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扼殺昆蟲

2020-12-05 cnBeta

據外媒TheNextWeb報導,目前氣候變化已經造成一些島嶼被淹、加劇災難性火災,並導致颶風肆虐和北極海冰加速融化等。然而對昆蟲研究的全球審查發現了另一個受害者:40%的昆蟲物種正在急劇下降,三分之一的昆蟲物種瀕臨滅絕。它證實了許多人的懷疑:在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節肢動物 - 包括昆蟲,蜘蛛,蜈蚣等 - 似乎已陷入困境。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波多黎各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來預估島上雨林中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的總生物量(活體重)。四十年後,另一個研究小組返回該島,並使用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位置重複研究。令他們驚訝的是,他們發現節肢動物的生物量只是20世紀70年代的八分之一到六十分之一 - 整體而言令人震驚。

此外研究小組發現,以節肢動物為食的蜥蜴、鳥類和青蛙的數量也大幅下降。一些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數千種野生植物物種依賴於節肢動物的授粉,並形成維持食物鏈中的關鍵環節。這種生態無處不在的產生是因為節肢動物如此豐富多樣,至少佔地球上所有已知物種的三分之二。在20世紀40年代,進化生物學家JBS Haldane打趣說「上帝對甲蟲有過分的喜愛。」

記錄波多黎各節肢動物數量的研究人員考慮了各種可能的原因,包括殺蟲劑和棲息地破壞。但證據仍然指向另一個驅動因素:溫度上升。波多黎各的氣象站表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氣溫逐漸上升 - 平均為2℃。

而幾乎所有生物都具有耐溫閾值。例如,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在41℃時,飛狐(大狐蝠)變得嚴重受熱,努力尋找陰涼處並拼命拍打翅膀以保持涼爽。但當溫度達到42℃,蝙蝠突然死亡。11月,在昆士蘭北部達到42℃以上的熱浪扼殺了該地區近三分之一的飛狐。蝙蝠殖民地下面的地面上堆滿了數以萬計的死亡動物。專門的動物護理人員只能拯救一小部分垂死的蝙蝠。

此外厄爾尼諾事件也造成了昆蟲數量的減少 - 太平洋海面溫度的波動導致地球大片地區多年的天氣變化 - 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新的研究似乎正在解決有關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變暖的長期不確定性。

最近發表在《自然》與《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實際上會加劇厄爾尼諾現象 - 導致受災地區遭受更嚴重的乾旱和熱浪襲擊。這與波多黎各聯繫在一起,因為那裡的研究人員相信一系列異常強烈的厄爾尼諾熱浪是節肢動物大幅減少的原因。

