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具有RTD級精度且無需校準快速溫度傳感器設計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為了達到最高精確度的溫度測量,系統設計者通常只有一種選擇:鉑電阻溫度探測器(RTDs),例如PT100 或 PT1000。高度線性和可互換的RTD可用於各種精度等級(DIN)標準,如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德國標準化研究所定義的在0°C時誤差低至±0.03°C。 但是,使用RTD實現這種精確度並不容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3/398781.htm

  為了獲得RTD的最高精度,通常需要花費數小時到數天來仔細選擇和模擬RTD周圍昂貴的精密元件。設計者必須在電路板布局上花很大功夫才能避免影響測量的電阻匹配不當現象發生。

  儘管設計人員做了一絲不苟的努力,但採集電路很容易增加0.5°C 至1.0°C 的測量誤差,從而使RTD本身的固有精度相形見絀。為了達到接近RTD所能提供的精度,唯一的選擇是在生產中耗時耗成本地校準每個單元。

  為了解決使用RTD時的設計挑戰,TI最近推出了TMP117系列數字溫度傳感器,其精度可與Class-AA RTD相媲美,同時大大簡化了設計工作。如圖1所示,TMP117在-55oC至150oC的整個工作範圍內提供+/- 0.1oC的精度,從-20oC到50oC,精度為0.3oC,無需在製造過程中進行校準。

  圖1:IEC 60751 RTD與TMP117的精度等級相比

  注意:RTD線表示每個IEC 60751精度等級的誤差,不包括影響最終系統級精度的測量誤差或校準。

  從設計角度來看,使用RTD設計與IC溫度傳感器之間的對比不會更加明顯(見圖2)。

  對比

  圖2:典型RTD與TMP117的電路比較

  通過將傳感器和模數轉換器(ADC) 結合在單一晶片上,像TMP117這類的數字溫度傳感器能夠簡化在RTD設計中大多數困難且耗時的工序,並能通過I2C界面提供直觀的溫度讀數。表1顯示了兩種技術之間所需設計工作的詳細比較。

  表1:比較RTD和TMP117之間典型的設計考慮因素

  對於需要最高精度的應用的鉑RTD替代方案,請查看TMP117。它的集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簡單性,同時還簡化了生產過程,降低了生產成本。

  其他資源

  ·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請參見應用筆記「使用數字溫度傳感器的高精度傳感和補償系統中的RTD替換」。

