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9月22日,「齊魯最美職工」發布儀式上,10位「齊魯最美職工」亮相現場,他們用創新、奮鬥、堅守、奉獻展現了新時代的勞動之美。
16年前,25歲的刁統武來到中國重汽集團,成為一名維修鉗工。那時,公司正在建設一條世界先進的卡車駕駛室焊裝線,為了儘快掌握技術,刁統武白天跟著外國專家學習、調試,晚上廢寢忘食地查資料、學英語,不到兩個月,他就成了車間裡第一個掌握駕駛室焊接工藝流程的技術多面手。此後的十幾年間,他心無旁騖、潛心鑽研,練就了僅靠肉眼就能識別各種焊接缺陷的「鐵本領」,成長為集設計、施工於一身的高級技能人才。刁統武說:「我不是完人,但我生產出來的產品一定要是完美的。」
病毒檢測和感染患者的快速篩查是患者診治、隔離的基礎,也是防疫的關鍵所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講師陳蕾博士向快速檢測發起挑戰。一輪實驗至少要半個小時,一天可能得做上幾十輪,那段時間,陳蕾基本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功夫不負有心人,陳蕾和團隊經過12天爭分奪秒高強度攻關,整個檢測過程僅需不到20分鐘的新型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盒研發成功。「戰『疫』是一場人類和病毒的較量,更是一場科研和時間的賽跑,是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堅持了下來。」陳蕾說。
「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有20年護理經驗,我報名」「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報名」……號角吹響,逆行而上,一個個堅毅的白色身影,給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帶來了溫暖的陽光。濰坊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李贊武、臨沂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ICU護士長宋建偉,就在其中。發布儀式上,回憶起在黃岡奮戰的57天,李贊武說,沒想到從黃岡撤回來那天,會有那麼多人為我們送行,大家都大聲衝我們喊,謝謝山東醫療隊。「這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職業選擇,不忘從醫初心,全力守護生命。」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感覺沒有吃不了的苦,但是來到這個茫茫大海之後,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苦。」說這話的,是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採油廠海二採油管理區副經理兼安全工程師亢嘉穎,他已經在海上作業一線紮根了15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自然就是最艱苦的地方,既然選擇了紮根大海,就無怨無悔,青春就是要在這樣的地方閃光。」亢嘉穎說。
技術鑽研中,有他們的智慧;守正創新中,有他們的汗水;追夢途中,有他們的拼搏。10位「齊魯最美職工」的奮鬥故事,令現場觀眾、山東省交通工會一級主任科員紀亞男頗為感動,「要向榜樣學習,堅守初心,腳踏實地地工作,做合格的新時代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