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76 這個詞人默默無聞 卻與歐陽修張先晏殊周邦彥相抗衡

2021-01-08 老街味道

前言

說起宋朝的詞人,估計每個詩友都能說出一大串的名字。不過,這今天說的個人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他如何能和晏殊、歐陽修、周邦彥相提並論呢?

南宋的藏書家陳振孫非常欣賞陳克,在《直齋書錄解題》稱其可以和晏殊周邦彥媲美:

「詞格高麗,晏(殊)周(邦彥)流亞」。

清朝的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一書中贊其詞可與歐陽修張先抗衡:

在北宋諸家中,可與永叔(歐陽修)、子野(張先)抗衡一代,雖所傳不多,吾浙稱此事者,莫之先矣 。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陳克,是一個跨越兩宋的詞人。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人的生平。

一、陳克其人

陳克(1081—1137)字子高,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陳貽序和伯父陳貽範均進士出身。陳貽範還是著名的藏書家,其建立的慶善樓是台州最早的藏書樓,從北宋開始一直世代相傳到明朝。

陳克詩詞文無不精通 ,他的詞作水平,除了上面李慈銘、陳振孫評價與歐陽修、張先、晏殊、周邦彥相抗衡以外,《白雨齋詞話》的作者清人陳廷焯評價也很高:

陳子高詞婉雅閒麗,暗合溫、韋之旨,晁無咎、毛澤民、万俟雅言等遠不逮也。(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陳廷焯認為其風格近溫庭筠和韋莊,同時期的晁補之、毛滂、万俟詠遠不陳克。

今天我們挑幾首陳克的詞欣賞一下。

二 、菩薩蠻二首

宋朝詞家,大多認為詞以婉約為主流,即使是豪放派的詞人,作品中也有大量的婉約詞。否則蘇軾也不會問別人:我詞何如柳七?

陳克也不例外,他的詞承"花間"和北宋的婉麗之風,以描寫脂粉氣的生活和閒適之情見長。所以陳廷焯說「陳子高詞婉雅閒麗,暗合溫、韋之旨」。

1、《菩薩蠻·赤闌橋盡香街直》

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

赤欄橋是詩詞中的尋常典故,跟白居易逗悶子的顧況有詩云:

水邊垂柳赤欄橋,洞裡仙人碧玉簫。近得麻姑音信否,潯陽江上不通潮。

大詞人溫庭筠(801-866)也寫過:

宜春苑外最長條,閒嫋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闌橋。

在詞中的赤欄橋就更多了,一見到這個詞就知道是一首言情的婉約詞。街曰「香」,令人想入非非、耐人尋味。細柳嬌無力,是擬人手法,是寫柳,也暗喻花街柳巷中的美人。後面寫到筆直街道兩邊的建築,金碧輝煌通向遠方的青空,明媚陽光下的花朵映紅了簾幕。

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新唐書·禮樂志》記載:

「以樂工少年姿秀者十數人,衣黃衫,文玉帶 」。

下闕寫騎白馬、著黃衫的花花公子們,日日在青樓間往來玩樂。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用現在的話說,類似於醉駕的富二代們飛馳在街道上橫衝直闖,暗塵揚起送來陣陣午香,午香原是中午用以祭祀的香,在這裡恐怕是花香、脂粉香夾雜的一種味道吧。

2、《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這首詞讀完,很像是在讀李清照南渡以前的詞,是一種悠閒舒適無憂無慮的生活。

綠蕪牆繞青苔院,陳克直接把白居易《陵園妾》的一句話搬來使用。綠蕪上牆,地生青苔,院裡還有捲起的芭蕉,蝴蝶也隨意亂飛,簾幕自然而然的垂下。千言萬語寫了一個「靜」字。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玉鉤上,燕子呢喃,井水中,楊花浮動。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靜謐中傳出來的不僅是燕子的細語,還有簸錢之聲。最後一句終於寫到了主人公,雖然在綠窗之下午睡,但是因為睡眠較淺,所以會注意到前面所寫的景物。下闕寫了一個「閒」字。

看完了這兩首詞,恐怕會有朋友問,這傢伙寫了些啥?到底想說些什麼?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評價《菩薩蠻·綠蕪牆繞》:

此詞寫暮春景色,極見承平氣象。起兩句,寫小庭苔深蕉卷。「蝴蝶」兩句,寫簾垂蝶飛,皆從簾內看出。下片記所聞,燕聲、簸錢聲,皆從綠窗睡輕聽得。通首寫景,而人之閒適自如,即寓景中。

