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氣一直這麼冷下去,我們會變成球形雞?

2020-12-05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中科院物理所

最近不斷南下的冷空氣,真的是牽動著大家的心啊。

小太陽暖寶寶空調暖氣一起上,也抵不住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氣啊!這個冬天這麼冷,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過!為啥不能讓我們好好迎接新年!假如一直這麼冷下去,地球突然出現全球性的暴風雪,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真空中的球形雞

Spherical Chicken

人類的本質是什麼?鴿子還是複讀機?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假如每天都來寒潮讓人類在冰天雪地中生活,人類為了活下去大概會長成一個「球形雞」……

不同緯度下生活的熊的體型對比圖 AWRD (Loftwork.com)

根據同一種類恆溫動物體型的變化情況,伯格曼 [1] 總結出了伯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這些動物的體形會隨著生活地區緯度或海拔的增高而變大,比如生活於北極地區的北極熊就比其他地區的熊類體形更龐大。

這背後的機理大概可以這麼理解,單位體積的產熱功率是一定的,如果動物的相對體表面積(即體表面積與動物體積之比)變小,那麼就能更好地保存熱量,適應生活中的寒冷環境。這恰好和身體內的細胞們相反,細胞們因為要最大化和外界的交換效率,所以通常都特別小,保證表面積足夠的大。

細胞結構以及其內部各種各樣的細胞器示意圖 Yasislas

艾倫法則(Allen's Rule)是約耳·阿薩夫·艾倫 [2] 在 1877 年提出的另一個關於溫度對動物體型影響的動物學規則。他認為在恆溫動物中同種的個體或近緣的異種之間,生活在寒冷地區的物種比生活在溫暖地區的物種具有四肢更短,體型更圓的傾向。

生活在低緯度地區的長耳大野兔以及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雪兔,前者的耳朵大得多 Pschemp & D. Gordon E. Robertson

在產熱功率一定的情況下,表面積越小,對應的散熱功率越小,身體也就更容易保暖。假如一個物體具有 8 個單位體積大小,當它排列成 1x2x4 的形狀時,表面積為 28;當它切換成 2x2x2 的立方體形態時,表面積就只有 24 了。

同樣的體積,立方體的表面積比長方體的表面積更小

不說別的,我們現在的身體上就留有我們的祖先幾萬年的和大自然的戰鬥歷史。我們身邊很多人具有的蒙古褶 [3],就是讓脂肪更好地包裹我們的眼球。

1968 年,Steegmann [4] 就試圖通過實驗驗證在艾倫法則作用下,「蒙古臉」特徵和寒冷環境到底有多大關係。它把作為對照組的大鼠放到 22 攝氏度的環境中,而把作為實驗組的大鼠放到 5 攝氏度的環境中讓它們生存。

最終統計表明鼻腔狹窄,面部較寬,尾巴較短,腿較短的大鼠在寒冷中存活得最好。 比如在北極圈附近生活的愛摩斯基人,他們就具有與艾倫法則相似的形態特徵。

在 2013 年的一項最新研究中 [5],通過對 263 個居住在某個區域超過 500 年的群體的研究,越靠近北極圈,人們的體重越重,體型也越符合艾倫法則的預期。

一個生活在北歐的薩米人原住民家庭

天寒地凍,科學規律告訴我,把自己進化成一個球才是最正經的禦寒套路。如果來不及進化的話……那隻好先把自己裹成一個球了。

冬天的正確穿衣姿勢 libbyvanderploeg

搓手手有用嗎

Rubbing Your Hands

只要手手搓得足夠快,寒冷就追不上我!

雖然如今的搓手手有很多屬性和意味,不過我們今天只討論它的取暖效率~

平時無論是緊張到搓手手,還是寒冷到搓手手,當感受到溫暖從雙手中逐漸出現的時候,我們確實會從心裡感受到一絲的慰藉。

當然我這裡說的不是蒼蠅的搓手手 [6],他們是為了清潔身體從而更好地分辨和感受食物,或者吸引異性,我們搓手手則是通過摩擦力做功,變成熱能來取暖。

融化以後在凹槽裡面流動的鋁

關於機械能和熱能的相互轉化,這件我們現在看起來很顯然的事情,在幾百年前可一點都不顯然。當時的人們認為在物質燃燒的時候,會釋放出一種被稱為燃素(Phlogiston)的物質 [7]。

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屬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在他們看來就是灰渣和燃素結合,變成金屬;如果把金屬加熱,那麼燃素就都跑了,又變成為灰渣。普利斯特裡關於氧氣的研究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熱質說,此理論認為熱是一種稱為熱質(caloric)的物質 [8],熱質是一種無質量的氣體,物體吸收熱質後溫度會升高,熱質會由溫度高的物體流到溫度低的物體,也可以穿過固體或液體的孔隙中。

