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的靶場羅布泊和馬蘭基地是什麼關係

2021-01-08 班城老井

看一部電影時候,發現說羅布泊核試驗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但一會兒又扯到青海有去了。羅布泊原子彈爆炸與青海有什麼關係呀?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都是在新疆羅布泊爆炸的。它與青海的關係是:這些個嚇死人的大傢伙都是在青海生產製造的。

今天是1月7日,是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紀念日。

四十九年前的1972年1月7日,我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強--5甲飛機,成功地投擲了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在試驗成功的前幾天,由於掛彈推脫機構出現故障,試了三次均未能投下,飛機不得不帶著氫彈返場著陸,想想還是很驚險的。

彝族飛行員楊國祥
我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現場

借這個機會,今天就來聊聊羅布泊試驗場和馬蘭基地吧。

1、羅布泊

羅布泊,中國唯一的核試驗基地。直白地說,羅布泊就是核武器的試驗靶場。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羅布泊地區成功試爆了第一枚原子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

1972年1月7日,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在羅布泊試驗成功。

1964—1996年,羅布泊一共進行過45次核試驗,其中23次是大氣核試驗。

《人民日報》專門刊發號外,報導慶祝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首次核試驗圓滿成功。

2、馬蘭基地

基地研究所原紅山駐地部分營區

馬蘭基地,核試驗基地的生活營區和大本營。馬蘭與羅布泊試驗場相距三百多公裡,之間有一條搓板土公路相連。

馬蘭基地當時隊內名叫總裝備部第21試驗訓練基地,代號為0673部隊,後改為8023部隊,再後來又改為89800部隊。

馬蘭基地是中國名副其實的核武器搖籃。是一個曾經在地圖上無法找到的神秘地方。

在馬蘭基地服役的軍人退伍後,會有一個永遠無法停止的任務:保守秘密。因此有許多的老兵到死時,都沒人知道他的這段經歷。

直到前些年,電視上播出《東方巨響》、《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等紀錄片後,人們才慢慢以知道了一些相關的信息。

馬蘭花

馬蘭基地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馬蘭基地名稱是怎麼來的呢?1958年秋,核武器試驗基地創始人張蘊玉將軍帶領部隊來到這裡,看到此地雖然渺無人煙,卻有著美麗的馬蘭花,於是就取名馬蘭。

