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去月球「挖土」之前,他們已經造了11年的土

2020-12-05 環球網

◎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劉曉豔

穩了!穩了!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與此同時,空間力學團隊在羽流與月壤相互作用、模擬月貌區、穩定性試驗面、「嫦娥」再返地球大氣層的穩定性和姿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都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完成保駕護航。

空間力學團隊徐家福高級工程師(左一)與屈川工程師(右一)測試著陸器試驗面的各種物理力學性質。

實驗室模擬月球造土11年

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事實上,早在2009年,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崔玉紅教授和王建山教授就開始在實驗室裡「造土」——尋找各種合適的材料,儘量符合月球表面土壤的各參數,部分成果最先應用於嫦娥三號。

此次嫦娥五號降落在呂姆克山,同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地點不同,並且著陸器的重量不同和任務不同,在月貌試驗場內,空間力學團隊根據不同參數順利完成了20多種不同的月貌模擬試驗,特別是模擬出月坡、月坑、月石等多種組合和極端工況。

模擬月貌打好了「地基」,要想讓「嫦娥」五號穩穩落月,並確保所搭載的各種敏感設備不受「內傷」,空間力學團隊圓滿完成了著陸器穩定性試驗面和著陸衝擊試驗面的研製 :模擬出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受力環境,滿足著陸器著陸時四條「腿」的三級緩衝裝置的受力和變形的著陸衝擊試驗。

同時,針對「嫦娥」落地時,也全面模擬了可能會碰著石頭、遇到斜坡等各種極端工況, 確保「嫦娥」無論遇到什麼著陸情況,「腿」都不會受傷,穩穩落月,並保障搭載的敏感設備正常工作。

空間力學團隊徐家福高級工程師(右四)與團隊成員測試著陸器各種試驗面的材料參數。

同時,在著陸器接近月表時,發動機噴出的高速、高溫與高密度氣體迅速向月表外部真空環境膨脹、擴散,形成羽毛狀流場,即羽流。羽流衝擊到月球土壤表面,導致月壤顆粒的四處飛揚,並在月球表面形成月坑。

月坑對著陸器的著陸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飛揚的月壤顆粒也會影響著陸能見度和視野,甚至這些顆粒粘附在著陸器設備表層,覆蓋在光學儀器表面,使得它們無法開展正常工作。

空間力學團隊針對月壤顆粒被揚起的臨界質量和月表形成月坑的尺寸、月壤顆粒受力影響因素、月壤顆粒相互碰撞問題、月壤顆粒的擴散問題和月壤顆粒與發動機羽流雙向耦合問題等,提出了原創的研究方法,該研究方法的成果為嫦娥五號著陸器穩定著陸保駕護航。

讓」嫦娥」帶著月壤順利返回

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分為「繞、落、回」三步走,嫦娥五號將要完成的正是這最後一步的「回」,並且是帶著月壤樣品回到地球。

返回器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的穩定性和姿態分析,也是空間力學團隊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通過數值模擬與試驗數據比對,團隊提供了不同的工況助力返回器以「最舒服」的姿態安全進入大氣層。

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崔玉紅教授和王建山教授近十年一直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計劃等項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應用於嫦娥三號、四號和五號著陸器,也將應用在未來的嫦娥系列著陸器上,為我國探月工程提供重要研究方法和關鍵參考數據。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嫦娥」去月球「挖土」之前,他們已經造了11年的土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熱點 |「嫦娥」去月球「挖土」之前,他們已經造了11年的土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嫦娥」挖土前,他們在實驗室「造土」11年模擬月球路況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的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工況的模擬試驗,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嫦娥」月球挖土前,他們造了11年「月壤」
    「嫦娥」月球挖土前,他們造了11年「月壤」本報記者 陳 曦 通訊員 劉曉豔穩了!穩了!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的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工況的模擬試驗,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與此同時,空間力學團隊在羽流與月壤相互作用、模擬月貌區、穩定性試驗面、「嫦娥」再返地球大氣層的穩定性和姿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都將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完成保駕護航。
  • 天津大學研究團隊「造土」11年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
    中新社天津12月2日電 (張道正 劉曉豔)記者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空間力學團隊專業「造土」11年,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事實上,嫦娥五號將帶回的「土」,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濃度,能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了解太陽活動,也將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鋪平道路。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模擬月球「造土」11年,天大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模擬月球「造土」11年,天大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與此同時,空間力學團隊在羽流與月壤相互作用、模擬月貌區、穩定性試驗面、「嫦娥」再返地球大氣層的穩定性和姿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都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完成保駕護航。
  • 模擬月球「造土」11年,天津大學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嫦娥五號為啥要去月球挖土?地球土不夠吃了嗎?
    歡 迎 關 注 民途 出 行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目標是採集約2公斤月壤並送回地球。為什麼要去挖土?因為地球上快沒土可以吃了嗎?看吧 叫你們雙十一不要剁手,這回要祖國去月球挖土給你們了吧!月壤是月表巖石受到宇宙空間風化的產物。
  • 嫦娥五號為何要去月球「挖土」?這些「土」又如何運回地球?
    嫦娥五號計劃實現自動採集月壤再返回地球,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為何要去月球「挖土」?此次月球之旅有哪些精彩看點?【月壤裡包含著許多重要信息】月球上的「土」是怎樣的?鄭永春介紹,幾乎整個月球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細粉狀的風化物質——月壤。
  • 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土特產」?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正式啟程要去月球「挖土」,我國此次探月工程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壤樣本,進行後續的科研試驗。我們的飛船還沒飛到月球,美國的NASA就給我國發來賀電,裡面明裡暗裡都透著求分享的意思,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的「土特產」?
  •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的這次探測,或能改寫月球歷史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本次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去月球「挖土」!這一去一回預計將花費23天左右,我們將在2020年歲末收穫最浪漫的禮物——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