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作詞有創新的地方,這些創新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

2021-01-08 毛茸茸地星球

張先(990—1078),北宋詞人中年壽最高者。他一生雖然官運不亨通,但也沒遇到什麼太大的挫折,在流連風月、詩酒宴飲的生活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他的詞多是寫文人雅士的悠閒生活,特別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沒有脫離傳統的離愁相思等範圍,基本上沿襲了傳統詞作的內容。

張先有《安陸詞》傳世。他作詞喜歡追求新巧的構思和獨創的意象,喜歡在詞中描寫空靈朦朧的動態景色,也善於鍊字造句。他喜歡用「影」來表現景物之美,有29句寫影,因為「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輕絮無影」三句最有名,人稱「張三影」。

張先作詞有創新的地方,這些創新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首先,他用詞來贈別酬唱,打破了原來只用詩來唱和酬答的慣例,詞從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一部分。這就從觀念上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來蘇軾等人就有大量的唱和詞。而填詞不只是給歌妓演唱,也可以用於唱和酬答,這讓詞作的題材變得日常化。其次,他在詞中用題序,改變了以前詞作只有調沒有題的格局,既使詞更貼近生活,又加強了詞的紀實性和現實感。

張先現存165首詞中有70多首用了題序,甚至有的序文很長,帶有一定的敘事性。如《木蘭花》:「去春自湖歸杭,憶南園花已開,有『當時猶有蕊如梅』之句。今歲還鄉,南園花正盛,復為此詞以寄意。」序文就如一個小小的敘事文。受他的啟發,後來蘇軾等人的詞中就用了大量的題序。最後,張先還創作了17首慢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長調這一藝術形式的成熟。張先是晏歐到柳蘇之間的一個過渡,他的詞被視為「古今一大轉移」。

北宋前期詞壇上成就最高的是柳永。柳永(987?—1053?),初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為永,字耆卿,今天的福建武夷山市人。進士出身,因為官至屯田員外郎,後人稱為「柳屯田」。柳永是北宋詞壇上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他真正開啟了宋詞的天地,著有《樂章集》。柳永是第一個對詞進行全面革新的人,他對詞的貢獻主要是在詞調和藝術方面。

首先,他發展了長調。整個唐五代,小令是詞的主要體式,慢詞總共不過10多首,到了北宋,詞人還是習慣於用小令,即使和柳永同時期而略晚的張先、晏殊、歐陽修等有慢詞,但在他們全部作品中佔的比例非常小。柳永精通音律,常年流連坊曲,他寫了很多長調慢詞,一個人就創作了慢詞87調125首,佔全部作品的一半多。他或利用民間原有的曲調,或把小令擴展為慢詞,或翻新舊曲,或自創新調,大大豐富了慢詞的曲牌。宋代880多個詞調中,100多個詞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的。在他那裡,詞的表現能力和表現容量得到了增加和擴大。此後,寫作長調成為一代風氣。

其次,柳永豐富了詞的創作藝術。他用六朝小賦的手法寫詞,鋪敘展衍,寫景狀物形象生動,敘事抒情淋漓盡致,詞中常用白描手法,語言樸實但傳神,他的詞構思精密,章法委婉。如《憶帝京》: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徵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沒有任何華麗藻飾,卻生動地表達了人物的曲折心理。

最後,柳永在詞中除了用傳統的雅詞之外,還使用了生動、淺近的俚詞,革新了詞的語言表達方式。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進入了詞中,原來那些雅致綺麗的修辭、雕琢的風氣一掃而盡,卻大都能俗不傷雅。柳永變詞的貴族情調為世俗情調,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

柳永在詞的內容方面也有一定的貢獻,他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情趣。首先,他詞中的男女愛戀從達官顯貴轉向了平民百姓,青樓、伶工、樂伎、平民女子都成為他詞的內容,有女性對愛情的渴望,如《定風波》;有社會下層人民的不幸遭遇,如《少年遊》;有被遺棄或失戀婦女的痛苦心聲,如《滿江紅》,詞的市民氣息深厚。其次,柳詞工於羈旅行役。他在詞中寫浪跡江湖的落寞、懷才不遇的憤懣、對遊宦生活的厭倦和離別相思的痛苦,注重表現的是他的人生經歷與體驗。如他的代表作之一《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中男女之情與羈旅行役交織在一起,情人間的依依惜別就是知音不再的傷懷和江湖飄零的悲苦。最後,在柳永的詞中還寫出了北宋繁華的都市生活和市井風情,這是以前的詞家詞作中不曾有過的。如他的另一首代表作《望海潮》(東南形勝),寫出了杭州的自然美和繁華,展現了當時的社會太平景象,為許多文人所欣賞。

