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與人類:當藝術家參與到環境保護

2021-01-13 藝術中國

「鯊魚與人類」俄羅斯站新聞發布會嘉賓合影

3月26日下午, 「鯊魚與人類」當代中國藝術展俄羅斯站新聞發布會舉行。「鯊魚與人類」俄羅斯站將於2015年5月28日攜手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正式開幕。

「鯊魚與人類」藝術展由僑福藝動和國際非營利組織野生救援協會聯合主辦,途徑摩納哥、俄羅斯,最會回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二站莫斯科「鯊魚與人類」藝術展將呈現來自中國、俄羅斯、摩納哥、美國和西班牙的20位當代藝術家作品,通過跨領域的藝術媒介共同探討人類與海洋世界的重要領主之間緊張而微妙的關係。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作品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作品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作品局部

僑福藝動創始人兼僑福集團執行董事黃建華在發布會上說明了此次展覽的意義,即希望通過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詮釋將「鯊魚與人類」藝術與環保理念相結合,通過藝術的方式喚起大家更多的思考。針對鯊魚的保護活動並不僅是鯊魚本身的滅絕現象,一種動物的滅絕對人類本身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人類是不是可以更包容一點,是不是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生存,這些都將是此次展覽希望帶給大家的思考。

「鯊魚與人類」巡迴展覽在摩納哥海洋博物館的首站是根據場館本身量身定做的,策展人黃篤將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放置在摩納哥海洋博物館的各個展廳中,並沒有單獨設立一個展廳。這種置入式的展覽形式將中國當代藝術與西方文化產生對話,形成一種視覺的、社會學、跨學科的關係。「鯊魚與人類」摩納哥站完成了中國當代藝術與自然的對話,並展現了中國藝術家在自然中承擔的責任。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對「鯊魚與人類」巡迴展中參展藝術家的藝術理念給予肯定,對中國當代藝術家積極向上的思考方式、新的藝術語言以及積極的介入生活表示贊同。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展示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


=============================


藝術中國(http://art.china.cn)是由中國網際網路中心領導的、由國務院新聞辦管理的國家級對外傳播網站中國網旗下的專業藝術媒體。

歡迎關注藝術中國微信

聯繫我們

電話:86-10-88828126

郵箱:lanhc@chin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6層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藝術中國



