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遇挑戰?俄羅斯遠東城市掀起抗議活動,或與美國有關

2021-01-21 海峽快訊

如今,一眾歐洲國家為了擺脫美國對其的影響和掌控,始終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努力,而歐盟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便是這些手段的其中之一。

雙方不僅達成了在能源領域的交易,更是通過新的結算機制繞開美元,藉此來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在這樣的計劃有條不紊推進的同時,卻突然出現了一些不利因素讓這雙方感到頭疼。

緊隨德國,俄羅斯境內出現抗議遊行

本月1日,在德國首都突然掀起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而參與到這場遊行中的德國民眾更是達到了足足兩萬人。根據相關消息來看,這些民眾發起這次遊行的目的是為了反對政府的強制隔離措施,同時要求禁止佩戴口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遊行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按照備案,目前還有八十多次的示威活動還沒有具體落實,如果一一實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德國陷入一個相當艱難的情況。

實際上,早在德國爆發示威遊行之前,俄羅斯境內就已經出現了規模較大的示威遊行。上個月25日,俄羅斯境內的哈巴羅夫斯克出現了規模相當巨大的示威遊行。

而民眾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抗議行為,主要是因為此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針對當地的前州長進行了逮捕,隨後當地的民眾就舉行了這樣的示威遊行,如今更是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俄羅斯境內的遊行或許存在其他國家煽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俄羅斯境內不僅哈巴羅夫斯克出現了這樣的抗議遊行,在其他幾個遠東城市也有這樣的情況,只是規模無法與之進行比較而已。對於國內這樣的情況,俄羅斯的一位官員表示,這次爆發的抗議遊行有很大概率存在其他國家的煽動,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最有可能的就是美國了。

要知道,當前美國國內的局勢仍然相當嚴峻,在自己的危機無法緩解的情況下,美國此前就分別在塞爾維亞等地挑起了暴亂或者是衝突,如今俄羅斯和歐盟想要挑戰美國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國採取這樣的手段來對其進行限制也屬於意料之中了。

