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了不起#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無論是中國的古人,還是西方的古人,都很喜歡月亮,他們不約而同地利用月球出現在天空的規律,把「月」當作一種通用的計時單位。因為月亮的公轉周期是約27天,所以一個月就規定為30天左右。每個月我們都可以看到月亮的形狀有規律地變化,從「月牙」變成「滿月」,再變回月牙。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其它六大行星都有衛星。火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球,它的直徑是地球的一半,質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它也擁有自己的天然衛星。1877年,美國海軍天文臺發現了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名叫福布斯(Phobos),火衛二名叫狄默斯(Deimos),這都是古希臘戰神阿瑞斯(Ares)的兒子的名字。
火衛一和火衛二的形狀並不像月球這麼圓潤,它們看起來比較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土豆。火衛一跟火衛二差不多大,它們都比月球小很多。火衛一比火衛二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尺寸只有26.6 km×22.2 km×18.6 km,在火衛一上開車繞行一周,只要1個小時。火衛一的質量是9.8×10^15千克,而月球的質量是7.349×10^22千克,所以火衛一的質量只有月球的千萬分之一。如果把月球比作一頭大象,那麼火衛一就像一顆黃豆那麼輕。火衛二就更小了,尺寸只有15 km×12.2 km×11 km,重量只有2.0×10^15千克。
火星的一天跟地球差不多,也是24小時左右,跟地球上一樣,每天都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天,所以我們習慣了每天看到一次月亮,每個月看到一輪月盈月虧。然而,火衛一的公轉周期只有7.5小時,火衛二的公轉周期只有30.5小時。所以,火星的一個月亮(火衛一)每天3次西升東落,而另一個月亮(火衛二)雖是東升西落,但是差不多3天就能看到2輪月盈月虧。
火衛一和火衛二離火星的距離比較近,地月距離是38萬千米,而火衛一和火衛二離火星只有0.9萬千米和2.3萬千米。不過,因為火衛一、火衛二體型比較小,直徑只有月球的百分之一,所以完全產生不了從地球上看月球這種視覺效果。而且,它們經常無法把太陽光反射到火星表面,所以有時從火星上根本看不到,有時則看起來像一顆比較亮的星星。
但是,在火衛一上看火星,效果就完全不同了。火星佔據了火衛一天空的1/3,所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火衛一這塊小巖石會引起科學家的關注。
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最遠可達約4億公裡,通訊信號從火星發出,到達地球時會產生10~20分鐘的延遲。這樣聊天實在太累了,火星發條微信,地球要過10-20分鐘才收到,火星和地球每天只能聊100句。
假如能把火衛一建成人類探索火星的「前哨站」,就能避免信號延遲的問題,從「前哨站」直接遙控火星車執行探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