相關焦點

  • 鯊魚與人類:藝術家的行動
    「鯊魚與人類」藝術展的使命在於探索鯊魚和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從魚翅的過度消費到逐漸理解鯊魚在海洋生態系統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升全民的鯊魚保護意識。  「鯊魚與人類」莫斯科展開幕式上,俄羅斯副總理Olga Golodets 女士說到,「非常感謝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籌辦如此意義深刻的展覽,由僑福藝動和中國當代藝術家們努力帶動的環保藝術行動更令人讚賞,鯊魚與人類是一個關乎人類和自然的國際化問題,值得俄羅斯觀眾的關注和學習。」
  • 「鯊魚與人類」移師莫斯科
    由多國藝術家創作、呼籲鯊魚保護的「鯊魚與人類」藝術展在摩納哥海洋博物館展出9個月後,即將移師至國際巡展的第二站——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之後此展覽將回到北京,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於莫斯科展出的「鯊魚與人類」藝術展呈現了來自中國、俄羅斯、摩納哥、美國和西班牙的20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 為什麼保護鯊魚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大概的意思是:最終我們只會保護所愛的事物,只會愛我們了解的,而只會了解我們被告知的。所以我認為當人們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行為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時,甚至是接受到了錯誤的信息時,那結果將是非常嚴重的。著名的電影《大白鯊》系列,以及最近的《鯊灘》和《深海逃生》等等,都不失為很成功的娛樂電影,但是這種成功卻是迎合著相當多人類需要有一個「怪物」去憎恨的心理,建立在完全扭曲的科學事實之上的。而我們作為水下攝影師的職責之一,就是要通過鏡頭將真實的一面和自然的美展現給人們,讓人們能了解到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之間的關係。
  • 「鯊魚與人類」當代中國藝術展將亮相莫斯科
    中新網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從26日的發布會獲悉,僑福藝動推出的「鯊魚與人類」當代中國藝術展將於5月28日亮相莫斯科,一次性呈現來自中國、俄羅斯、摩納哥、美國和西班牙的20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 如何讓狗狗參與地球的環境保護?
    #寵物#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及其它生命的唯一家園,而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最大的卻是我們人類。所以,為了地球的環境,大家都在努力地參與環境保護的過程中,那麼我們也應該讓我們的狗狗們一起參與其中。雖然寵物狗狗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但是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會造成碳排放。因為狗狗並不知道這些,所以作為寵物父母的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基於環境保護,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幫助我們的狗狗變得更加的環保。例如下面兩點就是很典型、也很容易做到的。
  • 鯊魚和人類有哪些共同點?
    說到鯊魚,你是不是立馬想到驚悚電影《大白鯊》裡的恐怖片段?
  • 三亞售賣鯊魚事件引發公眾關注海洋環境保護
    而有媒體報導出「系誤捕」的說法,也引發了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關注。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連漁民都不知道這是保護動物,說明我們的海洋保護宣傳和意識還需要加強。 網曝「三亞百條鯊魚」當街售賣 4月9日,有網友在網絡發帖稱,三亞水產碼頭當街售賣錘頭鯊,數量約一百餘條,絕大多數為未成年錘頭鯊,並配發了多張鯊魚被堆放在地上的照片。有媒體記者現場採訪確認售賣鯊魚一事屬實,有商家在宰殺、解剖這些錘頭鯊,稱每斤售價為15元。而對於這些鯊魚的來源,售賣的漁民則三緘其口。
  • 號召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記者李春特約通訊員王國鋒通訊員霍磊 杭高博    本報訊6月5日,汝州市舉行「關注大氣汙染、改善環境質量」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    環境日宣傳啟動儀式上,史清秀作了「關注大氣汙染、改善環境質量」主題講話,何俊章宣讀了汝州市《共建綠色家園倡議書》。副市長張劍奇在講話中指出,省環保廳確定河南省環境日宣傳主題為「關注大氣汙染、改善環境質量」,充分顯示了省委、省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和鐵腕治汙的堅定決心。
  • 「保護動物,讓人類不孤獨」志願者招募公告
    一、項目背景:保護動物, 其實也是人類的一種自保,萬物有靈,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人類的活動痕跡,已經影響了地球的周期和生態系統。
  • 張越:拒吃魚翅 不僅保護鯊魚更是保護自己
