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的救贖:56歲逃離家庭自駕遊,歸期未定,不離婚

2020-12-05 騰訊網

大象新聞記者 趙丹 受訪者供圖

2020年9月,河南鄭州56歲女子蘇敏收拾行李開著小車自駕遊,她一心想要遠離窒息的婚姻和生活狀態,不刻意制定計劃不定歸期,只想往溫暖的南方去。隨後,「56歲女子逃離家庭自駕遊」成為熱點。

有人從她身上看到自己媽媽、婆婆以及廣場舞阿姨們的影子,看了關於她的報導會和長輩說「你也學一下為自己活。」

有人從她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婚姻常態,忙著照顧丈夫、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完成母職,哪怕守著缺愛、孤獨的婚姻,所有人都視為理所應當。

有人從她身上看到中老年群體自我喚醒,對俗世的逃離,對自由的嚮往,對有話說、有人知冷熱的感情的渴盼。

如同「假靳東」事件讓人開始留心中老年女性群體的情感問題,蘇敏的故事把整個群體再次推到公眾視野。

共鳴也好,爭議也罷,蘇敏沒有過多理會網上的喧囂,她就是一個普通女性,忙碌了半生,想在路上找到情緒出口,完成對自我的情感救贖。

12月1日,蘇敏還在雲南,已經外出三個月。她的心態有何改變?她收穫了什麼?她和丈夫的的狀態是否如她所說?最親近的人如何看待她的舉動……記者分別對話蘇敏以及她的女兒女婿。

通過三人交叉講述可以得知,蘇敏和丈夫相親結識,有一個獨生女。她先後做過送報員、清潔工、超市促銷員等零工。最後一份工作就是促銷員。女兒生下雙胞胎後,考慮到女兒女婿是雙職工,蘇敏辭職,在女兒家幫忙照顧,直至兩個外孫上幼兒園。

她的前半生像大多數中國家庭主婦一樣,一直被家庭羈絆,而與丈夫年輕時頻繁爭吵、打架,年老以後無話可說、談不到一起的困境,以及多種原因,促使她選擇逃離。

她告訴記者,下一站是雲南西雙版納,有可能明年五月份外孫過生日才返回河南鄭州。談到和丈夫的感情狀態,她說不會離婚。

希望這次短暫逃離,能帶給蘇敏個人以及整個家庭新的生機。

對話蘇敏

下一站是西雙版納,春節不打算回鄭州

記者:你現在哪裡?春節回來嗎?

蘇敏:雲南大理。這一路出來去了四川成都、雲南大理等地方。大概春節不會回去,計劃明年四五月份外孫過生日再回去。我想去的地方還有很多。

記者:現在錢花的怎麼樣了?

蘇敏:老本又賠裡面一千多(笑)。反正出來旅遊嘛,就是花錢。

記者:吃住行一切都好吧?

蘇敏:還好,我吃住就在車上。吃飯就是麵條,米飯炒菜,在車上吃飯比較簡單。停車停在有人的地方,好很多。除了有點上火,其他都很好,帶的也有應急藥品。這邊天氣很暖和,不冷。

記者:下一步計劃去哪裡?

蘇敏:準備去雲南西雙版納。

記者:旅途中認識很多朋友吧?

蘇敏:是的,認識很多,不過昨天和他們分開了,現在又落單了。

記者:現在出來一段時間了心情如何?

蘇敏:心情好了許多。每天忙著拍視頻,剪視頻,比較忙,就過得比較充實,根本沒有時間想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想著在外面多待一段,具體行程也沒有安排和計劃,累了就休息。

記者:家裡什麼情況?

蘇敏:有一個女兒,現在兩個外孫上幼兒園了,我在家沒有太多事,光靠女兒女婿倆人就可以了。於是決定出來了。

當過送報員、清潔工,「走紅」後多了很多祝福自己的網友

記者:感覺你發的視頻談吐很好,之前做什麼工作?

蘇敏:我就是一個普通打工的,之前做過送報員,還當過清潔工掃過馬路。一個人生活經歷的多了,想得多一些。

記者:有什麼愛好麼?學拍視頻用了多久?

