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氣候變化已經對人們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2020-12-04 cnBeta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危險的高溫每年都會使數十萬人的健康和生計受到威脅。一份重要的新報告顯示,在一個變暖的世界中,威脅已經增加了多少。報告發現,在其他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中,2000年至2018年期間,與熱浪相關的老年人死亡人數增長了近54%。

這份全面的健康與氣候變化報告周三發表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該報告由來自學術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聯合國機構的100多名專家共同完成。該報告提供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不僅會重塑未來的生活,而且現在就在積極地危害生命。醫護人員已經看到自己正在應對氣候危機。

在與記者的簡報中,當被要求反映報告的結果以及如何與他們在急診室的經歷聯繫起來時,醫生們忍住了眼淚,因為COVID-19大流行在世界各地蔓延。「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一年,」急診醫學醫生和該研究的共同作者Jeremy Hess說,然後停頓了很長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情緒。「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災難性影響,這讓我們非常痛苦。」今年的熱浪和其他自然災害特別危險,因為應急人員和醫療保健系統正在努力處理流行病。專家們擔心,與氣候相關的災害在未來同樣會讓醫院不堪重負。

「我們真的懇求人們和我們一起從今年的經驗中學習,並試圖避免最壞的情況,」Hess說。「我們不希望我們的衛生系統因氣候變化影響而不堪重負,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做什麼來阻止這一切。」

該報告雖然涵蓋了從飢餓到汙染等一系列廣泛的健康威脅,但也包括了關於又有多少生命被極端高溫奪走的全新發現。2018年全球與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達到了驚人的29.6萬人--這還只是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他們是最容易被熱浪侵襲的人群。中國、印度、日本和中歐的老年人死亡人數最多。在美國,過去20年,這一人群的熱浪相關死亡率幾乎翻了一番,2018年達到創紀錄的1.9萬人死亡。

在戶外工作的人也更容易受到熱浪的影響。熱浪期間呆在室內往往是更健康的選擇。但外面太熱時不工作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報告估計,2015年美國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和建築業的工人可能損失了450億美元的收入。在全球範圍內,2019年人們因為酷熱的氣溫而減少了3020億小時的工作時間--比2000年多損失了1030億小時。

氣溫上升還引發了更多的野火,這又構成了另一組健康威脅。從全球範圍來看,與2001年至2004年期間相比,近年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人們遭受野火的風險都在增加。美國是風險增加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天暴露在野火中的人數增加了19%。這意味著更多的人吸入了更多的煙塵和大火帶來的汙染。