    社會各界代表紛紛認同:年關將至,又到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及個人舉辦或參與各類年會宴請的密集時段,魚翅是許多宴會的例行菜品,也是再一次呼籲拒絕魚翅的極佳時機。保護鯊魚,拒絕魚翅,刻不容緩。下面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它基金理事 張越女士的發言。張越:它基金全稱叫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是在今年的春天成立的。
  • 《鯊魚與人類》第五站 香港海事博物館開展 'On Sharks and Humanity' Opens in Hong Kong
    這項展覽展出了36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及新晉藝術家的作品,把視覺藝術世界跟人道行為融為一體。將香港、內地、新加坡、臺灣、德國、法國和美國的知名藝術家聚首一堂,反映世界海洋因鯊魚數量下降面臨的重要威脅。這項跨媒體展覽的展品包括雕塑、繪畫、影片、攝影及詩篇。是次展覽的美妙之處在於展品切合香港海事博物館及其藏品主題。
  • 鯊魚與人類∣殘忍背後該如何選擇?
    從2006年起WildAid開始與明星合作拍攝公益廣告和宣傳片,呼籲人們拒食魚翅,保護鯊魚。2014年開始,野生救援又與僑福藝動聯合舉辦了「鯊魚與人類」全球藝術巡展,目前已在摩納哥、莫斯科、北京三地進行了展出,今年該展覽首次來到了新加坡。
  • 世界上鯊魚種類最多的地方,具備良好生存環境,不允許捕撈鯊魚
    與一眼看不到邊的大海比較,我們常年生活的陸地也變的微不足道起來,海洋的面積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0%,所以海底的世界是特別神秘的,許多潛水愛好者喜歡潛到海底去,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神秘的地方也意味著危險,每年都有許多到海底探險的人付出了生命,而海底世界還生活著一種恐怖的生物,鯊魚。
  • 被誤會的鯊魚:《巨齒鯊》不可怕 人類想像鯊魚的方式才可怕
    從歷史上看,由於人類對鯊魚研究投入的資金不足,所以有關鯊魚的神話傳說才會如此之多。現在,我們開始意識到,鯊魚對於維持人類賴以生存的健康海洋環境至關重要。鯊魚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4.5億年,它們憑藉極強的生存能力,在五次大規模滅絕中存活了下來。然而,它們當前面臨著在人類世繼續存活的巨大挑戰。
  • 人類是鯊魚進化的?
    科學家說,它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北京時間6月15日消息,科學家表示,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的。根據最新研究,這種名為棘魚屬的原始魚類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對一個追溯到2.9億年前的頭骨進行的再次分析顯示,它是現代有頜類脊椎動物的早期成員,這意味著頜口動物包括數萬種健在的從魚到鳥在內的脊椎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人等。
  • --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的三個路標
    其二是大會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該宣言指出:「為了在自然界裡取得自由,人類必須利用知識在同自然合作的情況下建設一個較好的環境。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宣言》所提出的在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方面的基本原則,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 被誤會的鯊魚:《巨齒鯊》不可怕,人類想像鯊魚的方式才可怕
    為了激起觀眾的興致,編劇們常常會編寫恐怖的鯊魚攻擊場景,在現實生活中,這類慘案也每年都有發生。媒體對這些鯊魚攻擊案件的報導通常雲淡風輕,致命的鯊魚攻擊案情通常十分複雜,每一種情況都要考慮很多因素。由於鯊魚是用嘴來測試周圍環境的,人們認為,大多數非致命的傷害都是由於鯊魚的誤判造成的。我們通常通過YouTube等視頻分享網站或在線新聞報導對此加以了解。
  • 能抵擋鯊魚進攻?科學家研製防鯊潛水服,能抗住鯊魚的巨牙
    你是否擔心潛泳過程中會遇上鯊魚?科學界傳來好消息,科學家正不斷改進與檢測防護服,新一代潛水防護服能更好地保護人體。據資料記載,在人類出現以前,恐龍曾統治地球上億年,直到一顆突如其來的小行星改變了地球的環境,使它們走向沒落與滅亡。
  • 中國鯊魚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任重道遠
    ,推動中國鯊魚產業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研討會在北京福建水產農特產商會會議室舉行。並在研討會上介紹了臺灣、香港及內地業界幾千家產業代表希望團結民間力量,共築發展平臺,上百名產業經營代表將參加5月24—27日於山東青島召開的「首屆中國海洋生物資源高效利用發展論壇暨鯊魚保護與開發利用研討會」情況。並代表「中國鯊魚保護與利用工作委員會」籌委會,力薦北京福建水產農特產商會會長葉華貴擔任該委員會主任。
  • 保護非洲海灘的鯊魚網給野生動物帶來了高昂的代價
    「它們基本上就是死亡之幕,」鯊魚潛水員沃爾特·伯納迪斯(Walter Bernardis)說。他把手伸過zodiac充氣船的船舷,拉起南非東部亞熱帶水域上飄浮著的一張漁網。這個長200米(碼)的網眼是為了保護在東海岸棕櫚樹環繞的海灘上曬太陽的遊泳者免受鯊魚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