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0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劉曉峰,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中國科協副主席齊讓,以及國際歐亞科學院、中科院、工程院張景安、朱高峰、陳佳洱、杜祥琬、段瑞春、樊代明、尹偉倫(原北大校長)、韓布興、劉大響、王耀南、吳豐昌、李永舫等十多位三院院士出席。
就讀於嶽陽通海路中學八年級的錢隆與爸爸錢前、哥哥錢權共同研發的&34;中國科技創新發明成果」獎。因錢隆上學、哥哥錢權剛參加工作,均不能親臨大會現場,由錢隆爸爸作為代表參加頒獎典禮,並登上領獎臺。
中國科學家論壇主席陳貴(前主席周光召院士)還給予了高度評價:太空(宇航)便便服的發明,填補了世界航天如廁體系中的一項空白,尤其解決了太空艙外如廁的難題。同時,還將廣泛應用於民用、醫用和軍用。
父子仨:父親錢前、長子錢權、次子錢隆。
這父子仨經常在一起討論太空人在太空上怎麼上廁所。根據現有資料顯示,太空人只能在太空艙中上廁所,太空廁所造價1900萬美元至4000萬美元,非常昂貴不說,太空艙本來就很狹小,還要擠出一定的空間,上一次廁所非常的困難。離開了太空艙,要是太空人到月球上做科考,就根本上不了廁所,會憋死去。
多少年來,全球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宇宙奧秘,人造衛星,太空飛船,宇航奔月等等。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類登月成功,航天科學家們登上太空從事偉大的科學研究,看似小小的生活細節,內急不能好好解決,再偉大的研究也無法進行。如今廁所是有了,但太空艙那麼小,還要耗費巨資建個廁所,確實造價太高,普通人根本上不了太空,科學家們上太空也非易事。
太空服重達120公斤,儘管在太空中重量也幾乎為零,但上廁所時脫掉又穿上還是非常困難的。
假如登月停留,航天員要走出太空艙到月球上進行研究,內急了在月球上直接便便是不可能的。
由於大氣壓不同,太空服是加了壓的,如果脫掉太空服,身體或許就會爆炸。要返回太空艙去上個廁所,那也是困難重重,完全不同於在地球上進個房間那麼簡單。
太空如廁,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近百年,耗資數十億美元!尤其人類太空旅行將會越來越多,太空上吃的帶足還好解決,不夠了就去空間站補給,廁所就更加重要了。
錢前父子仨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構想,拆除太空艙裡廁所,騰出空間,每個太空艙均可節約數千萬美金。讓太空如廁直接在太空服裡輕鬆解決,更經濟,更方便。看似天方夜譚,實際也不是沒有可能。
父親錢前發明了便急內褲,長子錢權發明了循環淨化節水器,次子錢隆發明的寶寶便便褲、防護便便服系列,三者結合打造一體,形成了太空便便服,又叫宇航便便服。
太空便便服就是在不改變太空服現有結構和功能的前提下,加裝一套微型排便淨化裝置。通過排便處理器,直接將尿尿,粑粑液化後,通過微電腦真空抽吸至儲便袋,連接循環淨化節水器,便液通過RO膜反滲透技術過濾除渣、殺菌消毒,除臭除味五級淨化處理後,在頭盔嘴唇處裝置吸管,吸管連接由營養師配置的高能量高營養食物,通過粉碎攪拌,稀釋調劑後直接飲用,補充營養和能量。
水淨化率可達70%以上,約30%次飲水可用於清潔屁股及機器自動衝洗,然後又與排出的便便進入循環淨化,再次使用。
粑粑通過液化後,幾乎沒有什麼殘渣,但長時間會有一些汙水、汙垢,連接太空服的末端設計了一個微型蒸煮燃燒器,最後將汙垢燃燒後向太空排出,一遛煙不見了。
太空便便服的發明,不僅能在航天科技發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也能使太空旅行,太空生活變得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普通人登月也將成為現實。
《獲獎感言》
錢 前
秋陽普照雁飛鴻,
瀚宇邊關遠近朋。
高嶺風生迎玉帝,
長江浪湧降烏龍。
星移北鬥隨標位,
日落西山仍賜虹。
臺海飄離時久矣,
尤悲不見九州同!
2020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