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耶魯腦科學家給出了權威答案↓↓↓

2021-01-15 小讀者學堂訂閱號

作者 | 嚴慌慌

來源 | 藍橡樹(ID: blue_oak)


1848年,25歲的蓋吉是美國佛蒙特州一家鐵路公司的工頭,他是一位能力出眾、人品受到肯定的年輕人。


某天工人們用炸彈炸裂碎石的過程中,意外導致重達6公斤的鐵棒穿過蓋吉左側的臉頰,並貫穿了他的頭部。


大家都覺得蓋吉必死無疑。


神奇的是,沒過多久,蓋吉從倒下的地方重新站了起來......經過治療,蓋吉奇蹟般地恢復了健康!


恢復健康後的蓋吉性情卻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從前那個性情溫順的蓋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兇狠暴力的蓋吉。


十二年後,蓋吉因嚴重的癲癇結束了生命。


為什麼鐵棒貫穿頭部,卻能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為什麼活了下來,又性格大變?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蓋吉答應死後可解剖研究他的大腦。至今蓋吉的頭蓋骨與鐵棒仍保存在哈佛醫學院的博物館中。


最終的研究結果,對人類的腦科學發展產生了巨大貢獻。


在解釋蓋吉「奇蹟生還卻又性情大變」之前,我先介紹下在美國腦科學家保羅 · 麥克林(Paul D.MacLean)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研究發現,他率先提出了「三腦一體理論」。



保羅 · 麥克林,是在美國耶魯醫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工作的神經科學家,在他看來,人類的大腦由三重大腦組成,分別是:腦幹、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



從進化角度看,又可以說成是爬蟲腦、哺乳類腦和靈長類腦(由下至上)。



大腦猶如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是不是像極了一個動物競技場?


這三種腦靠神經連接,它們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而是各司其責。但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只有相安無事才能讓大腦正常運行。



「三重腦」中,最先發育成熟的是「爬蟲類腦」(是指人類進化到爬行動物時產生的大腦,比如蜥蜴),還在胎兒時期就已生長完成。


這也是為什麼嬰兒剛降生到這世界上,就能呼吸、能感覺溫度、感覺飢餓、感覺潮溼、感覺疼痛......爬蟲類腦的成熟,能確保我們的基本生存。


當年蓋吉被鐵棒貫穿頭部卻能活下來,正是因為鐵棒未傷及作為「生命中樞」的爬蟲類腦。



爬蟲類腦的上方是哺乳類腦(是有了哺乳動物之後才出現的),所有群居且會餵養幼崽的動物都有這樣一個大腦,它與情緒有關,主要負責食慾、性慾、短期記憶等。


哺乳類腦的存在,足以對你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比如,你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音樂,想要畫畫還是出門散步,喜歡和誰做朋友,而又非常討厭誰……



哺乳類腦在嬰兒出生之後會飛速生長,特別是出生後的2-3年內。而且,它是通過使用而得到發展的——當同樣的一束神經元反覆被激活,大腦就會記住這個激活模式,並反覆出現。


比如,若總是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被愛的,你的大腦就會特別擅長探索、遊戲與合作;反之,如果你總是受到驚嚇、感覺被排斥、被攻擊的話,你的大腦就會特別擅長感知恐懼、拋棄。


哺乳類腦,會受嬰兒自身的基因和生活經歷的影響。無論在嬰兒身上發生什麼,這些經歷都會在他們的哺乳類腦上刻下一張認知世界的地圖。



在腦科學界,爬蟲類腦與哺乳類腦又合稱為情緒腦,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中心,佔整個大腦的70%。


情緒腦的細胞組織、生化特性都非常簡單,所以它只能根據情景的相似性做出大體判斷,然後激發戰鬥或者逃跑反應,這些反應毋需思考和計劃......



與「情緒腦」相對的「理性腦」,特指「靈長類腦」。


靈長類腦包括額葉、枕葉、頂葉三個部分。其中,額葉負責人類獨一無二的那些功能:理性判斷、正確決策、規劃、預測、控制衝動等各種能力 。


談到這裡,蓋吉當年性情大變的根本原因也水落石出——他控制衝動、掌握理性判斷的靈長類腦受傷了!



