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會產生靜電嗎?

2020-12-05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用摩擦的方法使兩個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叫摩擦起電(或兩種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後,一種物體帶正電,另一種物體帶負電的現象)。

關於靜電大家貌似都很清楚,因為我們初中都學過,「當然知道什麼是靜電!」拿起兩個起初是中性的物體,通過相互摩擦給它們互相充電,然後一個帶正電,一個帶負電。但是關於摩擦起電的真實原理,一直是個爭論的話題。

因此不要這麼快的下結論!讓我們從你認為你知道的電開始,但是你要做好準備,你會感到驚訝的。

大部分人都可能玩過範德格拉夫(Van de Graaff)發電機,這是關於靜電力最簡單、最常見的演示之一。我們只需站在一個絕緣的物體上(比如木盒、紙箱,為了保證腳不接地),然後用手觸摸發電機,我們的頭髮(前提是要有頭髮)就會豎起來!

頭髮豎起來的原因是,當我們打開範德格拉夫發電機時,它的頂部球體就會充滿正電荷。由於我們人體是一個很好的導體,用手觸摸球體,我們的身體就會帶正電。

由於正電荷相互排斥,那些頭髮越直、越長的人會感覺到,頭髮裡的電場力很容易變得比地球引力或其他任何電場力都要強,這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頭髮就會豎起來,因為正電荷會排斥其他正電荷。對於那些捲髮的人來說,內部靜電力可能比施加的任何外部電荷都要強,所以捲髮不容易豎起來。

這只是普通靜電學中最簡單的例子,給一個物體或一組物體強行施加一種電荷。

這跟我們平時生活中所說的靜電不同,生活中常見的靜電是將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比如你的襪子在地毯上摩擦,或者用絲綢摩擦一根玻璃棒。

兩個相互摩擦的物體產生靜電是因為,在摩擦的過程中一種材料會失去電子,然後帶正電,而另一種獲得電子,就帶負電。

摩擦帶電適用於很多情況,比如用氣球摩擦頭髮。

氣球經過快速摩擦靜態充電以後,可以做各種有趣的事情:讓你的頭髮豎起來,粘在牆上,用來吸引桌子上的小紙片。

為什麼會產生吸引力呢?或者粘在牆上?

假設,我們給了氣球一些額外的電子,讓它帶負電荷。當我們把氣球靠近一個中性的物體,比如一堵牆時,氣球就會吸引牆上「相反」的電荷(原子核),並排斥「相似」的電荷(電子)。只要這種結構保持不變,氣球就會一直粘在牆上,因為由於靜電的緣故,電力會把氣球固定在原地。

但這就是我們在初中學到的靜電原理。

很簡單,對吧?但是,這太簡單了!事實證明,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為什麼呢?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用兩種完全相同的材料,比如兩張辦公用紙,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們將兩張辦公用紙互相摩擦,它們會帶電荷嗎?根據我們以前學到的知識它們都不會帶靜電,對吧?因為它們是由相同的物質構成的,所以誰也不應該把負電荷給誰,所以不應該有靜電產生。如果靜電像我們剛才描述的那樣在起作用,以上的說法就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張辦公用紙。

雖然紙在宏觀尺度上看起來很光滑,但在微觀層面上,表面有微小的缺陷。例如上面的圖像中,在微米級的尺度上我們可以看見紙的表面像起伏的山巒。當我們拿這兩張紙或任何兩種相同的材料互相摩擦時,你認為表面的電壓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科學領域,任何知道答案的事情,都需要通過做實驗來找出答案。但令人驚訝的是,直到2011年才有人做過這個實驗!多虧了西北大學Grzybowski教授的團隊,我們現在有了實驗結果,而且非常驚人。

兩張紙都帶靜電,而不是不帶電!事實上,每張紙的不同層面都帶有大量的正電荷或負電荷。我們以前一直研究的靜電,只代表物體上的淨電荷,可以是正得,負的,也可以是零。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單個分子吸引或排斥附近的物體,與整體電荷沒有多大關係,而與附近的特定分子如何帶電有關!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種接觸式充電(摩擦充電)源自於空間均勻的材料特性,而在給定的一對材料中,一個材料均勻的帶正電荷,另一個均勻的帶負電荷。事實證明這張接觸式充電的圖片是錯誤的。雖然每一塊接觸式帶電體都會產生正負極性的淨電荷,但每個表面都支持一個隨機的「鑲嵌」,即在納米尺度上存在相反的帶電區域。這些表面電荷的鑲嵌對於不同類型的帶電介質具有相同的拓撲特徵,並且單位面積容納的電荷量比先前認為的要大得多。

也就是說,我們以前認為當我們摩擦一些材料時,一些材料會得到電子而另一些材料會失去電子。但現在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觀點)每一種靜態帶電材料都有顯著的正電荷和負電荷區域!也就是材料自身的電荷重新排列分布導致了材料帶電(材料自身電荷轉移),而不是材料間電荷發生了轉移。

