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訊 (記者葉濱張秀巍)昨晨5時許,哈爾濱市出現大霧天氣,市區部分街路能見度甚至只有10米左右,是哈爾濱市近年來較大的一場濃霧天氣。市氣象臺於5時45分發布了大霧黃色警報。
「逆溫」引發大霧
氣象專家說,哈爾濱市今年首次大霧形成的原因,是由於近幾天連續雨雪天氣,雪後地面溫度較高,造成地面溼度較大,加上昨天凌晨風力微弱,在哈爾濱市上空大氣中低層區域形成了一片逆溫層。在這一區域內,地面溫度為-9.4℃,高空溫度為-9℃,形成了地面溫度低於高空溫度的局面,由此產生逆溫氣候,導致濃霧天氣發生。
而正常情況,是地面溫度高於空中溫度。此次大霧從凌晨5時許開始,之後能見度逐漸增高。至9時許,大霧天氣結束。
機場13航班延誤
昨天清晨,受大霧影響,哈爾濱機場上空能見度低於飛機起降標準,有13個航班不同程度延誤。
從哈爾濱飛往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出港航班推遲起飛,從天津、北京、上海等城市飛往哈爾濱的6個航班也推遲起飛。8時30分,隨著濃霧慢慢散去,天氣逐漸好轉,延誤航班陸續起飛和進港。
5時50分許,在能見度不足40米的哈五公路韓家店路段,還發生了一起五車連環相撞的交通事故,兩人受重傷,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
逆溫現象
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低層大氣溫度高、密度小,高層大氣溫度低、密度大,顯得「頭重腳輕」。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象,從而導致大氣層「腳重頭輕」,氣家學家稱之為「逆溫」,發生逆溫現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
導致「逆溫」現象的原因有多種。主要是地面輻射冷卻作用導致近地面層氣溫迅速下降。在「逆溫」造成大霧茫茫時,會加重空氣汙染,應減少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