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始末:打破美蘇核訛詐,成敗在此一舉

2021-01-15 網易

2021-01-08 20:05:09 來源: 柳樹上著刀呦

舉報

  1972年的1月7日下午一點,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枚實用氫彈(其實就是後來所說的戰術氫彈)在新疆爆炸成功,中國自己研製的氫彈具有了實戰能力,標誌著中國從此刻開始就真正可以運用氫彈進行作戰了。

  

  1967年,我國成功研製了第一枚氫彈,爆炸當量可達幾十萬到上百萬噸。但是,光有大當量氫彈還不夠,還得研製更多種類的戰術氫彈,能夠控制威力,才能夠在實戰中更加靈活地使用。早在第一枚氫彈成功爆炸時,國內就開始了氫彈的小型化、實用化工程,最終誕生了一款體積較小、能夠用強五強擊機攜帶的戰術氫彈——"狂飆一號"。

  

  1972年1月7日,第五師十四團的團長楊國祥,將要駕駛強五甲型戰機執行戰術氫彈的實彈投擲任務。當時的天氣情況很糟糕,下著大雪。楊煥民司令都擔心地問到,這種天氣行不行?楊國祥堅定地說到,楊司令,就算是下刀子也要完成任務。隨後,楊國興駕駛強五攜帶氫彈實彈按照計劃準時升空。

  氫彈投出後爆炸成功,隨著一朵蘑菇雲的升起,中國終於擁有了實用化的戰術氫彈,可以對包括裝甲集群、後勤樞紐等目標發起戰術核打擊,大大強化了中國的國防能力,測試任務圓滿完成。

  

  楊國祥開著強五返航,此時的雪是越下越大,能見度也越來越差。但是,楊國祥沉著冷靜,憑著他優秀的駕駛技術和此前豐富的經驗,準確地對準導航臺,安全著陸。當他把飛機停穩,大傢伙高喊口號向他圍了過去,現場鑼鼓喧天,慶祝這一偉大的時刻,全場的人都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棄信違義,片面決定撤走了在華的全部專家。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狂妄叫囂道,三個月之內,就能把中國的空軍變陸軍。他的意思就是,沒有蘇聯幫助中國,中國的飛機都會變成廢鐵。

  

  蘇聯停止了關鍵部件供貨後,國內很多工廠都陷入癱瘓或半癱瘓狀態。因為當時中國本身是沒有生產這些部件的能力和生產線的。還有重工業、國防甚至是核工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儘管有的蘇聯專家,在離開中國的前幾天將關鍵技術的筆記給了中方的工作人員,但整體技術資料卻不足33%,上面的筆記還存在大量偏差和錯漏,需要科研人員自己去摸索去驗證。這給中國接下來相關領域的研究推進設置了一個很大的障礙。

