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趙丹 受訪者供圖
2020年9月,河南鄭州56歲女子蘇敏收拾行李開著小車自駕遊,她一心想要遠離窒息的婚姻和生活狀態,不刻意制定計劃不定歸期,只想往溫暖的南方去。隨後,「56歲女子逃離家庭自駕遊」成為熱點。
有人從她身上看到自己媽媽、婆婆以及廣場舞阿姨們的影子,看了關於她的報導會和長輩說「你也學一下為自己活。」
有人從她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婚姻常態,忙著照顧丈夫、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完成母職,哪怕守著缺愛、孤獨的婚姻,所有人都視為理所應當。
有人從她身上看到中老年群體自我喚醒,對俗世的逃離,對自由的嚮往,對有話說、有人知冷熱的感情的渴盼。
如同「假靳東」事件讓人開始留心中老年女性群體的情感問題,蘇敏的故事把整個群體再次推到公眾視野。
共鳴也好,爭議也罷,蘇敏沒有過多理會網上的喧囂,她就是一個普通女性,忙碌了半生,想在路上找到情緒出口,完成對自我的情感救贖。
12月1日,蘇敏還在雲南,已經外出三個月。她的心態有何改變?她收穫了什麼?她和丈夫的的狀態是否如她所說?最親近的人如何看待她的舉動……記者分別對話蘇敏以及她的女兒女婿。
通過三人交叉講述可以得知,蘇敏和丈夫相親結識,有一個獨生女。她先後做過送報員、清潔工、超市促銷員等零工。最後一份工作就是促銷員。女兒生下雙胞胎後,考慮到女兒女婿是雙職工,蘇敏辭職,在女兒家幫忙照顧,直至兩個外孫上幼兒園。
她的前半生像大多數中國家庭主婦一樣,一直被家庭羈絆,而與丈夫年輕時頻繁爭吵、打架,年老以後無話可說、談不到一起的困境,以及多種原因,促使她選擇逃離。
她告訴記者,下一站是雲南西雙版納,有可能明年五月份外孫過生日才返回河南鄭州。談到和丈夫的感情狀態,她說不會離婚。
希望這次短暫逃離,能帶給蘇敏個人以及整個家庭新的生機。
對話蘇敏
下一站是西雙版納,春節不打算回鄭州
記者:你現在哪裡?春節回來嗎?
蘇敏:雲南大理。這一路出來去了四川成都、雲南大理等地方。大概春節不會回去,計劃明年四五月份外孫過生日再回去。我想去的地方還有很多。
記者:現在錢花的怎麼樣了?
蘇敏:老本又賠裡面一千多(笑)。反正出來旅遊嘛,就是花錢。
記者:吃住行一切都好吧?
蘇敏:還好,我吃住就在車上。吃飯就是麵條,米飯炒菜,在車上吃飯比較簡單。停車停在有人的地方,好很多。除了有點上火,其他都很好,帶的也有應急藥品。這邊天氣很暖和,不冷。
記者:下一步計劃去哪裡?
蘇敏:準備去雲南西雙版納。
記者:旅途中認識很多朋友吧?
蘇敏:是的,認識很多,不過昨天和他們分開了,現在又落單了。
記者:現在出來一段時間了心情如何?
蘇敏:心情好了許多。每天忙著拍視頻,剪視頻,比較忙,就過得比較充實,根本沒有時間想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想著在外面多待一段,具體行程也沒有安排和計劃,累了就休息。
記者:家裡什麼情況?
蘇敏:有一個女兒,現在兩個外孫上幼兒園了,我在家沒有太多事,光靠女兒女婿倆人就可以了。於是決定出來了。
當過送報員、清潔工,「走紅」後多了很多祝福自己的網友
記者:感覺你發的視頻談吐很好,之前做什麼工作?
蘇敏:我就是一個普通打工的,之前做過送報員,還當過清潔工掃過馬路。一個人生活經歷的多了,想得多一些。
記者:有什麼愛好麼?學拍視頻用了多久?
