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在伊朗的暗殺事件,讓整個中東地區的上空再次被烏雲籠罩。2020年的一首一尾,伊朗國防事業遭到兩次重大損失。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遭暗殺;11月27日下午,在伊朗首都的一個城鎮上,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被不明恐怖分子以「自殺式炸彈」襲擊。伊朗怒火中燒,以色列和美國均成為被嚴重懷疑的對象,之後的中東地區將會經歷什麼?
伊朗首先盯上美國以色列,發誓展開報復行動
這次的暗殺事件發生後,伊朗多名高級官員幾乎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策劃並實施該行動,伊朗軍政高層也發聲譴責,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將徹底調查該事件,對實施者和操縱者予以嚴厲懲罰。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國防部將加強有效部署,填補這片空白,革命衛隊已經將嚴厲報復提上日程。
另一邊,伊朗民眾在首都德黑蘭舉行遊行示威活動,強硬派高喊「向美國開戰」,呼籲政府不要什麼所謂的談判,也不要投降,堅決與美國抗爭到底。
中東國家一部分高調表態,一部分保持沉默
伊核問題是中東地區沒有解決的重要而敏感的話題之一,如今中東各國出現了「挺伊」與「反伊」兩大陣營,它們對這次的暗殺事件有完全不同的表態。
其中,黎巴嫩真主黨表示強烈譴責,宣稱要與伊朗一起,共同對抗襲擊者。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哈馬斯等多個派別也呼籲要嚴懲兇手,甚至一些派別直接將矛頭指向以色列。葉門胡塞武裝認為,暗殺行動的實施者是以以色列等國為首的國家進行的恐怖行動。
但巴基斯坦民族權利機構沒有表態,以色列和沙特這兩個與伊朗敵對的國家更是表現地異常安靜。以色列各大使館以及猶太人社區已經加強安保措施。
中東國家小心翼翼,伊朗或選擇謹慎報復
實際上,中東國家的態度不難理解。首先拿沙特來說,這次事件發生後,海灣阿拉伯國家境內的美軍基地必然會遭到伊朗的報復,其中包括巴林和沙特軍事基地,在這種情況下,沙特斷然不想激怒伊朗。
其次,以色列國土在伊朗飛彈的射程範圍內,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自然樂意為武裝襲擊以色列提供支持,但伊朗政府有些猶豫,因為無論是選擇報復的目標,還是在哪個時間點報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分析預測,伊朗的報復行動可能會推遲到美國新任總統上任之後。
美國重返伊核一些困難重重
雖然與沙特、以色列等國的摩擦不斷,但對伊朗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與美國達成伊核協議,從而取消美國對伊朗的封鎖。此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多次強調,將會在上任後恢復參與國際協議,並對伊核協議重新審視。
伊朗政府考慮到國內經濟和社會的不景氣,原本打算與新一屆美政府「和平相處」,伊朗外交部長還曾在兩周前發話,如果美國取消對伊制裁,伊朗將重新履行伊核協議。但照現在的形勢來看,恐怕還要擱置一段時間了。
畢竟該事件發生後,伊朗強硬派要求對美國開戰,伊朗政府如果在拜登上臺就表達友好,必然會引起國內反美情緒的高漲,甚至迫使伊朗政府下臺。因此說,想要重新籤署伊核協議,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