基礎設施,建有國際最早的面向實用化的「濟南量子通信試驗網」。青島市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以「1+4」領域為先導,著力推進人工智慧共同體建設,探索建立先導區「三中心一平臺」發展模式,全方面構建人工智慧賦能、展示、培訓和公共服務平臺生態。加快人工智慧賦能應用,中小企業是關鍵,山東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史沛釗介紹,2019年,省工信廳在世界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大會上集中推介了100個應用場景技術需求,2020年,又在青島舉辦人工智慧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洽談會,推動更多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應用落地,將持續深入舉辦「百企百景」對接活動,加快建設可複製的、可推廣的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並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加快融通發展,提高人工智慧供給能力;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做大做強人工智慧產業鏈;三是著力賦能應用,構建全新的人工智慧生態。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青島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的優先發展方向,2019年,青島市發起了「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由市級領導牽頭,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3個產業專班,研究制定了十大新興未來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19年10月,青島獲批創建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圍繞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充分激發人工智慧的「頭雁」效應,推動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先導區的青島樣板;著力推進人工智慧共同體建設,科大訊飛未來港、商湯科技視覺AI開放創新平臺、華為青島智谷、百度智創基地等紛紛落地發展,支持海爾牽頭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應用場景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先導區賦能、展示、培訓「三中心」和「一平臺」發展模式;積極推動人工智慧試點示範,6家單位入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名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青島首次評選出人工智慧「十佳場景示範」,促進了人工智慧在醫療、教育、交通等多領域的全景化應用。青島副市長耿濤介紹,去年,青島市舉辦了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青島會議暨「百企百景」對接洽談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20年,按照工信部和省工信廳工作部署,青島市繼續舉辦人工智慧「百企百景」對接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會議的層次和影響力,致力打造人工智慧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首發首用的策源地。

濟青共同籤署

協同推進一體化計劃書

用平臺思維做「乘法」,在授牌儀式環節,青島市打造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三中心一平臺」,助力打造平臺化產業發展生態。科大訊飛未來港被授予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賦能中心,青島市人工智慧國際客廳被授予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展示中心,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被授予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培訓中心,海爾科技牽頭的工信部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應用場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被授予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公共服務平臺。

青島市、青島西海岸新區各級政府部門大力支持,為訊飛提供了一個2萬平方米物理空間打造未來港,山東科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陳霆稱,科大訊飛此次落子青島後將發揮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致力於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訊飛未來港將於12月3日正式啟用,屆時,未來港將充分利用科大訊飛的「賦能矩陣」,聚焦智能製造、智能家居、創新應用三個方向,利用自身核心技術能力和資源優勢,聯合入駐企業進行創新,打造青島市的人工智慧產業的區域賦能高地,持續為山東、為青島的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輸出「科大訊飛方案」。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學院副院長徐佔鵬表示,產業發展人才先行,學院建立先導區培訓中心,結合青島市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產業,開發了10套課程體系。跟商湯等企業合作,通過技術體驗、技術培訓、資源對接等產教融合培訓模式,培養應用型的人工智慧人才,實現技術落地,為中小企業輸入人才資源,助力先導區發展。

作為先導區的「兩翼」,此次會議上,濟南和青島籤署《協同推進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一體化建設行動計劃書》,將在四個方面加強合作:一是加大數據開放共享力度;二是共建人工智慧公共服務平臺;三是加大產業共同推進力度;四是加大產學研合作交流力度。此次攜手將形成優勢互補的工作合力,濟南和青島將以此為契機,攜手共建,為國家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提供山東方案。

12個項目籤約

助推青島產業融合

此次會議上12個企業合作項目籤約,合作領域覆蓋了醫療、教育、交通、製造、停車、安防等各個方面,體現了人工智慧加速賦能百業的良好勢頭,企業合作將助推青島產業融合。

在AI+虛擬實境領域,青島歌爾聲學與青島數字時間傳媒籤約合作。青島歌爾聲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小天稱,作為一家集成設備生產製造和虛擬實境產品研發為一體的智能製造公司,歌爾聲學依託交互算法技術與數字時間自身數字傳媒內容開發和後端渠道,在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兩個領域上,打通上下遊產業鏈,「我們正聯合數字時間積極申報國家虛擬實境製造業創新中心,實現從元器件層、晶片層到整機製造以及到後期的應用全過程一體化快速落地某個行業。」 

