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動地:紀念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2020-12-04 黨史博採官方帳號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羅布泊上空同時升起了兩顆「太陽」,其中一顆「太陽」迸發出比一千個太陽還要亮的光芒。當天深夜,這條消息從北京傳出。一時間,舉國沸騰,舉世震驚。

人民日報發喜報慶祝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震撼世界的驚雷向世人宣告:中國任人欺凌的時代結束了!我國的原子彈、氫彈是靠自力更生研製成功的。東方巨響,震驚世界,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速度世界第一。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在場的工作人員歡呼雀躍。「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馬蘭精神,是一代代「馬蘭人」用心血和汗水鑄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盾牌的精神動力。

核爆後第一時間趕赴爆心的防化兵。

取得如此令人驕傲的成績,與咱們的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是絕對分不開的。特別是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便是于敏!于敏院士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23位兩彈一星元勳之一,我國第一顆氫彈的成功試爆,他起到了關鍵作用。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氫彈之父"。

于敏院士完成了氫彈最關鍵的基本構型設計,被稱為"于敏構型"。于敏說:「我只是其中一個卒子。」

當時的中國,有著一大批于敏這樣的科學家,為了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一直在無私的奉獻著。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始末:打破美蘇核訛詐,成敗在此一舉
    (其實就是後來所說的戰術氫彈)在新疆爆炸成功,中國自己研製的氫彈具有了實戰能力,標誌著中國從此刻開始就真正可以運用氫彈進行作戰了。  1967年,我國成功研製了第一枚氫彈,爆炸當量可達幾十萬到上百萬噸。但是,光有大當量氫彈還不夠,還得研製更多種類的戰術氫彈,能夠控制威力,才能夠在實戰中更加靈活地使用。
  • 48年前之今日,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實戰氫彈,引起全世界震動
    1967年6月17日8時20分,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實測當量330萬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1972年1月7日,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中國的氫彈真正具備了實戰能力。這次氫彈試驗,是利用強-5甲型飛機進行空投的,飛行員叫楊國祥。
  • 蘇聯第一顆氫彈才40萬噸當量,為何中國直接達到330萬噸?
    但是,原子彈畢竟只是第一代核武器,當年的美蘇雙方都在追求提升核武器威力,在這種情況下,氫彈就誕生了。和第一代的原子彈相比,氫彈的當量更大,威力也更大。當時,美蘇先後成功試驗了氫彈,而中國在經過努力後,也於1964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因此氫彈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 于敏和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始末
    53年前的今天,新疆羅布泊的上空出現了兩個太陽,左邊的太陽光亮柔和,像似火盤,右邊的「人造太陽」光芒強烈,比1000個真正的太陽還要亮——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從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我國用了全世界幾個核大國中最少的研製時間,只有兩年零8個月,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使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第一個顆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國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69年9月23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這兩次試驗是中國繼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在核武器發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標誌著中國核武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中國一貫主張全面徹底銷毀核武器,但堅決反對假和平之名,行核壟斷之實的陰謀。
  • 早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提前部署了又一秘密任務
    在中國研製兩彈的豪邁進程中,錢三強的作用不容忽視,他領導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共輸出科技人員九百多人。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響,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人自己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由於此時中國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研製原子彈尚且需要舉全國之力、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再分出精力研究氫彈,壓力十分大。因此,劉傑認為核武器研究所應集中精力研製原子彈,而氫彈先行一步的任務,放到了錢三強所領導的原子能所身上。研製氫彈,首先要克服的同樣是理論難關。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情