腦科學家研究發現,額葉掌控著孩子的語言能力、抽象思維等,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理智思考。一個額葉發育成熟,且比較活躍的人,無論在學習能力,還是情緒控制能力方面都會表現更為傑出。


以前老人家所說的「長大懂事」,大約就是指額葉發育成熟的時候。一般來說,額葉要等到25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額葉成熟的年齡又不斷延遲。所以,我們會有種普遍的感受:如今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特別漫長。


了解額葉發育的規律,能讓我們理解男女差異,幫助男孩更好地適應學校教育;同時,在尊重腦科學的基礎上,提供教育資源。



額葉成熟的年齡,男女間還略有差異,男性在30歲左右,女性在24歲左右。為何男女間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可能跟進化要求有關。


女性到了生理成熟期就能生孩子,若額葉還未發育成熟,沒有判斷力,就很難教養孩子。為了能順利教養孩子,女性的額葉會較早發育成熟。


而男性呢?人類有很長一段時期過著狩獵生活,狩獵需要的是敏銳度而不是理性的分析能力,一旦察覺危險就得立刻逃跑。所以男性情緒腦會比額葉要更發達。


實際上,男、女性從胎兒時期就很不一樣了,男胎兒較活躍,喜歡亂踢;出生後也會比女嬰更加好動,經常張望四周,就像在尋找是否有獵物一般。



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讓天性好動,額葉發育遲滯的男孩們很不公平。事實上,要「額葉」發育滯緩的男孩們乖乖不動,就跟嚴刑拷打一樣。畢竟原本要穿越田野、在水裡遊泳、捕獵老虎和鯨魚的男孩們,由於時代的變遷,卻整天被關在教室裡......



幾年前,韓國翰林大學聖心醫院的團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孩子參加的補習越多,壓力越大,進而分泌皮質醇,同時讓爬蟲類腦更加活躍,患抑鬱症、暴力的的概率也就越高。


正常情況下,血液會均勻流到爬蟲類腦、哺乳類腦和靈長類腦中,這時候的孩子不僅聽話、書念得好,也不會打架......可一旦感到壓力,問題就來了。


壓力大時,心跳也會變快,控制心臟的爬蟲類腦便會積極活動,原本應該均勻分布整個腦部的血液,就會聚集在爬蟲類腦上。


血液都集中到爬蟲類腦了,靈長類腦的額葉當然就缺血了。以前老人家會形容這樣的現象為「腦袋空空」,腦袋一空就無法思考,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等都會麻痺。


爬蟲類腦過於活躍的孩子,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煩死了」;問他「為什麼要做那件事?」會說「就那樣」;問他「怎麼回事?」,會說「不知道」......


更可怕的是,爬蟲類腦如果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對學習能力和性格塑造起到重要作用的額葉可能會損傷,形成難以避免的惡性循環。



那麼,怎麼做才能儘可能活化孩子的額葉細胞呢?在這裡主要介紹三種方法:



實際上,讓額葉活躍的最好方法就是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米哈裡教授在其著作《心流》一書中,就曾提到「專注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人類從出生到死亡,根據人生不同階段,會專注於四種事物:小時候專注在玩、青年時期是談情說愛、壯年是工作、老年則是專注在孫輩身上。


像這樣專注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是血清素、多巴胺、腦內啡和感動荷爾蒙這類神經傳導物質就分泌得越多,也越能使額葉活化並且感到幸福。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並不懂得什麼教育的方法,對孩子動輒打罵。照理說,總是被打罵的我們,爬蟲類腦變得活躍,應該要得抑鬱症了吧?事實卻是,我們依然活得好好的。


因為那時的我們一放學回家,就立馬跑去和附近的孩子聚在一起玩跳房子、賽跑、跳橡皮筋......直到太陽西沉。


在專注「遊戲」的時間裡,大腦所分泌的腦神經傳導物質,能使額葉變得活躍,那些與父母、老師間不開心的事,全都可以忘掉,長輩的責罵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


然而現在卻不大容易看到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了,為了去補習班,孩子連玩的時間都沒有,和朋友相處的機會也少了,以致於不知要如何融入集體,不懂分享、體諒......