這不僅是一項新的發現,而且現在認為這是產生靜電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靜電仍然會像我們在初中時學的那樣工作。但下次你再碰到它,你就會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

相關焦點

  • 冬天靜電很煩人!靜電的產生只是摩擦摩擦這麼簡單?
    當兩個物體的表面互相摩擦時,它們的表面微凸體會彼此作用產生靜電,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米茲和同事展示了摩擦物體如何產生電荷的驚人效果。靜電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其最容易用絕緣體產生,這些絕緣體包括:橡膠、羊毛、頭髮等。
  • 靜電是怎麼產生的?美媒:粗糙面摩擦會產生驚人電荷差
    靜電實在太常見了,所以我們常常忘記這種現象其實很反常。但你被「電」的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泰勒斯最早描述了靜電現象。但直到最近幾十年,科學界仍然很難解釋靜電的基本原理。不過,研究納米世界的科學家們剛剛邁出重要一步,有望理解為什麼兩個表面相互摩擦就能放電。
  • 科學家揭示摩擦如何導致靜電的長期謎團
    9月10,據外媒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開發了一種模型,該模型顯示通過彎曲材料表面上的微小突起,將兩個物體在一起摩擦會產生靜電或摩擦電。這一新的認識可能對現有的靜電應用,如能量收集和印刷,以及避免潛在的危險,如由靜電火花引發的火災等產生重要的影響。
  • 冬天為什麼容易產生靜電?人體靜電能電死人嗎?
    冬季,除了寒冷讓人不舒服,人體靜電帶來的電擊感覺也非常令人討厭。不僅如此,有人還稱,人體靜電會引發心律失常等傷害,甚至可致人死亡。這更讓很多人擔憂起來。這是真的嗎?人體為什麼會帶電人體帶電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們原本就是「電氣人」,體內信息大都是通過電信號傳遞。
  • 摩擦摩擦~春天到了接觸汽車總有靜電怎麼辦?
    進入春天,穿衣稍有不慎就會產生大量的靜電在身上,不僅電別人,還會電自己!那你知道嗎?其實在接觸汽車的時候也會產生靜電!一般來講汽車靜電產生有兩種原因(1)由車內化纖物的摩擦產生靜電,如地毯、座椅以及衣物等。(2)汽車行駛過程中空氣中的塵埃與汽車車身金屬表面相互摩擦產生靜電。
  • 如何快速去除身上衣服靜電?靜電是如何產生的?_中國網
    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後再分離,即可產生靜電,而產生靜電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電。材料的絕緣性越好,越容易產生靜電。因為空氣也是由原子組合而成,所以可以這麼說,在人們生活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可能產生靜電。要完全消除靜電幾乎不可能,但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控制靜電使其不產生危害。
  • 靜電的產生和抗靜電保護膜的應用
    靜電並不是靜止的電,是宏觀上暫時停留在某處的電,在某些特殊的時刻會對日常生活,工業生產造成較大的危害。在正常狀況下,一個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數量相同,正負電平衡,所以對外表現出不帶電的現象。     而由於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種能量如動能、位能、熱能、化學能等的形式作用會使原子的正負電不平衡。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後再分離,即可產生靜電。產生靜電的根本原因是電荷的分布不均勻而無法中和。
  • 關於摩擦起電
    摩擦起電有人還把它稱為摩擦生電,它是利用一些容易起電的多種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物體的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的現象。 通過實驗表明:兩種物體表面所帶電荷開始為同性電荷,經過材料的相互摩擦,一種材料就帶上正電荷,另外一種材料經摩擦後帶有負電荷。但是這裡必須排除外在的影響(如,通過導體導走了電荷等的情況)。
  • 關於摩擦起電
    摩擦起電有人還把它稱為摩擦生電,它是利用一些容易起電的多種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物體的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的現象。通過實驗表明:兩種物體表面所帶電荷開始為同性電荷,經過材料的相互摩擦,一種材料就帶上正電荷,另外一種材料經摩擦後帶有負電荷。但是這裡必須排除外在的影響(如,通過導體導走了電荷等的情況)。
  • 汽車產生靜電的原因是什麼
    汽車靜電的產生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纖維織物,如地毯、座椅、衣物等摩擦產生,在乾燥的秋冬季節,化纖類織物比起棉、麻、絲綢織物更容易使物體帶靜電;二是由於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空氣中的塵埃與車身金屬表面相互摩擦產生靜電。  為了消除車內的靜電,在秋冬季節,車內物品尤其是座椅套、腳墊等,應該少用化纖織物,多用不會或不容易摩擦起電的純棉、真皮等製品。