上面的理論都不正確。熱質說沒法解釋很多現象,比如摩擦生熱,這仿佛就像憑空變出熱質。直到 1843 年,焦耳提出理論,熱只是一種能量的形式。

怎麼證明呢?用機械能來燒鍋爐就好了~ 焦耳用以下實驗來量測熱和能量單位間的轉換係數-熱功當量:在量熱器中加入水,與外界絕熱。量熱器中有葉片,利用下降的重物帶動葉片旋轉,使葉片及水的溫度上升。

測量對應的機械能和升溫所需的熱量,即可計算熱功當量。後來他將液體由水改為鯨油及水銀,進行並改進實驗達 40 年之久。

焦耳當年所用的測量儀器,圖片來自Aberdeen University Museum

一直到今天,我們在很多時候計算熱量,還是以卡路裡為單位。其定義為在 1 個大氣壓下,將 1 克水提升 1 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焦耳測量的機械能與熱量的換算關係,我們才能把熱量和能量等同起來,1 卡 = 4.2 焦。

繞了一大圈,我們終於回到了搓手手的話題上,正是在前輩科學家不斷的努力之下,我們才終於能夠明白搓手手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把我們的手變暖和的。

其實我們還可以估算一下摩擦生的熱到底有多「熱」——假設一個人的體重為 60 公斤,最大推力約為體重 1/2 左右,為 300N,以此作為兩手之間的壓力大小,摩擦因數取 0.5,摩擦力約為 150N,如果你搓得夠快的話,1s 以內大概可以搓 5 個來回,總路程約為 0.5m,所以最終加熱的瞬時功率可以達到幾十瓦的量級。

當然這樣的計算肯定是高估了,一來無法保持高速摩擦(手要先廢掉),二來摩擦力顯然也沒前面算的那麼大,最後的平均功率能夠有幾瓦就不錯了。

摩擦焊比起以往的焊接更為均勻,也省卻了對金屬表面的處理,以及各種氣氛的保護

關於摩擦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可以摩擦到金屬融化從而進行焊接了……

有必要強調一下,為了最大化搓手手產熱效率,細皮嫩肉這種摩擦因數比較小的搓手手效率肯定不如粗糙的手高。怎麼樣讓雙手不被凍裂,又能保持摩擦因數較大,可能是又一個嶄新的科研問題。

火柴就是利用摩擦生熱來引燃的

所謂蒼蠅蚊子都是肉,在寒冷的冬天裡,能夠有點自己動手就能豐衣足食的熱源,還是知足比較好。

科學地曬太陽

Sunbathing

為了讓身體保持一個較高的溫度,開源節流這兩方面都重要,所以我們身邊一絲的能量都不能放過。我們周圍最方便獲取的,也就是電磁波了。

「坐篝火」 kijek/adamski

無論是最為原始的烤火取暖,還是曬太陽,再到利用電來產熱取暖的「小太陽」,熱輻射都是重要的傳熱方式之一。在熱力學中,如果一個物體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並且不會有任何的反射與透射,那這個物體就被稱為黑體。而歷史上正是通過對黑體的研究,揭開了量子物理的神秘面紗。

地球上各地的輻射,圖片來自 wikipedia

雖然黑體完全吸收外來的電磁波,但是它依舊會向外輻射電磁波。稍稍顯得詭譎的一點是,對於任意一個物體,輻射本領 E(υ ,T) 與吸收率 A(υ ,T) 之比是一個與組成物體的物質無關的普適函數——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物體的吸收率越高,那麼它的輻射本領越強。

基爾霍夫證明,輻射本領 E(υ ,T) 與吸收率 A(υ ,T) 之比與物質無關

正是因為黑體會向外輻射,所以雖然名為黑體,但並不意味著它真的是黑的。在室溫下,黑體放出的基本為紅外線,但當溫度越來越高以後,黑體輻射中就出現越來越多的可見光成分。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顏色分別變為紅色,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這大概就是傳說中,「五彩斑斕的黑」吧。

不同溫度的黑體輻射對應的光的顏色,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色溫 lsgc.com

不過在嚴寒中掙扎的我們,應該也用不上那麼花裡胡哨的東西,老老實實地把自己抹黑,然後躺平曬太陽(接收來自宇宙的電磁波)就好了。

* 參考文獻及連結:

[1] Bergmann C. ?ber die Verh?ltnisse der W?rme?konomie der Thiere zu ihrer Gr?sse. Gottinger Studien: 595– 708.

[2] Allen, Joel Asaph.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conditions in the genesis of species. Radical Review. 1877, 1: 108–140.

