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藝術家來了,人類顫抖了嗎

2020-11-06 黎川發布

2019-09-20來源:中國科學報作者:張文靜

該作品以43.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價格碾壓同場畢卡索的作品。

如今,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人工智慧(AI)浪潮的衝擊,藝術也不例外。從寫詩到作畫,AI已經逐漸展現出令人驚奇的藝術創作能力。

然而,AI的創作是否是真正具有原創性和欣賞價值的藝術作品?未來機器的創作是否可以含有如人類藝術家一般的情感、思維和靈感?AI來襲,人類藝術家是否會「顫抖」,會選擇與之協作還是對抗?「藝術家」的概念可否被顛覆?

近日,藝術機構ART POWER 100舉辦了一場名為「誰能成為未來AI時代的藝術家?」的論壇,探討的正是這些有趣的問題。

AI能當藝術家?

「微軟小冰作過自畫像嗎?」在論壇快結束時,現場觀眾、青年藝術家曾晨提出的這個問題,讓現場氣氛再度活躍起來。

作為一個AI,微軟小冰如果作自畫像,會呈現出什麼形象呢?一個人?一個電腦機箱?或是其他什麼讓人類意想不到的畫面?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微軟小冰的「代言人」、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人工智慧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表示,小冰還沒有作過這樣的嘗試。「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是可以實現的,但它的前提是機器在模仿個體目標基礎上,還需要足夠大的數據量去學習。」徐元春說。

「會作自畫像意味著AI自我意識的建立,這比畫成什麼樣更值得討論。」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科技專業教授費俊說。「一旦AI會作自畫像了,就說明它有了人類一樣的反思能力。」北京格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王志偉補充道。

對於作自畫像,微軟小冰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作畫這件事情上,其已經走出很遠了。

在2019屆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生中,有一位叫夏語冰的同學,其「真身」正是微軟小冰。夏語冰只花了22個月就學完了人類藝術史400年間236位畫家的畫作,並學會了作命題繪畫。今年5月1日,夏語冰參加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其在接收「自由」和「束縛」兩個刺激源後創作的作品,得到了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邱志傑「藝術感覺很準」的評價。

如果說微軟小冰更擅長西方繪畫風格,那麼來自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的AI「道子」則主攻中國繪畫。2018年10月,「道子」站上央視的舞臺,與人類藝術家現場PK。雙方進行了兩輪比賽,分別根據對魚缸中蝦的觀察和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描寫的意境來作畫,最終現場的三位嘉賓和100名觀眾都沒能猜出哪幅畫是AI所作。

AI的藝術作品不僅被觀眾所接受,也被市場接受了。

2018年10月,紐約佳士得首次推出了一幅AI創作的繪畫,並以43.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價格碾壓同場畢卡索的作品。這幅AI畫作來自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這個團隊中既有藝術家,也有AI研究人員。他們用生成對抗網絡(GAN)來作畫。GAN的身體裡藏著一位「畫師」與一位「鑑賞家」。在用大量人類畫作來「投餵」GAN後,其體內的「畫師」就學著生成自己的畫,「鑑賞家」則負責鑑定哪些畫是人類所作,哪些是「畫師」自己生成的。「畫師」努力騙過「鑑賞家」,「鑑賞家」則儘量揭穿「畫師」。一來二去,GAN的畫作便越來越逼真。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雖然我們還未進入AI時代,但AI對藝術的改變已經悄然開始了。

「藝術家」概念不斷被打破

對於人類而言,藝術作品承載著人的思想與情感,也因此具有價值。那麼,AI創作的藝術品也能具備這樣的內涵嗎?