蘇敏:以前還跳舞,後來在超市上班太忙了,就沒有唱歌跳舞。視頻是自己學習剪輯拍攝的,還是老手機。學習這個沒有花多長時間,邊拍邊學。
記者:你覺得大家怎麼突然這麼關注你?
蘇敏:大家可能看了之後覺得對我的故事感興趣吧。很多人給我發私信,都是祝福我、支持我。
記者:旅途中有人幫助你嗎?
蘇敏:路上會碰到車友,平常看我一個人,在路上一起走都比較照顧我,我走得慢了會等著我。住宿時特意讓我把車停到中間。現在經常接媒體電話,顧不上做飯,他們做好了會喊我去吃。
記者:有和你一樣經歷的車友嗎?
蘇敏:年齡有大有小,大多數比我年齡大。多數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好,夫妻二人開著房車出來旅遊,沒有和我一樣經歷的。
記者:是因為旅遊才買的車嗎?
蘇敏:不是,我喜歡車,早早去考了駕照。之前我給弟弟那邊打工,他那裡需要送貨,需要人開車,所以我就學了開車。
記者:車是自己買的嗎?
蘇敏:這車裸車9.9萬,全部下來11萬左右。當時買車時已經退休了,在超市打工,還有退休金,我交首付女兒給了三萬塊。然後每月還款,還了兩年,這個車我才買下來。反正就是喜歡車,雖然手裡緊巴點,買了也就值了。
不考慮離婚不奢求相愛,老來有個伴就行
記者:家人有和你聯繫嗎?
蘇敏:女兒每天和我聯繫,問我到哪了,安全不安全。他(丈夫)基本上沒有聯繫過。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網上關於我的報導。
記者:關係不是特別好?
蘇敏:反正不是特別好,結婚30多年了
記者:那你出來的原因和他有關嗎?
蘇敏:主要是在家裡成天受氣,想出來看看不受氣是什麼感覺。
記者:覺得不關注你的內心?
蘇敏:我們兩個本來就是兩個平行線,沒有交點,怎麼會有互相關心呢?
記者:冒昧問下有考慮分開嗎?
蘇敏:我以前就是為了孩子而活,直到現在也是。現在年齡大了,再去離婚,孩子會怎麼想,他也提過既然過得不幸福,真離婚也行,但是我感覺這樣的話,我已經堅持走了這麼多年了,像我這個年齡又不可能重新開始,離婚的話,對我對他對這個家庭有什麼好處呢?
離婚對我來說是解脫,但是現在對我來說,跑出來自駕遊也能解脫,何必要去離婚呢?
我們畢竟有女兒,老了不能相愛,但是也許老了有個伴呢?
記者:所以說你回去還是會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
蘇敏:必須這樣,談不上誰照顧誰。其實回去以後和出來也差不多。現在我們從女兒家搬出來了,回到自己的房子裡,一人一間房,和租房子一樣,反正有個大事了有個說事的人就行了,別的也不奢求。
記者:婚姻和家庭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蘇敏:婚姻對我來說很失敗的,家庭對我來講,我活著的價值就是女兒在支撐著。
對話蘇敏女兒
支持媽媽自駕遊,最擔心她的安全
記者:媽媽出去這麼久,最擔心什麼?她會和你交流什麼?
蘇敏女兒:安全問題。她一個人外出很不安全。我們倆經常聯繫,她一般都說還可以,挺安全的。但是有回她開著車差點睡著,打了個激靈才醒過來,當時沒敢跟我說,後來無意中才說出來。
記者:她這一走,你少了個幫手啊,照顧倆孩子挺累的。
蘇敏女兒:對,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後來慢慢還行。
記者:從你懷孕到生孩子,你媽媽是不是幫了很多?
蘇敏女兒:確實幫了很多忙,(對倆孩子)可能做的事比我還多。她是幹活比較利索的一個人,天天忙來忙去的。孩子生病時,我媽也是提出來由她照顧,讓我們好好休息。
記者:媽媽在你心裡是什麼性格?
