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想CMOS溫度傳感器輸出隨溫度變化曲線具有嚴格線性關係,實際上由於製造工藝隨溫度變化等非理想因素的影響,輸出隨溫度變化呈非線性關係。結合低成本的要求,在高精度的應用中需對傳感器進行數字校準,使校準後輸出量隨溫度變化具有線性關係。通過對未校準之前CMOS溫度傳感器隨溫度變化的函數關係構造校準函數是算法的核心。通過分析精度指標、數據運算量及系統資源等因素,採取添加中值濾波和均值濾波處理原始數據的分段擬合校準方法,並在運算量的約束下得出了最優的分段值。經實際測試校準後CMOS溫度傳感器精度提高了0.3℃,在-20℃~120℃工業溫度範圍內精度達到 0.3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1652.htm引言
溫度在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測試物理量。對溫度的測量,早期主要是採用模擬傳感器,如熱敏電阻、鉑電阻等,但這些傳感器難以集成。為了實現大規模集成,CMOS溫度傳感器越來越被重視。CMOS溫度傳感器是基於襯底寄生的PNP電晶體的特性而形成的溫度傳感電路,以其良好的線性度、功耗低、易實現大規模集成等特點,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文針對一款自行設計的低功耗CMOS溫度傳感器,根據實際工業應用場景對精度的更高要求,提出了一種高精度的校準算法。該算法通過對CMOS溫度傳感器的數字輸出值進行中值濾波和均值濾波,再對濾波結果進行分段擬合數據處理。最終測試結果表明,該算法提高了CMOS溫度計的精度,達到了 0.35℃,滿足事先預期的 0.5℃的目標。
CMOS溫度傳感器的測溫原理與實現方案
CMOS溫度傳感器總體結構
CMOS溫度傳感器是以基於CMOS縱向寄生的雙極型電晶體作為核心感溫器件。通過雙極型電晶體可以產生一個與溫度成正比的PTAT電壓和一個不隨溫度變化的基準電壓 ,將這兩個信號作為兩路信號輸入到ADC中進行轉換,即可以實現溫度的數字顯示,如圖1所示。根據預定的溫度計精度目標要求,確定ADC輸出為12位,採用並行輸出方式,供片外數字採集校準。
電晶體相關文章:電晶體工作原理
電晶體相關文章:電晶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