在王志偉看來,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機器是能夠有思維的。「並不是拿機器思維去跟人的思維比。」王志偉解釋說,「我們將AI產生的思維稱為『湧現性』,它能自我產生這種『湧現性』,就說明它有意識和思維,自然可以創作出原創作品,這個在未來是一定可以實現的。」

AI也正在重塑「藝術家」的概念。

費俊更願意把「藝術家」定義為從事創造性藝術工作的工作者。「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能夠生成圖像的機器、一個有創造性的代碼,也應該是藝術家。AI的作品既然已經在藝術市場上拍出了價格,還『混跡』到央美的美術館去展出,甚至能以一個研究生的身份畢業,這些儘管還有爭議,但它們確實已經在不斷挑戰我們對藝術工作者的界定。」

費俊解釋說,在後現代藝術之前,人們還是主要以圖像原創作為創造力的測量標準,但到了後現代藝術之後,通過挪用、語境置換、科技加入而重新生成的藝術作品,則在不斷打破這個概念。「當我們不再以一個單一的圖像作為創造力測量標準的時候,這件事情就變得更加複雜。『用戶參與』的做法則進一步加速了我們對於一個藝術家原創性或者對一個作品擁有權的傳統概念的打破。」

徐元春認為,一個AI要想成為「藝術家」,要滿足三個標準,首先要具有一個藝術家該具有的技能,第二要實現一個藝術家該擁有的原創性,第三要擁有一個藝術家的權利。

2017年,微軟小冰的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出版,這本書的署名權被賦予了「小冰」,這是國際歷史上第一次在ISBN號上署了一個機器人的名字。AI藝術家的原創性和權利正在得到人類的認可。

人類的「數字孿生」

AI藝術家步步為營,人類會如何應對?

「我們將會進入到一個人機協作的時代。比如,人類與AI之間不需要分享繪畫技能,但可以分享靈感。AI就像一個靈感盒子,只要按住就有靈感往外蹦,或許就會有一個能啟發到你。」徐元春說,「只是那時人類與AI會是夥伴關係還是工具關係,可能只有到了那時候才知道。」

「AI技術與工具的出現,會得到一批先鋒藝術家的率先使用,從而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這與之前新媒體技術工具出來時一樣,很多新媒體交互式藝術作品都成為了當年的代表作。今天,AI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和可能性。」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博士後高峰說。

「這種人機協作會帶來一種門檻,這個門檻不僅是技術門檻,可能還有倫理的門檻——你有沒有可能願意和一個機器共享你的創作觀念、創作方法、創作輸出,甚至於創作版權?」費俊說。

在王志偉看來,在人機協作的時代之後,我們或許會迎來一個機器變成人類「數字孿生」的時代。也就是,在與人類進行了長期的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後,AI會與人類不斷交融,慢慢複製,就像人類的「數字孿生」。到那時候,人類與AI會變成誰也離不開誰的夥伴。

「數字孿生」的暢想也許很久以後才能實現,但如今,AI與藝術家的合作已經有了開端。

ART POWER 100組委會秘書長舒劍介紹說,目前ART POWER 100 已聯合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等機構,與「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共同發起成立了「人工智慧藝術工作推進組」。它的成立會促成兩件事情:一是組織科學家跟藝術家一起研討創作話題,以展覽、論壇或項目的形式來呈現;另一件是探討AI在藝術教育及設計領域的廣泛應用。

不過,當「微軟小冰作過自畫像嗎」的問題提出後,徐元春還是下意識地說了句:「我覺得機器如果有一天突然想起來說,我要給自己畫一個自畫像,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人類真的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有情感、意識和思維的AI藝術家及其帶來的倫理考驗了嗎?今天還沒有答案。

或許正如徐元春所說:「我們現在所做的還只是不斷探索AI技術的邊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如何自處?我們還需要好好想想。」