[3] www.douban.com/group/topic/86854422

[4] Steegmann, A.T.; Platner, W.S. (January 1968). "Experimental cold modification of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28 (1): 17–30.

[5] Foster F, Collard M (2013) A Reassessment of Bergmann's Rule in Modern Humans. PLoS ONE 8(8): e72269.

[6] www.straightdope.com/columns/read/875/why-flies-rub-their-hands-together-the-untold-story/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燃素說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熱質說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如果家有院子,可以在外搭個球形溫室花房或菜園,天氣變冷也不怕
    天氣好的時候,特別希望自己有個院子,養花種草曬太陽,可是有個院子真的太難了!還是羨慕住農村老家的,住自建房,一畝三分地前後有院子,想弄個花園菜地在門前、房後就能搞定,不過看看現在天在變冷了,如果你家有院子,可以學著在外搭個球形溫室花房/菜園。
  • 天氣這麼冷,我們的吉他怎麼樣了?
    最近全國的急劇降溫完全可以說是限制了人們的行動力,以前總喜歡有夜生活的小青年,現在也會早早的在家床上老老實實地躺著。每天從被窩裡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伸出一隻手試探一下被窩外的溫度,然後心裡惡狠狠地吐槽:我的天吶,怎麼這麼冷!」
  • 一隻雞的壽命有多長?如果一直不殺的養下去,會是什麼結果?
    雞,大家並不陌生,我們都知道是一種家養動物,它主要是為人們提供食材,常常出現在人們飯桌上,吃的人都會說雞湯鮮美、雞肉細嫩,既有營養價值,又能滿足人的味蕾。但是一般人家裡養的都是母雞,每天都可以下蛋,等不能下蛋的時候,家裡就會宰了熬雞湯喝,如果養了一隻雞,一直不殺,那這隻雞究竟能夠活多長時間呢?
  • 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了一顆黑矮星會怎樣?
    如果明天太陽陷入了黑暗,會發生什麼?如果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不再在接下來的50億年裡發出耀眼的光芒,而是變成黑暗而冰冷的殘跡——一顆黑矮星,那會怎麼樣呢?圖片來源:NASA沒有來自太陽的光和熱,地球能維持多久?太陽系的其他部分又會發生什麼?太陽熄滅會如何改變宇宙?
  • 為什麼會這麼冷?什麼叫溫度?
    在電視劇裡面,冬天來了,white walker,也就是我們說的異鬼,會攻入長城,對王國的百姓造成一萬點暴擊傷害。在現實生活中,冬天到了,因為天氣太冷,我們都宅在家裡看權力的遊戲,疏於鍛鍊,結果長了一身贅肉,同樣受到一萬點暴擊傷害。當然,我們並不講贅肉是如何影響健康或者心情的,我們來講講什麼叫做冷。
  • 如果我們的宇宙變成二維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答案
    再往上的話,便是人類一直都非常想要看一看的四維世界。按照科學家們的推測,宇宙至少有11個維度存在,而我們一直尋找卻毫無線索的外星人,或許就生活在高維世界之中。那麼,在這之中的二維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這樣理解,動漫人物生活的世界就是二維世界。有觀點認為,低維世界是由高維世界創造的,這就表示,三維世界中的人類是可以創造二維世界和一維世界的。那麼,如果有一天,宇宙中的一切維度都變成了二維世界的話,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2018年春節天氣怎麼樣會冷嗎?再是暖冬那也是冬天
    2018為什麼過年那麼晚 因為農曆雞年是個閏年,所以2017農曆雞年有384天。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至2018年2月15日結束。所以2018年除夕在2018年2月15日。 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
  • 雞蛋是蛋黃變成雞還是蛋白變成雞
    今天吃雞蛋的時候,我說蛋黃變成雞,我爸說是蛋白變成雞。就在我們爭論不休時百度了,才知道我們都錯了!我們應該知道只有受精的蛋才能孵出小雞來!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蛋黃變成雞那麼沒有受精的雞蛋就不會有蛋黃如果蛋白變成雞那麼沒有受精的雞蛋就不會有蛋白但是我們平時吃的雞蛋都有蛋黃和蛋白的答案:胚胎著床於蛋清部分
  • 會是球形嗎?科學家用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事實上,在人類沒有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是基本無法真正弄明白地球到底是什麼樣子?到底是一個什麼形狀?可是古人的智慧是不能小瞧的,我國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就認為「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也就是說地球應該是一個球形,而宇宙應該也是一個球形。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公元前500年的時候同樣也提出了地球是圓球形的說法。
