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熱衷的霸氣大甲蟲,令野生種群慘遭禍禍

2020-11-21 騰訊網

【本文有大量甲蟲圖片】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愛蟲的民族之一,他們對於犀金龜亞科(俗稱「獨角仙」)和鍬甲科(又名「鍬形蟲」)大型甲蟲的熱情,更是舉世無二。這些甲蟲的雄性擁有巨大的角或大顎,用於搏鬥爭奪配偶。

雙叉犀金龜。圖片:Gombe / Wikimedia

雖然日本文化自古就與昆蟲聯繫,但熱愛大型甲蟲的文化相當「現代化」。這股風潮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深受著名的日本現代文化——特攝片漫畫(手塚治虫的筆名就得自他對昆蟲的熱愛)的影響。

甲蟲繁多的種類,充滿科幻感的外殼和激烈的搏鬥,與尋求感官刺激、喜好將一切納入囊中的現代人心理,可說是天作之合。

登場角色造型借鑑了獨角仙和鍬甲的日本特攝片《鐵甲小寶》。圖片:《鐵甲小寶》

於是自古以來,至多作為小孩子玩物而存在的獨角仙和鍬甲,一步登天,成了日本文化的象徵。街頭昆蟲館、昆蟲寵物店比比皆是,獨角仙和鍬甲的鬥蟲大賽在網上熱播,各式各樣甲蟲、毛蟲,甚至法布爾都被做成了扭蛋,《寶可夢》、《甲蟲王者》等遊戲更是以「鬥蟲」為原型。

海洋堂推出的法布爾《昆蟲記》主題扭蛋。圖片:PicClick

然而,充滿「和風」的蟲文化,早已不是純粹的日本產物。外來的甲蟲正衝擊著日本的文化和生態環境,而且日本人不能說自己是單純的受害者——日本人熱衷於收集、飼養、展示甲蟲的浪潮,是日本人自己引來的,而且他們還在攪動這個世界。

「蟲迷」向全世界伸手

1999年,在甲蟲愛好者的民意推動之下,日本放開了進口鍬甲和獨角仙的禁令。日本人對世界各地的甲蟲垂涎已久,只可惜為防備對農業造成危害,進口昆蟲是嚴格禁止的,只能從圖鑑和紀錄片裡望梅止渴。

貿易一放開,甲蟲的商業買賣迅速躥紅。2003年,日本允許進口的鍬甲種類,已達到505種。除南極以外各大洲的甲蟲,如百川歸海一般匯入日本。如今日本每年進口的甲蟲數以百萬計,整個市場的估值達到百億日元。

日本的「鬥蟲」文化,催生了進口甲蟲市場。圖片:Pixabay

巨大的利益難免滋生罪惡。2001年,尼泊爾國際機場攔截了一名準備飛往大阪的旅客,此人涉嫌走私271隻鍬甲。在日本可以買到產於不丹、尼泊爾和印度的安達佑實大鍬形蟲(Dorcus antaeus),雖然在這三個國家,捕捉野生鍬甲都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尼泊爾的甲蟲偷獵者會把樹砍倒,來獲取樹頂上的甲蟲。

安達佑實大鍬形蟲。圖片:Notafly / Wikimedia

近年來,有些日本人主動來到玻利維亞,僱傭當地人,用燈光誘捕撒旦大兜蟲(Dynastes satanas)。這種長著巨角的獨角仙,品相好的雄蟲在日本每隻可以賣出500美元。玻利維亞法律將撒旦大兜蟲列為保護動物,私自捕捉可獲刑。但當地海關管控力度不夠,無法阻止甲蟲的外流。

撒旦大兜蟲。圖片:要塞騎士 / Wikimedia

獵捕稀有甲蟲和跨國走私的活動,像觸手一樣伸往全球。昆蟲的繁殖較快,種群的恢復力比一些大型動物更強。但由於人類活動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許多甲蟲的處境已是岌岌可危。甲蟲偷獵對它們的處境無異於雪上加霜。

甲蟲入侵與森林衛士

甲蟲交易的從業者辯解說,日本人飼養的進口甲蟲這麼多,我們應該關注待在本土的進口甲蟲,而不是正在流入的那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已經在日本安家的異國甲蟲,也在潛移默化地損害著日本的生態環境。

日本官方放開甲蟲進口的時候,太過樂觀地認為,許多鍬甲和獨角仙來自熱帶、亞熱帶地區,無法適應日本的環境,所以不會形成入侵。而且寵物甲蟲價格昂貴,沒有人會想不開把它們拋棄。

被當做寵物飼養的大象象兜蟲(Megasoma elephas)。圖片:Lyn Gateley / Wikimedia

實際上這些昆蟲中,有不少種類生活在涼爽的高海拔地區,與日本本土差距不大。而且甲蟲幼蟲在朽木中或地下過冬,一定程度上可以抵禦嚴寒。

至於飼主會不會拋棄寵物,更是難說。基因檢測發現,在日本長崎縣的佐世保市等地,日本本土的扁鍬甲(Dorcus titanus)和來自泰國的扁鍬甲發生了基因混合——顯然是進口的寵物鍬甲和本地鍬甲雜交的結果。

