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砂小怪獸-南美淡水石頭魚

2021-02-12 GreenThink森綠

過往筆者曾寫過幾篇關於淡水比目魚的文

這次想要換一下口味寫些別的

但是主題還是淡水「海魚」這個範疇

實際上亞馬遜的淡水「海魚」種類很多

比如魟魚、鯷魚、石首魚、頜針魚等等

它們大都是從中新世開始

進入亞馬遜淡水水域的

而今天的主角

就是來自南美、喜歡潛藏在底砂中

扮演石頭的-南美淡水石頭魚。

南美淡水石頭魚

(Thalassophryne amazonica)

中文正式名是亞馬遜海蟾魚

海蟾魚屬 Thalassophryne 的物種

是該屬唯一一個純淡水物種

我們水族市場上比較常見的

東南亞「淡水獅子魚」也是蟾魚的一種

但淡水獅子魚更傾向於汽水魚

它的原產地是南美秘魯

因此在大陸的商品名是「南美淡水石頭魚」

在灣灣還有「南美淡水饅頭鯨」的名字

它的外觀也確實蠻像饅頭

圓圓笨笨的

淡水石頭魚生活在泥沙底的渾濁水域中

水質為酸性軟水

溫度25到30度之間

下面是網上搜到的

關於南美淡水石頭魚分布區域

的信息和棲息地的照片

原文地址:https://www. researchgate.net/figure/Habitat-of-Thalassophryne-amazonica-in-two-localities-of-the-Peruvian-Amazon-where-the_fig4_273110041

↑就像上圖

它會把自己的眼睛、嘴和頭部

的一部分露出砂面

最後送上一個筆者拍攝的珍貴捕食視頻

【往期精選】

日本水族遊記1 | 橫濱的連鎖寵物店—かねだい橫浜

日本水族店遊記2 | 珍怪魚專門店-あくあしょっぷ石と泉

日本水族店遊記3 | 逛了這家超大的水族店

請照顧好你的JJ,「吸血鬼」南美寄生鯰來襲!

怪魚專欄08 | 水底攻擊者-帝王雪花孔雀龍

可望不可及的美魚|羅斯瑪麗孔雀龍

* 本文由公眾號-三八水族-授權分享

* 圖片:©彭彭

* 文字:©彭彭

* 校對:扯淡

* 轉載:GreenThink森綠-譚傑(TJ)

* 水族交流群-添加微信 tianhukui (備註-「進群」)