  · 查看德州儀器的所有溫度傳感器集成電路(IC)。


相關焦點

  • CMOS溫度傳感器校準算法設計與實現
    結合低成本的要求,在高精度的應用中需對傳感器進行數字校準,使校準後輸出量隨溫度變化具有線性關係。通過對未校準之前CMOS溫度傳感器隨溫度變化的函數關係構造校準函數是算法的核心。通過分析精度指標、數據運算量及系統資源等因素,採取添加中值濾波和均值濾波處理原始數據的分段擬合校準方法,並在運算量的約束下得出了最優的分段值。
  • 高精度數字溫度傳感器為基於RTD和醫療應用的設計帶來簡便性
    - TI的單晶片數字溫度傳感器可在寬範圍內實現高達 �0.1�C 的精度,幫助工程師簡化設計工作。北京2018年10月26日電 /美通社/ -- 德州儀器(TI)近日推出新的溫度傳感器系列,可在寬溫度範圍內實現高達�0.1�C的精度,有助於簡化工業和醫療應用的系統設計。TMP117是第一款具有與Platinum RTD相似性能的單晶片溫度傳感器,同時顯著降低設計複雜性和功耗。TMP117M是一款適合醫療應用的數字溫度傳感器,符合醫療溫度計的要求。
  • 具有0.5°C精度的隔離式4通道熱電偶/RTD溫度測量系統
    RTD比熱電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穩定性,且連接遠端RTD的長導線(數百米)電阻可採用三線式或四線式連接加以補償。熱電偶由一端相連的兩根不同金屬線組成。將相連的一端放置在需要進行溫度測量的地方,稱為測量結點。另一端連接精密電壓測量單元,該連接稱為參考結點,或者稱為冷結。
  • 工程師溫度傳感指南—溫度傳感器設計挑戰和解決方案, 從熱敏電阻...
    矽基 PTC 熱敏電阻具有線性特徵,而NTC 熱敏電阻具有非線性特徵,通常會增加校準成本和軟體開銷。圖 2 顯示了典型的熱敏電阻實現方案。通常很難確定熱敏電阻的真實系統精度。NTC 系統誤差的影響因素包括NTC 容差、偏置電阻器(易受溫漂影響)、ADC(可能導致量化誤差)、NTC 固有的線性化誤差以及基準電壓。
  • 溫度傳感器校準失敗的8大原因
    溫度傳感器用於設計用於測量溫度的儀器中。為了準確起見,所有溫度傳感器都必須根據已知標準進行校準。校準期間僅檢查短期穩定性。長期穩定性應由用戶監控和確定。有時,溫度傳感器在校準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故障。即使溫度傳感器在送入校準之前似乎工作正常,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 利用常用的微控制器設計技術更大限度地提高熱敏電阻精度
    作為支持模擬和數字溫度傳感器的高級應用/系統工程師,在工作中經常被問到有關溫度傳感器應用的問題。其中有很多是關於模數轉換器(ADC)的,由於ADC在系統應用中的重要性,我花費很多時間在解釋ADC對系統精度有何意義,以及如何理解並實現所選傳感器的更大系統精度上。
  • 精準的矽晶片溫度檢測——精度為±0.1°C
    摘要本文檢驗最新一代矽晶片溫度傳感器的準確性。這些傳感器提供數字輸出,無需線性化,支持小封裝尺寸和低功耗。其中許多具備報警功能,以提醒系統存在潛在故障。簡介電子行業對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溫度檢測也不例外。
  • 電巢學堂:利用常用的微控制器設計技術更大限度提高熱敏電阻精度
    作為支持模擬和數字溫度傳感器的高級應用/系統工程師,在工作中經常被問到有關溫度傳感器應用的問題。其中有很多是關於模數轉換器(ADC)的,由於ADC在系統應用中的重要性,我花費很多時間在解釋ADC對系統精度有何意義,以及如何理解並實現所選傳感器的更大系統精度上。溫度傳感器用於大功率開關電源設計中,需要監測功率電晶體和散熱器。
  • 適合高精度測量應用的完全集成式4線RTD溫度測量系統的簡單實現
    通常通過與傳感器直接接觸來測量溫度,例如通過將傳感器浸入到液體中或通過與機器的表面接觸來測量溫度。除熱敏電阻和熱電偶之外,由於其快速響應時間和高達幾百µV/°C的出色靈敏度,電阻溫度檢測器(RTD)尤其適用。它們也可用於–200°C至+800°C超寬範圍內的測量,且具有近線性行為。RTD提供多種版本,例如2線、3線或4線版本,且具有高度應用靈活性。
  • 扭矩傳感器如何進行標定、調校?扭矩傳感器的精度如何測量?
    打開APP 扭矩傳感器如何進行標定、調校?扭矩傳感器的精度如何測量?僅對測量對象力的可追溯性證明是不夠的,因為力如何在槓桿作用下轉化為扭矩並沒有訴諸文字。 預先給定條件包括環境條件如溫度,空氣相對溼度以及傳感器安裝情況和負載的後果。作為輸入量的扭矩必須力學形成,另外必須為已知量。因此作為校準對象自始至終力求高精度。校準對輸入量(在校準方法範圍內真正的扭矩)和輸出量之間作了歸類。校準對象或是扭矩傳感器或是測量鏈,除扭矩傳感器以外還包括測量放大器和顯示單元。
