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碧落的神話 落在人間。中秋是人間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
余光中《中元夜》
余光中的這首中元夜,寫的是一個關於靈魂的幽嘆。人在有月亮的橋上站立,這個夜晚既不關於天上的的牛郎織女,也不關於人間的團圓。而讀在這兩個節日之間,月亮分明的園著。
這樣的夜晚,卻能夠讓人觸摸一些靈魂。比如,去撈李白的月亮。你驀然地發現,在神仙與人間,還有一種屬於靈魂的日子。雖然這靈魂被說成是鬼,就靈魂飄蕩和鬼一樣的可憐。
中元節實在是一個曖昧清冷的日子。因為靈魂仿佛是鬼故事的主角,又是神話故事的主角。但是他現在只是在橋邊站著,獨自的看待這一天的月色,在神與鬼之間靜靜地徘徊。
這首詩寫得特別的詭異,然而非常美。說月亮是情人和鬼的魂魄,點燃一盞清焰的長明燈。而我分明感到了那只是寂寞的靈魂。
其實我非常喜歡中元這個節日。在七夕牛郎織女的幻想之後,在人間的團圓之夜還沒有到來之時。人如果突然的發現了自我,最美麗的映照應該是中元的月亮。那是一種萬籟俱寂的清美,尤其是說獻祭四野八荒的鬼魂,還不如說那是分明的自我。
登天不可得,人間忽寥落,沒有什麼比這樣一個清光的夜晚,讓自己更覺得自我,與天地間渺小,與天際間徘徊,有各樣的靈魂交錯而過,無聲勝過有聲。
只是對於熱情的余光中來講,這樣的夜晚,未免無依無靠。他感覺到了可憐和孤獨。他說中元屬於黃泉,屬於另一空間。
如果真有所謂的鬼魂,鬼魂的路也是擁擠的。而人間的靈魂在此夜也是飄蕩的。
這首詩寫出了中元夜的特質,一種給人靈魂的孤獨感。有的人會覺得難以忍受,但有的人卻覺得恰恰好。因為在喧囂的塵世與幻想的天堂之間,我們需要屬於心靈的月亮,來沉澱一下浮沉多變的人生的浮躁。
我喜歡中元夜的月亮,不像八月十五那麼的人間氣重。當你覺得它是屬於你自己的,那就是。可以端一碗水,收納它的倩影。說一個人心中有月亮,恰恰不是八月十五的月亮,卻是七月十五的月亮。
而且越多人的忌諱,越會發現它如此的皎潔可愛,仿佛是披著一件玄衣的少女,只是等待有緣的心靈!
「七夕是碧落的神話 落在人間。中秋是人間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言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