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空氣危害影響有限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導,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為主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布報告稱,氣候變化對人造成的危害影響有限,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室外空氣汙染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該研究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環境研究快報》上。

  空氣汙染被認為是目前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環境風險。研究人員說:「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臭氧汙染和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PM2.5,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包括會引起過早的死亡。」臭氧汙染與呼吸問題,如哮喘、肺功能下降和肺部疾病有一定關係。空氣汙染會加重年幼及年老體弱者罹患呼吸道和心臟疾病的風險。

  該研究報告稱:「氣候變化在許多方面影響空氣品質,可能導致當地增加或減少空氣汙染。比如,溫度和溼度可能決定汙染物的形成或其壽命的變化,降雨可以決定汙染物積累的時間。研究同時發現,較高的溫度還會影響植物的生化特性。樹木通過使用被稱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化學物質吸引傳粉者,以及阻止昆蟲和較大動物的破壞性攻擊。而較高的溫度會導致許多樹種排放出更多的VOCs到大氣中,形成臭氧或更多的顆粒物。」

  研究人員利用從1850年至2000年的臭氧和PM2.5大氣濃度模型得出結論,前工業化時代以來與氣候因素造成的空氣汙染有關的死亡率只佔很小的比例。據研究計算,每年只有約3700人的死亡原因可以歸因於氣候變化對空氣品質的影響,其中死於臭氧原因的1500人,2200人的死亡與細顆粒有關。相比之下,每年死於人為增加的臭氧的就約有47萬人;而空氣中人為引起的微小懸浮顆粒造成的癌症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每年更是導致約210萬人死亡。

  研究人員指出:氣候變化的效應對整體空氣汙染而言只是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而人為因素導致的空氣汙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出了控制,需要各國和國際機構共同採取行動。