波多黎各肯定不是地球上唯一遭受節肢動物大幅減少的地方。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其他地區進行的的研究表明,大型節肢動物數量也在下降。雖然氣候因素導致了其中一些下降,但很明顯許多其他環境變化,如棲息地破壞、殺蟲劑、引入病原體和光汙染,也會嚴重的後果。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正在扼殺昆蟲,人類的存在是其他生物的災難
    據外媒TheNextWeb報導,目前氣候變化已經造成一些島嶼被淹然而對昆蟲研究的全球審查發現了另一個受害者:40%的昆蟲物種正在急劇下降,三分之一的昆蟲物種瀕臨滅絕。它證實了許多人的懷疑:在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節肢動物 - 包括昆蟲,蜘蛛,蜈蚣等 - 似乎已陷入困境。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波多黎各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來預估島上雨林中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的總生物量(活體重)。
  •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2020-02-11 15:4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新研究,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主要洋流變得更加湍急。
  • 研究稱氣候變化導致北極狼蛛出現「嬰兒潮」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已經研究了極端天氣如何使蜘蛛更具攻擊性,現在他們也注意到它可以增加蜘蛛的數量。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北極狼蛛(pardosa glacialis)由於北極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經歷「嬰兒潮」。
  • 氣候變化導致淺色昆蟲更易生存
    研究人員之前提出氣候變化會對物種的分布造成影響,但這項研究提供了兩者之間存在直接聯繫的證據,並證實了氣候的變化會影響生物多樣性樣式的基本猜想。 研究首席作者、德國馬爾堡大學的德克·宙斯(dirk zeuss)說道:「當研究生物多樣性時,我們缺少有關為什麼某些物種出現在某些地方的基本準則。
  • 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
    【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周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報告,康乃狄克大學昆蟲學家大衛·華格納(David Wagner)及多位科學家向世界發出警告,稱氣候變化,殺蟲劑,除草劑,光汙染,入侵物種以及農業和土地用途的變化導致地球上每年大約有1%至2%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
  • 全球變暖正在扼殺馴鹿,沒食物吃海藻,人類何去何從?
    作者:文/虞子期全球變暖是我們人類「共知」的,而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地球上的生物已經面臨了來自各方面的影響,這不僅僅是氣候變化那麼簡單。根據Ecosphere科學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導致地球最北端的冰川融化之後,位於斯瓦爾巴德馴鹿已經出現了食物短缺的現象,它們如今已經開始吃「海藻」了,因為它們已經沒有吃的了,而背後的「兇手」就是氣候的變化。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其實在對於地球上最北端的食草動物來說,「覓食」絕非易事。
  • 研究稱氣候變化致秋葉提前掉落
    據新華社電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而不是像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會更晚。這一發現表明,隨著氣溫升高,森林儲存的碳將大大低於預期,提前落葉可能會對昆蟲和其他物種產生連鎖反應。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康斯坦丁·措納及其同事研究了從1948年到2015年中歐地區近4000處地點的普通橡樹等6種溫帶樹種的秋季落葉數據。隨後他們進行了兩項實驗,以研究二氧化碳和陽光在樹木落葉期所發揮的作用。其中一項實驗對種植在接近目前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和兩倍於大氣二氧化碳水平的室內樹木進行了比較,另一項實驗則檢測了光照對樹木的影響。
  • 研究警告稱氣候變化或會引發更高的癌症發病率
    據外媒報導,加利福尼亞的研究人員警告稱,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癌症尤其是像肺癌這樣嚴重的癌症。這些發現則是基於對近60項現有研究的分析,其指出了氣候變化對公眾健康的影響將隨著氣溫上升、野火變得更加常見和空氣品質下降而惡化。
  • 研究稱氣候變化或引板塊運動 增大地震可能性
    這對因利益之爭而進展艱難的聯合國氣候談判,能否敲響警鐘?氣候談判的新「黑色註解」如果說地震是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可能很多人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最近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稱氣候變化可能引起板塊運動,進而增大產生地震的可能性。
  • 兒科醫生警告:氣候變化正在危害兒童健康
    發表在《兒科雜誌》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醫生已經看到氣候變化對兒童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並可能扭轉過去25年來兒童死亡率持續降低所取得的進展。研究發現,目前兒童疾病中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要佔88%。
  • 歐巴馬談全球變暖影響 稱氣候變化危害民眾健康
    原標題:歐巴馬談全球變暖影響 稱氣候變化危害民眾健康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表示,全球氣候變暖不僅影響天氣,也危害美國人民的健康。   歐巴馬和美國衛生局局長維維克·默西在霍華德大學醫院與專家會面,強調歐巴馬政府計劃為更好地了解和對抗氣候變化問題所採取的措施。
  • 昆蟲正在減少 而人類並不清楚—新聞—科學網
    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發生,持續50萬年,導致大約80%的物種絕滅。後來的幾億年裡,又相繼發生4次大滅絕事件,最短持續幾萬年,最長持續數百萬年。 直至人類出現後,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悄然上演。「歷史上前5次大滅絕,持續時間很長,而這一次,是百年尺度的事件,而且速度比先前快得多。」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中國科學報》。
  • 研究稱氣候變化已經對人們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這份全面的健康與氣候變化報告周三發表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該報告由來自學術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聯合國機構的100多名專家共同完成。該報告提供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不僅會重塑未來的生活,而且現在就在積極地危害生命。醫護人員已經看到自己正在應對氣候危機。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
    西媒稱,一段時間以來,氣候變化的影響被視為遙遠且不確切的威脅。然而,氣溫升高、極端天氣現象以及海平面升高正使其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上周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將加劇野生動物中傳染病的暴發。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美國《科學》周刊當周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氣候變化與野生動物患病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究。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文 / 趙序茅(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所謂「氣候變化」,一方面指自然界自身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人類活動所導致的變化。而後者,正是人們研究氣候變化尤其是氣候變暖關注的重點。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對於開展環境條件與健康傳統研究的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充滿關注和新奇的領域。環境變化使一些正在發生的問題如局地毒物暴露、局地流行性病毒和其他物理環境災害等變得範圍更大。環境影響的層次通過生態條件和生命——支持過程來實現。 目前,與氣候變化對人類影響的研究活動已全面展開。
  • 氣候變化對空氣危害影響有限
    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導,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為主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布報告稱,氣候變化對人造成的危害影響有限,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室外空氣汙染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該研究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環境研究快報》上。  空氣汙染被認為是目前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環境風險。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造成洞穴氧氣水平下降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西媒稱,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以降低洞穴中的氧氣含量。據埃菲社1月7日報導,這是西班牙地質與礦業研究所研究人員在西班牙索裡亞和昆卡地區的洞穴中展開研究後得出的主要結論。報導稱,大約5年後,在對CJ-3洞穴進行了反覆多次的常年檢測後,研究人員拿出了科學證據表明那裡的氧氣含量正在逐年降低。佩雷斯·洛佩斯說:「這是因為沒有通風。」他將這種情況與外界溫度的升高聯繫在一起。
  • 氣候變化系列科普訪談之三:氣候變暖與農業病蟲害
    歐洲蝴蝶監測計劃BMS(Butterfly Monitoring Schemes)鑑於蝴蝶對溫度變化的敏感性,將蝴蝶作為研究氣候變化對動物區系影響的指示物種開展研究。昆蟲在恆溫梯度下生長發育、繁殖和存活等生命參數的研究已有大量報導,這些研究結果均可用來解釋氣候變暖對昆蟲的影響。國外也有專門模擬恆溫梯度來研究氣候變暖對昆蟲發育和取食影響的報導。但人工模擬自然條件下周期性變化的溫度對昆蟲生命活動的影響,才是研究氣候變暖對昆蟲影響的最根本的手段,中國農業科學院詳細的溫度升高模式的設計,顯著改善了氣候變暖的野外條件下麥蚜預測的準確性。
  • 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儘管個人的飲食決策不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潛在技術解決方案的範圍之內,但創新食品的確可以。減少牛場甲烷汙染的另一種有趣方法是用昆蟲替代品代替牛肉-這種牛肉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普及。一些科學研究表明,多種昆蟲可以提供人類需要的所有礦物質營養素-但是,當然,即使這不是快速解決方法-昆蟲漢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新穎產品,而不是可以大量生產和消費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