蘇敏女兒:直爽,特別勤快,很能幹。
記者:媽媽第一次提要出去自駕遊,你什麼反應?
蘇敏女兒:挺吃驚,覺得有點不現實。後來她就給我描述,我也深度了解了自駕遊,於是支持她去。
記者:你支持她出去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蘇敏女兒:我知道她喜歡旅遊,而且她需要去散心。她的精神狀態有些壓抑,照顧孩子確實很難很累,而且是照顧兩個。平時我們一上班,就是媽媽一個人照顧。
爸媽確實合不來,以前還老打架
記者:媽媽和爸爸的感情狀態確實如她所說那樣麼?
蘇敏女兒:是的。他們之間正兒八經的說話很少,一說話就容易有矛盾。我爸也是年齡大了,囉嗦,老是說我媽這不對那不對。尤其是在照顧孩子上面,會要求我媽,不停指揮、說教。他也說我和我老公,誰都說。
記者:他們倆是從育兒分歧開始這種狀態,還是你打小就是這樣?
蘇敏女兒:從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小時候還不如現在,現在年齡大了不打架了,我小時候他們還老打架。
記者:平常會和媽媽說些掏心窩的話談談她的情感問題嗎?
蘇敏女兒:我也會經常和媽媽聊,但是他們這麼多年就這麼過來了,很多東西已經根深蒂固了,彼此性格就是這樣的,改不了了。
記者:那你爸爸會詢問媽媽出去自駕遊的事情嗎?有表達關懷嗎?
蘇敏女兒:沒有。有時我主動提,我爸也是三言兩語就打發了,說不下去。他和我們的交流是正常的,他現在從我家搬回去住了,現在會正常的關心他的外孫(笑)。
原生家庭影響了我的擇偶觀、育兒觀
記者:他們間的狀態會影響你的感情觀和婚姻觀嗎?
蘇敏女兒: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影響,我就覺得我得找個好人(笑)。因為我小時候,我爸那種家庭暴力確實看著挺恐怖的,我結婚就想找個脾氣好的對象。我老公確實沒什麼脾氣(笑)。
記者:所以說這個原生家庭確實很重要啊,會影響你的擇偶觀。
蘇敏女兒:是啊,可能別人會選擇愛情,我可能會加一條,脾氣必須得好。
記者:爸爸是冷暴力還是會動手的那種?
蘇敏女兒:會動手,也會對我動手,不聽話會打。他發脾氣時會扔東西、摔東西,最怕這一點,小孩看見確實是很恐怖的,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記者:所以你在對待自己孩子上面會比較注意?
蘇敏女兒:是的!
記者:那你對爸爸的情感是不是多了點怕?
蘇敏女兒:我可能在情感上和媽媽近一點,對爸爸有一點怕。
他可能有點重男輕女,他本身對我稍微疏離一點。
記者:爸爸媽媽真的是AA制嗎?
蘇敏女兒:是的,雖然沒有明說你花你的、我花我的,但真得是這樣子。我爸他自己的錢自己花,不可能給我媽,有時候還會給我媽要點錢,我媽心軟了給一點,後來慢慢不給了。
記者:那冒昧問句,爸媽這麼多年這樣,有沒有和媽媽交流過讓他們索性分開過?
蘇敏女兒:有!看到他們打架很恐怖,我就提乾脆你們離婚好了。我媽有時候說因為我,有時候說因為老了,不想再折騰了。
記者:你現在也當媽媽了,有沒有和爸爸多些走心的溝通,讓他對待媽媽好一點?
蘇敏女兒:也有,前段時間還側面「敲打」他,他說哎呀,我跟你媽沒有那麼大的仇恨。反正他沒有主動提過。
記者:你覺得和你小時候相比,他現在有改變嗎?
蘇敏女兒:就是年齡大了,不動手了,人也變囉嗦了,該吵架還是吵。
記者:但是親情是割捨不斷的,對於以後你的想法呢?