  但是這難不倒中國人民。中國軍民上下一條心,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依靠自己的力量逐一攻克"兩彈一星"的全部技術難關,最終取得了輝煌成功。國內工業體系也健全起來,為國民經濟獨立自主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1972年1月7日的這一天,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第一顆氫彈試驗圓滿成功,中國不僅造出了氫彈,這顆氫彈還真正具有了實戰能力。任何一個大國想對中國發起核訛詐,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于敏和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始末
    53年前的今天,新疆羅布泊的上空出現了兩個太陽,左邊的太陽光亮柔和,像似火盤,右邊的「人造太陽」光芒強烈,比1000個真正的太陽還要亮——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從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我國用了全世界幾個核大國中最少的研製時間,只有兩年零8個月,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使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驚天動地:紀念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羅布泊上空同時升起了兩顆「太陽」,其中一顆「太陽」迸發出比一千個太陽還要亮的光芒。當天深夜,這條消息從北京傳出。一時間,舉國沸騰,舉世震驚。人民日報發喜報慶祝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 蘇聯第一顆氫彈才40萬噸當量,為何中國直接達到330萬噸?
    但是,原子彈畢竟只是第一代核武器,當年的美蘇雙方都在追求提升核武器威力,在這種情況下,氫彈就誕生了。和第一代的原子彈相比,氫彈的當量更大,威力也更大。當時,美蘇先後成功試驗了氫彈,而中國在經過努力後,也於1964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因此氫彈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 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歡迎收聽音頻我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現場楊國祥:楊煥民司令說,老楊,這個天氣行不行啊?下著大雪。我說,楊司令,下刀子也得幹呀,你放心,我一定圓滿地完成任務。
  •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一個顆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國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69年9月23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這兩次試驗是中國繼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在核武器發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標誌著中國核武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中國一貫主張全面徹底銷毀核武器,但堅決反對假和平之名,行核壟斷之實的陰謀。
  • 49年前的今日: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彝族之鷹立功勳
    1967年,我國成功地研製了第一顆氫彈。為了提高氫彈在實戰中的作用,中央決定將空投第一顆氫彈的任務交給強擊機航空兵第五師。1972年1月7日,第五師十四團團長楊國祥成功駕機投擲氫彈。好多年過去了,楊國祥依然清晰地記得那輝煌而光榮的一刻。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取得成功。但是氫彈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得運載、能投擲。那時國內的運載工具不少,可用什麼樣的機型最合適呢?這得靠科研人員們仔細排查了。
  •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1972年1月7日下午1點,新疆羅布泊馬蘭核試驗基地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 48年前之今日,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實戰氫彈,引起全世界震動
    1967年6月17日8時20分,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實測當量330萬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1972年1月7日,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中國的氫彈真正具備了實戰能力。這次氫彈試驗,是利用強-5甲型飛機進行空投的,飛行員叫楊國祥。
  •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的靶場羅布泊和馬蘭基地是什麼關係
    看一部電影時候,發現說羅布泊核試驗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但一會兒又扯到青海有去了。羅布泊原子彈爆炸與青海有什麼關係呀?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都是在新疆羅布泊爆炸的。它與青海的關係是:這些個嚇死人的大傢伙都是在青海生產製造的。
  • ...弘揚科學家精神丨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他的名字曾絕密二十八年
    為繼承這份彌足珍貴的財富,中國科協與人民日報合作,開設「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專欄,刊登科學家的故事。其中,既有為祖國作出重要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也有優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期待在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的氛圍,匯聚建設科技強國的精神力量。在1988年被媒體報導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誰,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麼,連他的妻子孫玉芹都說:「沒想到老於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
  • 美俄紛紛銷毀自家氫彈,為何中國卻保留?一大優勢讓美俄比不上
    現在,根據公開資料,在五大核國家中,只有中國擁有世界上僅有的30枚可使用的氫彈,至於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嘛,根本沒有過氫彈。眾所周知,氫彈是一種核聚變武器,和原子彈的核裂變爆炸完全不同,威力則是原子彈的幾十倍,甚至上萬倍,但是,其結構非常複雜。
  • 蘇聯氫彈問世始末:安德列-薩哈羅夫的氫彈(圖)
    這顆代號為РДС―бс的氫彈爆炸當量高達40萬噸,相當於40萬噸TNT黃色炸藥同時爆炸的威力,是美國或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威力的20倍!試驗成功以後,蘇聯傑出的核物理學家、第一顆原子彈研製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時年50歲的蘇聯科學院院士伊格爾·庫爾恰託夫,對年僅32歲的青年物理學家安德列·薩哈羅夫畢恭畢敬地說:「這可多謝你啦,蘇聯的救星!」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世界各國都有哪些反應?
    它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讓整個世界都對中國有了嶄新的認識。 美國敏銳地意識到,中國進入核國家行列將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為此,美國總統詹森取消了原定的競選行程,對美國民眾發表電視講話。這篇講話,全文刊登在10月17日的《紐約時報》頭版頭條上。
  • 第一顆原子彈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揭秘曼哈頓計劃!
    1945年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玩意」開始在離特裡尼蒂只有幾千米的一個大牧場房子裡秘密組裝。初夏,原子彈組裝完畢。1945年7月16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一顆以鈽-239為燃料的原子彈終於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沙漠地帶成功試爆。
  •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V5]】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 早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提前部署了又一秘密任務
    在中國研製兩彈的豪邁進程中,錢三強的作用不容忽視,他領導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共輸出科技人員九百多人。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響,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人自己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由於此時中國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研製原子彈尚且需要舉全國之力、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再分出精力研究氫彈,壓力十分大。因此,劉傑認為核武器研究所應集中精力研製原子彈,而氫彈先行一步的任務,放到了錢三強所領導的原子能所身上。研製氫彈,首先要克服的同樣是理論難關。
  • 朝鮮「成功試爆氫彈」疑點挺多 爆炸當量為何這麼小?
    據韓聯社6日報導,這次朝鮮宣布氫彈試驗後,韓國情報部門首先表示質疑。通俗來說,氫彈是原子彈的升級版,屬於第二代核武器。它利用核聚變原理,可釋放出比核裂變大得多的能量。氫彈爆炸時,首先引爆內部的小型原子彈,利用裂變釋放的核能引起熱核裝料發生次級聚變反應。這不僅對氫彈的製造工藝提出挑戰,更需要理論和設計上的創新突破,相關知識在國際上屬於「絕不外傳」。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情
    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