蘇敏:以前還跳舞,後來在超市上班太忙了,就沒有唱歌跳舞。視頻是自己學習剪輯拍攝的,還是老手機。學習這個沒有花多長時間,邊拍邊學。

記者:你覺得大家怎麼突然這麼關注你?

蘇敏:大家可能看了之後覺得對我的故事感興趣吧。很多人給我發私信,都是祝福我、支持我。

記者:旅途中有人幫助你嗎?

蘇敏:路上會碰到車友,平常看我一個人,在路上一起走都比較照顧我,我走得慢了會等著我。住宿時特意讓我把車停到中間。現在經常接媒體電話,顧不上做飯,他們做好了會喊我去吃。

記者:有和你一樣經歷的車友嗎?

蘇敏:年齡有大有小,大多數比我年齡大。多數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好,夫妻二人開著房車出來旅遊,沒有和我一樣經歷的。

記者:是因為旅遊才買的車嗎?

蘇敏:不是,我喜歡車,早早去考了駕照。之前我給弟弟那邊打工,他那裡需要送貨,需要人開車,所以我就學了開車。

記者:車是自己買的嗎?

蘇敏:這車裸車9.9萬,全部下來11萬左右。當時買車時已經退休了,在超市打工,還有退休金,我交首付女兒給了三萬塊。然後每月還款,還了兩年,這個車我才買下來。反正就是喜歡車,雖然手裡緊巴點,買了也就值了。

不考慮離婚不奢求相愛,老來有個伴就行

記者:家人有和你聯繫嗎?

蘇敏:女兒每天和我聯繫,問我到哪了,安全不安全。他(丈夫)基本上沒有聯繫過。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網上關於我的報導。

記者:關係不是特別好?

蘇敏:反正不是特別好,結婚30多年了

記者:那你出來的原因和他有關嗎?

蘇敏:主要是在家裡成天受氣,想出來看看不受氣是什麼感覺。

記者:覺得不關注你的內心?

蘇敏:我們兩個本來就是兩個平行線,沒有交點,怎麼會有互相關心呢?

記者:冒昧問下有考慮分開嗎?

蘇敏:我以前就是為了孩子而活,直到現在也是。現在年齡大了,再去離婚,孩子會怎麼想,他也提過既然過得不幸福,真離婚也行,但是我感覺這樣的話,我已經堅持走了這麼多年了,像我這個年齡又不可能重新開始,離婚的話,對我對他對這個家庭有什麼好處呢?

離婚對我來說是解脫,但是現在對我來說,跑出來自駕遊也能解脫,何必要去離婚呢?

我們畢竟有女兒,老了不能相愛,但是也許老了有個伴呢?

記者:所以說你回去還是會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

蘇敏:必須這樣,談不上誰照顧誰。其實回去以後和出來也差不多。現在我們從女兒家搬出來了,回到自己的房子裡,一人一間房,和租房子一樣,反正有個大事了有個說事的人就行了,別的也不奢求。

記者:婚姻和家庭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蘇敏:婚姻對我來說很失敗的,家庭對我來講,我活著的價值就是女兒在支撐著。

對話蘇敏女兒

支持媽媽自駕遊,最擔心她的安全

記者:媽媽出去這麼久,最擔心什麼?她會和你交流什麼?

蘇敏女兒:安全問題。她一個人外出很不安全。我們倆經常聯繫,她一般都說還可以,挺安全的。但是有回她開著車差點睡著,打了個激靈才醒過來,當時沒敢跟我說,後來無意中才說出來。

記者:她這一走,你少了個幫手啊,照顧倆孩子挺累的。

蘇敏女兒:對,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後來慢慢還行。

記者:從你懷孕到生孩子,你媽媽是不是幫了很多?

蘇敏女兒:確實幫了很多忙,(對倆孩子)可能做的事比我還多。她是幹活比較利索的一個人,天天忙來忙去的。孩子生病時,我媽也是提出來由她照顧,讓我們好好休息。

記者:媽媽在你心裡是什麼性格?

