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青銅器是咋製成的?

2020-12-03 天眼新聞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大盂鼎

古代的青銅器,尤其如后母戊大方鼎那樣龐大的青銅器都是怎樣製成的呢?古人鑄造各類青銅器最常使用的是範鑄法,下面給大家簡介一下範鑄法。

第一步,制模,其實就是用陶泥做出器物的形狀,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在陶泥表面上刻畫出各類需要的圖案。

第二步,翻範,在模型表面刷上一層油,再敷上厚厚的泥土,幹了以後再把外層的泥土分塊切開,我們把這層泥塊叫做「外範」;然後再把模型表面的花紋刮掉,刮掉多厚,將來鑄造出來的青銅器就有多厚,我們把刮掉花紋的模型叫做「內範」。

第三步,澆鑄,把「外範」和「內範」合在一起,再給形成的空腔裡澆鑄青銅液。

最後,待冷卻之後,打破「外範」,掏出「內範」,一個精美的青銅器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陳芊 來源 蘭州晨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

相關焦點

  • 古代青銅器咋造的?謎團有望解開 安陽首次明確發現商代鑄銅工匠...
    同時,這些青銅器作為古時王權的象徵,其自身所蘊含的巨大研究價值也讓它們在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在生產力有限的數千年前,這些嘆為觀止的國寶重器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近日,一處商代鑄銅工匠家族墓地在安陽洹北商城附近重見天日,那些關於青銅器製造的若干謎題,或將在這裡找到答案。
  • 青銅器與青銅文化
    青銅器就是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製成的器皿、用器等。二、青銅器發展史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天熱紅銅製成的銅器是在土耳其南部恰約尼遺址發現的公元前七八千年的銅針和銅錐。中國最早的銅器出在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文化中。
  • 為何青銅器如此珍貴?回顧青銅器發展史,了解青銅器背後的智慧
    青銅器是我們國家古代的一項重要的發明,但是青銅器並不是我們國家第一個發明出來的,青銅器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是6000多年以前的,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就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距今5000到4000年,就相當於堯舜禹時期。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中國青銅器開始於馬家窯至秦漢時期,以商周時期的器物最為精美。在中國仰韶文化早期和馬家窯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青銅器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其銅鏽呈青綠色。
  • 雲南青銅器的鑄造技術
    此法在古代一般多用蝕蠟法鑄造形制複雜、具有立體效果的青銅器。西漢 銅女俑此法到現代仍適用於精密金屬器鑄造,稱此法為熔模鑄造法。古滇人鑄造的大量的造型豐富、生動逼真的立雕浮雕人物、動物形象,以及結構複雜的房屋造型類青銅器就是採用蝕蠟法鑄造的。
  • 中國古代青銅器製作工藝探析
    區別於世界其他地區以鍛打法製成的藝術裝飾和實用工具為主的青銅器,中國古代青銅器則以範鑄法鑄造的禮器為大宗。中國古代青銅器器形之豐富、紋飾之精美、銘文之重要在世界青銅文化中獨佔鰲頭。何為青銅器青銅是由銅、錫、鉛三種金屬組合的合金,氧化後呈青綠色,所以稱「青銅」。
  •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1, 5,青銅器是由青銅(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的。因為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所以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5000年至6000年前的西亞兩河流域地區。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青銅器在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堪稱藝術價值最 高。
  • 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我們使用青銅器的次數也越來越低。青銅器是我們國家的專屬嗎?它是最早起源於我們國家的嗎?它的發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揭秘青銅器的前世今生。對於青銅器我們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司母戎鼎,四羊方尊。然而青銅器並不僅僅是某一件器物。青銅器是指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
  • 今晚「火星伴月」,火星咋就那麼火紅?月球咋就那麼金黃?