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始了腦科學研究,他們清楚地知道讓孩子整天念書是愚蠢的事,因此學校下午通常都會讓孩子進行體育活動。



自古以來,很多人在感到身體不適時,都會選擇到風景幽美的地方療養,這是因為大自然中散發的芬多精、負離子等,有助於消除壓力、疲勞。此時若能與愛的人相伴,更能增加幸福感。


孩子小時候最愛的人,自然是父母了。然而,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所謂「有效期限」,是指孩子喜歡父母的陪伴、願意和父母玩耍的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通常到小學三年級為止。在這之後,孩子就會更喜歡和朋友在一起。


小學三年級以前的孩子,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和父母一起待在大自然裡,那時分泌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物質,會使額葉更加活躍。這個時期的好好陪伴,不僅能累積美好的回憶,孩子就算未來遇到很多挫折,也能產生克服的力量。



人類一出生便擁有可以說好所有語言的大腦,但如果只使用母語,沒有使用的部分便會退化。事實上,如果每隔三年就學一種外語,不僅可學會多種語言,還能活化額葉預防失智!


閱讀對額葉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因為閱讀時更需要想像場景,不像追劇時腦袋是放空的,閱讀時的思考,自然能刺激額葉發展。


有相關研究顯示,長時間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會影響額葉發育——看電視雖然能直接地刺激感官,卻完全刺激不到額葉;而當玩電子遊戲時,判斷對錯與抑制衝動的能力幾乎處於麻痺狀態。


有可能的話,家長還是要儘可能控制孩子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的時間。


曾聽過一句話:「如今的家庭教育,只要孩子不跳樓,就可以說是成功的。」話裡滿是家長對養育孩子的無奈與悲觀。



事實上,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的不對付,就是因為不了解,他們讓孩子上很多的培訓班,執迷於如何填滿孩子的大腦,而非提升孩子的腦容量。腦容量不提升,只知道一味地去填滿,孩子當然會充滿壓力,跳樓也不足為怪了。