蘇敏女兒:直爽,特別勤快,很能幹。

記者:媽媽第一次提要出去自駕遊,你什麼反應?

蘇敏女兒:挺吃驚,覺得有點不現實。後來她就給我描述,我也深度了解了自駕遊,於是支持她去。

記者:你支持她出去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蘇敏女兒:我知道她喜歡旅遊,而且她需要去散心。她的精神狀態有些壓抑,照顧孩子確實很難很累,而且是照顧兩個。平時我們一上班,就是媽媽一個人照顧。

爸媽確實合不來,以前還老打架

記者:媽媽和爸爸的感情狀態確實如她所說那樣麼?

蘇敏女兒:是的。他們之間正兒八經的說話很少,一說話就容易有矛盾。我爸也是年齡大了,囉嗦,老是說我媽這不對那不對。尤其是在照顧孩子上面,會要求我媽,不停指揮、說教。他也說我和我老公,誰都說。

記者:他們倆是從育兒分歧開始這種狀態,還是你打小就是這樣?

蘇敏女兒:從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小時候還不如現在,現在年齡大了不打架了,我小時候他們還老打架。

記者:平常會和媽媽說些掏心窩的話談談她的情感問題嗎?

蘇敏女兒:我也會經常和媽媽聊,但是他們這麼多年就這麼過來了,很多東西已經根深蒂固了,彼此性格就是這樣的,改不了了。

記者:那你爸爸會詢問媽媽出去自駕遊的事情嗎?有表達關懷嗎?

蘇敏女兒:沒有。有時我主動提,我爸也是三言兩語就打發了,說不下去。他和我們的交流是正常的,他現在從我家搬回去住了,現在會正常的關心他的外孫(笑)。

原生家庭影響了我的擇偶觀、育兒觀

記者:他們間的狀態會影響你的感情觀和婚姻觀嗎?

蘇敏女兒: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影響,我就覺得我得找個好人(笑)。因為我小時候,我爸那種家庭暴力確實看著挺恐怖的,我結婚就想找個脾氣好的對象。我老公確實沒什麼脾氣(笑)。

記者:所以說這個原生家庭確實很重要啊,會影響你的擇偶觀。

蘇敏女兒:是啊,可能別人會選擇愛情,我可能會加一條,脾氣必須得好。

記者:爸爸是冷暴力還是會動手的那種?

蘇敏女兒:會動手,也會對我動手,不聽話會打。他發脾氣時會扔東西、摔東西,最怕這一點,小孩看見確實是很恐怖的,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記者:所以你在對待自己孩子上面會比較注意?

蘇敏女兒:是的!

記者:那你對爸爸的情感是不是多了點怕?

蘇敏女兒:我可能在情感上和媽媽近一點,對爸爸有一點怕。

他可能有點重男輕女,他本身對我稍微疏離一點。

記者:爸爸媽媽真的是AA制嗎?

蘇敏女兒:是的,雖然沒有明說你花你的、我花我的,但真得是這樣子。我爸他自己的錢自己花,不可能給我媽,有時候還會給我媽要點錢,我媽心軟了給一點,後來慢慢不給了。

記者:那冒昧問句,爸媽這麼多年這樣,有沒有和媽媽交流過讓他們索性分開過?

蘇敏女兒:有!看到他們打架很恐怖,我就提乾脆你們離婚好了。我媽有時候說因為我,有時候說因為老了,不想再折騰了。

記者:你現在也當媽媽了,有沒有和爸爸多些走心的溝通,讓他對待媽媽好一點?

蘇敏女兒:也有,前段時間還側面「敲打」他,他說哎呀,我跟你媽沒有那麼大的仇恨。反正他沒有主動提過。

記者:你覺得和你小時候相比,他現在有改變嗎?

蘇敏女兒:就是年齡大了,不動手了,人也變囉嗦了,該吵架還是吵。

記者:但是親情是割捨不斷的,對於以後你的想法呢?

