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統治者結束了唐代末期和五代軍閥割據、長期裂變的混亂局面,而宋太祖趙匡胤是靠「陳橋兵變」取得政權的,因此宋朝為防止其部下效仿,採取了重文輕武的政治措施。因此宋人熱衷於讀書考試,在客觀上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宋代文學家很多都博學多才,在詩、詞、散文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績。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宋詞。宋詞是中國詞史上的黃金時代,詞作、詞派眾多,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宋詞有獨特的風格特色,與唐詩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兩朵奇葩。
北宋前期,詞人多沿襲晚唐五代的詞風,以美麗芬芳的語言抒寫深摯的情感,而在塑造優美的意境上,又比前人有新的發展。代表人物有晏殊、晏幾道和張先等人。晏殊的詞繼承前人的特點,亦有所創新。因其位高權重,而又富有文學修養,他的詞往往又一種清新閒雅的風致,蘊藉深細的道理,而有別於晚唐五代詞濃烈的女人味、脂粉氣。晏幾道是晏殊的兒子,他的詞在內容上與晚唐五代詞沒有多大區別,,但在格調上,晏幾道的詞較為高雅,語言優美,委屈婉轉。張先,他的詞以善於鍊字見長,尤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他的詞採清麗,給人以華美之感。他的貢獻主要在詞體方面,他現存的167首詞中,有23首慢詞,其中有不少佳作,這些慢詞傳播久遠,促進了慢詞的創作,為柳永大量創作慢詞開了先序。
宋初的詞人雖各有成就,但總體來說,未脫離晚唐五代詞的影響,因此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到了柳永,以其大量富有個性的慢詞創作,才標誌著宋詞走向成年,走向成熟。因此柳永成為宋代前期成就最高的詞人,成為宋詞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
柳永,原名三變,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哥哥都是進士,受家人影響,他早年勤奮讀書,熱衷科舉,但他性格狂放不羈,在上京赴考時,沉醉於歌樓妓館,為歌妓填詞,詞作中坦率表露自己與歌姬的戀情,並自視甚高,認為功名唾手可得。沒想到後來名落孫山,他憤怒屈辱,卻又無可奈何,但仍狂放如故。他作「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當時的統治者卻容不得他這種狂妄的態度,聽了這首詞,便在他的考卷上批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從此柳永屢試不中,自嘲為「奉旨填詞柳三變」,成為一個專業創作的詞人。中年時期,柳永到處漫遊,拜訪名臣顯宦,希望求得一官半職,但都失敗了。後來改三變為永,終於考試及第,但只當了小官。後來又因作詞歌頌「祥瑞」闖禍,求援無門,被多次下放,最後死在旅途中。
仕途上的柳永雖然慘敗,但他的文學之路卻別開生面,為世人承認。
他的詞主要寫城市風貌和市民生活,其形式多直率抒情,語詞通俗。如《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首詞運用鋪敘的手法,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杭州城商業的繁華、湖山的壯麗、人民的安閒、官吏的政績,盡顯太平盛世的宋代城市生活。他的詞忠實反映了北宋的城市生活,勝過那些只關注個人的詞人,所以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他的詞善於體察市民的精神狀態與情感,寫戀情、離情,真率而大膽、熱烈而細膩,並以郎才女貌代替門當戶對的婚姻標準,反映了市民的審美趣味和婚姻觀。如《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煙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柳永離京與情人的話別之作。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全詞運用情景交融和鋪敘的手法,將離情寫得熱烈、深摯而細膩,不僅成為賦別得名篇,更流傳到高麗等國外。
他的詞語言通俗,多用市井口語,生動活潑,故也為大眾市民喜愛。如《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事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懨懨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詞中寫的是相思之情,運用了「可可」、「無那」、「恁麼」、「伊」、「個」等宋代口語,一反士人含蓄言情等寫法,將戀情寫得袒露無遺,因此也受到晏殊等人鄙夷。他用口語來寫相思之情,如見伊人切切絮語,使讀者感到分外真切,但也有鄙俗之處。李清照就曾評價柳永「詞語塵下」。其中雖有文人偏見在內,但也真實反映出了柳永某些詞作的缺陷。
柳永詞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大量創作慢詞。宋初張先已經開始寫慢詞了,但仍以令詞為主。而柳永大量創作慢詞,使慢詞流行了起來。柳永寫慢詞的第一種方法是「變舊聲作新聲」。即將晚唐五代流傳下來的小令擴展字數為慢詞。第二種是採用市井歌曲創作新調。如《戚氏》。《戚氏》為柳永首創的詞調,全調212字,為當時最長的慢詞: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悽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悽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淨,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
帝裡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閒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全詞三疊,運用鋪敘的手法,寫羈旅之愁。既按時間的順序鋪敘,又按空間轉換的鋪敘,還有交叉鋪敘,顯得明快流暢,而又變化多端。詞中領字的運用,將鋪敘中的轉折之處聯接起來,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更為貫通,渾然一體。
柳永的詞雖然以俗詞為主,但也不乏雅詞。畢竟是傳統文學出生的文人,身上也還留著傳統雅文學的痕跡。他的一些抒懷詞作也寫得相當文雅,如《八聲甘州》的「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就寫得境界闊大,語詞文雅。
柳永是宋朝前期一個富有獨創性的詞人,雖然人格上有缺陷,創作上有缺點,但他擴大了詞境,豐富了詞體,豐富了詞的創作技巧,一定程度改變了詞壇的欣賞趣味,為詞壇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他的詞成為了宋詞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
(文章節選自宋遼金元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