原來陳克表達的就是北宋太平時期的這種閒適生活,可惜這種閒適和幸福很快就被擊得粉碎。

三、陳克的愛國雄放之詞

陳克親歷過兩宋之交的戰亂。1126年靖康元年,陳克45歲,這一年金軍兩次包圍北宋首都汴京(今開封),1127年,二帝被劫持到金國,北宋滅亡。

南渡十年以後,陳克在呂祉麾下鎮守金陵,他們曾經一起著《東南防守利便》三卷,被稱讚「事既詳實,文亦條暢。」

《宋史》記載陳克的好友葉夢得曾經勸阻他不要跟隨呂祉:

(呂)祉又闢準備差遣陳克自隨。葉夢得與克厚。謂之曰:『呂安老非馭將之才。子高詩人,非國士也。淮西諸軍方互有紛紛之論,是行也。危矣哉,』弗聽。祉、克皆留其家,乃單騎從軍。《宋史·宋高宗十》

呂祉(字安老)在1137年的淮西軍變中被酈瓊殺害,這場兵變中並沒有見到陳克的名字,但是陳克的生命似乎也終結於這一年。可見葉夢得(1077年-1148年 )看人還是挺準的。

下面這首臨江仙好像就是當年所寫。《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齏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從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到1137年正好十年,這一年陳克追隨呂祉「單騎從軍」,鎮守健康。這時的陳克已經56歲,因此有「歲華銷盡」之感。而金軍的威脅從來沒有消失過(胡塵直到),所以說「客心驚」。年歲見老,疏髯漸白,有「衰涕」說明詩人依然壯心不已。上闋寫的是對於收復失地的失落之情。

下闕第一句的」齏鹽「,典出韓愈《送窮文》:「太學四年,朝齏暮鹽「,早餐吃醃菜下飯,晚飯蘸鹽,形容生活清苦。我老了以後的生活之地在哪裡呢?應該還是家鄉吳興吧。與故鄉的朋友相見時,如何不慚愧呢(上闋寫的失落,復國無望)。

下闕的最後兩句有點難解,」別愁「是指在軍營中懷念家鄉嗎?此時此刻,深夜雨中,小窗燈前,是我孤單的身影,被鄉愁所籠罩。或是與故人分別後,寫這首詞寄給朋友,所以有」別愁「一說。

結束語

找了一番,沒有找到確切的陳克去世的原因,所以文中猜測,或許也在兵變之中遇到了不測。

陳克大部分的詞是花間的婉約詞風,至於是不是抗衡於歐張晏周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其《臨江仙 》詞風一變,令人耳目一新,就不是那四個人所能寫出的了,畢竟他們幾位沒有這種痛苦的經歷。

結束時就用這首詞的韻腳填一首《臨江仙》:

《臨江仙·二帝北行》

萬國鹹通成一夢,蕭條胡月荒城。杏花絕唱客心驚。愁雲無雁信,衰草踏霜冰。望斷江南煙雨路,無端空惹多情。西湖歌舞賀中興。風沙千裡外,含淚憶花燈。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75 當年風光無比的大晟詞人田不伐 為何只留下6首詞