扁鍬甲是深受日本人喜愛的甲蟲物種,特別是菲律賓特產的巴拉望亞種(D. t. palawanicus),是鬥蟲賽場上的明星,強壯的大顎可以把其他昆蟲一夾兩段。圖片:Hectonichus / Wikimedia

昆蟲學家開始擔憂,外來甲蟲會成為入侵物種,汙染本土甲蟲的基因庫,與本土甲蟲競爭食物和生存空間。此外,進口甲蟲還可能攜帶「不速之客」——感染昆蟲的傳染病。人們已經發現,進口鍬甲會攜帶多種寄生蟎蟲,其中至少有一種蟎蟲Lucaid uropodin,對本土鍬甲是致命的。而日本本土的鍬甲,由於人類活動的幹擾,本身數量就在削減。對鍬甲的愛可能會變成引狼入室。

被蟎蟲寄生的雌性鍬甲。圖片:Kouichi et. al. (2007)

早在十幾年前推出的《甲蟲王者》遊戲,其實已經反映了這種危機:在遊戲劇情中,日本的甲蟲平靜地生活在森林裡。然而,逃出牢籠的外來甲蟲,破壞了生態平衡,主角要挺身而出拯救日本的甲蟲。

日本人的文化和民族認同感,深植於人與本土生物的微妙關係之中。日本甲蟲面臨的危機,不僅是環境報告書上一行行冰冷的數字,也涉及到日本人之所以為「日本人」的情感根基。

題圖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物種日曆」,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

