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之島:距離本土大陸3600公裡,島上石像之謎至今仍無法解釋
世界上的島嶼多如牛毛,其數量不僅無法統計,有些島嶼因為下沉而消失,而有些則在緩緩形成。據保守估計全世界總島嶼數量不下於5萬,但在這些多如繁星的島嶼中,復活節島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偏僻」的神秘之島。
復活節島屬於智利共和國,它位於南太平洋東部,往東距離本土大陸3600公裡。從高空俯瞰復活節島呈不規則三角形,共由三座火山組合而成,總面積約為118平方公裡。儘管復活節對於西方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了解復活節島的人卻少之又少,因為它實在太過於神秘,就連專家至今都無法解開島上的石像秘密。
復活節島距離有人類定居活動的皮特開恩群島2075公裡,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以火口湖水為主要淡水源,年平均氣溫22℃。島嶼主要由火山凝灰巖構成,由於土地貧瘠不適宜耕種,因此島上的居民還是以捕魚為主。
隨著復活節島的不斷開發,現如今島上的居民大多也都加入了旅遊服務業,雖然島上的酒店並不少,可每晚的價格基本都在100美元以上,加之島上沒有公共運輸設施,租車自駕成了唯一的旅遊方式。
復活節島的歷史可謂「悲慘」,1722年,荷蘭海軍上將雅各布·羅格文帶領船隊探險時意外發現了這個奇異的小島。因為發現該島的時候正是復活節的第一天,於是羅格文就把它命名為「復活節島」,但島上居民更習慣稱呼它為「吉·比依奧·吉·赫努阿(世界中心)」。當時復活節島仍處在落後的石器時代,全島的人口數量不過區區數千人,可從1805年開始西方殖民者便輪番上島掠奪。
1862年,八艘來自秘魯的海盜船一口氣抓走了島上1000多名的拉帕努伊人,雖然在國際輿論的高壓下奴隸主被迫釋放了這些人,但這次洗劫令島上的人口銳減。後來法國傳教士登上了復活島,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僅剩的島民全都改造成了基督教徒,島上的原生文明也被徹底抹去。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復活節島除了光禿禿的「大草原」以外,最神秘的風景線莫過於千尊石像和大石城遺蹟,它帶給了世人太多解不開的謎團。
考古學家曾在1914和1934年進行實地考察,直到1955年才開始進行發掘,由於缺乏相關的文獻記錄,最終的調查結果只能確認復活節島曾存在三個文化期。面朝大海、昂首遠視的中小型石雕主要由玄武巖、凝灰巖和火山渣為原料,根據科學測算石雕的形成時間約在公元前1680年。其中最大的一尊「莫埃」石雕高22米,重達300餘噸,光是頭上的紅色石帽就有十幾噸重。
長耳翹嘴、深邃的眼眶、高挺的鼻梁再加上一雙傳神的「貝殼眼睛」,類似這種造型的無腿半身石像在島上還有很多,它們被零散地分布在島上的各個區域,有些成群佇立於山野荒坡,有些單獨臥倒在海邊。英國的考古專家認為,給石像帶上帽子屬於個別想像,它應該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可除此以外沒人知道這些石像的來歷,也不知道它們到底象徵著什麼?
部分學者認為石像是出自島上的土著人雕刻,它們的原型應該是各個部落的酋長或者信奉的天神。這一說法也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理由是石像的造型和土著人種不相匹配,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便是土著的祖先也無法在生產力低下的石器時代完成這樣複雜的雕刻工程。
有人表示,這些石像既然不是島上的人所雕刻,那就只有可能是外星人遺留下來的,不然無法解釋在石器時代是怎麼完成這樣數百噸重的石像拼裝。
阿納凱是島上最具魅力的景點之一,除了頭戴紅帽的「莫埃」以外這裡有片金黃的沙灘,青翠的棕櫚林和蔚藍的大海仿佛渾然一體。
傍晚時分遊人們最是喜歡在這觀看日落,每逢節假日的時候還能看到成群的島民唱歌跳舞,這樣原始的自然生活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呢?
世界這麼大,一個人太孤單嗎?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夢先生看世界】,期待在評論區與大家暢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