蘇敏女兒:是,我的想法就是父母再怎麼樣也是父母,我會盡到自己的責任,該做什麼做什麼。希望他們至少平和生活。看過年我媽回來不回來,到時候溝通一下,主要是我爸表面上說的好好的,遇到事情就會急,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說的有用沒。

記者:所以作為女兒你也挺心累的?

蘇敏女兒:對,有時候想著你們趕快分開吧,我也省點心。爸媽都是最親的人,不想他們發生衝突。

期待媽媽自駕遊是他們的感情轉機,爸媽之間能平和

記者:你覺得媽媽的事情為何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呢?

蘇敏女兒:我也是突然發現原來這樣的家庭有這麼多,甚至有的遭遇比我媽還要嚴重一些。我媽至少走出來了,有的就因為各種原因不敢離婚,死死苦撐著。我媽影響比較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太多了,大家比較羨慕她能不顧一切走出來。大家不能都這樣,會關注她,也期盼自己哪天能這樣走出來。

記者:媽媽之前就是打零工是吧?和爸爸的狀態一直如此嗎?

蘇敏女兒:媽媽幫我看孩子之前,在超市做促銷員,之前在廣東我舅舅廠裡打工,那時候她去廣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躲我爸。那時候我在上大學,他們在家裡總是吵架,我上學時也在擔心他們會不會打起來。我在家,我還能勸勸,我爸還能收斂點,我就怕我媽挨打也不跟我說。

記者:這樣的生活給媽媽帶來哪些影響?她有沒有情緒出口?

蘇敏女兒:她心理上有點抑鬱,平時容易情緒低落。她在家也沒什麼愛好,現在就是旅行去了。旅行算是她的情緒出口吧。

記者:你爸爸有什麼愛好啊?

蘇敏女兒:他愛好可多了,打球、跳舞、釣魚,朋友很多。我看他手機上存的會標註球友、魚友。他的生活會自己安排。他就是大男子主義。

記者:我可不可以和你爸爸溝通下,採訪幾個問題?外人溝通會不會對他有所觸動?

蘇敏女兒:現在關於我媽的報導鋪天蓋地,我擔心他會介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家暴這個細節,我沒敢跟他提。他比較愛面子,有時候之所以和我媽吵架、打架,就是好面子。比如我媽去牌桌上叫他回去,他回去就會打她一頓,因為讓他感覺沒面子了。

記者:現在大家覺得缺失爸爸的聲音,出來簡單說幾句有可能嗎?

蘇敏女兒:前幾天我跟他提報導的事,他還打趣「以後我的形象就是負心漢了」。我現在沒有跟他說那麼深,我怕他會介意,會產生更深的家庭矛盾,我很顧慮這個問題。

而且問他沒有什麼意義。他在外人面前都是老好人的形象,脾氣好,孝順,但是我媽這邊的親戚是知道的。你問他的話他也不會承認。沒有人會承認自己家暴的。

記者:那你希望爸媽以後是什麼樣的狀態?

蘇敏女兒: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想讓他們和其他夫妻一樣的狀態,互相照顧、扶持,畢竟都老了。不奢望有多好,至少做到相敬如賓,好好地活下去。

記者:他們之間欠缺搭建什麼橋梁,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關係近一些?

蘇敏女兒:之前支持我媽媽出去自駕遊也有這個原因,可能大家老是在一個屋簷下太近了,就像有人說的人和人要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距離才會產生美,可能我媽出去一段時間,我爸會有所改變。但是具體怎樣要等我媽回來了,看我爸是什麼態度。

記者:對於媽媽的以後你有什麼想法?

蘇敏女兒:她怎麼開心怎麼做。她願意旅遊就旅遊,她願意回來就回來。希望她真地開心。

希望我爸媽以後之間能達到平和,哪怕像朋友一樣相處就好。

對話蘇敏女婿

由衷感謝嶽母幫忙照顧孩子,她非常細心

記者:你和嶽母共同生活的時間久嗎?