  • RTD、熱電偶、熱敏電阻器、IC傳感器優缺點比較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介紹四種類型的溫度傳感器(電阻式溫度檢測器 (RTD)、熱電偶、熱敏電阻器以及具有數字和模擬接口的集成電路 (IC) 傳感器)並討論每種傳感器的優點與缺點。   從系統級的立足點來看,溫度傳感器是否適合您的應用將取決於所需的溫度範圍、準確度、線性度、解決方案成本、功能、功耗、解決方案尺寸、安裝法(表面貼裝法與通孔插裝法以及電路板外安裝法)還有必要支持電路的易設計程度。   RTD   當一邊測量RTD的電阻一邊改變它的溫度時,響應幾乎是線性的,表現得像一個電阻器。
  • 關於傳感器信號校準小知識
    雙線發送器無需額外的引腳,因為數據和電源通過同一線路發送。在本文中,我們將專門討論傳感器校準期間使用的通信接口。此外,我們針對雙線發射器解決OWI問題,重點關注與電力線上的OWI相關的挑戰,並提出克服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 傳感器信號調節器的校準 校準傳感器信號調節器是傳感器或變送器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圖1顯示了傳感器和校準系統的框圖。
  • 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集錦
    目前,大多採用的是有線多點溫度採集系統,通過安裝溫度節點來實現對室內外溫度監控。這種傳統的多點採集系統需要用導線與每個溫度採集節點連接,其技術成熟,製作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在許多場合需要將傳感器節點直接放置在目標地點進行現場的數據採集,這就要求傳感器節點具有無線通信的能力。
  • 艾邁斯半導體創新推出全球最高精度的數字溫度傳感器
    · AS6221是一套完整的溫度傳感器系統,測量精度可達±0.09°C,性能優於市場上同類的數字溫度傳感器晶片· 藉助該傳感器,健康狀態監測產品能夠實現更精準的人體/皮膚溫度測量性能
  • 精準的矽晶片溫度檢測——顯示測量精度為±0.1°C
    事實上,PT100傳感器是行業中使用最廣泛的RTD,因使用材料鉑製成,且在0°C時電阻為100 Ω而得名。雖然這些器件無法測量熱電偶那樣的高溫,但它們具有高線性度,且重複性較好。PT100需要精確的驅動電流,從而在傳感器上產生一個與溫度成比例的準確的壓降。PT100連接線的電阻導致傳感器的電阻測量出現誤差,所以開爾文連接是最典型的傳感器使用方法,因此出現3線或4線傳感器。
  • 如何判斷溫度傳感器的類型
    首先,溫度傳感器必須選擇傳感器結構,使敏感元件規定測量時間之內達到所測流體或被測表面溫度。溫度傳感器輸出僅僅敏感元件溫度。
  • 3通道熱電偶溫度測量系統,精度為0.25℃電路圖
    ,該器件是一款±0.25°C精度、16位數字SPI溫度傳感器。   冷結測量   ADT7320精密16位數字溫度傳感器用於測量基準結(冷結) 溫度,其精度在−20°C至+105°C溫度範圍內可達±0.25°C。 ADT7320完全經過工廠校準,用戶無需自行校準。它內置一個帶隙溫度基準源、一個溫度傳感器和一個16位Σ-Δ型 ADC, 用來測量溫度並進行數字轉換, 解析度為 0.0078°C。
  • 你知道新一代矽晶片溫度傳感器到底有多準確嗎?
    行業廣泛使用電阻溫度檢測器(RTD)來測量中溫(<500°C)。這些器件由一種電阻會隨溫度的變化呈正變化的金屬元素組成,最常見的是鉑(Pt)。事實上,PT100傳感器是行業中使用最廣泛的RTD,因使用材料鉑製成,且在0°C時電阻為100 Ω而得名。雖然這些器件無法測量熱電偶那樣的高溫,但它們具有高線性度,且重複性較好。
  • 艾邁斯半導體創新推出全球最高精度的數字溫度傳感器,適用於可穿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2/420867.htmAS6221可在20°C至42°C的溫度範圍內實現±0.09°C的測量精度,適合測量人體及皮膚溫度。而當今市場上,尚未有任何其他同類數字溫度傳感器能夠實現優於±0.10°C測量精度。
  • 4種常用溫度傳感器校準設備
    攝氏溫標是以水銀的體膨脹與溫度間的線性關係為基礎的,它與已被取消的華氏溫標間的換算關係式為熱力學溫標系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依據,理論上確定分子停止運動為絕對零度,但此溫度目前無法實現。於是,設立了氣體溫度計,建立了熱力學溫標。其分度為水沸點至冰融點在標準大氣壓下之差為100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