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一天,喬恩·費儒被老闆叫到了辦公室。
鑑於這些年他在演戲、導演的工作表現均不錯,老闆決定給他一個大單,讓他指導電影《美國隊長》。
可惜喬恩猶豫了一下,他說,「老闆啊,我覺得『美國隊長』太縹緲虛幻了,一個人怎麼能長生不老、打不死了呢?」
喬恩覺得《美國隊長》不夠嚴肅,他的夢想是指導一部集合驚悚、間諜故事為一體的電影。
老闆抽了根雪茄,菸灰落下的那刻,旁邊正好有一個《鋼鐵俠》的初稿劇本。
這可真是一個爛攤子啊!
導演一路換來換去,從昆汀到喬斯·威登,再到後來的尼克·卡薩維茨,
每個都說有興趣,但是談到最後又不了了之。
演員方面更是變來變去,尼古拉斯·凱奇也說要演,湯姆·克魯斯說不但要演還要當製片人。
原本是2006年就要上映的片,到今天還沒著落。
老闆嘆了口氣,看著面前的喬恩·費儒陷入沉思...
這個喬恩這些年的表現確實不錯,當導演能拍出票房狂賣的《聖誕精靈》,
又演過《天地大衝撞》《超膽俠》這些知名的科幻、奇幻片。
況且他好像拍什麼什麼就大賣,旺!很重要。
老闆鄭重地將《鋼鐵俠》的劇本交到了喬恩的手裡,給了他1.4億成本預算,「好好拍!」
01
接棒後的喬恩先確定了男女主角的人選。
男主角方面,他推了湯姆·克魯斯和尼古拉斯·凱奇,選擇了小唐尼。
原因是小唐尼是漫畫《鋼鐵俠》的死忠粉絲,他還和導演喬恩立了個FLAG,「如果這部電影會製作15部續集,我就演15部。」
穩定,是喬恩選擇小唐尼的原因之一。
為了準備角色「鋼鐵俠」,小唐尼每周都要拿出5天的時間進行體能和武術訓練。
至於女主角小辣椒方面,喬恩第一個接觸的是瑞秋·麥克亞當斯,可瑞秋笑了笑,婉言謝絕了。
最後找到了35歲的格溫妮斯·帕特洛。
從1999年—2007年,在經歷了漫長的選角、換導演風波之後,《鋼鐵俠》終於開拍了。
到了開拍的那刻,這部電影都沒有很明確、詳細的劇本,只有一份關於故事走向的大綱。
這是導演喬恩「創新」的拍攝手法。
他的偶像是導演羅伯特·奧特曼,羅伯特在片場喜歡讓演員即興發揮,自己創造臺詞、創造肢體動作和表情。
這樣的拍攝手法會讓演員更入戲。
喬恩將「freestyle」的方式用到了《鋼鐵俠》中,電影中對白和互動情節大多是演員們自由發揮而成。
古語有云,「形散而神不散」,《鋼鐵俠》的「神」,喬恩拿捏得死死的。
他把這部電影定位成以《超人》為基礎,融合了湯姆·克蘭西的小說、007電影、《機器戰警》和《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故事形態。
簡單點,就是要在複雜的科幻奇幻中,讓「鋼鐵俠」這個人物有故事、有血有肉。
02
縱觀以往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主角都是天賦神力,一開始就在一種無敵的狀態下大殺四方。
電影所突出的是主角的技能有多炫,盔甲有多靚,有多少不可思議的爆破場面。
而《鋼鐵俠》原型最早是出現於1963年4月出版的《Tales of Suspense》。
男主角託尼·斯塔克的人物塑造則是根據美國娛樂界的傳奇人物霍華德·休斯而來——
這個叫休斯的男人20歲接掌父親的公司,成為億萬富翁。
他酷愛飛行,自己造飛機。33歲用了三天十九小時,飛越全世界。
他當過好萊塢導演、製片人,與多位女明星有過浪漫情事。
51歲那年,休斯以五億四千六百萬美元賣掉泛球航空股票,離開賭城。
晚年的他不斷地買飯店、酒店,買了把客人都趕走,自己住。
他過著孤獨的隱士生活,最終死在一架飛機上。
休斯的一生如同電影般離奇精彩,而電影《鋼鐵俠》正是讓主角託尼·斯塔克還原這份精彩。
03
託尼是個頂級富翁,他聰明、自大、不可一世。
電影的開頭將主角刻畫成一個有缺點、甚至有點討人厭的人物。
一次爆炸意外,託尼被炮彈碎片擊中心臟,醒來後他發現胸口多了個奇怪的裝置,正是這個儀器維繫著自己的生命。
他被壞人控制,關在山洞,壞人逼他造出更厲害的武器,才能讓他活命。
託尼當然不肯坐以待斃,在黑暗的山洞中,他忍受身體的痛,用錘子一錘一錘的製造出一件絕世戰衣...
這套初代「灰盔甲」戰衣名叫Mark1。
劇組為還原真實感,是用炮彈、金屬部件製造的,整套盔甲重量達90磅(約81斤)。
內部所有構件都是可拆卸、合理化的,為了方便小唐尼穿戴,設計成上下半身分開穿。
而當穿上這身戰衣後,小唐尼的感受是:「我演戲這麼多年,而且我身體還算壯,但我第一次穿Mark 1鋼鐵衣時,我變得有點性格崩裂。我沒有幽閉恐慌症,但穿著這套戲服幾個小時之後,我的情緒會開始有點焦躁,我希望能趕快換替身人員來解救我。」
在後期的「復仇者聯盟」中,綠巨人、雷神、美國隊長,他們的實力都在鋼鐵俠之上,可為什麼最受歡迎的只有鋼鐵俠?
正是因為電影將託尼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會死,他不完美。
他身體有「劇毒」,不會武功,正常人都能虐他。
但是面對危難,他不屈服、他聰明、他執著剛毅,在黑暗中一錘一錘的反抗...
這樣的人格魅力打動了觀眾,觀眾看到的是一個人的勇氣而讓他成長為「超級英雄」。
這也是《鋼鐵俠》作為漫威扛把子的魅力所在。
04
除此之外,《鋼鐵俠》還有一些有意思的花絮。
A.原漫畫中,鋼鐵俠在故事裡的戰爭背景是越戰,後來改為海灣戰爭。
為了讓拍攝時間更貼合現代,將電影中的地點換成阿富汗戰爭。
B.漫威之父斯坦·李一在影片中客串,他扮演了一個同時擁著三位金髮美女的人。
C.「鋼鐵俠」穿的三套盔甲都是由菲爾·桑德斯及阿迪·格蘭諾弗設計的,他們同時還是漫畫版鋼鐵俠的畫家。
05結語
2008年,《鋼鐵俠》上映,一共收穫了5.8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它是一部具有裡程碑式的電影,直接影響到後面的鋼鐵俠系列、復仇者系列。
MSNBC評:《鋼鐵俠》裡的科技手段也許超出了現實,但在這個增強馬力的動作機器人的身體裡,卻跳動著一顆極富人性的心臟;《芝加哥太陽時報》評:這是一次純粹而偉大的逃避現實之旅;《看倫敦》評:觀眾想從一部超級英雄影片中看到的所有東西,《鋼鐵俠》可能一樣不少;《多倫多明星報》評:該片毫無瑕疵,所有方面都嚴格圍繞著大片的標準;
轉眼間,它已經是一部12年前的電影,每每重溫,依然內心澎湃、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