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
年產近300萬輛!廣州汽車總產量全國第一
廣汽傳祺的汽車生產線
實業興國!「十三五」以來,廣州大力實施製造強市戰略,積極推進中國製造試點示範城市建設,結合本地產業特點,部署實施「八大提質工程」,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取得明顯成效。以汽車為例,2019年廣州汽車總產量近300萬輛,躍居全國第一。
實幹興邦!「十三五」期間,全市先後創建了全球「定製之都」案例城市、中國(廣州)中小企業先進位造業中外合作區、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城市、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示範區、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頂級節點、規模化部署5G商用試點城市、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全省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全省首個4K電視應用示範社區等,並獲得了亞太區領軍智慧城市、全國數字經濟「五大引領型城市」等稱號,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全市製造業發展被省評為優秀等級。
一串串數據也揭示出廣州「十三五」的成績單!1月12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2020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62億元,同比增長1.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收入4464億元,同比增長13.9%。
廣州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
「十三五」期間,廣州有效推動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穩步提升。市工信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1366億元,工業增加值572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4.8%。先進位造業增加值為2466.38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15年的52.8%提高到2019年的57.03%。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019年達9408.5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9%,較2015年增長16.84%。
2020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62億元,同比增長1.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收入4464億元,同比增長13.9%。
同時,廣州通過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行動、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定期例會通報、技術改造項目清單式管理等措施,工業投資穩中有進,2019年完成工業投資1037.95億元,同比增長9.1%,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居全省第二,其中技改投資367.69億元,首次突破300億元,增速(43%)位居全省前列。
汽車、電子、石化三大產業產值超千億
三大支柱產業引擎作用明顯,如今廣州已形成汽車、電子、石化三大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其中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2個集群入圍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首批培育對象。
2019年,廣州市汽車製造業規模以上總產值達5412.27億元,汽車總產量近300萬輛,居全國第一,產量佔全省90%以上、產值佔全省近70%。
電子產品製造業規模以上產值為2657.4億元,增長5.2%,其中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產值超1800億元,增長5%,液晶電視板卡、顯示模組等市場佔有率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石油化工製造業實現規模以上產值1800.3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2%。
同時,廣州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2019年全市戰略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5730.99億元,佔全市GDP比重24.25%,其中IAB產業同比增長7.0%,NEM產業同比增長5.6%,均高於工業平均增速。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表現突出,集聚上下遊企業3700多家,2019年增加值突破千億元,達1277.7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5%;智能裝備總產值623億元,增長7.2%,其中抗疫高端裝備產業取得新突破,口罩機、熔噴布等物資生產核心技術順利攻關;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發展,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順利投產,有效填補製造業「缺芯」空白。
「十三五」期間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廣州
「十三五」期間,廣州加快匯聚一批重大戰略科技資源,聚焦生物醫藥、海洋科學、航空航天等領域,成功引進人類細胞譜系、高超聲速風洞、冷泉生態系統、極端海洋科考設施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進南沙科學城等重大載體平臺建設,吸引中科院等「國家隊」科技創新資源。
同時,廣州高水平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推進工信部製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試點(廣州)建設,推動在穗高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點。
截至2019年底,我市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數量分別達到20家(佔全省66%)、241家(佔全省61%)、176家;規模以上工業研發投入持續提升,2019年為286.24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為45.14%;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5年的18件提高至2019年的39.2件。
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
「十三五」期間,數字經濟在廣州加速發展。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廣州市先後出臺實施「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措施」「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數字新基建40條」等政策,首批254個重大數字新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超2600億元。2019年,廣州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首次突破4000億元,達4283億元,同比增長18.84%。
當下,廣州正加速打造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獲批全省首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和省級人工智慧產業園。
通用軟硬體適配測試中心(廣州)也已經正式掛牌,是全國三大適配中心之一,創建全國首個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
同時,廣州紮實推進5G網絡建設,截至2020年10月底,廣州市已建成5G基站3.9萬座、智慧燈杆643根,新增5G用戶約540萬戶,累計超640萬戶。全市在用數據中心65個,機架規模14.1萬個標準機架,在用機架規模約佔全國的4.7%。