蘇敏女婿:從孩子出生到他們倆上幼兒園這幾年,我們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白天都是她幫忙帶孩子,晚上孩子跟著我們。

我們是雙職工比較忙,孩子是雙胞胎,非常需要家裡幫忙。

還有一個特殊情況,我媳婦之前是三胞胎,因為一些原因做了減胎,孩子出生前後,經常往返醫院,2017年春節都是在醫院過的。所以非常需要家裡人幫忙。

記者:等於你愛人從懷孕到生產到孩子上幼兒園,都是嶽母在幫忙?

蘇敏女婿:孩子出生以後,她就把超市促銷員的工作辭了。我這邊的父母也來過一段時間幫忙,但是他們之前都在漯河農村,對鄭州不熟悉,在這裡出個門,帶個孩子,我們還得操心他們二老。包括生活習慣也都差異太大,後來就又回去了。

記者:你覺得嶽母性格如何?嶽母幫你們照顧孩子肯定很細心吧?

蘇敏女婿:我嶽母她性格蠻好的,非常善良,勤勞。我們家的家務也是她做。她照顧孩子特別無微不至,比較細緻,比如在小區帶孩子玩,她非常細心,怕孩子磕著、碰著。

記者:從你做女婿的角度,對嶽母肯定很感激吧?

蘇敏女婿:對,確實幫忙挺多的。有時候比如我媳婦和嶽母因為帶孩子的觀念也有爭執,但是不管怎麼爭,嶽母還是留下來,不放心倆孩子。這也是每個家庭都經常有的現象。

嶽父母關係確實比較緊張,作為小輩希望他們能放下

記者:嶽母之前一直打零工?

蘇敏女婿:可能你也看過報導,他們很早就開始AA制生活了,在沒有拿到退休金之前沒收入,她也不會給我嶽父伸手要錢。

記者:作為女婿你支持嶽母出去自駕遊嗎?

蘇敏女婿:我們一直都很支持。她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生活久了,不跳出來,她心裡(會)一直裝著這些瑣事,出去自駕遊對她來講換個環境,心情、身體狀況都會慢慢好起來。

記者:感覺你嶽母挺用心的去學習拍攝和剪視頻。

蘇敏女婿:其實一年前,我嶽母就問我剪視頻用哪個軟體什麼的,我當時沒有太留意,現在覺得挺內疚的。視頻都是她一點一點去學習的。

記者:她和你嶽父的關係真的如網上說的那樣嗎?

蘇敏女婿:他們倆見面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就很僵。現在就是各過各的。孩子沒出生前,我們沒有住在一起,我嶽母白天去超市上班,晚上回去,就這還發生過幾次大半夜他們吵架,我們開著車過去勸架的情況。我和媳婦現在也擔心,他們以後倆人在同一個屋簷下,再鬧矛盾咋辦。

而且我嶽母有點抑鬱的表現,有時會有過激的反應。我嶽父這人有個特點,從來不讓步,越吵越來勁,不會停下來。我嶽父其實也老挑我和我媳婦的毛病(笑)。

後來我嶽母說要出去旅遊,我們挺支持的,倆人分開了,不會吵架了。

記者:那嶽母出去這麼久了,嶽父有沒有側面和你們打聽過?

蘇敏女婿:很少。

記者:從你做女婿的角度,你嶽父嶽母是什麼樣的感情狀態?

蘇敏女婿:我嶽母出去旅遊之後,我嶽父就搬回去住了。

他倆磕磕絆絆多一些,方方面面的理念,一輩子了也沒有合到一起,只能這樣總結。現在都是各幹各的,有時候因為小孩的關係,比如出去玩、吃飯,他們倆也是拌嘴的多,基本沒有達成一致過。

記者:你應該會很擔心他們的狀態吧?

蘇敏女婿:他們倆吵架時,我嶽父習慣性說一些比較狠的話,所以這也是我和媳婦擔心的點,他們以後倆人單獨住怎麼辦。雖然年齡大了,但是還是擔心他們發生肢體上的衝突,導致不可逆的後果。

記者:你愛人是獨生女,嶽父母他們倆這種狀態,你是否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

蘇敏女婿:經濟上倒不是特別擔心,我嶽父退休金還可以,住院報銷基本上也能全報。我和我媳婦也分析過,除非是出現老人臥床這種情況,需要人寸步不離,我們家這種情況可能會請護工。

記者:他們現在是分居狀態嗎?