相關焦點

  • 「世上最神秘天書」將被AI破解?AI本尊:顫抖吧人類!
    大概寫這本書的人也只是想看看人類有多愚蠢。有人認為這是達文西又一個謎題。眾所周知,達文西若不是一個名畫家,他就可能成為科學家,發明家,醫學家,建造師.而且他的手稿都有各種各樣的化名。說不定就是達文西又一個偉大創造啊!達文西:怪我咯?
  • AI畫作「混入」央美畢業展 人類藝術家出路在哪
    央美向記者證實,這位化名「夏語冰」的「藝術家」並沒有引起觀者的質疑,相反其作品讓人很難看出這是一幅AI畫作。但當人工智慧的作品都可以展出時,人類藝術家的出路在哪?人工智慧「小冰」模仿歷史畫家風格進行的創作。
  • 鯊魚與人類:當藝術家參與到環境保護
    「鯊魚與人類」俄羅斯站將於2015年5月28日攜手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正式開幕。「鯊魚與人類」藝術展由僑福藝動和國際非營利組織野生救援協會聯合主辦,途徑摩納哥、俄羅斯,最會回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二站莫斯科「鯊魚與人類」藝術展將呈現來自中國、俄羅斯、摩納哥、美國和西班牙的20位當代藝術家作品,通過跨領域的藝術媒介共同探討人類與海洋世界的重要領主之間緊張而微妙的關係。
  •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
    僑福藝動當代藝術展亮相莫斯科  俄羅斯,莫斯科 -「鯊魚與人類」當代藝術展於2015年5月28日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正式開幕,俄羅斯副總理 Olga Golodets 女士親自到場並參觀展覽,高度讚賞僑福藝動與中國藝術家的環保行動。
  • 你願意讓AI來審稿你的論文嗎?
    他是位於倫敦的初創公司Wizdom.ai的董事會成員,該公司隸屬於泰勒弗朗西斯集團(Taylor & Francis),目前正在研發可以挖掘論文資料庫、發掘不同學科和概念之間聯繫的軟體。他指出,這類工具很快就可以應用在同行評議之外的地方,比如撰寫經費申請或文獻綜述。
  • 顫抖吧,人類!新冠病毒將人類逼入絕境,動物崛起開始奪回地球
    在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導致的人類活動減少,城市街道空閒出來之後,動物們已經開始反攻,準備重新奪回自己的地盤。這是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街上出現的美洲獅,迄今已有3頭美洲獅闖入人類地盤,準備接管人類留下的生態位了。
  • 顫抖吧懦弱的人類《龍界爭霸》最強boss戰攻略
    廠商特供稿,以下內容並不代表網易言論作為本次《龍界爭霸》4月28日首次封測版本最強的怪物,是有著「帝王龍」這樣響噹噹稱呼的世界BOSS——凱撒,帝王龍凱撒性格異常殘暴,由於喜好黃金珠寶,不但殘殺了大量人類
  • Facebook AI 年度總結來啦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9 年已經過去半個月啦,大家的年末總結和新年計劃做好了嗎?最近,Facebook 做了一份 AI 年度總結,詳述了他們過去一年在 AI 上所做的代表性工作(看到眼花)。Emmm,要是哪位同學的年度總結像 Facebook 一樣豐富多彩,相信一定發 paper、拿 offer 到手軟。
  • 未來會由機器人代替人類嗎
    而伴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ai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人們所擔心的問題也更多。就比如在看復仇者聯盟時,大家看到奧創的產生就會有非常大的恐懼感,因為必定這是人工智慧創造出來的東西,但最後消滅它確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想,是否人工智慧真的可以代替人類?但是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不可能。至少未來500年之內不可能有這種現象產生。
  • 很多學生打架時會顫抖,只是因為慫嗎?專家醫生給出分析
    很多學生打架時會顫抖,只是因為慫嗎?專家醫生給出分析上學時期,打架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事情,有的學生在打架前會顫抖,很多人認為這是慫的表現,其實,這只是一個因素,學生之所以會顫抖還有另外的原因,專家在此給出了專業的解釋。
  • AI到底有多厲害?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嗎?答案你很難想得到
