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理念的決定力量是思想

2020-12-07 東方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創新發展」成為熱詞。伴隨著「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成為全黨和全社會的共識,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更加凸現。那麼,創新發展的決定力量是什麼?我們該用什麼引擎催生創新?大家也有一個共識:「思路決定出路,創新思路決定創新出路。」

這個共識是有道理的。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思路決定發展路徑,反映發展方向,影響發展成效。然而,創新的思路從何而來?又如何創新呢?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思路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是思路的源頭;提高思想水平,才能創新發展思路。從推進工作的角度看,應該是「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這要求我們推動創新發展,必須認真總結經驗、深入分析問題,把發展理念梳理好、講清楚,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好道、領好航。

思想是人類獨有的精神瑰寶。法國哲學家安託·法勃爾·多裡維說:「人類是一種使思想開花結果的植物,猶如玫瑰樹上綻放玫瑰,蘋果樹上結滿蘋果。」思想是時代的產物,但又不局限於時代;它無形無態,卻又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君主的權位可能曇花一現,財富經常會更換主人,但思想的價值即便一時被人遺忘,也不會消亡。許多先哲的學說在穿越數千年的歷史隧道之後,依然毫光四射,這就是思想的力量。正如拿破崙所說:世界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之下。創新發展題中,思想的力量尤其凸現:從無到有的創新,需要「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的思路;從有到優的創新,需要有「更高更好」、「更美更妙」的思路;從優到優的創新,需要有「超一流」、「創紀錄」的思路。每一步的發展,無一不是以思路的創新為牽引。沒有思路,熱情再高、幹勁再大也只是無用功,不可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相反,目標思路不清,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幹勁越大越壞事。那個「南轅北轍」的寓言,昭示出的就是這樣的教訓。

相關焦點

  • 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下簡稱「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內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要求,也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實效性的重要內容。
  • 新發展理念的哲學氣質
    新發展理念是對我國國情與發展的高度總結,它的思想和實踐理念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遵循著我國發展的客觀規律,也體現了要以客觀現實的發展提出相應的理論和思想。新發展理念的提出,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思想品格,並且在正確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彰顯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 全環境育人理念與當代青年發展
    以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及其全球普及應用為基礎的網絡社會的形成,給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更深層的挑戰和機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應運而生;面對教育環境的顛覆性變化和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崛起,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內容,必須更加深入思考新的教育模式下的主體性建構問題,必須從全環境育人的理念出發,以尊重青年主體性為前提,建構新型的教育主客體關係模式。
  • 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鬥!
  • 程恩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繼承和發展馬克思經濟思想,強調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
  •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要求全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並從三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準確把握、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指明前進方向。   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
  • 人民日報:五大發展理念彰顯科學方法論
    治國理政新理念的產生,既是準確把握科學世界觀和認識論的結果,也是嫻熟運用科學方法論的結晶。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實現了我們黨對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升華,實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思想理論的新飛躍,而且成為今日中國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理論創新的三個維度
    這些思想成果,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得到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是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的新的經濟社會變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具有繼承和發展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鮮明特點。新發展理念同我們黨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應實踐要求、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發展理念產生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又在指導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 新發展理念揭示高質量發展之路(新知新覺)
    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和戰略,引領和指導發展實踐,推動中國實現了發展跨越,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 新發展理念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用和平促發展、以發展促和平仍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面對的問題。要發展,就必須有科學的發展理念。當今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發展理念,發展理念是否正確,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當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①。要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必須高舉發展的大旗。
  • 劉雲山:五大發展理念是黨關於發展理論的重大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關係我國長遠發展的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升華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勝利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全會的成功召開,必將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坐標中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這次全會取得的成果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 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我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其他場合已經講了不少,今天不從抓工作的角度全面講了,而是結合歷史和現實,結合一些重大問題,從理論上、宏觀上講講。第一,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
  • 讓新的發展理念在江蘇落地生根
    兩會特稿「思路決定出路,理念又決定思路。適應新常態、實現新開局,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領新的實踐,推動全省上下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讓新的發展理念在江蘇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具有繼承和發展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鮮明特點。新發展理念同我們黨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應實踐要求、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發展理念產生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又在指導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 從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看五大發展理念
    原標題:從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看五大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新的視野確立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
  •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人民要論)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具有繼承和發展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鮮明特點。新發展理念同我們黨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應實踐要求、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發展理念產生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又在指導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 習近平: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我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其他場合已經講了不少,今天不從抓工作的角度全面講了,而是結合歷史和現實,結合一些重大問題,從理論上、宏觀上講講。第一,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
  • 落實創新發展理念 推動科技強國建設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國際人士表示,中國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科技創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重要推動力量。
  • 五大發展理念:政協事業的「指南針」
    「展現政協的作為,就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南。」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政協主席唐一軍對五大發展理念與政協發展的關係進行了解讀:「五大發展理念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揮棒』,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