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擁有落基山脈最高峰的美國中西部的科羅拉多州,由於一種較常見的山松甲蟲的瘋狂繁殖,已出現大片松樹林死亡。而導致這些甲蟲瘋狂繁殖的原因,則是氣候變化。如今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已明顯地導致一些物種的消失與變異。這種山松甲蟲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稱,最近,這種山松甲蟲已經令人難以理解地超常爆發。單單在加拿大,大約十年時間裡,這種蟲子就已毀壞並殺死大約1300萬公頃的樹木。文章撰寫人、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校區的進化遺傳學者傑弗裡·米頓稱,有人乘坐一架小飛機穿越加拿大的一大片松樹林,在長達一個小時或者更久的時間裡,居然都很難發現一棵存活著的松樹。他最終發現,是一種山松甲蟲(又名山松大小蠹)從新墨西哥州北部進入加拿大,對樹木帶來極大傷害。而且這種甲蟲往年通常每年只繁殖一次,現在竟會一年繁殖兩代幼蟲,因此也帶來更嚴重的破壞。
「從每年夏末開始,在科羅拉多落基山脈高海拔地區,總會出現成群的、數百甚至數千隻這種小黑蟲子,向那些山地松或者相關樹木群起而攻之。雌蟲們還在松樹樹幹裡挖深洞並產卵,它們同時會攜帶一種特別的真菌,並將其植入樹洞,令其與甲蟲的卵一同生長。冬天的時候,孵化的甲蟲幼蟲便以這種真菌為食,直到第二年夏季時它們成熟後離開樹洞。這些樹木就是在這兩種生物的侵蝕下最終被殺死的。」
米頓和他的研究生斯科特·費倫貝爾格,是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了這種松樹成片死亡的原因———4年前,當他們在6月中旬進行一次遠足,去觀察落基山脈的松樹時,他們發現很多成年甲蟲在四處飛。米頓說,讓他們覺得奇怪的是,這些蟲子按照正常生理特點,理應8月才出現的。米頓決定和費倫貝爾格繼續跟蹤這種山松甲蟲的生長情況。結果發現,這些蟲子看起來生長如常,但是它們變成成蟲的周期的確明顯地縮短了,而解釋這種現象的原因,似乎只能是當地反常的酷熱天氣。而且6月出現的蟲子除了立即攻擊附近的松樹,還立即產下又一批卵,那些卵又一次快速生長成為成蟲,到了8月或者9月,會對松樹進行再一次侵害。米頓表示,這種劇增式繁殖,是北美洲出現一條「山松死亡地帶」的重要原因。它對山區棲息地和伐木業造成了巨大損失。
當時他們把觀察結果寫進了發表在《美國博物學家》雜誌的論文中。
其他的研究團體也對這個環境問題展開了拓展性研究。科利奇帕克市馬裡蘭大學一位落基山生態系統生態學者和專家大衛·艾諾伊在獲知米頓關於甲蟲的研究後,認為這種山松甲蟲不可能是科羅拉多州唯一利用變暖天氣的蟲子。艾諾伊和一位同事很快又證實,一種豹紋蝶在山上的雪延遲融化時,繁殖也會很繁盛。
美國農業部林務局一位廣泛研究山松甲蟲的退休生態學者傑西·洛根補充,跟蹤甲蟲完整的生命周期相當重要,這個課題還沒有定論。因為第二代甲蟲產下的幼蟲,是否能從冬天活到下一個6月?這件事目前尚未很清楚。如果這些甲蟲會由於冬天變得更冷而被凍死,那麼這種翻倍的繁殖,也有可能得到抑制。
(來源:羊城晚報 編譯:吳偉綿 責任編輯:蘇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