蘇敏女兒:是,我的想法就是父母再怎麼樣也是父母,我會盡到自己的責任,該做什麼做什麼。希望他們至少平和生活。看過年我媽回來不回來,到時候溝通一下,主要是我爸表面上說的好好的,遇到事情就會急,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說的有用沒。
記者:所以作為女兒你也挺心累的?
蘇敏女兒:對,有時候想著你們趕快分開吧,我也省點心。爸媽都是最親的人,不想他們發生衝突。
期待媽媽自駕遊是他們的感情轉機,爸媽之間能平和
記者:你覺得媽媽的事情為何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呢?
蘇敏女兒:我也是突然發現原來這樣的家庭有這麼多,甚至有的遭遇比我媽還要嚴重一些。我媽至少走出來了,有的就因為各種原因不敢離婚,死死苦撐著。我媽影響比較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太多了,大家比較羨慕她能不顧一切走出來。大家不能都這樣,會關注她,也期盼自己哪天能這樣走出來。
記者:媽媽之前就是打零工是吧?和爸爸的狀態一直如此嗎?
蘇敏女兒:媽媽幫我看孩子之前,在超市做促銷員,之前在廣東我舅舅廠裡打工,那時候她去廣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躲我爸。那時候我在上大學,他們在家裡總是吵架,我上學時也在擔心他們會不會打起來。我在家,我還能勸勸,我爸還能收斂點,我就怕我媽挨打也不跟我說。
記者:這樣的生活給媽媽帶來哪些影響?她有沒有情緒出口?
蘇敏女兒:她心理上有點抑鬱,平時容易情緒低落。她在家也沒什麼愛好,現在就是旅行去了。旅行算是她的情緒出口吧。
記者:你爸爸有什麼愛好啊?
蘇敏女兒:他愛好可多了,打球、跳舞、釣魚,朋友很多。我看他手機上存的會標註球友、魚友。他的生活會自己安排。他就是大男子主義。
記者:我可不可以和你爸爸溝通下,採訪幾個問題?外人溝通會不會對他有所觸動?
蘇敏女兒:現在關於我媽的報導鋪天蓋地,我擔心他會介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家暴這個細節,我沒敢跟他提。他比較愛面子,有時候之所以和我媽吵架、打架,就是好面子。比如我媽去牌桌上叫他回去,他回去就會打她一頓,因為讓他感覺沒面子了。
記者:現在大家覺得缺失爸爸的聲音,出來簡單說幾句有可能嗎?
蘇敏女兒:前幾天我跟他提報導的事,他還打趣「以後我的形象就是負心漢了」。我現在沒有跟他說那麼深,我怕他會介意,會產生更深的家庭矛盾,我很顧慮這個問題。
而且問他沒有什麼意義。他在外人面前都是老好人的形象,脾氣好,孝順,但是我媽這邊的親戚是知道的。你問他的話他也不會承認。沒有人會承認自己家暴的。
記者:那你希望爸媽以後是什麼樣的狀態?
蘇敏女兒: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想讓他們和其他夫妻一樣的狀態,互相照顧、扶持,畢竟都老了。不奢望有多好,至少做到相敬如賓,好好地活下去。
記者:他們之間欠缺搭建什麼橋梁,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關係近一些?
蘇敏女兒:之前支持我媽媽出去自駕遊也有這個原因,可能大家老是在一個屋簷下太近了,就像有人說的人和人要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距離才會產生美,可能我媽出去一段時間,我爸會有所改變。但是具體怎樣要等我媽回來了,看我爸是什麼態度。
記者:對於媽媽的以後你有什麼想法?
蘇敏女兒:她怎麼開心怎麼做。她願意旅遊就旅遊,她願意回來就回來。希望她真地開心。
希望我爸媽以後之間能達到平和,哪怕像朋友一樣相處就好。
對話蘇敏女婿
由衷感謝嶽母幫忙照顧孩子,她非常細心
記者:你和嶽母共同生活的時間久嗎?
