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 陸慧婧 方麗
由於種種原因,上半年大熱的證金債指數基金審批一度放緩。近日,有業內人士透露,證金債指數基金審批有望重新開閘。
證金債指基審批有望重新開閘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信息,截至8月9日,待批的證金債指數基金共計34隻,最近一次發放批文是4月16日的大成中債3~5年國開行債,也就是說證金債指數基金批覆已暫停4月有餘。作為過去一年炙手可熱的基金品種,行業都在期待證金債指數基金重新登場。據業內人士透露,證金債指數基金審批或將重新推進。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接到反饋,繼續等待通知,審批會根據上報的順序安排推進。
「證金債指數基金與攤餘成本發定開債基金一樣,未來每家基金公司大概率只能拿兩個批文,這樣既可以鼓勵業內參與,又不會造成同類基金的扎堆發行。」有業內人士透露。
另一家基金公司產品人士也表示,聽到了證金債逐漸放開的傳聞,一家公司每年可獲批兩隻。還有人士表示,此前此類產品發行火爆,監管層針對證金債產品做了風險研究。
不過,有上報了證金債指數基金的公司表示,尚不清楚證金債指數基金的審批進展,公司仍在等新一輪反饋,前一次反饋得到的信息並不充分。
此前,有業內人士猜測,證金債指數基金節奏放緩是受到「一隻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其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淨值的10%」這一規定的影響。「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中的『雙十規定』,主要是限制公募基金的股票投資,而現在成立的很多證金債指數基金也是投資單一發行主體,是否同樣適用這一規定,也需要明確。」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稱。
「此前在為證金債指數基金尋找託管行時注意到,託管行對利率債沒有『雙十』的規定,但對其他信用債及地方債品種,大部分託管行在投資監督裡均要求按照『雙十』操作。」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年內發行近1800億
去年下半年以來,證金債指數基金成為基金髮行勢頭不俗,截至8月17日,今年成立的證金債指數基金合計發行規模達到1753.21億元。其中,民生加銀中債1-3年農發債首發規模224億元,刷新同類型基金首發紀錄;中銀1-3年國開債、鵬華1-3年國開債、國壽安保1-3年國開債等4隻基金募集規模也超過百億元。
相比之下,2018年的債券指數基金募集規模為664.76億元,2017年則不足30億元。
不過,受債市短期調整及審批放緩的影響,證金債指數基金過去兩個月,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規模都開始放緩。Wind數據顯示,7月份共成立3隻證金債指數基金,合計募集規模124.44億元;8月以來未有新的證金債指數基金成立。而今年3月份成立的證金債指數基金有8隻,合計募集規模超過400億元。
「針對大額風險暴露問題,銀行在投資貨幣、短期理財及定製債基時,底層資產均需做到分散化處理,部分大行及股份制銀行希望通過分散投資滿足監管要求,給債券指數基金帶來發展空間。」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總監介紹。
「證金債指數基金髮行火爆的原因在於,部分銀行投資風控中要求不能投資信用債,只能投利率債,證金債指數基金是利率債基金裡相對簡單透明的品種。」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說。
「證金債流動性較好,也沒有信用風險,是銀行自營資金的主流配置品種。」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