觀唐習律20 讀過王維 便知格律詩變格、拗救、半古半律、仄韻近體

相關焦點

  • 張先作詞有創新的地方,這些創新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
    張先(990—1078),北宋詞人中年壽最高者。他一生雖然官運不亨通,但也沒遇到什麼太大的挫折,在流連風月、詩酒宴飲的生活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他的詞多是寫文人雅士的悠閒生活,特別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沒有脫離傳統的離愁相思等範圍,基本上沿襲了傳統詞作的內容。
  • 一首《汴都賦》,朝堂兩遍讀,婉約派詞人周邦彥,仕途其實並不順
    周邦彥,北宋文學家,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從小便天資聰慧,勤學好讀,得以博涉百家書詩詞歌賦,策論文章,他學起來毫不費力,甚至是高人一籌,有著過人的天賦與才華這樣的人,在重文輕武的大宋朝,本該前途璀璨才是,可是周邦彥雖然在文化方面天賦卓絕,卻有一個不太好的品行
  • 觀宋填詞150|相逢只有夢魂間,韓疁詞之妙處為什麼在一松字?
    晏殊有《浣溪紗》,可以一起來欣賞: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辭頻。滿目河山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怎樣贏取如今呢?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詞人半夜醒來,登高遠望,關山遠隔,鄉思難禁。這首詞不知道寫在何時,也不清楚是什麼背景。而且,詞人的生平事跡不詳,不知道是思鄉之情,還是家國之痛。另外,這座玉樓是什麼樓呢?玉樓指華麗的樓,到底是哪裡就很難說了,不過,韓疁下面一首詞,就寫到了杭州最有名的一座酒樓:豐樂樓。
  • 為大宋第一浪子正名:他的作品太經典,整個朝代都邊罵邊學
    儘管這些記錄真真假假,但正是這些記錄,以及柳永本人的作品,才構成了後人了解這名詞人的入口。這麼說吧,柳永堪稱大宋第一代流行天王。在他進入開封後,還沒參加科舉,就憑藉音樂稟賦和文藝天才,崛起為汴京流行文化圈的領導人物。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另外兩人是蘇軾、周邦彥。他們都是在藝術上成就極高的同時推動了宋詞的發展。柳永打開了詞牌小令的體裁限制,開創了敘事寫景類的慢詞長調;蘇軾則以詩入詞,拓寬了詞牌的書寫對象,讓詞牌從根本上飛躍,成為能和詩對抗的文體;周邦彥則集中歸納制定了詞牌名、體式,在格式上大成,被稱作「詞中老杜」。這三個人在詞牌史上都非常重要。
  • 觀宋填詞172|落落東南牆一角,誰護山河萬裡,李演為何嘆息
    前言李演這個名字似乎很受歡迎,唐朝憲宗皇帝有個孫子叫李演,封臨安郡王。南宋時期,宋金各有一個李演。今天說的這個是南宋詞人李演。一、李演其人李演,字廣翁,號秋堂,此人生平事跡不詳,裡居及生卒年也不詳,大約宋理宗淳佑(1241年-1252年)、寶佑((1253年-1258年)前後在世。
  • 「君子」、「小人」——非黑即白,論晏殊被「汙名化」的深層原因
    在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有如下記載 : 庚午,刑部尚書、平章事兼樞密使晏殊 罷為工部尚書、知潁州。殊初入相,擢歐陽 修等為諫官,既而苦論事煩數,或面折之。 及修出為河北都轉運使,諫官奏留修,不許。 孫甫、蔡襄遂言 :「章懿誕生聖躬,為天下主, 而殊被詔志章懿墓,沒而不言。」又奏論殊役 官兵治僦舍以規利。殊坐是黜。
  • 周邦彥的一首詞,天然真美,自然清新,被譽為寫荷之絕唱
    思鄉情懷往往藉助遊子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故鄉景物來表達,周邦彥的《蘇幕遮·燎沈香》正是如此,它藉助雨後風荷,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蘇幕遮·燎沈香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多情詞人晏幾道的唯美情深!
    晏幾道作為晏殊最小的兒子,從一出生就得到其父最多的寵愛,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可謂是錦衣玉食的長大,縱橫詩酒、鬥雞走馬是生活常態。「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晏幾道幾乎把一個紈絝子弟該有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他與其他紈絝不同的是,他有才氣,且是詩詞上的大才,自幼聰慧過人的晏幾道繼承了父親晏殊的優良文學細胞,縱然是風流公子,也擔得起文學才子的稱號。
  • 他是北宋著名的美男詞人,寫下一首戀情詞,肉麻到沒臉看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他創造出來的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的發展達到了高峰。舊時的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至於周邦彥詞作的內容,則多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題材。
  • 晏殊最經典的三首詞,三種相同的相思之情,但卻是三種不同的境界
    晏殊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詞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詞作,而且他的那些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經典的詞作裡面的句子,更是直接轉化為了成語,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是會頻繁地使用。所以說這也正是文學最獨特的一個地方,同時也是文學家最大的一個貢獻。
  • 晏殊的這首詞,將其貴族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晏殊是北宋貴族詞人的代表,有人評價他說:「文章富貴,出於天然」,他的那種貴族氣質,並不是靠奢侈品堆砌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一種雍容典雅的氣質。比如,他的這首《浣溪沙》就將他這種貴族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 聽「歐陽修」讀《醉翁亭記》,張本煜揭秘「背誦默寫天團」
    宋仁宗的朝堂那麼星光熠熠,一看到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韓琦等人的名字打在屏幕上,許多人瞬間夢回學生時代的語文課。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張本煜此次出演《清平樂》裡耿直忠誠的北宋一代文豪歐陽修一角,飽受關注。近日,應紫牛新聞邀請,張本煜接受專訪之餘,還特意錄製了《醉翁亭記》與「背誦天團」的粉絲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