在AI+智慧教育領域,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商湯科技籤約合作。徐佔鵬表示,商湯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樓宇,將算法應用到城市中,打造了智慧城市、智慧樓宇,落地案例成為學院課程體系的一部分,基於此,確定人才培養定位,為學生提供實訓基地。

在AI+智能製造領域,中集創贏複合材料與創新奇智籤約合作。創新奇智其實已與中車、一汽解放、中基冷藏箱等多家企業開展合作。創新奇智(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衍傑稱,青島產業基礎雄厚,厚植沃土,紮根製造業正是我們的目標,落地青島符合市場需求,此次籤約合作幫助中集集團實現對其生產的材料進行自動化標記瑕疵,方便下遊廠商在應用板材的時候,根據標記的位置將瑕疵去除掉,實現下遊用戶的選材透明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比如中集生產的這個類似卷材的材料,通過這個系統,下遊廠商可以直觀知道材料的瑕疵存在在第幾米從左到右的哪個位置。」

山東礦機華信智能科技與山東科訊信息科技開展合作。陳霆表示,在青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島企業開放場景,科訊信息科技走進一線調研,依託訊飛智能運維的系統,對礦機設備提前預警,規避礦井停產,實現礦山提前維修,既保證了礦井安全,也節省了成本,「到生產線走訪,我們發現巡檢老師傅拿鐵棒敲設備通過聲音來判斷設備是否有故障,挖掘到這個點,我們依託自己獨有聲紋識別技術、組合溫度、振動傳感,實現來對礦山的智能監測。」聲紋識別智能檢測應用到輪胎行業,可減少百萬級損失,作為全國首家打造工業設備聲紋庫,實現工業設備能說會道的訊飛信息科技來說,聲紋識別技術實現了產品級智能製造升級,「設備出現故障,從備好替換器件到重新運轉,設備停產一周,輪胎企業將會有300萬元左右的損失,現在利用傳感器和大數據技術,訊飛打造橡膠輪胎的工業設備聲紋庫,藉助訊飛的聲紋庫和工業調整器,輪胎企業實現了設備提前預警,提前備好用用品,工廠不停產。」

百企百景

「1對1」「1對多」洽談

在對接洽談環節,青島市工信局經過前期徵集和篩選工作,發布了相關文件,對100項場景需求和100項解決方案進行集中推介。48家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技術需求方和48家解決方案供給方在會議現場進行了「1對1」和「1對多」的面對面洽談,與2019年對接洽談會相比企業覆蓋範圍擴大到山東全省,覆蓋應用領域更加廣泛。

人工智慧企業找企業,洽談現場,國內最大計算機視覺算法定製平臺極視角與從事公安系統製造的等五六家企業開展交流,極視角政府事業部總監孔皓表示,將青島市內同行聚集到一起的機會難得,「企業想找合作的企業要麼不知道從哪裡找起,要麼只能市場人員自己出去跑,尋找有合作意向的企業,但現在青島政府提供了讓我們直接交流的便利,省去了尋找的麻煩,也節省了一大筆交通費用。」

傳統製造企業找人工智慧企業,青島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王盟在現場洽談了四家企業,「我們企業在智能化投入上不降反增,在數位化上有明確布局。今天主要是想找能為物流運輸、監測管理等製造場景賦能的企業,儘管有不少企業做AGV自動化物流車或者智能監管不錯,但是對於我們沒有完整生產線的企業來說,並不具備直接適配性,如果要進一步合作,還需要合作雙方進行定製化探討和開發。」

除現場對接洽談外,對未能到現場的企業將繼續開展深入對接,後續在「百企百景」基礎上將持續挖掘企業需求,激發更大市場活力。

未來已來,前景可期

現場,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創澤智慧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神思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圍繞應用場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智慧機器人、人工智慧雲服務等創新產品進行介紹,並聚焦人工智慧如何賦能中小企業進行了內容分享,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圍繞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創新做法、寶貴經驗和相關政策支持進行了介紹。

