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齒虎、恐龍、猛獁象等等,這些已經滅絕了的遠古生物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它們卻是科學家最想「復活」的遠古生物。科學家們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生物「重回人間」也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史蒂芬·舒斯特說,但是要想復活這些物種,除了完整的DNA基因組圖外,還需要找到它們今天的雌性近親作為代孕母親,捐贈卵子和她們的子宮。這些生物之所以被選為最想復活生物,不僅僅出於科學研究的原因,還需要考慮每種生物的「動物區系魅力」和其他一些因素。
1、穴居人
25000年前滅絕。德國萊錫比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應可在今年稍後發表穴居人基因組草圖。人類將是最理想的穴居人替代者。
2、劍齒虎
10000年前滅絕。洛杉磯拉布裡瀝青坑發現的劍齒虎樣本保存完好,而獅子將是理想的替代者。
3、短臉熊
11000年前滅絕。這種巨熊,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形同小巫。它站立時比北極熊高三分之一,重可達一噸。取得其基因應無困難,有些樣本藏在凍土層裡。
4、塔斯馬亞尼虎
1936年滅絕。最後一頭塔斯馬亞尼虎死於1936年,這意味著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組織可供取得優質的DNA。
5、雕齒獸
11000年前滅絕。這種龐大如轎車的動物,一度在南美鄉野出沒。我們不妨想像它們又再在那裡橫衝直撞。
6、度度鳥
1690年滅絕。牛津大學的基因學家二○○二年獲準解剖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度度鳥樣本,那是一塊腳骨──連同皮和毛。它一直嚴密保管在該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7、長毛犀
10000年前滅絕。就像長毛象一樣,有很多長毛犀的樣本藏在凍土層,包括毛、角和蹄。把這些組織進行清潔之後,將有大量接近純粹的披毛犀DNA。
8、巨型地懶
8000年前滅絕。這種巨型動物站立時有六米高,重估計達四公噸。巨型地懶滅絕時間相對近,故尚能找到一些毛髮,而這是取得DNA的最佳來源。
9、愛爾蘭麋
7700年前滅絕。一頭典型的愛爾蘭麋站著時肩頭超過兩米高,鹿角伸展十二英尺寬。它實際上是鹿而不是麋,其現時活著的最近親則是體形要小得多的歐洲淡黃鹿。
10、恐鳥
1500年滅絕,是一種連獅子老虎都敬而遠之的食肉鳥。這種不能飛的鳥的DNA很容易找到,因為紐西蘭各地的洞穴裡都有保存完好的骨頭,甚至蛋。
曹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