此外,廣州成立「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華南唯一、全球25臺之一的國際IPv6根伺服器。深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截至2020年10月底,頂級節點(廣州)接入23個二級節點,標識註冊量超28.5億個,在全國五個頂級節點中領先。6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商入選2019-2020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50佳,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5家平臺企業牽頭推進7個省級產業集群數位化試點項目,佔全省項目54%。
廣深惠共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十三五」期間,廣州進一步發揮廣深「雙城聯動」、廣佛「極點帶動」作用,與深圳、惠州共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聯合深圳、佛山、東莞共建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在工信部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中名列前茅。
廣州積極與深圳共建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廣藥集團牽頭深圳三九藥業申請成立國家級中藥創新中心。
廣州落實華為戰略合作協議,引進華為「鯤鵬生態」、雷曼光電等重點項目。
廣州還籤署了新一輪廣佛同城化合作協議,共建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聯手打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此外,共建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三園一城」,廣州累計籤約項目179個。深化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建設,廣州與肇慶、韶關、江門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與茂名、雲浮籤訂港口合作框架協議。
廣州信息和軟體服務業營收翻倍
「十三五」期間,廣州信息化支撐作用增強,城市智慧化水平提升。2019年廣州實現信息和軟體服務業實現營收4283億元,是2015年的1.9倍,年均增速17.38%。廣州軟體產業納統企業超2300家,7家躋身國家軟體百強,8家位列全國網際網路百強,39家成為國家規劃布局重點軟體企業,33家在主板和海外上市,成功培育6個「網際網路+」小鎮,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加快建設。
截至2020年8月,全市固定寬帶接入用戶586.9萬戶,其中光纖接入用戶544.7萬戶,光纖接入用戶佔比達92.8%,寬帶網絡投訴100%解決。建成首個國家廣電標準(AVS2)應用示範社區、18個4K電視網絡應用示範社區、590根智慧燈杆,建成公用、專用充電樁3.8萬個,全市電動汽車充換電網絡基本形成。
廣州營商環境全國領先,經濟活力持續釋放,連續5年榮獲《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名,2016-2017年,廣州排名中國「機遇之城」之首,GaWC世界城市名冊第27位。堅持推進「獲得電力」改革,全市辦電環節時間減少約50%,資料減少近80%,獲得用電實現接電速度、接電成本、供電可靠性「三個國際領先」,近五年累計降低企業接電成本52億元。在2019年度國家發改委、南方能監局和廣東省營商環境系列評價中,「獲得電力」排名位居第一方陣。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下一步,廣州全市將緊緊圍繞「八大提質工程」,協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數字新基建,加快建設國家和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圍繞「三個一批」企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設現代化產城融合產業集聚區,加快低效園區和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打造「兩城兩都一高地」(智車之城、軟體名城、顯示之都、定製之都、新材高地),加快先進位造業強市建設,打造全球數產融合標杆城市。
TOP 2
永慶坊二期改造項目8片區已有5片區開放,預計今年底完工
卡通、塗鴉、嘻哈音樂、視覺藝術,裝置、展覽、市集、嘉年華……走在永慶坊,時尚潮流元素處處可見,來到這裡的年輕面孔多了起來,昔日沉寂的老街區展現著新生機。自2018年10月啟動改造,永慶坊二期8個片區今已有5個片區陸續開放,面積為一期10倍大的永慶坊二期即將在今年底完工。在更廣闊的空間裡,永慶坊二期延續城市更新「繡花」功夫,在儘量保留原有建築風貌、街巷肌理的同時,努力打造中國城市有機更新標杆。
TOP 3
廣州研發地方特色課程教材通過省教育廳審定
日前,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地方課程教材審定結果的通知》,由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研發的《人工智慧》《綜合實踐活動-勞動》《廣州地理》《廣州歷史》四套教材全部通過廣東省教育廳審定。這四套教材充分體現了廣州地方特色,並增加了廣州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總量。據介紹,《人工智慧》教材是全國最早推出的面向中小學生的《人工智慧》教材之一,致力於培養學生在信息意識、技術創新思維、應用實踐能力、智能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素養。
TOP 4
20日起廣州將新增8套「電子警察」
記者12日從廣州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範道路交通通行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交警部門新增了8套交通技術監控設備。該批新增的設備將於2021年1月20日開始投入使用,交警部門將依法對有交通違法行為的車輛進行拍攝取證並予以執法,請廣大駕駛員守法出行、安全駕駛。
TOP 5
東濠湧高架橋將於1月16日晚進行封閉檢測
12日,記者了解到,為保證道路行駛安全,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將於1月16日夜間23時至17日凌晨5時期間,封閉東濠湧高架橋麓湖路至法政路段主線橋面進行動靜載檢測,屆時該區域交通組織將作出調整。封閉麓湖路出入口、法政路出入口、環市東路西向出口、環市東路東向出口。原東濠湧高架麓湖路至法政路段主線雙向車流可經由地面交通行駛。請廣大司機留意道路提示信息,按現場交通指引通行。
TOP 6
廣東省網絡安全應急響應中心(網絡安全110)啟動
12日,廣東省網絡安全應急響應中心(網絡安全110)啟動儀式在廣州黃埔區舉行。該中心由廣東省公安廳聯合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委區政府共同建設,將參照110警務模式,採取「情報+指揮+處置」三位一體的網絡安全應急處置模式,全天24小時受理處置廣東省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單位和高科技企業的網絡安全求助,監測處置全省網絡安全風險隱患,發布網絡安全預警信息。
TOP 7
湛江調順跨海大橋坡頭段邊跨順利合龍
近日,隨著第91#墩邊跨S11梁段鋼混組合梁被提升到位,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湛江調順跨海大橋坡頭段邊跨順利合龍,標誌著該項目進入全橋合龍的衝刺階段。調順跨海大橋,位於湛江市北部,路線起點位於遂溪縣文車村以南對接G325改線段,路線向東在坡頭區山塘村與海東大道相交,全長約9.360KM。主橋採用雙塔雙索麵斜拉橋,主跨長296米,邊跨長147.5米,主梁採用鋼混組合梁,劃分為六種類型,由53個梁段組成,涉及使用橋面架梁吊機和浮吊兩種架設方式。
TOP 8
中國首臺全自主商用深海高清高幀率網絡攝像機問世
記者12日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主持研發的全國產自主商用深海高清高幀率網絡攝像機問世,系中國首臺,目前已順利通過海上試驗。據悉,該款攝像頭最深可以支持探測馬裡亞納海溝。
TOP9
俄將與英國航班中斷時間再次延長至2月1日
俄羅斯新冠病毒防控指揮部12日發布消息稱,為防止變異新冠病毒傳播,將與英國的航班中斷時間再次延長至2月1日。
TOP 10
國家田徑隊深圳基地揭牌 蘇炳添封閉集訓備戰奧運
據中國田協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國家田徑隊深圳龍崗訓練基地」11日在龍崗大運中心正式籤約揭牌,這是奧運基礎大項國家隊訓練基地首次落戶深圳。而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蘇炳添、謝震業等國家隊隊員在大運中心進行封閉集訓以備戰東京奧運會。
出品:大洋網
來源:廣州日報、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