蘇敏女婿:從孩子出生到他們倆上幼兒園這幾年,我們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白天都是她幫忙帶孩子,晚上孩子跟著我們。
我們是雙職工比較忙,孩子是雙胞胎,非常需要家裡幫忙。
還有一個特殊情況,我媳婦之前是三胞胎,因為一些原因做了減胎,孩子出生前後,經常往返醫院,2017年春節都是在醫院過的。所以非常需要家裡人幫忙。
記者:等於你愛人從懷孕到生產到孩子上幼兒園,都是嶽母在幫忙?
蘇敏女婿:孩子出生以後,她就把超市促銷員的工作辭了。我這邊的父母也來過一段時間幫忙,但是他們之前都在漯河農村,對鄭州不熟悉,在這裡出個門,帶個孩子,我們還得操心他們二老。包括生活習慣也都差異太大,後來就又回去了。
記者:你覺得嶽母性格如何?嶽母幫你們照顧孩子肯定很細心吧?
蘇敏女婿:我嶽母她性格蠻好的,非常善良,勤勞。我們家的家務也是她做。她照顧孩子特別無微不至,比較細緻,比如在小區帶孩子玩,她非常細心,怕孩子磕著、碰著。
記者:從你做女婿的角度,對嶽母肯定很感激吧?
蘇敏女婿:對,確實幫忙挺多的。有時候比如我媳婦和嶽母因為帶孩子的觀念也有爭執,但是不管怎麼爭,嶽母還是留下來,不放心倆孩子。這也是每個家庭都經常有的現象。
嶽父母關係確實比較緊張,作為小輩希望他們能放下
記者:嶽母之前一直打零工?
蘇敏女婿:可能你也看過報導,他們很早就開始AA制生活了,在沒有拿到退休金之前沒收入,她也不會給我嶽父伸手要錢。
記者:作為女婿你支持嶽母出去自駕遊嗎?
蘇敏女婿:我們一直都很支持。她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生活久了,不跳出來,她心裡(會)一直裝著這些瑣事,出去自駕遊對她來講換個環境,心情、身體狀況都會慢慢好起來。
記者:感覺你嶽母挺用心的去學習拍攝和剪視頻。
蘇敏女婿:其實一年前,我嶽母就問我剪視頻用哪個軟體什麼的,我當時沒有太留意,現在覺得挺內疚的。視頻都是她一點一點去學習的。
記者:她和你嶽父的關係真的如網上說的那樣嗎?
蘇敏女婿:他們倆見面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就很僵。現在就是各過各的。孩子沒出生前,我們沒有住在一起,我嶽母白天去超市上班,晚上回去,就這還發生過幾次大半夜他們吵架,我們開著車過去勸架的情況。我和媳婦現在也擔心,他們以後倆人在同一個屋簷下,再鬧矛盾咋辦。
而且我嶽母有點抑鬱的表現,有時會有過激的反應。我嶽父這人有個特點,從來不讓步,越吵越來勁,不會停下來。我嶽父其實也老挑我和我媳婦的毛病(笑)。
後來我嶽母說要出去旅遊,我們挺支持的,倆人分開了,不會吵架了。
記者:那嶽母出去這麼久了,嶽父有沒有側面和你們打聽過?
蘇敏女婿:很少。
記者:從你做女婿的角度,你嶽父嶽母是什麼樣的感情狀態?
蘇敏女婿:我嶽母出去旅遊之後,我嶽父就搬回去住了。
他倆磕磕絆絆多一些,方方面面的理念,一輩子了也沒有合到一起,只能這樣總結。現在都是各幹各的,有時候因為小孩的關係,比如出去玩、吃飯,他們倆也是拌嘴的多,基本沒有達成一致過。
記者:你應該會很擔心他們的狀態吧?
蘇敏女婿:他們倆吵架時,我嶽父習慣性說一些比較狠的話,所以這也是我和媳婦擔心的點,他們以後倆人單獨住怎麼辦。雖然年齡大了,但是還是擔心他們發生肢體上的衝突,導致不可逆的後果。
記者:你愛人是獨生女,嶽父母他們倆這種狀態,你是否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
蘇敏女婿:經濟上倒不是特別擔心,我嶽父退休金還可以,住院報銷基本上也能全報。我和我媳婦也分析過,除非是出現老人臥床這種情況,需要人寸步不離,我們家這種情況可能會請護工。
記者:他們現在是分居狀態嗎?