蘇敏女婿:很早之前他們就分房住了。一人一個屋,他們倆的所有物品也是分開放的。

記者:他們倆會看網上的熱議嗎?

蘇敏女婿:會的,我嶽母看了很多評論感覺很暖心。我嶽父也知道這個事,但是他只開玩笑式說過一句,「你媽在外面是不是把我給賣了」。

他到這個年齡了,現在也不是特別在意,其實親戚朋友都知道他們之間的狀態,事實就是這樣,看了也不會多提。

記者:那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勸說嶽父以後做些改變?

蘇敏女婿:別說勸說他對我媽改變了,勸說他對我們做些改變都說不通。他會挑刺,比如孩子有時磕磕碰碰也正常,不要幹涉太多,只要不是危險的東西,我和媳婦倒是提倡孩子多感受的。但是我嶽父會說我們,就習慣性地讓人覺得不舒服。跟對我嶽母那時候是一樣的。原來嘮叨的對象是我嶽母,我嶽母出去了,嘮叨對象變成我們了(笑)。

記者:作為女婿,你希望他們以後是什麼狀態?

蘇敏女婿:我嶽母外出旅遊這段時間,借這個契機,我們希望他們以後能放下以前的不愉快,畢竟年齡大了,以後生活上彼此都有個幫襯。

其實我嶽母也需要,老了一個人確實孤單。她也不可能一直在外頭旅遊。以後年齡大了,開車也不安全了,我們也不可能讓她老是一個人出去旅遊。

所以我們也是希望嶽母僅僅是短暫離開,用這種方式去調解心情。但不是常態。

呼籲大家理性看待,採取多種方式調解心情

記者:你覺得嶽母的舉動為何引起這麼多關注?

蘇敏女婿:其實我們沒想到。我嶽母這個視頻,大家關注高那個視頻,其實是在她還沒有出去時拍的。可能剛好那天她受氣了,和我嶽父吵架了,就在車上錄了段視頻,不過當時她已經決定出去了,準備都做的差不多了。然後多個平臺就火了。我們知道這個事,也是認識我嶽母的人說的。

記者:親友有何反應?

蘇敏女婿:他們更多的是打趣「大媽出名了,上熱榜了」,因為親戚朋友對於我嶽父母的狀態都知道,這麼多年了,所以並不感到稀奇。

記者:可能很多人羨慕你嶽母有勇氣邁出這一步。

蘇敏女婿:是的,其實我嶽母一直都在想這種狀態下,如何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包括自駕遊,自從她有這個念頭,她為此準備了一年多,一直堅持在查攻略,學習剪輯視頻。沒有出去自駕遊前,她就有意識地去周邊景點取景,拍攝視頻。

記者:對於大家的關注,你作為女婿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蘇敏女婿:我們擔心會引起別的家庭的效仿,因為不是說所有家庭都有條件能立即放下一切去自駕遊,我嶽母的情況只是個例,她現在能沒有任何牽絆出去。