相關焦點

  • 有的沙子讓觀賞魚變美,有的起反作用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觀賞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對於大部分淡水觀賞魚玩家來說,底砂並非必需品。對底砂比較看重的淡水玩家有鼠魚異形魚玩家、三湖慈鯛玩家、南美缸玩家、中國原生魚玩家和雨林缸玩家。
  • 80條無證瀕危水生動物南美江魟「潛」入廈門
    9月23日,經廈門海關技術中心鑑定確認,機場海關日前查獲的80條江魟為南美江魟,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I的保護物種。日前,機場海關對一批來自中國臺灣的觀賞魚進行現場查驗經驗豐富的關員發現,該項品名為「觀賞用淡水江魟科魚」的貨物雖然形狀與普通江魟魚一致,但其渾身遍布的白色斑點卻與瀕危管制動物南美江魟魚極為相似,而該批貨物的隨附單證中卻並沒有出口地區相關部門出具的非瀕危管制類證明,存在較大涉瀕危風險,關員遂決定將該批貨物送技術中心進行物種鑑定。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105)大型紅頭鼠
    大型紅頭鼠喜歡翻砂,建議鋪設鼠魚專用砂,保護其鬍鬚不受損,深色砂更利於其發色。如果能夠提供造浪或者使用較大功率水泵,讓飼養缸中水流速度較快,是大型紅頭鼠喜歡的環境。飼料接受度較高,對紅蟲、豐年蝦等也格外喜好。
  • 養不起海水魚,可以用這淡水觀賞魚代替,在魚缸裡可好看了
    三湖慈鯛被我們稱為「生活在淡水中的海水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三湖慈鯛有豔麗的體色,同時它還生活在淡水之中。淡水魚想要擁有如此般鮮豔絢麗的顏色那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世界上存在這樣的魚,那能大眾地融入水族市場的我想也只有三湖慈鯛了。三湖慈鯛中,「三湖」其實就是東非三湖的簡稱。
  •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長相怪,眼睛、耳朵小,腦袋就像和頸部連在一起的細長圓管子,圓管前部有個小孔,就是它的嘴巴。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71)老鼠斑異型
    老鼠斑異型原生環境是在砂質底部的礁石附近,而且亞坦克屬也有類似坦克屬的特點,有一定的領地意識,在有躲避或者領地的前提下,能夠和大多數的異型混養,但是偶爾也有爭奪地盤的打鬥情況。END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 不定時更新 歡迎私信 你想了解的南美魚種類 和對已有文章的批評指正 小編我盡力而為 水平有限 敬請期待同時也歡迎有豐富經驗的南美玩家分享自己的飼養、繁殖、治病等心得,可以嘗試私信
  • 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2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3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4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5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108)綠蜻蜓豹鯨
    綠蜻蜓豹鯨在市場上的數量較稀少,進口多來自於秘魯,不過它大大的眼睛,流線的身形,還是讓魚友非常著迷。缸內放置沉木、石頭、細沙能夠更有效的適應環境。綠蜻蜓豹鯨對飼料的接受度一般,偏愛紅蟲、豐年蝦等葷食,部分個體可以馴食小顆粒葷食飼料,特別注意活鉺的衛生情況。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拿取綠蜻蜓豹鯨的時候,它會將胸鰭以及背鰭全部支稜起來,當你碰到其身體時它會習慣性的夾緊腹鰭,所以建議玩家應當戴上手套,真的會被割破。
  • 觀賞魚玩家,你對三湖慈鯛誤會太深了,難怪總是死魚
    現在養熱帶魚的朋友越來越多,不知道從上面時候,弱酸性軟水,已經成為熱帶魚玩家的口頭禪,但是隨著各類熱帶魚被又有所熟知,也出現了不少認知上的偏差,今天咱們就拿南美系觀賞魚和三湖系觀賞魚做個比較。南美系觀賞魚,跟弱酸性軟水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原生地就是這樣的水質,例如各類鼠魚,異形魚,神仙魚,燈科魚,這些觀賞魚充斥著各大水族市場,小編經常逛的魚市,北京十裡河雅園國際,到處可見南美系觀賞魚。為什麼今天會和大家扯上這些呢?
  • 回放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亮相鄭州
    回放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亮相鄭州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因為是「滅蚊高手」而被引進各國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一種淡水小型魚類,它的原產地是南美,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
  • 不整虛的,波子魚南美短鯛飼養硬核乾貨獻上,大佬沒告訴你這些吧
    這樣的狀態其實是不好的,長期這樣,這個魚也容易暴斃。反之,如果魚鰓和嘴巴開合頻率不會很大,說明這個魚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比較安定,是一種比較健康的狀態。如何搭建領地?南美短鯛的世界還是比較簡單的,它們要的並不多,一塊大的沉木或者石頭把一個水體空間隔開,左右兩邊就都可以是屬於兩條魚的領地,又或者一個前後打通的陶罐也可以作為它們的領地。
  • 武漢發現食人魚近親——淡水白鯧(圖)
    昨日,軍事經濟學院的幾名學生,在武昌廟山一處荒廢的水塘裡釣到16條「怪魚」。他們懷疑這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食人魚」。記者看到,這種魚身長約5-7釐米,長短與成人手掌相當。從側面看,它背厚,頭小,鋸齒狀的牙齒十分尖銳。體色為銀灰色有黑色斑紋。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38)怪嘴鐵甲武士
    進口剛入缸的新魚,基本會在魚缸找沉木或者石頭縫隙、躲避罐等地方,長時間不動,也很難被觀察。其嘴部特殊的結構及膽小的性格,會讓其對吃飼料有比較困難的情況,因此建議靜養一段時間後,利用紅蟲等肉食活餌進行投餵到其附近,促進其開食。
  • 暢遊南美潘塔納爾 這些動物你見過嗎?
    巨獺(Giant Otter)巨獺是一種水棲食肉哺乳類,原產於南美,時下已經瀕臨滅絕。僅見於南美熱帶雨林和溼地,傍湖泊、沼澤而居。美洲蛇鳥(Anhinga)美洲蛇鳥是熱帶內陸水鳥,頸細長如蛇,善於潛,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地區淡水河流、沼澤和湖泊等周邊林木茂盛的地方。
  • 菜場買回怪魚被疑是食人魚 實系淡水白鯧與食人魚是近親
    東方網10月2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我在菜場買回一條怪模怪樣的魚,回家一看嘴巴裡面有鋒利的牙齒,上網一查竟然像極了南美洲的食人魚。」昨天,讀者林小姐給晨報熱線打來電話,反映買到的魚疑似食人魚。專家鑑定後認為,該魚是食人魚的近親,名為淡水白鯧,系一種可食用魚類。
  • 南美觀賞魚互動性很強,造景很狂野
    昨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了,關於南美熱帶觀賞魚的一些性格特點。還有,一些疾病的治療,以及常見的品種。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呢?今天的五篇文章,我們跟大家,介紹一下,或者說是聊一聊。關於,養南美魚的一些好處啊,以及混養的,注意事項。還有南美魚,這種風格的魚缸怎麼造景比較好。以及一些相關歷史。
  • 「南美怪獸」來了!大食蟻獸安家鄭州市動物園
    【現場】新來的「怪獸」到底長啥樣?  昨天,記者終於在鄭州市動物園見到了傳說中的大食蟻獸。「南美怪獸」通體為棕黑色,背部兩側有寬闊的黑色縱紋,身上的毛長而堅硬,好似披上一件奢華的大衣,一條蓬鬆的大尾巴拖在地上,目測足有三四十釐米長。
  • 它努力把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得名「石頭魚」還是逃不過被...
    一、什麼是石頭魚 石頭魚,又名石崇、石頭鱸、石虎、石九公、火麒麟,英文俗名 Devil scorpionfish。石頭魚身長大多為31釐米左右,魚身渾圓,長有很多瘤狀突起物,如同蟾蜍的皮膚,一如彩色石頭的魚身,通常以土黃色和橘黃色為主體色。其眼睛也很特別,長在背部,顯得特別的小,眼下方有一個深凹線。
  • 來自亞馬遜河的泡芙—南美娃娃
    南美娃娃是少數產於南美洲的淡水河豚。而以往大家對於娃娃類河豚的印象,就是「天使的外表,魔鬼的個性」,雖然擁有可愛的外表,但大多數娃娃的個性卻是非常暴躁的;不過來自亞馬遜河的南美娃娃,是純淡水的魚種,不只外型可愛,它的個性活潑、溫和,非常適合第一次飼養淡水河豚的人,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南美娃娃的可愛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