柳永在當時就有廣泛的影響,據說,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他對後來詞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像蘇軾就充分吸取了柳詞的表現方法和革新精神,黃庭堅繼承了柳永的俗詞,周邦彥慢詞也是來自於他。

北宋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詞壇名家輩出,風格多樣,這是詞的繁榮發展時期。當柳永等人先後離開詞壇之後,蘇軾、黃庭堅、晏幾道、秦觀、賀鑄、周邦彥等人繼之而起。形成了兩大創作群體:一個是以蘇軾為領袖的蘇門詞人群,主要有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等;另一個是以周邦彥為領袖的詞人群。因為蘇軾另有專章介紹,這裡只介紹其他重要詞人。

相關焦點

  • 東莞天楠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聶權:企業要把握創新及發展的準繩和方向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被提及近40次,可謂是兩會最強音之一。天楠光電全體都為之感到振奮,因為企業是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的重視,對我們而言帶來了很大的希望。 東莞天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權:企業要把握創新及發展的準繩和方向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被提及近40次,可謂是兩會最強音之一
  • 宋詞的第一個裡程碑--柳三變的詞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宋詞。宋詞是中國詞史上的黃金時代,詞作、詞派眾多,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宋詞有獨特的風格特色,與唐詩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兩朵奇葩。北宋前期,詞人多沿襲晚唐五代的詞風,以美麗芬芳的語言抒寫深摯的情感,而在塑造優美的意境上,又比前人有新的發展。代表人物有晏殊、晏幾道和張先等人。晏殊的詞繼承前人的特點,亦有所創新。
  • 神念科技「創新醫療」 可穿戴產業發展新方向
    而作為較早進入健康領域的公司之一,神念科技又會有哪些動作和看法,這裡聯動原素就有幸採訪到了神念科技中國區總經理馮華先生,其中諸多精彩的觀點這裡就分享給大家。聯動原素:神念科技在生物傳感技術行業有哪些優勢?
  • 什麼是創新?——改變自己的認知
    總之,創新就是我們人類大腦與我們人類社會活動相結合,發生的一種「變化」、「認知」。需要有一個前提條件:產生的這種變化、認知是一種有益於人類生活方式或科技技術改變方法,具有價值。我們常說的創新:就是一種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思維變革,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
  • 中科院院長:科技創新的主要發展趨勢和重點突破方向
    來源:《財經》雜誌財經網訊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創新已成為影響和改變未來世界發展格局的關鍵力量。信息科技和生命健康是全球研發投入最大的兩個領域,基礎前沿是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11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財經》年會2020:預測與戰略」上如此表示。
  • 感悟十七大(28):一詞之變見創新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開幕式上宣讀的主旨報告中,首次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詞替代了以往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詞,因而引發社會熱議。  「經濟增長方式」本是經濟學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生產要素的組合、使用方式。現代經濟學將經濟增長的方式分成兩類,即粗放型經濟和集約型經濟。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內涵、要素與發展方向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由高校與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政府等創新主體構成,包括創新人才、關鍵技術、創新資本、基礎設施、專業服務與創新文化等要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模式有政府主導型、市場導向型、大學驅動型、企業引領型、綜合發展型等,具體由該地區的研發優勢與產業特點決定。
  • 創新總是來自人文與科學的交匯處——讀沃爾特·艾薩克森《創新者》
    雖然在遙遠的過去一直有新發明和新技術偶然出現,但在工業革命前,並沒有長期、可持續的技術進步發生,人類生活水平也沒有持續增長。在過去兩個世紀,工業農業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最近60年,主要技術創新都集中在被籠統稱作「信息技術」的領域。如果思考一下美國如今的科技創新,首先(甚至是唯一)讓人想到的地方是矽谷。
  • 金融支持創新需要作出「六大改變」
    不改變這一關係,真正實現讓利於企業、支持創新發展,最終將會葬送實體經濟,同時也不利銀行業長期發展。2)銀行的風險偏好與企業成長需求不匹配。雖然這些年政府扶持資金不斷增長,高的時候如2007—2013年,有20%左右的增長率。現在經濟下行,財政增長有限,加上連年「減稅降負」。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常態下,企業創新資金的缺口已遠遠超出政府財政所能承受的能力。許多地方,財政扶持科技的方式也在調整,如設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等,與銀行共同分擔風險。但實際操作的覆蓋面十分有限,即便惠顧到某個企業,那也是「杯水車薪」。
