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品讀】走進新時代的「西郊農民畫」

2020-12-08 澎湃新聞

【寧品讀】走進新時代的「西郊農民畫」

2020-11-29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西郊農民畫」源於灶頭畫、蠟染畫、手繪年畫和各種民間吉祥圖案等新涇早期的傳統農民畫。時代不同了,同樣是視覺藝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但今天的「西郊農民畫」與其前身相比,在視覺表達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藝術表達的繼往開來

民俗風情和濃鬱的鄉土氣息,是新涇傳統農民畫的主要特點,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給了新涇人和新涇大地以豐富的藝術滋養。面對厚重的積澱,新中國成立以後,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高金龍為代表的一批農民畫作者懷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做了大量挖掘繼承的工作。在藝術表達方面,他們在留住民俗風情和濃鬱鄉土氣息的同時,充分汲取了中國畫的藝術表達之美,在其作品之中經常可以找到學習和借鑑的痕跡。

《蓮藕仙子》高金龍

高金龍(1945-1996年)是「西郊農民畫」早期的代表性作者。他的《蓮藕仙子》選擇了9位年輕婦女挑擔趕路的場景,形象地表現了她們在勞動中的快樂。這個作品造型生動、線條飄逸、構圖細膩,展示了中國畫常見的以形傳神的形象美。高金龍的另一幅作品《端午家慶》,又讓我們見識了中國畫的筆墨之美。筆墨是繪畫的基本語言,中國畫墨分五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作者以「焦、濃、重、淡、清」的墨色變化,收放自如地表現了一個普通農戶家庭的節慶活動。

《庭院秋實》胡佩群

1970年出生的胡佩群是「西郊農民畫」中生代的代表性作者。從她的《庭院秋實》中,不難發現中國畫隨類附彩的萬千氣象。中國畫的設色不像西洋畫那麼寫實,但頗具裝飾感。作者充分運用了這種設色的表現力,把農民秋後的庭院描繪得五光十色。在中國畫的薰陶下,「西郊農民畫」的藝術表達繼往開來,既留住了傳統的根,也極大地豐富了自身的藝術感染力。

內容表達的與時俱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郊農民畫」的內容表達與時俱進,呈現了一派大破大立的新氣象。反映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欣欣向榮,充分體現了這個畫種在思想性方面的追求。可以將這樣的與時俱進歸納為三大特點。其一,多維。所謂「多維」就是注重題材的豐富性、多樣化地反映生活。比如,《蓮藕仙子》《採摘棉花》《哺情連心》 描繪的是農民生產勞動和集體經濟的蓬勃發展;《庭院秋實》《添丁之喜》《搖籃曲》是新中國成立後新農民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而新涇的鄉風民俗則在《端午家慶》《新年序曲》《水鄉花娘》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二,嘹亮的主旋律。「西郊農民畫」積極向上、團結奮鬥、愛我家鄉的主流精神不僅是其自身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有力地推動了新涇社會經濟的發展。其三,「多維」和「主旋律」在創作實踐中的完美結合。這種順乎時代的結合,湧現了一大批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開拓創新走進新時代

《向上的力量》胡佩群

黨的十八大以來,祖國大地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大變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與此同時,「西郊農民畫」也在大踏步地奮進前行。在新涇鎮黨委和鎮政府的重視下,這些年來新涇鎮史陳列館多次舉辦畫展,積極引導並推動「西郊農民畫」與時代同呼吸共奮進。2017年,胡佩群的近作《向上的力量》脫穎而出,併入選了當年的「全國農民畫創作展」。作品以陸家嘴天天向上的樓群為背景,塑造了建築工地上四位生龍活虎的「建築蜘蛛俠」,突破了農民畫只能表現農民和農村的舊框框,展現了當今大上海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向上的力量》問世,標誌著「西郊農民畫」有了新的視野和境界,並昂首闊步走進了新時代。這是胡佩群的再出發,也是「西郊農民畫」的再出發。

