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溫度傳感器校準算法設計與實現

2020-11-30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理想CMOS溫度傳感器輸出隨溫度變化曲線具有嚴格線性關係,實際上由於製造工藝隨溫度變化等非理想因素的影響,輸出隨溫度變化呈非線性關係。結合低成本的要求,在高精度的應用中需對傳感器進行數字校準,使校準後輸出量隨溫度變化具有線性關係。通過對未校準之前CMOS溫度傳感器隨溫度變化的函數關係構造校準函數是算法的核心。通過分析精度指標、數據運算量及系統資源等因素,採取添加中值濾波和均值濾波處理原始數據的分段擬合校準方法,並在運算量的約束下得出了最優的分段值。經實際測試校準後CMOS溫度傳感器精度提高了0.3℃,在-20℃~120℃工業溫度範圍內精度達到 0.3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1652.htm

  引言

  溫度在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測試物理量。對溫度的測量,早期主要是採用模擬傳感器,如熱敏電阻、鉑電阻等,但這些傳感器難以集成。為了實現大規模集成,CMOS溫度傳感器越來越被重視。CMOS溫度傳感器是基於襯底寄生的PNP電晶體的特性而形成的溫度傳感電路,以其良好的線性度、功耗低、易實現大規模集成等特點,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文針對一款自行設計的低功耗CMOS溫度傳感器,根據實際工業應用場景對精度的更高要求,提出了一種高精度的校準算法。該算法通過對CMOS溫度傳感器的數字輸出值進行中值濾波和均值濾波,再對濾波結果進行分段擬合數據處理。最終測試結果表明,該算法提高了CMOS溫度計的精度,達到了 0.35℃,滿足事先預期的 0.5℃的目標。

  CMOS溫度傳感器的測溫原理與實現方案

  CMOS溫度傳感器總體結構

  CMOS溫度傳感器是以基於CMOS縱向寄生的雙極型電晶體作為核心感溫器件。通過雙極型電晶體可以產生一個與溫度成正比的PTAT電壓和一個不隨溫度變化的基準電壓 ,將這兩個信號作為兩路信號輸入到ADC中進行轉換,即可以實現溫度的數字顯示,如圖1所示。根據預定的溫度計精度目標要求,確定ADC輸出為12位,採用並行輸出方式,供片外數字採集校準。  