  • 創新發展理念的決定力量是思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創新發展」成為熱詞。伴隨著「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成為全黨和全社會的共識,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更加凸現。
  • 創新要滲透到每一個細胞
    記者:現在人人都在談創新,在您看來,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創新型企業?倪良正:事實上,將創新這個詞外延擴大來說,創新是涵蓋經營方式、管理方式、技術、企業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創新型企業不僅僅是體現在產品設計上,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組織結構、經營模式上。
  • 這10大技術創新將徹底改變未來全球經濟
    花旗銀行全球視角及解決方案部門列出了十項有可能改變現有經濟模式的技術創新。從生物技術到能源,未來的巨大變革將發生在這個十個技術方向上。傳統市場總是受制於零售商和中間商,這些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電商面向所有人開放,為多元化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 四個詞形容IBM:歷史、創新、轉型、行業
    四個詞形容IBM:歷史、創新、轉型、行業 李倩 發表於 2018-04-18 10:21:12 在歷經百年的風雨歷程中,IBM的轉型已經遠不止一次兩次。
  •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課題主要探索了創新人才培養導向的教師隊伍建設理論創新與行動策略,形成推動教師專業能力和專業風格的有效機制,建設創新的課堂氛圍和學校文化;推動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朝著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方向轉變;促進教師隊伍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全面發展,加速推動房山區教育現代化進程。開題會議由房山區課程與教育科學研究室周長鳳主任主持。
  •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靠什麼支撐?
    「工程」一詞,最早產生於十八世紀的歐洲,其本義是兵器製造、軍事目的的各項勞作,後擴展到許多領域,如製造機器、架橋修路等。一般認為,工程著重解決「做出了什麼」的問題。  從世界科技革命的發展進程看,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強大需求和知識與技術體系內在矛盾運動兩大驅動力量下,一系列重大科學發現和深刻技術變革,根本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 輪語對話|創新是發展基石
    Q:朝陽輪胎近幾年發展迅速,並躋身世界輪胎企業十強,如何看待中國輪胎市場的前景?A:朝陽輪胎作為中國輪胎的領導品牌,已得到眾多消費者的信賴和認可。目前已實現一年銷售超過1億條的成績,乘用車胎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也長期名列前茅。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我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6億,但是,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千人保有量仍處於較低水平,市場空間依舊巨大。
  • 科技社團創新發展有了「路線圖」
    同期召開的2020全國學會工作會議上,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說:「當今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強調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學會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明確了方向、樹立了目標。
  • 勇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潮頭
    令人驚奇的是,足球機器人不是由技術人員無線操控,而是依靠自己的「大腦」觀察隊友位置,尋找對方弱點,自主改變移動策略。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推動力,人工智慧正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生活。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爭先恐後把發展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幕已經拉開,高校如何才能把握機遇,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近日,記者走進浙江高校,探訪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進展。
  • 智能創新計算:量子計算潛力巨大、AI落地改變各行各業
    ┃量子計算表現出巨大潛力「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物理世界!」研討會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表示,以大數據驅動的深度神經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正蓬勃發展,推動一系列重要應用落地,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 科技全球化時代,模式創新、落地能力與技術創新同等重要|2019 T-EDGE
    第一個詞是infrastructure,就是先修基礎設施,把基礎搭建好,把基礎設施的事情辦好。第二個詞是innovation,我們走出去帶去的是創新,跟當地傳統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有可能對當地是有顛覆性的改變。第三個詞是inclusion,我們去到一個新地方,它的政治、經濟、宗教等很多地方都不一樣,需要我們有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