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發現食人魚近親——淡水白鯧(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1日 23:10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牙齒尖尖的,肚子紅紅的,我們釣到了『食人魚』!」昨日,軍事經濟學院的幾名學生,在武昌廟山一處荒廢的水塘裡釣到16條「怪魚」。他們懷疑這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食人魚」。
記者看到,這種魚身長約5-7釐米,長短與成人手掌相當。從側面看,它背厚,頭小,鋸齒狀的牙齒十分尖銳。體色為銀灰色有黑色斑紋。劉同學等人說,通過與網際網路圖片資料對比,他們發現這16尾小魚酷似一種原產南美的紅腹食人魚。
資料顯示,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南美亞馬遜河,共有30多個品種。其中,紅腹食人鯧等5種具有攻擊性,被稱為「水中狼族」。在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水中被食人魚吃掉。涉水的婦女兒童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魚的攻擊。2002年11月,我國質檢總局發出通報,要求各口岸嚴防食人鯧流入我國。
這16尾怪魚真是紅腹食人魚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煒看了「怪魚」的圖片後,非常肯定地說:「這是食人魚的近親——淡水白鯧(也叫鋸鮭),不具攻擊性!」他解釋,淡水白鯧和紅腹食人鯧長得非常相像,就連專家也很難迅速分辨,但紅腹食人鯧怕冷,無法在武漢過冬,而淡水白鯧則可以。雖然淡水白鯧屬於食人鯧科,但屬雜食性,不會傷人。它可食用,但腥味較重。它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從南美亞馬遜河引進的養殖新品種。
責編: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