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計算提成、績效獎金等,大家都覺得是個很燒腦的問題。但如果用對公式了,其實就很簡單了。
今天,我們就舉個簡單且實用的例子「計算績效係數」,看看各位都是怎麼來完成。
如下表格,為一家公司的績效考核規則。達到不同的完成率,拿到的績效係數是不一樣。
現在要根據以上的績效考核規則,計算出以下表格中各個員工的績效係數。
條條大路通羅馬。公式有很多種寫法,現在我們分別使用IF函數和VLOOKUP函數來計算,看看哪個公式比較不燒腦。
一、IF函數
對於這種區間判斷計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想到IF函數,覺得使用多個IF嵌套就OK了。因此,費了一番功夫,終於把IF語句寫好了。
=IF(B2>=120%,1.5,IF(B2>=100%,1.2,IF(B2>=85%,1,IF(B2>=70%,0.8,IF(B2>=55%,0.6,IF(B2>=40%,0.4,IF(B2>=25%,0.3,IF(B2>=10%,0.2,0.1))))))))
這麼長的公式都寫得出來,多想給自己先點個讚。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檔位越來越多,你的IF嵌套是不是得有火車那麼長了,你有沒有考慮過電腦的感受?運行起來多佔內存。
而且如果是office2003版本的,IF函數的嵌套最多只能7層哦。
二、VLOOKUP函數
Vlookup函數有精確匹配和近似匹配。
當使用Vlookup函數進行區間判斷,就是利用它的近似匹配。
現在看看它的實現方法:
1、首先,我們需要在考核規則的表格裡,添加個輔助列,把各個檔位的最低值寫出來。
2、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寫公式了,直接在C2單元格裡輸入以下公式:
=VLOOKUP(B2,$F$2:$G$10,2,1)
然後公式下拉填充,就好了。
公式說明:
VLOOKUP函數的語法是:
=VLOOKUP(找什麼,在哪裡找,返回第幾列,邏輯值)
第四個參數:邏輯值,要麼是0,要麼是1。為0時,則是精確匹配;為1時,則是近似匹配。
所謂近似匹配,就是當函數查找不到精確的結果,就會返回小於查找值的最大值。
那麼,公式:=VLOOKUP(B2,$F$2:$G$10,2,1),第四個參數是1,那就是近似匹配。
就比如,B2的數據為94%,在查找區域F2:G10是沒有94%這個值,所以函數查找不到精確的結果,然而在查找區域中小於94%的最大值是85%,85%對應的績效係數是1,那麼,最後函數返回的結果就是1。
是不是VLOOKUP函數的公式簡短很多,即使再多的檔位對它來說都一樣。
如果是你,你會更喜歡用哪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