    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嗎?答案你很難想得到人工智慧擁有著過人的能力,它廣泛運用於許多科技試驗中,大到軍事,小到炒菜,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人工智慧做不到的。ZERO沒有像阿爾法狗那樣,去學習人類通過實踐得出來的圍棋知識,而是通過統計了差不多500萬場的圍棋對弈數據和通過自我對弈,用了僅僅3天自學性地學會了下圍棋,在與Lee的對弈中,ZERO以百分百的勝率完虐阿爾法狗,這就好比200斤的 胖子和100斤的瘦子去掰手腕,胖子根本不會輸那樣。再後來,ZERO徵戰60連勝的Master,以百分之九十的勝率被認為是目前歷史上最厲害的人工智慧。
  • 未來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還是熱點嗎?AI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人工智慧榜上有名,ai的意義個人認為是人類在已有知識用計算機智能算法去重複演練的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人類選擇讓ai去做的事情都是人類已經反覆實驗反覆測試過的,能讓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離譜v霍華德讓湖人顫抖 袁方:退賽吧;波波維奇:只有半個腦子嗎
    離譜啊 霍華德讓湖人顫抖啊 袁方:退賽吧;波波維奇:只有半個腦子嗎?NBA能夠正常複賽,說實話,只能說是複賽的決心夠堅決,畢竟美國的疫情還處在爆發期,NBA有很多球員都已經檢測出來呈陽性,不過很多都是無症狀的,可能恢復了自己都沒有感覺。
  • 10幅2020年不能錯過的瑞典藝術家Krs藝術作品
    瑞典藝術家Krs曾說:「最殘酷的監獄,便是我們給自己設下的思維禁錮」。在一次聚會上,瑞典藝術家Krs認識了久居東京的一對藝術家夫婦。他們相伴30多年,一個富有邏輯,理智與冷靜,另一個充滿想像,熱情與奔放的情感。兩個人仿佛一個是冰,一個是火,一個是富有邏輯與規則的條條框框,一個是熱情奔放無拘無束的熱血玫瑰。瑞典藝術家Krs在拜訪了這對藝術家夫婦之後,創作了這兩幅作品,將兩個人的靈魂與熱情,鮮活地表現在了紙上。
  • 小狸AI英語課怎麼樣?掌門旗下小狸AI課測評:來爆料了!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針對低幼齡孩子的線上教育課程也開始採用ai技術,在斑馬ai課大熱之後,2019年下半年掌門教育也開始研發AI課,並在今年2月上線了小狸AI課app,今天,魚sir就來給大家調研測評一下掌門1對1旗下的小狸ai課怎麼樣?小狸ai英語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 AI幫人類登上火星、抗擊新冠病毒,為倫敦交響樂團譜寫樂曲
    AI 將助力人類登上火星、研發拯救人類的疫苗並實現人類探索宇宙的心願。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 GTC 主題演講中所播放的最新「I Am AI」視頻,介紹了科學家、研究人員、藝術家等在 AI 領域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AI 在全球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根據 Gartner 的預測,這項技術到2021年將創造2.9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
  • 名和晃平:人工智慧成為藝術家,這很有趣
    我們試圖依靠科學來解決問題,但即使在這些領域,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到答案。人們處在焦慮中,正試圖尋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認為藝術在這種時刻很重要。 藝術家能夠感受和表達他們所處的社會氛圍,但不必直接表達出社會現狀。
  • AI再次升級,對藝術家出手了,還有什麼不會被取代?
    AI要成為藝術家了?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地發展,AI所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多。 近日,AI 研究機構 OpenAI近期連發了 DALL·E 和 CLIP 這兩個連結文本與圖像的神經網絡。或許很多人對於神經網絡並不了解,請容我慢慢道來。
  • 創客筆記|藝術家是人類裡面的bug
    藝術本身的創作者都是人類裡面的bug,他跟我們常人不一樣。這種人從邏輯上來講才算藝術家。 比如畫家,音樂家,像莫扎特這種,也可以叫他「天才」,實際上他的智商完全超出了常人。李政道當時我還是研究生,我就問旁邊年紀比較大的北大的人,你聽懂了嗎?他說「我也沒聽懂」,所以我放棄了。
  • 你認為AI對你會有偏見嗎
    你認為AI對你會有偏見嗎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於 2019-10-18 16:44:29 近日,麻省理工的博士生在兩項獨立研究中發現,雖然機器擅長識別人工智慧生成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