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的南京城,正在經歷著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而這場浩劫也成為了我們中國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抹去的一片陰霾。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後的一個多月裡,我們有三十多萬的同胞相繼遇難,如果以秒數來計算的話,相當於每隔12秒就會有一個鮮活的生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其實,在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之前,一場殘酷的殺戮競賽就已經開始了。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從淞滬戰場向南京城進軍的時候,有兩位日本軍人突發奇想,要進行一場「砍殺一百個中國人」的大競賽,誰先殺夠一百個中國人誰就是贏者。而這兩個極其冷酷殘忍的日本軍人儼然已經成為了日本侵略者的標誌,也如同夢魘般的深深植入在了我們的腦海裡,時至今日,依舊揮之不去。
然而,更加鮮為人知的是,就是這兩個殺人魔王在日本戰敗以後,靜悄悄地回到了日本,直到十年以後,他們當年在南京所犯下的獸行才被世人所得知,最終得到了法律公正的審判。那麼,這兩個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劊子手到底是誰呢?
向井敏明,日本山口縣人,當年26歲,任日軍炮兵小隊長。
野田毅,日本鹿兒島人,當年25歲,任日軍富山大隊副官。
這兩個人當年都在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任職,駐紮在江蘇句容。在攻佔南近的途中,他們二人一路砍殺無辜的中國百姓,就這樣一路殺到南京紫金山腳下見面時,對他們進行跟蹤報導的日本記者再一次地採訪了他們,並且還要幫他們拍一張合照。
於是,這兩個惡貫滿盈的日本軍人便「威風凜凜」地站在了一起,一色的土黃色軍裝,深筒的皮靴,和標誌性的一字鬍鬚,他們肩挨著肩,軍刀對著軍刀,連姿勢和表情都是一樣的,眉宇間顯露著騰騰的殺氣。然而,要想知道他們如此殘暴的獸行是如何被發現的,事情還要從1946年說起。
1946年5月15日,一個中國青年被他的老師帶進了上海華懋公寓,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錦江飯店。在他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又被老師帶進了一個房間裡,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都讓眼前這個23歲的小夥子摸不著頭腦。
老師告訴小夥子有重要的事情跟他說,他連想都沒想就跟來了,但當他進入房間之後發現,有一個個頭不高,但舉止顯得很是文雅的中年男子坐在那裡,似乎一直都在等待他的到來。這個中年人在和他的老師寒暄了幾句之後,就問了一些關於他的基本情況,隨後便拿起了一份報紙,並讓他把其中的一篇報導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翻譯成英文。
翻譯報紙對於小夥兒來說並非難事,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所翻譯的這篇報導卻徹底地改變了他的一生。小夥兒名叫高文彬,1922年出生於上海,1945(日本無條件投降)年畢業於上海東吳法學院。雖說高文彬的大學生涯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但是他所學到的外國法律,卻都是他的老師用英文講授的。
直到翻譯完報紙,高文彬才知道眼前這個個子不高的中年男人,就是當時上海高等法院的首席檢察官向哲浚先生。就在這次見面之後,高文彬也隨即接到了一份令他難以置信的通知,他已經通過了審核,不久之後就可以跟隨中國代表團去到日本,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了。
由於當時參與軍事審判的大多數都是來自英美法系的國家,所以法庭的審判也就採取了英美法系的審訊制度,所使用的官方語言就是英語。而當時向哲浚帶到東京的許多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證據和資料都是中文的,所以必須要翻譯成英文才可以呈交法庭。
除了要把這些證據和資料翻譯成英文呈交法庭之外,高文彬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要在浩如煙海的盟軍機密檔案室中搜尋到更多日本侵華的證據。也這是因為這樣,高文彬看到了許多國內根本就看不到的侵華日軍暴行的鐵證。
高文彬發現,由於日軍消息的嚴密封鎖,有許多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才是第一次被公之於眾。而在這些資料中,就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確鑿證據2400多件,連高文彬自己都沒有想到,很快他就有了意外的發現。
那時候作為向哲浚的秘書,高文彬經常要到國際檢查署的文件部門去翻譯文件,有一天他發現了一份日本報紙《朝日新聞》,上面赫然登載著兩個日本軍人很大的照片,雖然對日文不太精通,但是高文彬卻大體能看得出來報紙上的內容,報紙上說的就是有兩個日本軍人在進攻南京的途中進行殺人比賽的事情。
「百人斬」殺人競賽,這種殺戮的方法以及它殘虐的程度,令全世界都為之震驚。但是,這兩個臭名昭著的殺人惡魔對中國人所犯下的罪行,竟然是在事情發生了十年之後,才被公之於天下。這場完全喪失人性的比賽是這樣報導的——
《百人斬超記錄》:向井敏明、野田毅,106比105,兩少尉的延長戰。(12日,記者淺海、鈴木發於紫金山麓。)
以南京為目標的「百人斬競賽」這樣少見競爭的參與者,片桐部隊的「勇士」向井敏明、野田毅兩少尉,在10日的紫金山攻略戰中的對戰成績為106比105,10日中午,兩個少尉拿著刀刃已經殘缺不全的日本軍刀見面了。野田說:「喂,我斬了105,你呢?」向井:「我106了!」兩少尉哈哈大笑,結果是誰先斬了100人都不去問了,算作平手遊戲吧。「再重新砍150人怎麼樣?」兩人的意見一致了,11日起,150人斬的競爭就要開始了。11日中午,在接近中山陵的紫金山追殺殘兵敗將的向井少尉談了「百人斬平手遊戲」的結局:「不知不覺雙方都超過了一百人,是很『愉快』的事情,我的『關蓀六』刀刃的缺口是因為把一個傢伙連鋼盔一起劈成兩半造成的,戰鬥結束後,就將這把刀送給你們報社!「
面對這一篇令人氣憤的報導,高文彬想到自己的同胞曾被如此瘋狂的殺戮,內心憤怒的火焰隨即就被點燃了,強烈的責任感也讓高文彬努力的不放過任何一個與侵華日軍相關的證據。作為一個中國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將他們送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