電晶體相關文章:電晶體工作原理

電晶體相關文章:電晶體原理

相關焦點

  • 如何實現具有RTD級精度且無需校準快速溫度傳感器設計
    為了達到接近RTD所能提供的精度,唯一的選擇是在生產中耗時耗成本地校準每個單元。  為了解決使用RTD時的設計挑戰,TI最近推出了TMP117系列數字溫度傳感器,其精度可與Class-AA RTD相媲美,同時大大簡化了設計工作。
  • 關於傳感器信號校準小知識
    該框圖顯示傳感器具有兩個主要部件:1)感測元件,其將感興趣的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 2)傳感器信號調節器,使用數學算法處理傳感元件。該框圖還顯示了「校準系統」。校準系統安裝在最終傳感器生產線中,是用於校準傳感器的硬體和軟體的集合。在本文中,我們使用術語傳感器和發射器可互換,因為它們意味著相同的終端設備。
  • 溫度傳感器校準失敗的8大原因
    溫度傳感器用於設計用於測量溫度的儀器中。為了準確起見,所有溫度傳感器都必須根據已知標準進行校準。校準期間僅檢查短期穩定性。長期穩定性應由用戶監控和確定。有時,溫度傳感器在校準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故障。即使溫度傳感器在送入校準之前似乎工作正常,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 工程師溫度傳感指南—溫度傳感器設計挑戰和解決方案, 從熱敏電阻...
    溫度設計挑戰分為三類:• 溫度監測:溫度傳感器提供有價值的數據來持續跟蹤溫度條件,並為控制系統提供反饋。此監測可以是系統溫度監測或環境溫度監測。在一些應用中,我們可以看到設計挑戰的特點是需要在控制迴路中同時實現這兩種監測。
  • 四線電阻觸控螢幕校準算法的實現
    觸控螢幕控制卡和驅動程序擁有獨立的智慧財產權,唯一以Chepset(ONE2K)形式取代複雜控制電路的控制器,擁有自主的智慧財產權的全系列驅動程序,可以為客戶設計各種內嵌式系統方案,並提供客戶需要的各種原始碼接口,更適合應用在OEM及固定設備中,觸控螢幕和控制器經過嚴格的溫度、溼度、耐久性等測試,通過FCC、CE、TUV和UL認證。
  • 4種常用溫度傳感器校準設備
    攝氏溫標是以水銀的體膨脹與溫度間的線性關係為基礎的,它與已被取消的華氏溫標間的換算關係式為熱力學溫標系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依據,理論上確定分子停止運動為絕對零度,但此溫度目前無法實現。於是,設立了氣體溫度計,建立了熱力學溫標。其分度為水沸點至冰融點在標準大氣壓下之差為100 K。
  • 基於tms320vc5416和圖像傳感器0v7620的足球機器人設計
    此外,機器人還配備有超聲波或其它傳感器,以用來對環境進行距離探測和障礙探測。而在多機器人參與比賽的時候,為實現機器人間的通信,還應安裝無線通信系統,以便其能夠共享已經探測到的環境信息,從而構成多機器人的協作系統。機器人還應配備可充電電池組以為嵌入式計算機、傳感器、驅動電機等提供電能。
  • LM35溫度傳感器功能換為攝氏溫度值及設計思路
    打開APP LM35溫度傳感器功能換為攝氏溫度值及設計思路 發表於 2019-07-13 09:32:08 一、功能簡介 LM35D溫度傳感器,這款傳感器能夠測量0-100攝氏度的溫度,並以電壓的數值輸出。
  • 一種直線位移通用校準裝置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為了實現直線位移的量值溯源,設計並實現一種能時直線位移進行校準的通用裝置。該裝置採用光學玻璃的KA-300型直線光柵尺作為測量基準,由光柵尺、測量基座、固定附件、讀數滑臺、讀數頭靠尺、導軌和數顯表等組成;為了實現校準與被校準裝置同時工作在同一基座平臺上,設計了用圓柱的軸向切線與被測件的基準端面進行動態接觸式聯接的耦合方式;分析測量誤差來源,建立了安裝被測件引起的誤差分析模型。
  • 一種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溫度補償算法及軟體實現
    在研究各類軟體補償方法的基礎上對壓力傳感器採用建立高階溫度補償模型進行溫度誤差補償,並且在Matlab GUI軟體平臺下實現高階溫度補償係數的計算,通過實驗對該方法進行驗證。對壓力傳感器進行全溫段實驗,得出壓力傳感器靜態輸出特性,應用上述模型計算擬合係數。1.2 高階溫度補償過程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傳感器輸出電路可採用以DSP為核心運算電路進行動態溫度補償的方法來實現實時數字溫度補償,具體電路如圖1 所示:整個電路由A/D轉換電路、DSP 運算電路、串並轉換電路、並串轉換電路、E2RPOM等5部分組成。
  • 高精度數字溫度傳感器為基於RTD和醫療應用的設計帶來簡便性
    - TI的單晶片數字溫度傳感器可在寬範圍內實現高達 �0.1�C 的精度,幫助工程師簡化設計工作。北京2018年10月26日電 /美通社/ -- 德州儀器(TI)近日推出新的溫度傳感器系列,可在寬溫度範圍內實現高達�0.1�C的精度,有助於簡化工業和醫療應用的系統設計。TMP117是第一款具有與Platinum RTD相似性能的單晶片溫度傳感器,同時顯著降低設計複雜性和功耗。TMP117M是一款適合醫療應用的數字溫度傳感器,符合醫療溫度計的要求。