畢竟美國方面一直以來,為了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可謂是不遺餘力,只要能夠給自己爭取到足夠的利益,美國是不會考慮其他國家的情況和利益的。面對這次境內出現的大規模遊行,普京究竟該如何應對,也是給他的一項嚴峻挑戰。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遠東動蕩:俄羅斯多座城市抗議兩周,示威普京?
    本月25日,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在當地行政首腦福爾加爾因為涉嫌殺人罪被捕時,當地民眾就從7月11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示威者們要求釋放被捕的當地領導人,還在示威中要普京下臺,以及要求釋放政治犯。
  • 動蕩的遠東:俄羅斯多座城市掀起抗議活動,已有市長、議長倒戈
    2020年7月25日,俄羅斯遠東哈巴羅夫斯克市(伯力)再次爆發大規模抗議遊行活動。自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前州長謝爾蓋·富爾加爾以涉嫌刑事犯罪被俄聯邦安全局逮捕後,當地民眾組織、參與的抗議遊行已持續了兩周多。
  • 俄遠東多個城市聯動,抗議安全局隨意抓人,抵制普京派去的官員
    文|鐵血君路透社7月25號消息,本周六,俄羅斯遠東地區哈巴羅夫斯克市(伯力)再次爆發大規模抗議遊行活動。數萬人遊行以表達他們對俄政府的不滿,這是連續第三個周末的抗議活動。人們還要求普京免除俄聯邦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哈巴羅夫斯克市長克拉夫丘克的職務。普京派去的代理州長捷格加列夫也遭到當地人的抵制,人們說,選擇與該地區毫無關係的政客管理他們,是侮辱了他們,並要求代理州長下臺。當天,民眾首先聚集在列寧廣場上,而後沿中央大街遊行,轉一大圈再次回到廣場。遊行民眾高呼 「普京辭職」和「普京是個小偷」。
  • 遠東風雲再起,抗議浪潮全國蔓延,考驗俄羅斯的時候到了
    俄羅斯遠東地區風雲再起,離心力不斷加劇,因為伯力地區前州長被俄羅斯特工逮捕一事,抗議遊行示威活動不斷蔓延,已經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傑戈佳列夫(普京委任的新州長)滾蛋!」。如此激進的口號,不僅僅是表達對前州長的力挺,也是表達對俄羅斯幹涉地方自治的不滿。俄羅斯遠東地區歸屬俄羅斯的歷史並不遙遠,在民族上,文化上,以及經濟上,遠東地區和俄羅斯核心地區莫斯科聯繫並不密切,遠東地區的向心力也不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們投票選擇的州長富爾加爾甚至不是出自普京的執政黨,而是在野黨派自民黨。
  • 俄羅斯總統普京暢想未來遠東發展,將成高科技地區,面臨中國競爭
    今天,在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繼續進行的第五屆東方經濟論壇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展望了未來該地區的發展前景。普京與俄羅斯社會各界代表就遠東發展問題會晤時表示,濱海邊疆區和遠東地區應不僅作為原材料地區,還應作為高科技地區發展。
  • 示威者攻佔國會,美國政客歸咎於俄羅斯:普京一直在等這天
    【環球網報導】這也賴普京?據「今日俄羅斯」(RT) 報導,過去4年來,美國一些知名民主黨人一直堅稱俄羅斯「幹預了」美國2016年大選,致使川普獲勝。而今,當一群抗議者衝進美國國會大廈抗議2020年選舉結果時,美國一些民主黨人又將此事歸咎於俄羅斯。
  • 這座俄羅斯遠東城市颳起了「中國風」
    這座俄羅斯遠東城市颳起了「中國風」  符拉迪沃斯託克港。新華社記者鄭曉奕攝  時隔8年,習近平主席將再次來到這座俄羅斯遠東城市,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並同普京總統舉行年內第三次會晤。8年前,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首次以黨和國家領導人雙重身份訪俄,第一站便是符拉迪沃斯託克。  8年時光,中俄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友誼之樹更加枝繁葉茂。這幾天,新華社記者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打前站」,親身感受到中俄合作的蓬勃生機、中俄友誼的深厚綿長。
  • 向美國開戰!核科學家突遭暗殺 伊朗爆發抗議活動
    原標題:「向美國開戰!」:核科學家突遭暗殺,伊朗爆發抗議活動[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27日,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莫森·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突遭暗殺,成為過去10年間第5名被暗殺的伊朗核項目相關人士,更被視為與年初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刺殺事件一樣嚴重。多家外媒還分析指出,此次襲擊時間點特殊,離美國政府權力交接僅有50多天。
  • 普京跟美國人的這個玩笑開大了!
    美國國徽 圖自俄通社  隨後,普京還評論了美國國徽的座右銘,並表示儘管存在分歧,俄美就有關事宜尋求共同點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博爾頓也表示了贊同。俄羅斯學者換了個說法:現在的俄美關係比冷戰時期更壞!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提出了更精闢的論斷:俄美關係處於建交以來的最壞狀態!  因為,美國不允許世界上出現能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強國。從長遠看,這樣的國家可能是中國;從近期看這樣的國家必然是俄羅斯。
