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為了「審片子」日夜焦慮?
李梓萌平時如何解壓?
撒貝寧的打工生涯是怎麼起步的?
當「新聞聯播」和「綜藝頻道」在同一個節目相遇,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是高手過招還是各有天地?近日,由CCTV—3綜藝頻道、央視網、騰訊視頻聯合播出的《你好生活》第二季第四期播出,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康輝、李梓萌,綜藝頻道主持人張蕾,開啟了一場難得一見的央視主播野外團建。 節目一經播出,相關話題立馬衝上微博熱搜榜。
其實,《你好生活》第二季在11月4日開播之前就未播先熱,相關話題頻頻登上新媒體多平臺熱搜榜單。作為總臺全媒體傳播的又一個示範案例,節目在全網端引發了廣泛討論,僅在微博平臺就發酵50餘個相關話題,話題總閱讀量超過53億。其中,節目主話題#你好生活#閱讀量高達12.9億。在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節目相關話題也頻頻登上熱榜前十位。
「Sunny」組合出道
《你好生活》第二季中,撒貝寧和尼格買提從央視boys中單飛,湊成了「Sunny」組合」。
這是一檔由「Sunny」組合帶領明星嘉賓前往全國各地去旅行,在旅途中暢談人生、傳遞生活態度的慢綜藝。節目寓意和大多數記錄美食、美景、輸出人生觀的慢旅行綜藝仿佛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相比第一季,《你好生活》第二季打造出了不少熱門話題,近日討論度極高的「凡爾撒」就出自於此。
當尼格買提與康輝、張蕾、王梓萌等央視主持人,一同回憶起在廣院的學生生活,並紛紛聊起各自在學生時代獲取成績排名第一的故事,把一場央視團建變成了「凡爾賽文學」比拼現場:
張蕾:我當年是藝術類第一。
尼格買提:我也是第一。
康輝:誰不是第一?
撒貝寧用一句「跟一群還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在這場PK中拿到冠軍—— 「凡爾撒」名副其實。
熟知央視boys互動的觀眾,都十分期待看到撒貝寧和尼格買提兩位多年好友兼同事,在節目中上演互掐互懟的搞笑環節。「Sunny」組合這次不負眾望,在《你好生活》第二季中隨時隨地拌嘴,異常搞笑。
比如翻包環節,二人就先來了一場熱身式互嘲。
撒貝寧:「能別讓我幫你背著包嗎?有點眼力見好嗎?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
尼格買提:「(拿起護膚品)這是幹嘛的?你這張臉還有救嗎?」
撒貝寧:「我這麼小的臉,一張面膜可以用兩次,不像你兩張面膜一次都蓋不住!」
擴大受眾群體
吸引年輕觀眾
有了熱門話題烘託,以及「Sunny」組合打打鬧鬧的樂趣,《你好生活》第二季相對第一季來說,活躍了不少。目前節目豆瓣評分8.9。
第二季後續是否能夠維穩,有待繼續觀望,但目前通過這檔節目可以看出,在迎合觀眾喜好這一方面,央視綜藝已經越來越厲害了。
一方面,觀眾的喜好在節目裡有了落腳點。
比如,首期節目,嘉賓們在閒聊之時,針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展開了探討——節目中,蔡明為撒貝寧、尼格買提科普了「撕漫男」「咕咕」等在時下年輕群體中流行的詞彙,尼格買提感慨「有機會真的要多了解這些文化,不能跟年輕人脫鉤」,因為「他們的眼界越來越開,他們能認識的世界越來越廣闊」。
11月25日播出的第四期節目中,央視主持人少有的將自己生活中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不僅向大家講述了工作中的焦慮、對親子關係的看法,還向觀眾傳授了自己解壓的妙招,讓網友們感受到了節目的「煙火氣」,也給了大家許多啟示——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回自己的步調。
另一方面,主打溫情的部分在年輕化的元素中,增添了一絲活潑的氛圍。
前三期節目中,節目組因疫情無法實現尼格買提去新疆的願望,暫時在一個高海拔峰會上舉辦了小型山谷演唱會,用歌聲帶來溫暖。除了蔡明和「Sunny」組合,節目組邀請了大量年輕歌手:白舉綱、劉惜君、楊芸晴、好妹妹樂隊、那吾克熱、宿羽陽,歌曲涵蓋抒情、搖滾、說唱,既能點燃現場,還能打動人心。
11月1日晚上線的第五期節目中,康輝、李梓萌、張蕾、撒貝寧、尼格買提回到大學校園,再度感悟對待廣播電視行業的那份初心。回歸學生時代,他們進行了表達、發聲等專業課訓練,還在新聞播報課上,進行了新聞課堂模擬。
同時,幾位主持人還談起了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對於這次疫情,家在武漢的撒貝寧深有感觸,他表示,當他今年8月回到武漢時,感覺這座城市在慢慢地治癒它的傷口,但仍然能感受到傷口撕裂時的疼痛;張蕾講述了自己身邊的醫務工作者好友在2002年參與抗擊非典後,今年再度馳援武漢的故事;李梓萌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通過這麼多留存的故事和畫面,她深刻體會到了媒體人不僅僅是一個事件的記錄者,更是推動者。
老友相見,只需一杯清茶、一份早餐,便能開懷暢聊,只要一聲問候、一個玩笑,便能熱絡升溫。沒有大開大合的「繁瑣特效」,也不用起起伏伏的「戲劇衝突」,《你好生活》不作假設、不定劇本,而是細細地把本真的生活面目攤開來。正如在節目啟動儀式上,張蕾的發言:「我們希望大家通過這個節目完整的播出,可以感受到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善意,也讓我們感受到來自這個世界美好的善意。」
結語
《你好生活》第一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先網後臺」節目模式的試驗田。《你好生活》第二季未開播前先於網端發酵的熱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塊「試驗田」已有收穫。在節目第二季發布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呂逸濤曾表示,「《你好生活》第二季革新的不只是內容創作和播出模式,更是跨平臺、跨資源、跨優勢的深層相融,是一次融合質變的積極嘗試。」
《你好生活》第二季水墨海報
在「臺網並重、先網後臺」媒體融合戰略下,在內容、傳播均採用融合思路的強化下,《你好生活》第二季的全媒體平臺傳播取得了裂變式的效果。作為一檔慢綜藝,《你好生活》不僅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融合傳播方面的積極嘗試,也是平臺在強化年輕氣質,藉助文藝節目形式傳遞時代氣息與人文關懷的一次實踐。
文圖來源:央視網、央視文藝、央視綜藝、中國青年報、網娛觀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