    火星咋就那麼火紅?火星咋就那麼火紅?這要從火星的地表說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遍布沙丘、礫石,這些沙丘、礫石富含橘紅色外表的赤鐵礦(氧化鐵),因此,火星看上去如烈焰升騰,紅彤彤一片,被稱為「紅色行星」。也因為火星鮮紅的顏色,它在西方被稱為「戰神」,在中國被稱為「熒惑星」。
  • 俄國父系氏族的形成,與早期原始社會青銅器的發展
    人們又學會了以獸毛加工而紡成線,然後製成可以禦寒的衣物。織布機也在這時候發明了。家畜的繁殖,使人們可以驅使家畜作耕作勞動力。這樣便出現了最初的耕具——木犂。這種木犂是用帶有彎曲枝權或削尖根莖的樹幹布成的。父氏社會的產生。畜牧是男子的主要業務。
  •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原標題: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有兩種基本的方法,即塊範法和失蠟法   一。塊範法   塊範法(或稱土範法)是商周時代最先採用的,是應用最廣的青銅器鑄造法。   此方法簡單介紹如下:以鑄造容器為例,先製成欲鑄器物的模型。
  • 論古代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
    制型是先在模外敷泥,隨後將模外敷的泥切割成若干部分,取下修飾燒烤,成為外範;同時按照所鑄器壁形狀的要求,製成內範。各地發現的陶範,相接處每每做出接榫或子母口;有的還劃有標記,以便在接合時對準位置。有些範的內壁還塗有石墨粉之類的物質。最後是合範,就是把各範拼合在一起。內外範間夾以支釘,形成型腔。
  • 溯源「大一統」背景下「青銅器」鑄造標準的「和而不同」
    雖然中國青銅器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但就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造型藝術而言,中國的青銅器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在世界上具有獨特地位並引起各國的濃厚興趣的原因。青銅器的發展脈絡和陶器也是一樣的。 人們在製作和使用工具時,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勞動效率,對工具都有一種符合人體使用的要求。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先民們懂得將器具製成一定大小、形狀和結構,並將這種做法傳給下一代。這些被用來流傳後代的器物,就是一種標準化的概念。這是一個漫長的技術和經驗的積累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從偶然到必然的一個過程。
  • 青銅器的名字為啥有點「怪」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名稱大多有些「古怪」,用字也頗生僻。以青銅器的「飪食器」來說,就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鋪、盂、(奠下加皿字)、 、鍪、俎、匕……這些名稱除了器物本身有名稱和結合典籍可以確定名稱的外,有不少叫法都是後人定的。青銅器上的銘文被稱為金文,那麼金文又是什麼字體?
  • 青銅見證商周「蜀道」:關中、漢中、成都三地青銅器聯展
    近日,成都博物館又舉辦了一場由古蜀及秦地演繹秦蜀之路的青銅器展覽,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銅人頭像」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此次展覽主要集結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無論是以青銅食器、酒器、水器、樂器構成禮儀體系,還是以青銅人像、面具、神樹等作為信仰與神權政治的象徵物,都在講述著青銅時代地域間的差異與文化交流。
  • 青銅器,你到底應該是啥色?
    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我讀書少不要騙我)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等朝代,其中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戰國中期之後,青銅工藝才開始漸漸消退。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青銅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於商、西周、春秋三個時代,而這三個歷史時代就屬於青銅時代。至秦漢時代,青銅器仍然非常盛行,但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縣或飾物。
  • 收藏需要認識的青銅器各類器具和名稱
    中國古代祭祀用的青銅器一般整套製作,以至於達官貴人的墓中,盛載供奉祖先的祭品。每套禮器均包含大量不同造型的青銅器,各有特定的名稱。以下是部分較常見的古代青銅器造型:商晚期 青銅小提梁卣,高11.5釐米卣(yǒu):盛酒禮器
  • 中國古代青銅器,你知道哪些?
    青銅器則是由青銅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 傳統觀點認為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中國在公元前3000年龍山文化遺址中已少量出現青銅製品,一般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中國便進入了青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