相關焦點

  • 歐巴馬談全球變暖影響 稱氣候變化危害民眾健康
    原標題:歐巴馬談全球變暖影響 稱氣候變化危害民眾健康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表示,全球氣候變暖不僅影響天氣,也危害美國人民的健康。   歐巴馬和美國衛生局局長維維克·默西在霍華德大學醫院與專家會面,強調歐巴馬政府計劃為更好地了解和對抗氣候變化問題所採取的措施。
  • 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霧霾天原因及危害
    2013年2月28日,河北多地空氣品質嚴重汙染。(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圖)新華網報導,1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綠皮書指出,社會化石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汙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國近年霧霾天氣增多的最主要原因。
  • 解振華:氣候變化危害和影響已發生 應對變化越來越緊迫
    中新網11月26日電 今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指出,IPCC最近做了一個1.5℃的特別報告,這個報告說明氣候變化的危害和影響已經現實發生了,而且應對氣候變化越來越緊迫,給了我們這麼一個明確的信號,也提出了各種選擇,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國的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大的貢獻。
  • 全球變暖、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對癌症有哪些影響?
    氣候變暖也造成了一系列相關的氣候變化,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空氣汙染、風暴和洪水強度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以及乾旱和野火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等。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亞行報告:亞太地區在氣候變化危害中首當其衝
    新華社馬尼拉7月14日電(記者 董成文)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14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聯合發布報告說,若各國對氣候變化問題置之不理,到本世紀末亞洲大陸氣溫將上升6攝氏度,這將對亞太地區的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全球氣候危機可以說是21世紀人類文明面臨的最大挑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首當其衝。
  •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凸顯全球變暖危害
    IPCC報告強調氣候變化危害人類安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報訊 根據聯合國3月31日在日本橫濱發布的一份最新氣候科學報告,從冰川收縮到海洋酸化,氣候變化已經給地球的自然系統留下了顯著印記。該報告首次提出氣候變化對人類安全的影響,並強調將平均氣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不到2攝氏度的重要性。
  • 氣候變化對臭氧層的區域性影響
    氣候變化對臭氧層的區域性影響   胡德良譯  氣候變化帶給臭氧層的消息是喜憂摻半的。   然而,這些化學物質並不是唯一影響臭氧層的排放物。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已經了解到:溫室氣體通過對同溫層的冷卻作用,可以放慢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反應速度,因此也許會有助於臭氧層的恢復。但是氣候變化還有另外一個影響,即它可以改變空氣循環的模式。直到近幾年,才有人注意到空氣循環是如何影響臭氧層的。
  • 《柳葉刀》:如果不採取行動,氣候變化將帶給下一代終身健康危害
    11月14日,《柳葉刀》發布《柳葉刀2030倒計時:2019健康與氣候變化報告》(簡稱《報告》)指出,如果全球不採取行動,仍然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現在出生的孩子,將從嬰兒期直至老年期都面臨氣溫上升帶來的終身健康危害。
  • 柳葉刀: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於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危害
    原創 柳葉刀 柳葉刀TheLancet 收錄於話題#柳葉刀熱點論文49個《柳葉刀》(The Lancet)今日發表《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0年報告,這也是第五份年度報告。報告指出,任何國家無論貧富,都不能倖免於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 氣候變化影響人體健康和社會安全
    由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急劇變化,必然會影響到人類健康。而當人類健康普遍受到影響時,則在一定範圍內影響到「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因此,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勢必會影響到某個社區群體,進而影響到社會安全或公共安全。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下篇)
    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
  • 關於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與防災對策建議
    關鍵詞 氣候,防災,對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未來100年全球氣候還將持續變暖,並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產生巨大影響。我國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尤其是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
  • 氣候變化產生的七種驚人影響
    海平面上升、空氣品質下降,以及持續時間更長、更頻繁的乾旱,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生物圈的主要現象,並且嚴重幹擾了人類的正常生活。「鸚鵡螺雜誌」專欄作者約翰·文德爾撰寫一篇研究報告「氣候變化時將出現戰爭」,文中指出,在廣袤的中亞費爾幹納山谷帶,錯綜複雜的邊緣地區、種族主義、水資源爭奪、不斷減少的資源和不斷升高的溫度,使這裡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衝突交匯在一起,這是一個具有獨特地形、氣候變化和政治衝突的地方。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氣候變化影響草原進退
    隨著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日益擴大,草地生態系統退化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日前,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氣象影視中心共同主辦的大型科學考察與氣象科普活動「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通過實地考察,深入探究氣候變化背景下草原生態環境變化,探討草原生態系統應如何適應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雖然這種理論頗有爭議,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相信,霍亂爆發只是一種先兆,全球的氣候變化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更大危害。  當這個星球的空氣正以緩慢的速度升溫之時,適宜媒介動物生長繁殖的環境時空範圍也在擴大。全世界每年約有3.5億瘧疾新增病歷。這種由按蚊叮咬而引起的疾病被稱為全球最嚴重的蟲媒傳染病,在一些地區原已被消滅或控制。瘧原蟲一般在16攝氏度以下難以存活,升高的氣溫使之正呈現出復發之勢。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正在日趨頻繁和劇烈。
  • 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與減緩同等重要
    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由於缺乏資金、適應能力、技術和政策,氣候變化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最為嚴重。我們認為要從水資源減少的危險、糧食安全、森林維護、人類健康等幾個方面來做好氣候變化適應的工作。發達國家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提高其適應能力,同時要提供技術、方法和資金的支持。全面、充分地研究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所造成的損失和危害,這一點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大會上得到肯定。
  •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南極企鵝
    近3000年來,小尺度的冷暖變化對人類社會以及包括南極企鵝在內的眾多生物影響極大。2000年,國際科學雜誌《自然》就刊登了中國科技大學孫立廣教授對近3000年以來南極長城站附近阿德雷島南極企鵝種群數量的波動與氣候變化有密切對應關係的研究成果。在之後的十幾年,孫立廣和他的團隊又在東南極的中山站、戴維斯站以及羅斯海等地開展研究,取得的成果為解釋氣候變化對南極企鵝生態群落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最近,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的美國宇航局衛星數據,更科學準確地估算出它在空氣中的熱誘捕能力,從而確認它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最近,這項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
    近20年的研究表明,天氣氣候的形成和變化,尤其是氣候變化並不僅僅是大氣運動所產生的,它們是氣候系統(包括大氣、海洋、地圈和生物圈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所引起的全球增暖尤為世人所關注,而太陽是大氣和海洋運動的根本能量源,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也必然受到關注。  太陽同樣也處於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地球上的某些天氣氣候變化又明顯地反映出它們可能與太陽活動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