喜看今朝,70年的傳承和創新,從小草到美麗綻放的鮮花,「西郊農民畫」以文化涵養人文溫暖,用藝術傳遞勵志情懷,滿懷激情地謳歌社會主義農村的萬紫千紅,為新涇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寧品讀」專欄投稿請發至shcnwx@163.com,並註明姓名、聯繫電話,一經發布,稿費從優。

猜你喜歡

作者:周頌魯

原標題:《【寧品讀】走進新時代的「西郊農民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2020-12-1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歌曲《走進新時代》背後的故事
    《走進新時代》是張也演唱的歌曲,由蔣開儒作詞,印青作曲,歌曲發行於1997年4月1日,收錄於專輯《走進新時代》。1999年,《走進新時代》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蔣開儒看到江澤民同志報告說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這句話不僅給了蔣開儒靈感,也讓他覺得改革開放會繼續下去,於是,蔣開儒在日記裡寫下「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這三句話後來都變成了歌詞。
  • 小康大美 南京展出農民畫裡的「春天」
    9月30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江蘇省現代美術館承辦的「小康大美——第二屆中國(南京)農民畫優秀作品雙年展」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開幕。
  • 百鳥翔飛朝鳳 鳳戲牡丹富貴 陝北民間藝術家創作巨幅農民畫和彩色...
    「《百鳥朝鳳》這件作品,從開始創作到完成,總共花了一年的時間,整幅畫作長2.6米、寬1.2米,以玫紅為底色,鳳居其中逐日,百鳥翔飛朝鳳,寓意萬眾矚目,安樂太平……」1月7日,記者剛走進陝北民間藝術家餘澤玲的剪紙繪畫工作室,她就向記者介紹起自己潛心創作的農民畫作品《百鳥朝鳳》。
  • 西郊變電站的40年—— 見證上海電力變遷
    1983年,王惠平(左)與茅潔星在西郊站控制室交班。建成於1957年的220千伏西郊變電站,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中心城區大型變電站。1958年,上海的最高用電負荷只有60萬千瓦,而西郊站三臺220千伏主變每臺容量都是9萬千瓦,三臺主變承擔了當時上海近一半的用電負荷,西郊站因此得名「遠東第一站」。1978年,這個數據變為五分之一。
  • 陝西日報: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願活動走進中小學
    《陝西日報》2020年12月15日(記者 張梅)題: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願活動走進中小學日前,省科技廳、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組織科普志願者走進長安區第二小學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願活動,為同學們帶去了一場趣味十足、別開生面的科普課堂活動,同時捐贈了科普讀物及光碟200餘套。
  • 北回歸線的綠洲南崑山附近有個「農民畫」特色村,村民古屋內作畫
    在嘉義莊,極具嶺南建築風格的堂屋被改建成專門的農民畫創作室。堂屋的上棟成了農民畫培訓、創作廳,並提供畫畫用具,村民在此集中作畫。龍門農民畫創始於1972年,藝人結合水墨畫、水彩畫、油畫的表現形式,借鑑傳統的民間刺繡、木雕、剪紙等藝術手法進行創作,同時大膽運用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表現對自然、風俗、生活、勞動、愛情、社會的思考。
  • 「壯麗70年——從紅色歷史走進新時代」大型歷史紀實題材系列有聲...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版數媒)結合黨中央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經過近兩年的項目籌備和實施,終於在2019年國慶前推出了「壯麗70年——從紅色歷史走進新時代」大型歷史紀實題材系列有聲讀物,並憑藉該項目入圍了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的「2019
  • 全球深空探索走進新時代
    全球著名期刊、英國《自然》雜誌對「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進行了關注,稱其標誌著「全球深空探索走進新時代」。中國進入火星探索領域令人興奮《自然》的報導稱,中國的「天問一號」是本月朝火星進發的三款探測器中的第二款,包括一臺著陸器、一臺軌道器以及一輛火星漫遊車。
  • 貴州龍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讓志願服務溫暖山鄉