蘇敏女婿:很早之前他們就分房住了。一人一個屋,他們倆的所有物品也是分開放的。
記者:他們倆會看網上的熱議嗎?
蘇敏女婿:會的,我嶽母看了很多評論感覺很暖心。我嶽父也知道這個事,但是他只開玩笑式說過一句,「你媽在外面是不是把我給賣了」。
他到這個年齡了,現在也不是特別在意,其實親戚朋友都知道他們之間的狀態,事實就是這樣,看了也不會多提。
記者:那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勸說嶽父以後做些改變?
蘇敏女婿:別說勸說他對我媽改變了,勸說他對我們做些改變都說不通。他會挑刺,比如孩子有時磕磕碰碰也正常,不要幹涉太多,只要不是危險的東西,我和媳婦倒是提倡孩子多感受的。但是我嶽父會說我們,就習慣性地讓人覺得不舒服。跟對我嶽母那時候是一樣的。原來嘮叨的對象是我嶽母,我嶽母出去了,嘮叨對象變成我們了(笑)。
記者:作為女婿,你希望他們以後是什麼狀態?
蘇敏女婿:我嶽母外出旅遊這段時間,借這個契機,我們希望他們以後能放下以前的不愉快,畢竟年齡大了,以後生活上彼此都有個幫襯。
其實我嶽母也需要,老了一個人確實孤單。她也不可能一直在外頭旅遊。以後年齡大了,開車也不安全了,我們也不可能讓她老是一個人出去旅遊。
所以我們也是希望嶽母僅僅是短暫離開,用這種方式去調解心情。但不是常態。
呼籲大家理性看待,採取多種方式調解心情
記者:你覺得嶽母的舉動為何引起這麼多關注?
蘇敏女婿:其實我們沒想到。我嶽母這個視頻,大家關注高那個視頻,其實是在她還沒有出去時拍的。可能剛好那天她受氣了,和我嶽父吵架了,就在車上錄了段視頻,不過當時她已經決定出去了,準備都做的差不多了。然後多個平臺就火了。我們知道這個事,也是認識我嶽母的人說的。
記者:親友有何反應?
蘇敏女婿:他們更多的是打趣「大媽出名了,上熱榜了」,因為親戚朋友對於我嶽父母的狀態都知道,這麼多年了,所以並不感到稀奇。
記者:可能很多人羨慕你嶽母有勇氣邁出這一步。
蘇敏女婿:是的,其實我嶽母一直都在想這種狀態下,如何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包括自駕遊,自從她有這個念頭,她為此準備了一年多,一直堅持在查攻略,學習剪輯視頻。沒有出去自駕遊前,她就有意識地去周邊景點取景,拍攝視頻。
記者:對於大家的關注,你作為女婿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蘇敏女婿:我們擔心會引起別的家庭的效仿,因為不是說所有家庭都有條件能立即放下一切去自駕遊,我嶽母的情況只是個例,她現在能沒有任何牽絆出去。
因為這個事情影響很大,我們擔心會對一些網友內心衝撞很大,不顧一切出去,反而激化家庭矛盾,也有這種可能性。所以說我們也希望媒體報導時能正向引導。
大家可以通過關注我嶽母這個事情,調解自己的心情,但是並非僅僅是自駕遊這一種方式。我認為在家裡學會表達自己的訴求,不然一直壓抑,誰都頂不住。
我們家和嶽母的約定就是幫忙帶孩子到幼兒園。現在我嶽母出去了,我媳婦離職了,在家看孩子,不是說孩子上幼兒園了就不需要幫忙了。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呼籲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方式來緩解、調試自己的心態。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新聞「哈勃計劃」稿件,著作權歸大象新聞 東方今報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