  • 俄羅斯的遠東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眼下,普京的連任已是大勢所趨。在2017年12月19日「全俄人民陣線」論壇上,普京表示,在可能的第四個總統任期中,俄羅斯要「走向世界領導地位」,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為全球提供安全產品、實現大國復興。在普京的「大國策」中,有一個名詞經常出現:「向東看」。
  • 俄羅斯人的「向東看」歷史,他們也想經營好遠東但是困難重重
    俄羅斯不是不願經營遠東地區,而是沒人願意來遠東地區。雖然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要學會「向東看」,這是俄羅斯實現復興,走向世界領導地位的重要一步。但是事實情況是遠東地區的人口都集中向莫斯科等俄羅斯在歐洲的主要中心城市聚集,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年老衰邁的俄羅斯大爺、大媽。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現狀就是:人口稀少老齡化,交通不便,許多城市都漸漸成為了死城。這也是普京「向東看」之路的困難,沒有新鮮血液注入的遠東註定是發展不起來的。
  • 俄羅斯即將舉行全民公決,普京可能繼續掌權至2036年
    俄羅斯即將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憲法修正案舉行全民公決。該國反對派在加緊抵制。他們擔心,修改憲法後,普京總統可能會繼續掌權至2036年。三周之後,俄羅斯將就修憲舉行全民公投使其合法化。今年年初,普京總統突然宣布將修改憲法。
  • 白俄羅斯:歐美與俄羅斯新的「角力場」?
    消息公布後,白俄羅斯多個城市接連發生由反對派組織的大規模抗議活動,矛盾迅速激化並引起世界關注。民眾抗議的表面原因是質疑選舉的公正性、透明度,對由此產生的結果不認可。以往,白俄羅斯因大選也曾多次引發抗議示威活動,但這一次的規模和影響堪稱史無前例,甚至直接讓人聯想到蘇聯東歐劇變前夜的歷史情境。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京舉行。拍攝:郝志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採):4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共建的俄羅斯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揭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副校長帕諾娃、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孫立傑、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王開軒、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蘇巴科若耶娃等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
  • 盧布狂跌重創俄羅斯 西方輿論唱衰普京
    在油價繼續低迷,而美國眾議長博納催促著總統歐巴馬籤署新的對俄制裁法案之時,全世界都在關注:普京將如何帶領俄羅斯,打贏這場艱苦的盧布保衛戰。盧布暴跌疑有遊資因素15日盧布經歷了黑色星期一,一天內對美元和歐元比值下跌了13%,這是1999年以來首次。
  • 走向自我毀滅的泥足巨人:在普京之後,誰能拯救俄羅斯這個國家?
    隨著斯拉夫人青壯年的減少,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城市開始大規模衰落,這使得無數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重新回到俄羅斯核心位置東歐地區,遠東由於人口稀少逐漸成為無人區,而且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邊境地區,兩者的人口比例已經到達1:63。以至於當代俄羅斯人產生了「遠東危機」的感觸。
  • 俄羅斯外交部:強烈抗議美國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
    當地時間11月2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對美國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表示強烈抗議。聲明表示,11月24日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侵入彼得大帝灣,越過俄邊界兩公裡。俄方已通過軍事外交渠道,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船舶在這一水域必須遵守國際法準則和俄聯邦關於和平通過其領海的相關立法。
  • 普京通過武裝入駐克裡米亞,將其「收回」俄羅斯版圖,究竟值不值
    上街反對亞努科維奇的人越來越多,抗議持續升級不斷的有平民百姓在示威中受傷或者遭到逮捕。一直想要收回克裡米亞的俄羅斯,馬上派出了黑海艦隊藉口以"維護和平",進駐克裡米亞的重要城市。北約以及西方的領導人,指責普京這是公然的"吞併",而普京則不滿意這個標籤,他認為這是"收復"。
  • 留學海參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
    這座濱海城市的非官方中文名稱是海參崴,始建於1860年,最初作為軍事要塞。在蘇維埃時代,要到這個城市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海參崴是太平洋艦隊的駐地中心之一。但大概沒有任何一個俄羅斯城市在蘇聯解體之後能像它這般對外界開放。這邊是俄羅斯遠東的首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
  • 美國大使館幹預內政,普京什麼時候出手?
    當地時間10月20日,俄羅斯聯邦情報局局長發布最新講話。納雷什金在講話中稱,據俄情報部門所獲的最新消息,在即將開始的摩爾多瓦大選中,現任總統多東如果順利連任,美國將煽動反對派發起顏色革命。這預示著又一個獨立國協國家可能陷入混亂,摩爾多瓦總統多東也可能成下一個盧卡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