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

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熱衷霸氣大甲蟲,令野生種群慘遭禍禍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愛蟲的民族之一,他們對於犀金龜亞科(俗稱「獨角仙」)和鍬甲科(又名「鍬形蟲」)大型甲蟲的熱情,更是舉世無二。這些甲蟲的雄性擁有巨大的角或大顎,用於搏鬥爭奪配偶。比如我們曾經介紹過的雙叉犀金龜。
  • 日本人有多愛甲蟲,玻利維亞國寶甲蟲賣到瀕危!
    玻利維亞自一九九○年起禁止捕捉收藏野生動物,違法者最高可判處六個月的有期徒刑。另一方面,玻利維亞也將撒旦大兜蟲列為瀕危物種,且根據《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嚴格管制進出口。然而,仍有民眾持續偷偷捕捉甲蟲,設法賣到日本。
  • 盤點熊出沒中最霸氣的六個動物!大甲蟲上榜,最霸氣的是糰子?
    在熊出沒中有很多非常霸氣的人類角色,他們戰鬥力高強,而且擁有很多高科技產品,他們展現的戰鬥力讓我們大開眼界。可你知道在熊出沒中也有很多霸氣的動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下熊出沒中的六位非常霸氣的動物!第六位:鐵掌虎。
  • 霸氣甲蟲成寵物 集美小學生颳起另類養寵風 - 中國在線
    提醒甲蟲不會攜帶病毒,很多也都是益蟲,對人沒有攻擊性。和多數孩子們偏愛的蠶寶寶不同,「70後」、「80後」的童年玩伴如中華大扁鍬、兜蟲等霸氣又好玩,也漸漸得到當下一些小學生的青睞。[小學生]青睞霸氣的甲蟲「甲蟲很霸氣,有戰鬥力,我們班喜歡養甲蟲的同學很多,業餘時間我們還會鬥蟲呢。」就讀於集美某小學三年級的昱昱告訴記者,他很喜歡逛淘寶網,經常瀏覽各種昆蟲出售的信息。
  • 到日本很值錢的甲蟲!一隻最高或達500美元,得冠軍可賣數萬美元
    不說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那就是日本。這兩個地區可以說相差甚遠,為何讓「犀牛甲蟲」變成稀有物種,最後還去了日本。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些捕獲「犀牛甲蟲」的人是將它賣個日本,然後日本當地人用它當寵物或者參加甲蟲摔角比賽,所以說用處還是比較奇特,日本昆蟲愛好者還是挺有「娛樂方式」的。
  • 「大長腿」珍稀甲蟲頻現四川,帶給人類一句警示
    9月初的一個中午,他和同事在從宿舍去單位食堂的路上,看見一隻長著「大長腿」的墨綠色甲蟲,正一動不動爬在樹上。「路上車子來來往往,它不小心掉地上好危險!」出於保護和救助的目的,葉先生將這隻蟲帶回了宿舍,小心翼翼放在盒子,悉心照料。上網一查,原來,這是一隻格彩臂金龜。
  • 來自星星的你--寵物甲蟲!(Pet beetle)
    甲蟲身體雖小,魅力卻極大,飼養寵物甲蟲已經成為一種年輕人十分熱衷的生活時尚。甲蟲旋風最初是從日本刮來的,現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尤其受小朋友歡迎。讓我們一起進入甲蟲世界吧!大兜先到這裡,甲蟲何止這麼少,接下來就是鍬甲囉~中國大鍬
  • 如何飼養帥氣的大甲蟲
    自從人類開始研究甲蟲之後,不管在於其藥用價值還是觀賞價值,總之發現了不少的秘密,有一部分長的帥氣的甲蟲已經可以完全的人工飼養了,尤其是中國臺灣和日本
  • 氣候變化令甲蟲瘋狂繁殖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擁有落基山脈最高峰的美國中西部的科羅拉多州,由於一種較常見的山松甲蟲的瘋狂繁殖,已出現大片松樹林死亡。而導致這些甲蟲瘋狂繁殖的原因,則是氣候變化。如今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已明顯地導致一些物種的消失與變異。這種山松甲蟲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 日本稀有甲蟲瀕臨滅絕 電子遊戲可能是罪魁
    此外,阿馬諾斯當地人也開始獵捕甲蟲,把它們出售給外國人,特別是日本人。  阿馬諾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納齊姆·森梅茲說:「我們(報告中)著重指出,一些人以研究者身份來到這裡,向當地人購買這種甲蟲,並把它們運往國外。」  大量獵捕使歐洲深山AK亞種鍬甲瀕臨滅絕。
  • 日本電玩可能導致珍稀甲蟲滅種(圖)
    ,因其雄蟲長有酷似鹿茸的下顎而得名,這種稀有甲蟲如今因人們大量獵捕瀕臨滅絕,而日本流行的一種電子遊戲可能是罪魁禍首。    兒童電遊引發甲蟲熱     土耳其環境學家日前已向該國農林部遞交一份報告,針對所謂「昆蟲學家」對甲蟲造成的災難發出警告。成批捕獵者偽裝成「昆蟲學家」從日本和德國蜂擁至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的阿馬諾斯山地區,以科研名義大量獵捕這裡獨有的歐洲深山AK亞種鍬甲,把它們運往國外。
  • 在瀕臨滅絕的野生鮭魚種群中發現新病毒
    五點科技每天一分鐘 | 看農牧圈"黑"科技---【2019.10.31】主要研究單位: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與加拿大漁業海洋部在過去30年中,奇努克鮭魚和紅鮭的數量持續下降,人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魚呼腸孤病毒(PRV),但一項新發現表明人們對鮭魚種群特有的其他病毒還知之甚少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野外種群數量少、分布區狹窄、生境狹窄或呈片段化;人類活動諸如修建小水電站、公路等致使野生物種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近一半物種未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裡。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正遭受滅絕之危險,亟待系統性調查與保護。
  • 雙牌發現大型野生喜樹種群
    紅網時刻永州9月18日訊(通訊員 楊茜 蘇淵)湖南雙牌日月湖管理局在近期開展的植物資源普查工作中,在保護區內發現國家Ⅱ級保護植物野生喜樹古群落,種群數量達50餘株。9月16日,雙牌日月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植物資源普查工作隊員深入到理家坪原始林區,對野生喜樹古群落進行探訪。理家坪車龍村距雙牌縣城約50公裡,順著理家坪往裡走,植物的種類越來越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進,在日月湖的岸坡上見到了三五成群的野生喜樹古群落。
  • 非洲象種群數量驟降 對野生動植物保護需增強國際合作
    1979年到2016年,非洲象種群數量從130萬頭降至41.5萬頭。  1975年,亞洲象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控制和限制貿易的物品,非洲象則於次年被列入其中。然而,在被稱為「象牙戰爭」的上世紀80年代,至少70萬頭大象在非洲慘遭屠殺,大量盜獵得來的非洲象牙,通過合法象牙貿易將自己洗白。
  • 「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如今,「回歸」故土已有30年的麋鹿已經再現野生種群。  16頭來自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麋鹿3日從湖南岳陽君山公園放歸洞庭湖區。科研人員將對這些野放麋鹿進行GPS追蹤,以了解其野外環境生存能力,促進麋鹿種群復壯。  麋鹿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廣泛分布於包括洞庭湖區在內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原因,野生麋鹿種群數量自商周時期開始減少。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甲蟲的奇蹟之旅--中國數字科技館
    我對甲蟲的喜歡是沒有理由的,但如果非要說出這三類甲蟲作為寵物的優點,我很願意總結一下。  首先,它們有巨大的身軀,霸氣十足。雖然也有小巧精緻的甲蟲種類,但總體而言,相較於蜜蜂、蛐蛐這樣的昆蟲,甲蟲巨大的身軀往往在第一次現身時就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其次,它們有特殊的形態,不僅個兒大,雄性甲蟲還擁有角和長牙。
  • 這種甲蟲,為何在日本可以隨便捉來玩,在國內卻只能看看呢?
    很多朋友喜歡甲蟲,於是經常到野外去捕捉一些昆蟲來養。但是,在捕捉昆蟲的時候,可一定要留心!因為有些昆蟲雖然看起來普通,但是卻不能捕捉的。這種甲蟲,為何在日本可以隨便捉來玩,在國內卻只能看看呢? 1.「中看不中用的角」獨角仙這種甲蟲,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它們的正式名稱是雙叉犀金龜,是一種看起來兇猛,其實非常溫順的甲蟲。說它看起來兇猛,主要是它們那長長的角,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雄性獨角仙,全身為紅褐色和黑色。在它們的頭頂上,有一根長長的角,末端呈Y字形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