幸運的是,其他研究表明,對氣候變化採取雄心勃勃的行動可以挽救成千上萬的生命。「我們不希望有遺憾,我們沒有盡一切努力,以防止我們知道即將到來的事情,」新報告所附政策簡報的主要作者、急診醫生Renee Salas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懇求(人們)聽從科學。讓科學指導我們,並防止最災難性的結果,如果我們不做一些事情,可能會出現在前面。」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對人們的健康有何影響?
    在此之前,大多數有關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的研究都將關注點放在昆蟲傳播的疾病、心臟和呼吸道疾病、以及炎熱對身體的直接影響上。但我們知道,因受傷而死的人數會隨著季節而變化。因此,氣候變化也可能對這種規律有所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政府在1980至2017年間收集的天氣數據與因傷而死的人數數據(不包括阿拉斯加與夏威夷)。
  • 氣候變化產生的七種驚人影響
    海平面上升、空氣品質下降,以及持續時間更長、更頻繁的乾旱,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生物圈的主要現象,並且嚴重幹擾了人類的正常生活。然而,全球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遠不止於此,還有許多驚人的變化,地球生態系統與棲息生物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意味著一旦氣候發生變化,將迫使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必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適應自然環境。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通過谷歌趨勢的搜尋引擎可以發現,在2007年及之前對於「climate and health」(氣候與健康)的搜索為0,從2008年2月開始,針對這個關鍵詞組的搜索開始出現,迅速攀上了一個高峰,並在近兩年來居高不下。  氣象與環境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存產生了重要影響。
  • 氣候變化會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
    筆者:三體-小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有了更好的條件認識自身和外界,面對複雜的氣候以及環境問題,我們已經知道這些都離不開人類的活動,在尋找解決方案的同時,科學家們也在不斷研究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影響。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研究警告稱氣候變化或會引發更高的癌症發病率
    據外媒報導,加利福尼亞的研究人員警告稱,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癌症尤其是像肺癌這樣嚴重的癌症。這些發現則是基於對近60項現有研究的分析,其指出了氣候變化對公眾健康的影響將隨著氣溫上升、野火變得更加常見和空氣品質下降而惡化。
  • 氣候變化對我國重大工程的影響和挑戰
    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正在嚴重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阻礙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對許多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影響將影響國家的安全策略。  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升高、降水強度增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增加等,在我國,這些變化相應增大了重大工程未來安全運行的風險。
  •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2020-02-11 15:4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新研究,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主要洋流變得更加湍急。
  • 氣候變化影響人體健康和社會安全
    由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急劇變化,必然會影響到人類健康。而當人類健康普遍受到影響時,則在一定範圍內影響到「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因此,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勢必會影響到某個社區群體,進而影響到社會安全或公共安全。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對人類疫病流行影響具有尺度效應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氣候變暖導致人類疫病的發生或傳播。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知彬和挪威奧斯陸大學教授Nils Chr. Stenseth領導的合作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疫病流行的影響具有尺度效應。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全球環境變化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 我們現在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全球環境變化使人類的安寧和健康陷入困境,對於那些地理位置、社會經濟資源最脆弱的地帶,其危險性最大。 這些環境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健康的基本要素如糧食生產、淡水供給、微生物環境的穩定性、氣候條件以及身體和社會的安全等產生了影響。
  • 氣候變暖或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在2040年左右趨於穩定,那麼由此帶來的溫和的氣候變暖可能在本世紀末到來時造成大片海洋區域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發生重大重組。
  • 歐巴馬談全球變暖影響 稱氣候變化危害民眾健康
    原標題:歐巴馬談全球變暖影響 稱氣候變化危害民眾健康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表示,全球氣候變暖不僅影響天氣,也危害美國人民的健康。   歐巴馬和美國衛生局局長維維克·默西在霍華德大學醫院與專家會面,強調歐巴馬政府計劃為更好地了解和對抗氣候變化問題所採取的措施。
  • 氣候變化對空氣危害影響有限
    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導,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為主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布報告稱,氣候變化對人造成的危害影響有限,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室外空氣汙染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該研究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環境研究快報》上。  空氣汙染被認為是目前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環境風險。
  • 氣候對健康的風險與日俱增,但保護人類健康免受氣候變化影響仍缺乏...
    根據第一份全球氣候變化與健康進展概況,保護人類健康免受氣候變化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然而,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實現這一目標。新報告採用了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調查並在《2018年世衛組織健康和氣候變化調查報告》中報告的101個國家的數據。
  • 最新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影響重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聯合對外發布了兩個報告《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和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其中提到,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呈現顯著變暖的趨勢,進而引發了高溫熱浪、乾旱洪水、森林火災等極端氣候事件,以及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對人群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
  • 最新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影響重大
    ,以及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對人群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自2015年起,來自全球30餘家頂尖學術機構的120餘位專家共同完成的「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為解析氣候變化趨勢的報告,受到各界關注。今年的全球報告顯示,過去20年裡,老年人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上升了54%。2019年,65歲以上老人暴露在熱浪風險下的天數幾乎是之前最高紀錄的兩倍。
  • 研究稱氣候變化致秋葉提前掉落
    據新華社電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而不是像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會更晚。這一發現表明,隨著氣溫升高,森林儲存的碳將大大低於預期,提前落葉可能會對昆蟲和其他物種產生連鎖反應。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康斯坦丁·措納及其同事研究了從1948年到2015年中歐地區近4000處地點的普通橡樹等6種溫帶樹種的秋季落葉數據。隨後他們進行了兩項實驗,以研究二氧化碳和陽光在樹木落葉期所發揮的作用。其中一項實驗對種植在接近目前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和兩倍於大氣二氧化碳水平的室內樹木進行了比較,另一項實驗則檢測了光照對樹木的影響。
  • 研究稱氣候變化導致北極狼蛛出現「嬰兒潮」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已經研究了極端天氣如何使蜘蛛更具攻擊性,現在他們也注意到它可以增加蜘蛛的數量。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北極狼蛛(pardosa glacialis)由於北極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經歷「嬰兒潮」。
  • 氣候變化對人類疫病流行影響具有尺度效應
    Stenseth領導的合作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疫病流行的影響具有尺度效應。該研究依據《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張德二主編)資料,重建了中國古代兩千年的疫病發生等時間序列,發現在長時間尺度下氣候變冷導致更多的疫病流行;短時間尺度下疫病流行與溫度之間的關係並不一致,即有時呈正相關,有時呈負相關。進一步分析發現,長期趨勢的冷氣候導致更多乾旱、蝗災和饑荒事件發生,進而導致更多的疫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