因為這個事情影響很大,我們擔心會對一些網友內心衝撞很大,不顧一切出去,反而激化家庭矛盾,也有這種可能性。所以說我們也希望媒體報導時能正向引導。

大家可以通過關注我嶽母這個事情,調解自己的心情,但是並非僅僅是自駕遊這一種方式。我認為在家裡學會表達自己的訴求,不然一直壓抑,誰都頂不住。

我們家和嶽母的約定就是幫忙帶孩子到幼兒園。現在我嶽母出去了,我媳婦離職了,在家看孩子,不是說孩子上幼兒園了就不需要幫忙了。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呼籲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方式來緩解、調試自己的心態。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新聞「哈勃計劃」稿件,著作權歸大象新聞 東方今報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數十年AA制婚姻,在56歲終解脫開啟自駕遊:不幸的婚姻逃不過3點
    數十年AA制婚姻,在56歲終解脫開啟自駕遊 這位蘇阿姨,是一位河南人,已經56歲。看長相、穿著,也是一位非常樸實的大媽。按照常理,這個年紀的阿姨,應該在家做做家務,照顧照顧孫子,晚上跳跳廣場舞。但是,蘇阿姨卻在56歲的年紀,選擇了自駕遊。
  •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詩集錦)
    《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李煜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宿馮翊夜雨贈主人》李益危心驚夜雨,起望漫悠悠。氣耿殘燈暗,聲繁高樹秋。涼軒辭夏扇,風幌攬輕裯。思緒蓬初斷,歸期燕暫留。
  • 孕婦舉報自己出軌 只為擺脫家庭暴力與丈夫離婚
    挺著大肚舉報自己出軌 只為擺脫家庭暴力與丈夫離婚昨天(8月19日)鄞州法院調解了一起離婚案,這個案子立案時的一幕,法官至今印象深刻。今年4月10日,法院立案窗口來了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女人,開口就說自己出軌了,要離婚。一開始,工作人員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出軌?你是說你丈夫吧?」
  • 為了孩子忍著不離婚?錯了!「家庭功能」遠比「家庭結構」重要
    同事前兩天找我哭訴,說自己堅持不下去了,想要離婚,但是孩子已經五歲了,她一直為了孩子沒有提。同事和我說,自從有了孩子後,自己和老公的關係就開始變得奇怪。老公和婆婆都希望自己成為家庭主婦,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和陪伴。但是同事不想放棄自己奮鬥已久的事業,所以一直堅持當上班族。
  • 被家暴的女性:逃離比想像中難太多 離婚他會變本加厲打我
    健康時報記者在跟多位被家暴當事人採訪後發現,這是許多被家暴人的心聲,在婚姻存留期間,她們或者他們,長期遭受虐待,無聲地忍受,當某一天,想改變現狀逃離出家暴生活,卻發現一切並沒有她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無論是經濟因素、個人性格、家庭因素還是法律法規保障等方面......在此過程中,她們中的許多人最終選擇退縮和認命。
  • 56歲男子6次遭雷劈 前5次被劈後皆與妻離婚(圖)
    5次被雷劈後5次離婚  「霹靂哥」又被雷擊了  這次他會離婚嗎?  據7月4日美國南卡羅萊納州WYFF電視臺報導,通常一個人被雷電劈中的概率微乎其微,但美國南卡羅萊納州58歲男子梅爾文·羅伯茲過去幾十年來竟已經被雷電擊中過5次。不可思議的是,6月27日,「霹靂哥」梅爾文竟在一場暴風雨中第6次被雷電擊中,並又一次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
  • 一個離婚女人的醒悟:最可怕的婚姻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守寡式婚姻
    于敏在30歲這年終於結束了八年的婚姻,因為她實在是受不了活守寡一樣的生活了!22歲那年,于敏嫁給了通過相親認識的老公。前兩年,夫妻關係還算正常,就算不如別人親密,但平淡是福吧!自從于敏懷孕後,于敏不僅沒有得到老公的優待,反而老公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冷漠。
  • 她56歲不結婚不生子,和哥哥都是不婚主義,兄妹倆約定相伴終老
    她56歲不結婚不生子,和哥哥都是不婚主義,兄妹倆約定相伴終老榮譽有多大,名氣就有多大,這在娛樂圈是普遍現象,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雖然鹿晗、baby、趙麗穎、範冰冰沒拿過什麼獎項,但憑藉著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顏值,在演藝圈混的如魚得水