青島西海岸新區副區長隋斌稱:「第一,我們會開放更多相應的場景,第二,著力引進龍頭企業。比如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企業,這些的落地帶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氛圍。第三,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西海岸新區背靠山東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擁有人才優勢。第四,我們出臺了相應補貼政策,專項補貼政策最高能達到一千五百萬元。」人工智慧是下一輪產業變革的必爭之地,隋斌表示,希望通過這種系列組合的打法能讓西海岸在三年內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地區。

先導區批覆一年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創新政府管理、優化政策措施,著力打造青島模式。市工信局副局長盧陽表示,著力打造人工智慧共同體,評選認定十家示範場景、高水平建設先導區的人工智慧賦能、展示,培訓平臺和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下一步將加快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青島市的首發、首用,全面提升先導區創新創業水平。

人工智慧正不遺餘力地向世界展示「未來已來」美好景象,青島也已成為人工智慧圈最為關注的城市之一。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辦公室主任石霖接受半島記者採訪時表示,青島在海洋科學、金融、家電等領域有著獨到優勢,且工業體系結構完備、營商環境良好,可以為人工智慧產業落地發展提供量級應用場景和需求,牢牢把握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並做大做強,青島將成為優勢領域的引領者,未來已來,全力進發,打造人工智慧應用高地,青島前景可期。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成都律師協會會長王宗旗:提供法律服務 升級「三中心一平臺」
    作為法律服務者,成都律師協會設立了三中心、一平臺。三中心分別是指,國際貿易仲裁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西南中心和一帶一路外國法查明中心,一個平臺是指成都市的涉外商事與法律服務平臺。「善營商環境就是法制環境。三中心一平臺的設立是為了助推營商環境的改。
  • 阿里、螞蟻三總部三中心正式落戶上海 加快人才等本地化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阿里巴巴、螞蟻集團三總部三中心正式落「滬」 10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上海與阿里巴巴繼2015、2018年後的第三度戰略合作。此次戰略合作最引人關注的,是阿里「三總部三中心」落戶上海。三總部是支付寶總部、盒馬總部、本地生活總部,三中心是阿里上海研發中心、阿里新零售中心、螞蟻科技中心。這「滬生滬長」的三總部三中心,正在阿里巴巴生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前兩輪合作的基礎上,此次合作重點是構建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的合作格局,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高品質生活。
  • 又一人工智慧領軍企業落戶濟南,百度「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落地...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4日,主題為「工業智聯,落濟生根」的2020中國「AI+工業網際網路」峰會暨百度「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落地濟南大會舉行。會上,濟南市工信局與百度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百度與神思電子籤署合作協議。
  • 我市一小學被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印發了《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我市東營區科達小學被命名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並授牌。具體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青島同安路小學東營市東營區科達小學長島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海洋極地世界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小學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經略海洋展廳
  • 阿里與上海第三度戰略合作 三總部三中心正式落「滬」
    此次戰略合作最引人關注的,是阿里「三總部三中心」落戶上海。三總部是支付寶總部、盒馬總部、本地生活總部,三中心是阿里上海研發中心、阿里新零售中心、螞蟻科技中心。   從2015年首次籤約以來,在阿里巴巴與上海的戰略合作中,「科技」和「數位化」關鍵詞從未缺席。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紮根濟南 「三中心一平臺...
    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研究所將建設「三中心一平臺」,即空天動力研究中心、燃氣渦輪動力研究中心、協同創新研究中心,以及成果轉化平臺——濟南中科先行燃氣輪機科技有限公司。依託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應用基礎研究和創新技術突破,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重點建設的「三中心一平臺」,將形成先進動力裝置整機關鍵技術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
  • 「永不停電」的西安「三中心」
    對於每條電路的走向,線路的建設進度,建設協調部負責人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為了從根源保障「三中心」的用電需求,按照「雙電雙迴路」原則,每一座場館都要保障兩路不同方向的上級電源輸入,互為備用和補充,在原有電路遇到問題時可以無縫切換,從而確保場館「永不停電」。
  • 昆明今年重點打造「三中心兩平臺」 - 滇臺連線
    圍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的目標,今年,昆明市將圍繞「三中心兩平臺」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開展工作。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  市科技局局長王鍵表示,「三中心」即信息及晶片產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和高原特色農業三個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兩平臺」即科技服務業合作中心和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兩個平臺。
  • 省海洋局命名授牌25家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印發了《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決定命名「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等25家單位(場館)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並授牌。具體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青島同安路小學東營市東營區科達小學長島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海洋極地世界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小學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經略海洋展廳