    緊扣中央、貴州省委、黔南州委安排部署,同年10月,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主任,相關縣級幹部任副主任,53個縣直部門和各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總隊長的志願服務總隊,印發《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李佩先生在中科院管理局西郊辦公室
    李佩先生的故事,在許多報章上多有介紹,但是,在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人的心目裡,她有著更加特殊的身份——中國科學院管理局(行政管理局的前身)西郊辦公室第一任副主任。在她的組織下,呂叔湘的夫人、趙忠堯的夫人、趙九章的夫人、鄧叔群的夫人、梁樹權的夫人組成了「家屬委員會」,這可能是中國檔次最高的家屬委員會。
  •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7-03-14 11:39 來源:澎湃新聞
  • 「發現江蘇·走進靖江」,外籍友人暢享多元化文化交流之旅
    「發現江蘇走進靖江」活動。  外籍友人們體驗湯包製作過程    品嘗蟹黃湯包  這是「發現江蘇走進靖江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能夠感知靖江、喜愛泰州、走進江蘇。走進西郊公園盆景園遊覽,觀看山水盆景製作,感受方寸間的巧奪天工。來到靖江孤山,在非遺傳承人錢伯平老先生的指導下,體驗泥狗製作技藝。參觀雙魚公司肉脯製作基地,探秘這享譽海外的零食如何變得薄如蟬翼、口感酥脆。
  • 「衛健要聞」我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生活志願服務隊走進張店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7月16日,省衛生健康委、省計生協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生活志願服務走進張店」活動。當天下午,志願服務隊又分組分別走進張店區房鎮鎮、馬尚街道辦、車站街道辦和公園街道辦14戶計生特殊家庭和困難計生家庭群眾家中。這14戶計生家庭,有的家庭成員受類風溼性關節炎困擾23年只能拄雙拐,有的幾年前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還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高位截癱患者、腦溢血患者以及剛做完手術的康復患者。
  • 【科普】上海發現昆蟲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是何來歷?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蟻甲亞科。首先,「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屬於昆蟲,是一類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的節肢動物。其次,它屬於鞘翅目,俗稱的「甲蟲」,特徵是前翅角質化。甲蟲是全球動物界裡的最大的目,物種總數超過30萬種。隱翅蟲是鞘翅目下的一類特殊的甲蟲,是一種主要棲息於落葉腐殖層的小型捕食性甲蟲,外部特徵為鞘翅極短,腹部體節外露。
  • 讀書的意思在新時代的變化
    提起讀書,人們往往想到的是讀紙質的書。可現在,看電子書,在手機、電腦上看書,也叫讀書。可見,在這個新時代,讀書的涵義已經擴張了。過去是「書到用時方悔少",現在是書到用時「百度」找。各種名著名篇都製作有網絡版,可以隨時搜到。
  • 少女命喪機輪下,回顧中國民航322號機55年西郊機場特殊事故
    (西郊機場1938年由日本人興建,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國民黨接收。,機組和西郊機場調度室取得聯繫,報告本機當時飛行高度2100米,空速每小時175千米。,以及跑道東側的停機坪上停著幾架飛機外,機長透過駕駛艙前窗擋風玻璃吃驚的發現,在跑道的西北頭還有一群蹲在跑道旁(距離跑道邊緣50米)吃飯和休息的平民(事後知道這些人是西郊機場方面臨時請來為機場割除野草的民工——西郊機場跑道外的緩衝帶為草地,但如果草長得過高會導致卡死機輪之類的事故發生,故需要定期割除)。
  • 美國西郊瑞柏市餐廳遭種族歧視顧客公開發聲
    美國西郊瑞柏市餐廳遭種族歧視顧客公開發聲
  • 常德紫菱圖書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潤書香」
    近日,常德市武陵區文明辦在常德紫菱圖書館專題考察調研,對該館積極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給予充分肯定。這是常德紫菱圖書館繼今年升級為常德市武陵區圖書館總館、被省菸草商業系統授予「湘悅讀·工力量」閱讀示範點、被省政協授予「全省示範性委員工作室」榮譽後再次獲得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