  • 冬天起靜電會損害身體健康嗎?
    在乾燥的季節,人體靜電可達幾千伏甚至幾萬伏。實驗證明,靜電電壓為5萬伏時人體沒有不適感覺,帶上12萬伏高壓靜電時也沒有生命危險。所以,冬天人身上帶的靜電是不會影響人體生理功能的。 冬天到了,空氣變得更加乾燥,這時候人身上會積累大量的靜電。這些靜電可能產生一些巨大的危害,比如曾經有一個加油站的員工,身上帶滿了靜電,他走進油庫的時候,油庫發生了爆炸。
  • 毛衣靜電怎麼辦? 去靜電小竅門分分鐘get
    8、塵埃很多的環境也容易產生並傳導靜電,這也是人體靜電來源之一。平常要經常對生活和工作空間進行除塵,有利於減少靜電。  9、對付靜電,我們可以採取「防」和「放」兩手。「防」,我們應該儘量選用純棉製品作為衣物和家居飾物的面料,儘量避免使用化纖地毯和以塑料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電。儘可能遠離諸如電視機、電冰箱之類的電器,以防止感應起電。
  • 什麼是靜電 什麼叫靜電
    塑料一般來說電容非常低,因此很少的電量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相反,金屬的電容非常高,因此較多的電量只產生較低的電壓。這就是在實際應用中,使用塑料產生的靜電問題更加受人重視的原因。高電壓會吸引塵土、導致操作員受電擊或導致物體性狀改變。靜電有兩種主要類型:體靜電和表面靜電。體靜電指分布在物體內部的電荷。表面電荷指物體最外層表面的電荷。
  • 冬季靜電惱人 摩擦生電瞬間可帶電7000伏
    靜電產生的電壓到底有多大,有哪些危害?又該如何消除惱人的靜電呢?   【記者實驗:摩擦生電瞬間可帶電7000伏】   靜電是一種因摩擦起電、感應起電等引發的自然物理現象,為什麼一到冬天,就會感覺靜電特別多呢?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天氣乾燥,空氣和人體導電能力差,物質之間容易摩擦生電的緣故。在專家的指導下,記者用實驗來測試一下靜電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防護服摩擦靜電測試儀試驗流程解讀
    防護服摩擦靜電測試儀根據防靜電服新標準GB/T12703—09中E法的要求,在檢測防靜電服成衣的摩擦帶電特性時,使防靜電工作服摩擦帶電後與法拉第筒及靜電電位計配套使用,測試防靜電工作服的帶電電荷量。用於測定在實驗室條件下織物以摩擦形式帶電後的靜電特性。用規定摩擦材料摩擦試樣,使試樣帶電後,測定投入法拉第筒後試樣的電位,再換算成單位面積上的帶電量。 儀器特徵:1、自動化程度高,運轉時間自行設定,時間到試驗自動停止,操作安全方便。
  • 為什麼一到秋冬季節總有靜電?如何科學地消除靜電?
    但我們在生活中的某些行為會打破這種平衡,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摩擦。摩擦起電這個現象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摩擦為什麼就會起電呢?摩擦起電首先需要建立在兩種不同的物體之間,由於不同的材料中原子對電子的束縛能力不一樣,所以就會導致原子中的電子逸出功不一樣,逸出功越大,電子逸出所需要的能量就更大,換句話來說,就是電子更不容易跑掉。
  • 雙語閱讀:你在苦惱突如其來的靜電嗎?
    靜電是電荷在不同材料之間再分配的結果。雖然相對無害,但靜電可能會給人帶來不快與痛感。所幸的是,你可以使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減少遭受靜電的可能性。當兩種材料相互接觸時,便會產生靜電。通常情況下,鞋在不同質地的織物以及其他表面刮擦,便會產生靜電。靜電荷會隨著人們的走動而增加,不過有幾類鞋可以減少靜電的風險。Rubber is a powerful insulator.
  • 知新論點:藏在靜電背後的科學秘密
    靜電簡直無處不在!尤其是在乾燥的冬季。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刺痛感背後,人們往往會忽略靜電背後的科學秘密。當你的手指尖爆發出靜電火花時到底發生了什麼?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是第一個描述靜電的人。摩擦產生靜電,但為什麼摩擦會產生靜電呢?
  • 【乾貨分享】靜電到底對面料會有什麼影響?
    相信大家對於靜電都不陌生,尤其到秋冬季節,一脫衣服就會感受到靜電的「威力」,所以防靜電在紡織行業也一直是繞不開的話題。在紡織領域中,紡織材料與導紗器、羅拉等機件接觸,纖維間相互接觸摩擦,纖維受到壓縮和拉伸,熱風乾燥,紡織品在帶電體電場中的感應都會產生靜電。尤其是化纖織物用於服裝後,靜電已成為引發燃爆事故的一大隱患。
  • 冬季容易產生靜電 教你幾招分分鐘除去靜電困擾!
    頭屑汙垢黏著的頭髮是靜電產生的溫床。所以,冬天一定要勤洗頭洗澡、勤換衣服,能有效清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荷。   2、不用含酒精的產品   在給頭髮做定型時不要使用含有酒精的產品,酒精的揮發會讓頭髮更加乾燥發澀。最好使用免洗護髮素,不僅會在頭髮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還可以幫助秀髮定型。而且在寒冷的冬季,頭髮很容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