3、《馬蘭謠》

「有一個地方名叫馬蘭,你要尋找它,請西出陽關,丹心照大漠,血汗寫艱難,放著那銀星,舞起那長劍,擎起了豔陽高照晴朗的天……」

這首《馬蘭謠》記錄的就是被譽為「共和國原子城」的戈壁綠洲馬蘭的故事。

中國首次核試驗爆心
馬蘭烈士陵園
毛主席為核武器試驗成功題詞

相關焦點

  •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1972年1月7日下午1點,新疆羅布泊馬蘭核試驗基地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 49年前的今日: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彝族之鷹立功勳
    談航天必談楊利偉,而談氫彈試驗,則必談楊國祥,他們都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榜上,並肩而立,建立了不朽歷史功勳、光彩照人的英雄人物。他們是炎黃子孫的自豪,中華民族的驕傲!
  • 程開甲在羅布泊為何被尊稱核司令?揭秘馬蘭基地與原子彈研發始末
    從1963年到1985年,他被雪藏在羅布泊深處的核試驗基地——馬蘭,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同年,程開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長,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從那時起,他和馬蘭基地結下了不解之緣。1962年10月30日,程開甲來到國防科委大樓,出席張愛萍召開的辦公會議。在會上,張愛萍告訴程開甲,錢三強推薦他來掛帥,進行核試驗靶場的技術準備工作。
  • 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歡迎收聽音頻我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現場楊國祥:楊煥民司令說,老楊,這個天氣行不行啊?下著大雪。我說,楊司令,下刀子也得幹呀,你放心,我一定圓滿地完成任務。
  • 羅布泊試驗這麼多核彈,如今咋樣了?令西方紛紛讚嘆
    我國幅員遼闊,並且我國地形多樣,因此我國存在可以作為核試驗的基地。經過多番考慮,最終我國選擇新疆的羅布泊,作為我國核彈的主要試爆基地,取名馬蘭基地。馬蘭基地見證了我國的第一次原子彈爆炸,以及第一次氫彈爆炸,數十年的時間,該基地成功進行了數十次核武器試驗,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1996年,我國對外正式宣布終止核試驗,馬蘭基地內部不再傳出爆炸聲響,內部的工作人員,也全部離開。
  • 曾被我國核武器轟炸45次,被稱「生命禁區」的羅布泊,如今怎樣了
    但是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不僅僅只有自然的變遷,由於四周空曠無人,遍地黃沙,羅布泊地區被用於我國核武器的研究和試驗。上個世紀50年代,一個由中國建造而成的核試驗基地研究中心——馬蘭基地,出現在羅布泊的荒漠之中。此後的幾年裡,核武器的研究在這裡進行,大量的核試驗承載著民族興盛科技進步的希望發生在羅布泊的土地上。
  • 被我國用核武器轟炸了多次的羅布泊,現如今成了什麼樣子?
    羅布泊位於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家對於其「死亡之海」的名號也並不陌生,一直以來,它的神秘性都是驢友不斷前行的動力。不過,在羅布泊除了能欣賞到壯麗的風景之外,還能接受一番愛國主義的薰陶,因為著名的愛國教育基地——馬蘭基地就位於這裡。
  • 有一個地方叫馬蘭
    從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6年中國進行最後一次核試驗,30多年的時間裡,一代代「馬蘭人」紮根戈壁荒漠,用忠誠和熱血鑄造著中國的核盾牌。這一群默默無聞的「馬蘭人」中,不乏南郵人的身影,如78級校友於勤業、85級校友張國斌、91級校友張鵬等。本期,張鵬校友為我們講述了南郵人在「馬蘭」的故事。
  • 驚天動地:紀念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羅布泊上空同時升起了兩顆「太陽」,其中一顆「太陽」迸發出比一千個太陽還要亮的光芒。當天深夜,這條消息從北京傳出。一時間,舉國沸騰,舉世震驚。人民日報發喜報慶祝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 中國兩彈功臣重返核武基地憶氫彈首爆試驗圖
    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在這個紀念日到來之前,中國首個核基地——原國營221廠地下指揮所解密對外公開。5月30日和5月31日,《廣州日報》分別大篇幅報導了這個神秘的核基地以及廣東籍「兩彈」人員的傳奇經歷,引起了巨大反響,近百家網站和媒體轉載,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銀灘和那個曾經代號為221的工廠頓時名動海內外。
  • 被我國用核武器轟炸多次的羅布泊,如今成什麼樣子了?
    馬蘭並非我們聽說的「馬欄山」,它是我國的愛國教育基地,位於新疆的羅布泊地區。羅布泊一直是神秘的代名詞,被譽為「死亡之海」,它那壯觀美麗的景象下危機四伏,成了探險家最願意去的地方。由於這裡人跡罕至成為了核彈實驗的好地方,而隨著科研人員的到來,這茫茫的戈壁中也增添了一絲生氣。
  • 俄稱中國秘密基地頻遭谷歌地圖曝光
    ,暴露中國人民解放軍許多重要軍事機密,特別是在衛星發射中心、飛彈靶場、空軍基地和航母訓練設施方面。在谷歌地球曝光的中國軍事基地圖片中,進行地面核試驗的羅布泊靶場備受關注。中國在面積為1100平方公裡的羅布泊靶場總共進行了47次核試驗,其中包括23次大氣層試驗(3次地面試驗,20次空中試驗)和24次地下試驗。 1980年中國進行最後一次大氣層核試驗,之後的所有試驗都在地下進行。2007年中國政府允許羅布泊靶場進行首次核試驗的基地向遊客開放。
  • 中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始末:打破美蘇核訛詐,成敗在此一舉
    -08 20:05:09 來源: 柳樹上著刀呦 舉報   1972年的1月7日下午一點,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枚實用氫彈
  • 被核武器轟炸了很多次的羅布泊,現如今是什麼樣子?
    羅布泊是一個充滿了神秘的地方,比如在其附近建城的樓蘭古國,吸引了國內外專家來到這裡探險。如今我們看到的羅布泊是一片荒漠,但歷史上這裡是一片湖,湖水清澈,成為沙漠裡的生命之源,而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和氣候的變化,羅布泊最終也被沙漠吞噬,變成了沒有水的荒漠。
  • 被核武器轟炸了很多次的羅布泊,現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羅布泊是一個充滿了神秘的地方,比如在其附近建城的樓蘭古國,吸引了國內外專家來到這裡探險。如今我們看到的羅布泊是一片荒漠,但歷史上這裡是一片湖,湖水清澈,成為沙漠裡的生命之源,而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和氣候的變化,羅布泊最終也被沙漠吞噬,變成了沒有水的荒漠。
  • 中國為何能保存人類僅存30枚氫彈?這位科學家美國都恨透了
    縱觀世界戰爭歷史,沒有什麼事是一顆原子彈解決不了,如果有,那就是兩顆,1945年,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如果再有那就是一枚氫彈,提到中國氫彈的研製,大家現在都會想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由于于敏沒有任何留學經歷,因此被稱為「國產土專家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