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副刊訊 文/本報記者劉瑛 圖/本報記者萬多
人物名片
張進國 大洋百貨華中區總經理
作為中國最大及最成功的百貨龍頭企業之一,大洋百貨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也已陪伴了武漢人9個年頭。
如今,大洋百貨已在全國開了16家門店,其中華中地區擁有6家門店。該公司華中區總經理兼武漢中山店店長張進國自豪地講,從2004年進駐武漢時的門庭冷落,到今天的繁華若市,9年來,大洋百貨在武漢市場的成功,的確是可圈可點的。
從2005年調來武漢工作開始,張進國每天都保持著10點準時巡店的習慣,每天都會把自己當作店裡的第一個顧客。他說:「在大洋百貨,每一個店長都必須先了解現場,再回來說話。」
正是這個細節,揭開了大洋百貨成功逆襲江城百貨業市場的冰山一角。
在曲高和寡困境中涅槃再生
他領大洋掀起江城促銷熱潮
如果要編一本大洋百貨集團12周年的年史,武漢大洋在其中的佔比應該是最重。在張進國眼裡,大洋百貨在武漢市場的成功是最典型的代表。
張進國在採訪中告訴記者:「大洋百貨的成功絕非偶然,我們的經營團隊來自海峽兩岸三地,管理層平均百貨經營年資超過15年以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是一群精通百貨經營與管理的專業技術團隊。公司堅持服務至上,務實創新的經營方針,為消費者營造獨具特色、舒適服務的購物環境,為廣大商家打造國際一流的高效經營平臺,這是大洋最終在武漢市場站穩腳跟的根本原因。」
2004年,大洋百貨成功躋身江漢路商圈。由於品牌定位偏高端,與商圈的實際消費水平並不吻合,開業的前兩年,大洋中山店的業績並不理想。5萬平米的賣場,有時一天的營業額才十幾萬元。這樣的業績,連員工都無法養活,何談立足武漢商界。
2005年下半年,張進國以「救火員」的身份來到武漢。他接手中山店後,針對市場重新調研。那段時間,他帶領團隊分析客戶群體,不停地做試銷活動,最終決定放棄曾花費大量精力引入的高端品牌,將賣場定位於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時尚流行品牌。至今,張進國依舊認為那是他進入大洋後,做過最艱難的決定。
2006年5月14日這天是母親節,張進國至今都能清晰地記得,那是他接手中山店後做的第一場大型促銷活動的揭幕日。儘管準備不充分,活動規則也未能完善,造成當天人頭攢動,客人們爭先恐後地參與,部分顧客甚至衝到辦公室要求兌換活動用券,當日營業時間延遲至凌晨4點。促銷活動結束了,賣場內女鞋、女裝等大部分貨品售罄。雖然這檔活動沒有給公司帶來一分錢的利潤,但卻聚集了人氣,提高了大洋百貨在武漢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同時也引起了商業同行的關注。說到那次活動的情形,張進國感慨道:商場,只要在經營上審時度勢,並以適時的促銷活動引導,自然會被消費者迅速接受。
此後,中山店從消費者的角度感受市場,成為武漢首個「買滿就送」的百貨商場,同時不斷策劃一系列活動,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
8年時光過去,大洋百貨中山店擁有超過40萬的VIP顧客,業績更是每年以兩位數遞增。2012年,大洋中山店的營業額更是率先突破10億元大關,成為武漢外來百貨的翹楚。
在堅守與創新中不斷超越
他助大洋成為江城「美麗原產地」
短短8年內,大洋百貨成功地改變了整個武漢商業版圖,在三鎮布下了一個三足鼎立的商業格局,光谷店和龍陽店更是先後改變兩個商圈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在外人眼裡,三家大洋都以流行時尚為基本定位,但在張進國眼裡,這三家店,卻各有不同。
對武漢人來說,「美麗原產地」代表的不僅僅是大洋百貨的宣傳語,更是一種潮流時尚的生活方式。張進國接手中山店後,用一年半的時間展開調整工作,使中山店成為一家流行時尚型百貨店。中山店找準定位後,業績開始年年增遞,緊接著光谷店和龍陽店相繼開業,大洋百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消費者走進大洋百貨不用看LOGO,就知道這裡是大洋百貨。「三家店從開業到現在,以時尚流行為核心定位,並結合所在商圈的特徵不斷進行調整,其中中山店以流行時尚為主定位,無論是商品組合還是品牌結構,都會更適合江漢路商圈;光谷店在保證原有學生消費群體的基礎上,進行品牌升級,走品質時尚路線,滿足商圈形成後消費者的需求;龍陽店目前已完成第一輪的商品調整,隨著地鐵的建成,龍陽店將成為漢陽地區購物者的首選。」張進國滿是自信地向記者介紹。
在購物環境上,為了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購物體驗,三家店每年都會進行改裝調整、裝修升級,不斷引進更具人氣、更符合流行的時尚商品。今年光谷店更是斥巨資進行改裝升級,龍陽店目前也在積極籌備中,明年將會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在品牌引進上,張進國更是大膽打破一般商場常規的做法,每半年對品牌進行一次升級調整,做到「什麼流行賣什麼」,對這種獨具一格的「大洋模式」,張進國的回答是:「賣場只有不斷吸收新鮮血液,才能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起初,張進國為了扭轉中山店的虧損局面,將促銷重點放在了女鞋上,當女鞋品牌線從二十多支變成三十多支時,大洋百貨迅速得到業界認同,百麗、哈森、星期六等眾多集團品牌主動和大洋百貨接洽,要求入駐。如今,三家大洋百貨女鞋專櫃已經超過了100個,被業界稱為「女鞋王國」。對武漢人來說,大洋百貨是買鞋首選之地。對品牌商來說,想進駐大洋,請先排隊。
在營銷方面,每年的周年慶是大洋百貨的重頭戲,張進國從消費者的角度感受市場,不斷作出新的改變與嘗試。張進國表示,一家新店需要靠不停地促銷來積聚人氣,提升知名度。一旦被市場所接受,就要靠好的服務、優質的商品和一流的設施來留住顧客,而大洋百貨的12周年慶,將會是回饋給顧客的最好禮物!
對話張進國:
大洋百貨的未來發展
記者:大洋百貨將朝什麼方向努力?
張進國:大洋百貨會朝更時尚,更流行的主導方向發展,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大洋百貨在結構上會作一些適度的調整,朝著購物中心的模式嘗試發展,使整個集團多元化,同時也會把臺灣一些頗負盛名的餐飲業、娛樂業等項目,引進到武漢市場。
記者:大洋百貨在武漢未來的戰略是怎樣的?
張進國:目前武漢三家店穩步推進,不斷挖掘內部潛力,以滿足各類消費群體需求。另外一方面,大洋百貨會在一些繁華的商圈或是武漢周邊區域,像後湖、青山、漢南、黃陂等地嘗試性開發不同體量的商業,當然結合大洋百貨在武漢的優勢,也會向周邊二三線城市進軍,如荊州、十堰、仙桃、潛江等,以收購或開發新的購物中心等不同的形式進行合作。未來三到五年內,大洋百貨整個商業運作模式會漸漸完善,屆時整個體系既有流行時尚中心,又賦有社區型百貨,還會推出奢侈精品店。
記者:面對電商的衝擊,大洋百貨採取哪些措施應對?
張進國:百貨經營上與網絡區分開,未來可能考慮把百貨實體發展成客戶體驗,消費者可用網絡價格購買實體商品,線上線下結合,做到更人性化,更好地服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