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商業往來,朋友相聚,都少不了酒的存在,關於酒的俗語和酒桌文化更是數不勝數,但是你真的了解酒嗎?你知道它的起源和發展嗎?今天我就來帶大家學習一下關於我國的酒文化。
首先來到史前時代,這是生活的還是茹毛飲血的原始部落人類,他們在採摘儲藏新鮮野果之後,因為儲存不當,導致水果腐爛黴變,並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芬芳味道。然後,也可能這就是我們吃貨基因的來源吧,沒錯,一個原始人嘗了它。他們發現這種腐爛的果子流出的汁液很好喝,於是就開始有意的製造這種「腐爛」,最早的釀酒工序由此誕生。由於那時並沒有什麼蒸餾等技術,釀出來的「酒」是純天然的糊狀,與其說成是喝,不如說成是吃,此時的酒具也就是普通的碗等最簡單的器皿。
接著到了夏商時期,此時的釀酒技術已經初具規模了,也出現了最早的青銅酒器——爵,而杜康就是這個時期的人物。關於他是如何成為第一個釀酒的人的,有一個神話傳說,大家可以姑且一聽:
傳說這一天,這位杜康做了一個夢,夢裡面有一個白鬍子老者讓他把糧食浸泡在水裡整整九天,在最後一天的時候必須找三個人,讓他們在酉時往裡面滴上三滴血。這個夢奇怪的很,但是杜康擔心是神的指示,不敢怠慢,連忙起身照他的話來做。轉眼就到了第九天的酉時,他找來三個人,割破手往桶裡滴了三滴血,並取其意,在酉字旁邊加上三滴血,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酒」字。
再到了周朝,此時就已經開始強調「酒德」,想必人們也認識到了過量飲酒會帶來的後果了,酒更多的被用於祭祀,也就是從此時開始有了「祭酒」的風俗。而民間可以自由釀酒的解禁是到了南北朝才開始,此時酒文化開始興盛,到了唐宋時期達到了頂峰,各式的酒具開始出現,關於飲酒的文化不斷豐富完善,無數我們熟悉的詩人墨客都寫下過有關於飲酒的詩句,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我們的李太白先生了。
到了明清時期,酒文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開始流行酒的「陳」,根據不同用途,不同場景,也誕生出了不同種類的酒,而酒文化也是從此時開始由高雅的文人殿堂開始蔓延到了民間,成為全民的愛好,並一直持續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