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作為原先非常強勢的老牌985,這些年由於地域因素等各方面原因導致名聲漸漸不傳。
我們就教育部的第四次學科評估當中,中南部地區高校神龍擺尾,尤其是東南大學從原來的中上遊985一躍成龍,憑藉著整整12個A等學科有5個A+級別的學科獨佔鰲頭,可以說是高校當中的最大贏家。
一時之間,東南大學地位儼然上升到前列985高校的行列,甚至有東南大能與南京大相提並論的說法!
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老牌985,尤其是以吉大為首的東北地區的高校:吉林大學、大連理工、東北大學這幾所傳統985卻沒有獲得一個A+級別的學科,這在學術界內飽受質疑。
如今,吉大不得面對外界最大的壓力,因為吉大曾經太過於輝煌了!還記得曾幾何時,那時候的吉大是中國響噹噹的前十名校,在我們的東北地區就是名正言順的一哥的存在 。
反觀我們中部地區的中南大學,作為一所常年各大榜單排名在20-30位的中下遊985,這次學科評估雖然沒有東南大學那麼奪目耀眼,但是也是斬獲了三個A+級別的學科。
對比吉大僅僅只有2個A級別的學科,這也太過於「慘烈」了。就這次評估而言,吉大的衰落之勢太明顯了,連曾經的小弟哈工大漸漸也已經穩穩壓制了昔日老大哥!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編者仔細思考了以下兩個最重要的點!
地域經濟因素影響力佔比漸漸增大
近些年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東北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狀況要遠遠落後於中部、南部地區。這就導致很多優秀的高分考生很難去選擇東北地區的高校,因為畢業後將會面臨薪酬、就業質量等一系列問題。
另外東北的氣候也是一大關鍵,普遍寒冷。許多地區的學子可能相當不適應寒風刺骨,這就導致了以吉大為首的東北名校漸漸處於天然的招生劣勢。
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點,我們從高校撥款來看,吉大的資金撥款在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是排在後10位倒數的!遠遠不及武大、浙大、南開等校。
科研經費的嚴重不足,就導致了先進學科前沿發展的緩慢,先進學科前沿發展的緩慢又導致了科研經費的不足,這就是一個非常惡性的循環,十分令人心痛!
吉大小區太多,結構龐雜
如果我們按照學校面積、校區數量來進行排名,吉大穩居全國前三!我們回顧那一段高校瘋狂合併的歷史,吉大吞了吉工大、白求恩醫科大、長春科技大、長郵之外又並了中國軍需大。
吉林大學居然整整有七個校區,而且有幾個校區之間相隔很遠,這就導致吉大的內部結構太過於龐雜,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
吉大雖然今天似乎有些沒落,但是我們必須要提起的是,吉大的輝煌歷史不能夠被淡忘!
吉大為我們國家培養了接近100位兩院院士,各類「傑青」學者僅次於浙大、北大、清華!
編者相信日後有一個契機,吉大一定還能夠再次騰飛!
#加油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