  • 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一方不同意離婚能拖多久?
    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一方不同意離婚能拖多久?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3條規定,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準交納: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 各國為高離婚率費腦筋 美國不敢結婚更怕離婚
    這是美國最新暢銷書《定終身》中對婚姻的一句經典解讀。在過去的40年裡,從歐美開始,世界各國陸續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離婚高潮。隨著人們對婚姻質量、感情需求的上升,以前「湊合著過」的想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特別是近些年,在東方國家,因為一些看上去並不大的家庭矛盾引發的離婚衝動明顯增多,有人形容這樣的「氣頭上離婚」就像因小瘡而做了一個沒必要的切除大手術一樣。
  • 于敏先生,一路走好
    享年93歲。39歲的于敏帶領科研團隊來到上海華東計算所,對加強型原子彈進行優化設計。這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于敏經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積如山的計算紙帶,終於實現了氫彈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會戰」。
  • 梅爾·吉勃遜《亡命救贖》定檔11.30
    作為梅爾·吉勃遜在中國市場上映的最新作品,《亡命救贖》即是犯罪動作電影的經典再現,更是硬漢類型片在新時代下的顛覆之作。經典動作電影的英雄代表梅爾·吉勃遜在影片中飾演一位身經百戰的父親,為了拯救桀驁不馴的女兒,帶著女兒上演一場絕地逃亡。
  • 「山子推薦」夏在逃離,我的小茉莉把幽香倒進雛菊的金碗
    本期上榜詩人張翠紅/小島/楊柳依依簡/風之子/蘇敏/王對強/晏晴/謝作明/秀外慧中/王立場/謝富雲/夏輝生秋天,有甜蜜的憂思夏在逃離,田野漸漸豐滿我的小茉莉把幽香倒進,雛菊的金碗她笑著,丟下白紗沿著木葉燃燒
  • 45歲女子慘死在床上 離婚後卻未分居 疑與前夫感情糾葛
    01 陳屍家中棉被包裹 疑與前夫感情糾葛2020年2月21日晚間11時許,臺灣花蓮市一房屋內,45歲曾姓女子在家中床上,被前夫勒住脖子窒息而亡。據悉,曾某被棉被包裹著,被電吹風機的電線繞頸窒息而亡。曾某是離異狀態,其47歲的前夫謝某有極大作案嫌疑。2月23日,警方逮捕謝某,以殺人罪調查起訴。
  • 央視今天為他慶祝92歲生日 獨創"于敏構型"氫彈
    他就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于敏,8月16日是核物理學家于敏92歲的生日,讓我們祝他生日快樂!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於天津市寧河縣蘆臺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在青少年求學期間,于敏學習十分刻苦,並在1944年以優秀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機電系深造,隨後在大二轉學到理學院物理系學習理論物理,1949年,于敏在北大讀研期間開始兼任助教。
  • 《虛無的十字架》留下的思考:對兇手的罪與罰,對遺族的救贖
    ——濱岡小夜子前段時間有一則38歲的男子因為72歲老人勸其戴口罩將其毆打致死的新聞,這名男子因為殺害女友而入獄,媒體通報的資料讓我震驚以外,更多的陷入了思考。關於犯罪者的罪與罰,到底怎樣才算是起到了作用,讓我不禁想到了東野圭吾的《虛無的十字架》。在這本書裡中東野圭吾通過幾個案件和不同的視角探討了對於兇手的罪與罰,以及對於受害者家屬來說如何進行精神上的救贖的意義。
  • 《我們離婚了》離異夫婦再聚應如何相處?
    最近韓國綜藝《我們離婚了》正在熱播,這是韓國第一檔提出離婚後建立新關係可能性的離婚真人秀。讓離婚了的夫妻再次共同生活,一起度過三天兩夜,正常人乍一聽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開什麼玩笑?!首創的離婚夫婦同居真人秀,這個噱頭讓這檔節目未播先火,不光在韓國,在我們中國國內也掀起一波熱議。
  • 王力宏56歲嶽母與83歲富商陳飛龍牽手散步,相差27歲關係成謎
    11月29日,據臺媒報導,王力宏56歲的嶽母李瑤敏日前被拍到,與83歲富商陳飛龍手牽手散步,散步結束後兩人一起返回仁愛路豪宅,相差27歲的忘年感情引發熱議。    照片中,56歲的李瑤敏與83歲的陳飛龍看起來關係親近,陳飛龍一手拿著拐杖,一手緊緊握著李瑤敏的手,兩人漫步在街上,陳飛龍走幾步就停下休息,兩人走走停停,一路有說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