養育孩子是一門科學的學問,每個父母都該了解一點腦科學知識,對症下藥,才能收穫最大的成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藍橡樹(id:blue_oak),哈佛本科畢業生和資深教育專家共同創立,80萬家長共同關注的國際教育平臺,傳播教育正能量。不讓孩子的天賦被應試教育局限,給他們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關於愛滋病,讓更多人了解↓↓↓
    馬上了解↓↓↓來源:央視新聞監 制:山西省監獄管理局新聞中心總 編:安樂強 責 編:閻 博投稿郵箱:sxjyj@vip.163.com【來源:山西監獄】聲明
  • 三年時間,與你生活密切相關的「它」有了這些改變↓↓↓
    三年時間,與你生活密切相關的「它」有了這些改變↓↓↓ 2021-01-05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你防不勝防↓↓↓
    建議你耐心讀完↓↓↓  2013年11月29日,在瀋陽市瀋河區文化東路某銀行自助營業廳裡,趙某將一把水果刀架在一名儲戶的脖子上,並聲稱要搶錢,但是這對被搶錢的父子並沒有畏懼,而是合力將趙某制服,扭送到公安機關,那麼這個趙某是為了什麼要鋌而走險、實施搶劫呢?
  • 陸簡蔓-宋子琛【陸簡蔓,宋子琛】完整版+大結局↓↓
    研究顯示一般人傾聽的效率只有25%——這意味著我們讓很多東西一耳進一耳出了。然而,正如傾聽方面的專家保羅·薩科博士所講,講真正好的傾聽者和其他人區分開的,只有幾個簡單的習慣。保羅現在馬裡蘭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擔任助理教授。為簡單起見,這個計算假設每年的回報率在12%左右,而且不考慮納稅。So where do you start?
  • 專家解答↓↓
    專家解答↓↓ 2020-12-0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看完倒吸一口涼氣...
    一段穿越時空的《對話》,讓你腦洞大開↓↓↓《人類簡史》作者:我們應該是最後一代智人《人類簡史》作者 尤瓦爾·赫拉利教授近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第48屆世界經濟論壇的演講,他說,我們應該是最後一代智人,再過一兩百年,世界將被不同的實體統治,它們和我們的差距,也許比我們和黑猩猩的差距還要大。
  • 為什麼要給孩子全腦開發?有什麼好處?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答案
    都說全腦開發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但是其實各位家長不知道的是,智力其實是一個統稱。智力也包含很多方面。智力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 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表達意念以及語言和學習的能力。
  • 看這裡↓
    ↓↓↓端午小長假即將到來6月25日(周四)至27日(周六)放3天假!,實施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車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政策,但不包括元旦、端午節和中秋節。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6月26日、27日為休息日,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調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調休,則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 血常規報告裡那麼多 ↑↓ 迷惑嗎?只需看懂這3類數據!
    >但實際上很多人並不了解為什麼要做血常規檢查,也看不懂報告,看到報告裡有升降的箭頭↑↓,就開始亂懷疑,那血常規檢查到底如何看呢?,當你的血液在檢測時這一項顯示超過或者降低,在報告上就會出現↑↓,有的人超標或者降低的值就只多(少)一點點都沒有大礙。
  • 詳情趕快點開看↓↓↓↓↓
    ECMWF對杜鵑的集合分析,中氣愛製作作為2月颱風,杜鵑登陸我國陸地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但影響我國南海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還請在南海作業的朋友注意安全;另外,杜鵑在菲律賓逗留時間長
  • 班主任提醒:孩子身上若出現這4種「跡象」,說明在無效學習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智商高,這樣他們將來會有更大的前途。但最近,很多家長都對我反映,為什麼我的孩子平時學習很認真,成績為什麼不能上去?我相信,很多的家長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的成績一直在班上不上不下的狀態,即使去補課了成績也是不行,作為家長,每天看著孩子這麼認真,他也不好意思責怪孩子,其實你的孩子可能是在「假學」,班長提醒:如果孩子身上有這四個「跡象」,那就說明他們在無效的學習!孩子身上若出現這4種「跡象」,說明在無效學習!
  • 德慶縣民政局等4個單位迎來新局長,他們是↓↓↓↓
  • 還有可愛的小布手繪圖↓
    還有可愛的小布手繪圖↓ 2020-11-28 13: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成都探索腦科學從實驗室走進教室,老師根據不同孩子的腦區發育來設計課程
    從來不可低估,成都去探索新事物的魄力與力度——為什麼不能在國家把「腦科學」發展作為重要戰略的時刻去探索,更科學的認識到每個孩子因為大腦構造不同,而有不同的學習接受度,再從源頭去幫孩子減負呢?現在,或許還達不到真正的用腦科學去指導教學,但現在,成都已有20所學校作為「腦·育」實驗學校,走在了探索的路上。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 這幾天海南天氣是這樣的↓
    返程高峰來臨,這份出行攻略請收好↓轉擴!春節返程要注意什麼?儋州交警發布返程指南↓來源:中國氣象愛好者 中國天氣網 實時颱風路徑 海南省氣象局編輯:王彩玉 審核:陳鍾鵬
  • 哪裡不會剃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
    事後坎韋施表示,她並不介意剃光頭髮去講課,因為舉動非常有趣,且頭髮本來就會慢慢長回來。   這也並非坎韋施第一次親身示範教學。她此前曾試過親自體驗經顱磁刺激——一種通過無痛性感應電流來激活大腦皮質的方法。
  • 六個核桃也救不了工程師的不愛動腦
    是不是因為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在修身養性上下功夫,而修身養性的下手之處就是恬淡虛無,洗心滌慮,盡力摒除腦中的雜念,所以天長日久,代代傳承下來就造成了國人不愛動腦的傳統?在多年的學習和工作生涯中,筆者著實見到太多工作要求必須要動腦但就是不愛動腦的理工科學生和工程師,就拿讀大學本科時的高數來說,說開了無非是級數展開、極限、微積分的一些基礎知識,稍微動動腦便可以掌握的,再稍微下點功夫便也可以1個小時交卷並拿出97的成績(考試時間2個小時,滿分100,不要問我這個人是誰
  • 營口人要加入中華骨髓庫,相關信息看這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清華日本留學生:APA酒店事件,「小日本」的反應↓↓
    如果此次事件不能解決的話,公介表示未來也絕對不預定APA酒店。公介稱,期待中日友好的朋友們能幫助他轉發視頻,讓大家不要討厭日本,並說日本人也希望中日友好。最後,公介還希望在日本的中國網友能幫個忙,支持一下他朋友的一款應用。他還表示,會考慮在視頻或軟體中,給大家介紹日本親中的酒店或不要去的酒店。
  • 長這樣↓↓
    湘潭在線新聞網微信(xtolcn)——湖南十大媒體微信,湘潭最權威微信公眾號,本土手機生活助手,專注獨家報導、深度調查、新聞快訊、民情問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