    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五周年,請歷史記住他們!
    1964年10 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明天就是其五十五周年紀念日。從1960年我國第一枚自主研製的飛彈成功發射;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到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 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歡迎收聽音頻我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現場楊國祥:楊煥民司令說,老楊,這個天氣行不行啊?下著大雪。我說,楊司令,下刀子也得幹呀,你放心,我一定圓滿地完成任務。
  •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1972年1月7日下午1點,新疆羅布泊馬蘭核試驗基地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 原子彈和氫彈哪個更厲害,為什麼中國研究氫彈的速度世界第一!
    1949年8月29日,蘇聯老大哥也不甘落後的成功爆炸了一顆原子彈。1952年英國也成功試爆,1960年法國成為第四個原子彈擁有國。 而我們中國可以說有那麼一點點蘇聯幫忙的情況下,但是蘇聯最後撕毀了協議,撤走了專家,中國也是繼續摸著黑向前走,最後在大批科學家領導下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毛主席曾說:「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
  • 中國兩彈功臣重返核武基地憶氫彈首爆試驗圖
    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在這個紀念日到來之前,中國首個核基地——原國營221廠地下指揮所解密對外公開。5月30日和5月31日,《廣州日報》分別大篇幅報導了這個神秘的核基地以及廣東籍「兩彈」人員的傳奇經歷,引起了巨大反響,近百家網站和媒體轉載,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銀灘和那個曾經代號為221的工廠頓時名動海內外。
  • 「氫彈研製」中的5個神秘數字---紀念「科學的春天40年」獲獎作品展
    另一件是《首顆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紀念章》,是去年(2017)6月17日召開首顆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紀念大會時贈送給當年每位參與者的。   我是1963年從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無條件服從國家和黨的需要,分配到「北京核武器研究所」(對外簡稱「北京九所」)。當時黨需要我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說個「不」字。
  • 一顆氫彈威力為什麼遠大於原子彈?
    引爆氫彈極為困難,需要在氫彈內部安放小型核彈,瞬間達到反應條件的溫度,只有原子彈爆炸的瞬間,可以達到數千萬度的高溫和高壓,於是氫彈的爆炸過程,就變成了一個三級反應 首先是外圍的常規炸藥爆炸
  • 蘇聯氫彈問世始末:安德列-薩哈羅夫的氫彈(圖)
    今年8月12日是前蘇聯氫彈試驗50周年。俄羅斯《消息報》8月7日在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刊發回憶文章。文章指出:1953年8月12日,前蘇聯在今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的一處靶場上進行了世界上首次氫彈試驗。這是前蘇聯進行的第4次核試驗。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杭州日報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內幕  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中國西部的戈壁灘羅布泊地區傳出一聲巨響,中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成為了繼美國、蘇聯、英國 、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麼,中國大地上這前所未有的爆炸後面究竟隱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中國是僅存30顆氫彈的國家,一顆威力有多大,專家說出實話
    目前的核武器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原子彈,第二種是氫彈,另一種是有「戰神」之稱的中子彈。 在核武器領域,我國不是領航人,但卻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績,從第一顆原槍彈勝利到第一顆氫彈勝利,我國僅用了短短
  • 朝鮮「成功試爆氫彈」疑點挺多 爆炸當量為何這麼小?
    據韓聯社6日報導,這次朝鮮宣布氫彈試驗後,韓國情報部門首先表示質疑。通俗來說,氫彈是原子彈的升級版,屬於第二代核武器。它利用核聚變原理,可釋放出比核裂變大得多的能量。氫彈爆炸時,首先引爆內部的小型原子彈,利用裂變釋放的核能引起熱核裝料發生次級聚變反應。這不僅對氫彈的製造工藝提出挑戰,更需要理論和設計上的創新突破,相關知識在國際上屬於「絕不外傳」。
  • 氫彈如何製作?手把手教你做一顆氫彈
    氫彈今天小編手把手教你做一顆氫彈,來看具體操作。接下來把氘和氚裹在原子彈外面,這個時候只要原子彈爆炸,就會引爆外面裹著的氘和氚,從而釋放出比原子彈還要大得多的能量。大伊萬氫彈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更大,而且原則上,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傳說前蘇聯曾經就造過一顆氫彈,叫做「第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