  • 天氣變化這麼大,地球在慢慢進入冰河時代嗎?
    我們山西晉中這裡今天最低溫度零下20度!最高溫度零下7度!寒風刺骨,行走在路上身上就像有人在潑涼水。這是自打記憶以來第一次。而且年齡大些的老人們也說從前沒有這麼冷!有人也許就奇怪了,在大家都嚷嚷著全球因為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全球氣候愈發變暖的今天,怎麼會有這麼冷的天氣?!專家說了,全球氣候變暖,並不是說就不會冷了。而是意味著全球極端天氣數量更會增加。
  • 宇宙會不會是個球形?圍繞一個我們至今沒有探測到的核心在旋轉?
    人們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人們甚至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之外」更有新天地,我們的宇宙在圍繞更核心的東西在轉。這不,有人就提出疑問:「宇宙會不會也是個球形,圍繞一個我們至今沒有探測到的核心在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按照這個思維,我們不免要疑問:那個至今沒探測到的核心是否有更核心的東西可環繞?而更核心的東西是否有更更核心的東西可環繞?
  • 如果我們身體一直進化會發生什麼?
    一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肯定會看起來和現在不一樣。我們身體的哪些部分會進化?即使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人類也稍微進化了一點,比如我們已經長高了大約10釐米。首先,我們或許應該弄清楚進化到底是什麼。進化是一段時間內,發生在一個物種上的基因組成的改變。具有更有利生存特徵的物種,往往會有更多的後代,所以這些基因會遺傳給後代。例如,那些能得到更多食物的長脖子的長頸鹿,會比短脖子的長頸鹿生存得更好,它們將會有更多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能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有更長的脖子。
  • 「雞冷上架,鴨冷下河」,數九寒天,不同家禽有不同的應對做法
    今日進入「三九」,常言道:「冷在三九」,而三九是小寒時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農諺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北風吼」的說法。關於「數九」的習俗,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經過不同朝代的演變,有了「九九歌」「九九消寒圖」,生動地反映了暖長寒消的氣候變化。
  • 為什麼今年國慶長假格外冷 2020國慶假期為什麼這麼冷
    導語:今年國慶8天長假到今天已經正式結束,而很多人在國慶期間都有一個感受,那就是格外的冷,一般往年國慶很多地方都還比較熱的。那麼,到底為什麼今年國慶長假格外冷?你知道2020國慶假期為什麼這麼冷嗎?一起來了解。
  • 球形閃電真實存在嗎?如果遇到怎麼處理?
    球狀閃電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物理現象,通常發生在雷暴天氣,又被大家稱為滾地雷。它的外形是圓球狀十分明亮,直徑在15至40釐米之間。一般它們只能維持數秒,多的時候也有1至2分鐘的記錄。最常見的顏色是橙色和紅色,除此之外還有黃色、藍色、紫色、幽綠色的光環。
  • 如果把地球海水抽乾,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每年的水都越來越少,你有想過地球完全沒有水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嗎?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的70%都是海洋,在太空上遙望,地球就像是一個藍色的大水球。這麼多的海水,要是把它們全都給抽光,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球形」身材引熱議,再胖下去就要沒法走路了
    與自己以前的形象相比最近賈玲的樣子是再度發福,其中很多人在看到了她當下的「球形」身材後更表示她再胖下去就沒法走路了。基於現在疫情的關係每個人出現在機場這種人流多的場合時仍舊需要戴口罩,這次賈玲露面也是如此。不過你們看一般人戴著都嫌大的口罩卻包不住賈玲的臉,從這裡就足以看出當下賈玲身材上的變化了。
  • 俄羅斯最冷的天氣零下70度,俄羅斯人卻要這麼玩,真是膽子太大
    70度,俄羅斯人卻要這麼玩,真是膽子太大了  我們中國的發展勢頭,在近些年來是非常迅猛的,現在我們在假期的時候都會考慮出去旅遊。俄羅斯人會在冬季選擇冬泳比賽,就是在零下71度的天氣,這樣的冬天,只要一碰到水就會瑟瑟發抖的,更別說在水裡遊泳了,然而俄羅斯人就會在這樣的天氣下遊泳。
  • 海南這麼冷的天,如果再來個颱風……23號颱風「科羅旺」即將生成!
    海南這麼冷的天,如果再來個颱風……23號颱風「科羅旺」即將生成!今天內容依舊和天氣有關~快搬凳子坐著聽一下不過呢今天的主角換了咱不講「阿冷」咱來嘮嘮「阿臺」沒錯就是颱風!!
  • 廣州有多冷?昨天爆水管,今天下霜!下一波冷空氣又要來了~
    昨天有多冷 ??? 這麼說吧 冷到「爆水管」!!! 「這麼冷不如就下個雪吧」 這位網友真實預言家~ 恭喜廣州成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