  • 聚光科技成為阿里雲Link城市物聯網平臺首批授牌合作夥伴
    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全球雲計算TOP級峰會「雲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正是在這個極具靈性之所。  2017年10月11日,2017杭州雲棲大會如期開幕。10月12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受邀參加雲棲大會-阿里雲IoT智能城市合作夥伴峰會,成為阿里雲Link城市物聯網平臺首批授牌合作夥伴。聚光科技環境安全事業部總經理孫越應邀參加授牌儀式。
  • 青島藍谷又添一國家級海洋科研平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地所東部地調科研基地實驗樓交接
    2020年1月1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與青島市藍谷管理局舉行東部地調科研基地實驗樓交接儀式。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吳能友和青島藍谷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肖焰恆等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黨委書記姜玉池,青島藍谷管理局副局長王學東、副局長賈強,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儀式。
  •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共融發展,打通引領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陣地共用發揮平臺載體綜合使用的「乘數效應」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將各類服務場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引導黨建文化與文體活動相融合,聯動社區單位、各類社團,吸引轄區黨員群眾廣泛參與,共同提升「三中心」人氣指數。
  • 我市一小學擬被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根據《山東省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海函〔2019〕154號)要求,經工作評審,山東省海洋局現對擬授牌的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進行公示,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 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建設進展(2020年12月)
    園區鳥瞰圖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由中國科學院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園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軍民融合示範區,佔地2000畝。青島科教園將建設「一集群兩院三中心」。「一集群」即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13家涉海研究所交叉研究集群。 「兩院」即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和先進技術學院。「三中心」即青島科教園發展中心、海洋創客中心和產業研發中心。
  • 明確「十四五」目標:打造「三中心一基地...
    會議指出要咬定目標不放鬆,切實增強「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設現代化強區」的使命感責任感。這是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責任。提出「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設現代化強區」,就是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效益、安全相統一,確保江岸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
  • 譚作鈞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調研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
    ,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希望大連化物所充分發揮科研和人才優勢,持續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更好助力大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劉中民介紹了大連化物所近期科研攻關、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相關工作情況。與會專家學者就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研平臺建設、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深化所地合作等提出意見建議。        譚作鈞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連化物所為大連科技創新、振興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 培育新動能 劍指新經濟新產業策源地
    劍指新經濟新產業策源地!接下來,松山湖功能區將發揮一流裝置、一流平臺、一流企業、一流大學、一流人才等創新要素的乘數效應,圍繞5G、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風口,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打造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高地,形成新產業、新技術策源地和新經濟的活力區,為東莞打造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貢獻更多力量。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備受關注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終於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
  • 觀象山丨青島為何能吸引這麼多AI頭部企業?
    短短一年多時間裡,青島到底做對了什麼?8月25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領分管副市長以及有關區市、部門、單位的負責同志「頂格傾聽」了多家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細分行業頭部企業與青島合作的創意,似乎這裡面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在這場持續了3個小時的「頭腦風暴」中,與會企業負責人談到最多的就是場景開放:「人工智慧要應用才能創造價值,好的技術不能應用是最悲催的!」
  • 環球旅遊網紅打卡地認證授牌,你了解多少?(梅書傳媒)
    現就《環球旅遊》頻道推薦福建文化旅遊打卡地授牌及宣傳推廣作如下說明:各 方 優 勢● 申請授牌單位、《環球旅遊》頻道、廈門《梅書傳媒》「媒體與實體」強強聯手,助推文旅產業發展、事業繁榮,以達到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頻道24小時不間斷高質量節目全球化覆蓋,對文旅產業的宣傳推廣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