  • 四種最常用的溫度傳感器校準設備,你知道幾個?
    攝氏溫標是以水銀的體膨脹與溫度間的線性關係為基礎的,它與已被取消的華氏溫標間的換算關係式為  熱力學溫標系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依據,理論上確定分子停止運動為絕對零度,但此溫度目前無法實現。IPTS-68適用於測定任何溫度,數值與熱力學溫度相近而又具有較高的復現性。IPTS-68是以一些可復現的平衡態的定點溫度,以及能夠精確分度的標準儀器為標準校準設備的。由IPTS—68所定義的熱力學溫度(T68)和攝氏溫度U68)間的關係為
  • 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集錦
    目前,大多採用的是有線多點溫度採集系統,通過安裝溫度節點來實現對室內外溫度監控。這種傳統的多點採集系統需要用導線與每個溫度採集節點連接,其技術成熟,製作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在許多場合需要將傳感器節點直接放置在目標地點進行現場的數據採集,這就要求傳感器節點具有無線通信的能力。
  • 精確,自給自足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699.htm凌力爾特提供設計高性能、可靠、低功率無線傳感器網絡所需的所有元件。本文所述案例是一個真實的設計,該設計整合了一個高解析度溫度傳感器、一個電源管理電路和一個低功耗無線電模塊,其中電源管理電路用太陽能 (可用時) 和備份電池 (需要時) 供電,而無線電模塊則自動地構成一個可靠的網格網絡,以無線方式將所有傳感器連接到一個中央接入點。設計概述圖 1 顯示了該設計的方框圖。
  • 由ATmega324p實現的數位化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一個無線傳感器設計方案,來實現主機端與傳感器節點之間的通信,並且通過選用低功耗的晶片和對軟體的低功耗設計實現了低功耗的目標。本文設計主要是基於433 MHz ISM頻段,無需申請就可以使用。該設計方案有許多明顯的優點:傳輸速度快、距離遠、數據穩定;採用低功耗模式,延長電池使用時間;能保證任何時候數據不丟失,提高系統的強健度。
  • 中山大學等:3D多孔石墨烯製備具有「自校準」能力的溫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通過在LCP基板上沉積多孔Gr製成了對機械變形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柔性熱敏電阻成果簡介 對於新興的可穿戴應用,開發高度靈敏,準確和易於校準的柔性溫度傳感器非常重要。期刊發表名為「Ultrahigh Sensitivity of Flexible Thermistors Based on 3D Porous Graphene Characterized by Imbedded Microheaters」的論文, 研究使用通過微波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的3D多孔石墨烯(Gr)作為通道傳輸材料,並使用液晶聚合物作為柔性基板,開發了超靈敏,柔性的溫度傳感器
  • 基於Hopkinson杆的高g值衝擊傳感器校準
    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作為一次儀表被廣泛應用於撞擊及高速運動過程中高過載測量,在深侵徹武器設計中,它可用於識別目標,也可用於測量飛機抗墜毀實驗中和汽車碰撞試驗中的過載川。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靈敏度係數的精度直接影響測量精度。
  • 四種溫度傳感器類型的優點與缺點
    從系統級的立足點來看,溫度傳感器是否適合您的應用將取決於所需的溫度範圍、準確度、線性度、解決方案成本、功能、功耗、解決方案尺寸、安裝法(表面貼裝法與通孔插裝法以及電路板外安裝法)還有必要支持電路的易設計程度。
  • 溫度傳感器的應用及原理
    的溫度,馬達控制器要知道功率驅動IC的溫度等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溫度傳感器。溫度是實際應用中經常需要測試的參數,從鋼鐵製造到半導體生產,很多工藝都要依靠溫度來實現,溫度傳感器是應用系統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橋梁。本文對不同的溫度傳感器進行簡要概述,並介紹與電路系統之間的接口。熱敏電阻器用來測量溫度的傳感器種類很多,熱敏電阻器就是其中之一。
  • 英飛凌推出具備獨特溫度和應力補償功能的全新線性霍爾傳感器,實現...
    這兩款傳感器經過專門設計,適用於需要精確角度和位置檢測的汽車級產品的苛刻要求。英飛凌新型TLE4997和TLE4998線性霍爾傳感器具備最高的精度,完全符合汽車行業要求。此外,TLE4997傳感器具備獨特的溫度補償功能,而TLE4998傳感器則具備獨一無二的全生命周期應力補償功能。    這兩款傳感器都適用於非常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