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2020-09-10 打工者日記

技術進步,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發現和使用,促成了氣候變化-但它們也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並開發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技術。

Covid之後的氣候超前:綠色復甦?在周四晚上的「天空新聞」上,我們將研究七項創新技術,這些創新技術可幫助人類避免全球溫度持續升高可能導致的災難性破壞:

1.碳捕獲

科學家們將主要歸咎於地球平均溫度升高,這是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將輻射捕獲在大氣中,否則這些輻射會逃逸到太空中。

在最重要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CO2)的濃度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已增加了近50%。

用於減少CO2排放的創新包括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淨零潮汐(NZT)項目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NZT的目標是捕獲在工業過程和發電廠中產生的CO2,並將這些排放物通過管道輸送到北海下方幾公裡的海上存儲地點。

這些碳被封存在海底深處的安全區域,將不再對溫室效應有貢獻-將來甚至可以合成為運輸系統的新燃料。

就像NZT項目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其目標是最早在2030年之前將東北許多碳密集型產業的碳排放量減少到零。

但是,地球問題的規模遠遠大於通過少量企業的選擇性脫碳所能解決的問題。

2.餵牛海藻

另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是甲烷,由於養牛業,其排放量已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在2000年至2017年期間,農業約佔與人類活動有關的所有甲烷排放量的三分之二,而化石燃料佔餘下的三分之一。

甲烷主要來自打cattle牛,這是由於母牛如何消化食物-在其胃中發酵該食物,使糖分轉化為可被人體吸收的簡單分子。

科學家發現,在熱帶地區生長的紅海藻作為牛飼料的補充物,可以將奶牛的甲烷排放量減少80%。

然而,儘管全球有將近15億頭牛,但目前尚無足夠的這種海藻來抑制這種蟲-儘管也許有些科學家可能能夠繁殖出有助於抑制它們的關鍵成分。

3.美味的昆蟲

用昆蟲(如蚱hopper)製成的漢堡可以解決牛場的排放問題。

儘管個人的飲食決策不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潛在技術解決方案的範圍之內,但創新食品的確可以。

減少牛場甲烷汙染的另一種有趣方法是用昆蟲替代品代替牛肉-這種牛肉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普及。

富含蛋白質的昆蟲(如粉蟲)可以在不需要耕牛所需的土地或水的情況下進行養殖-但即使昆蟲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人類也通常會在肉中找到許多其他重要營養素-包括鐵。

一些科學研究表明,多種昆蟲可以提供人類需要的所有礦物質營養素-但是,當然,即使這不是快速解決方法-昆蟲漢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新穎產品,而不是可以大量生產和消費的東西。

4.氣候修復

已建議重新冷凍兩極作為一種氣候修復策略。

劍橋大學氣候修復中心正在研究許多想法,以修復人類汙染造成的破壞。

他們的想法是通過使兩極上方的雲層變亮來重新凍結兩極,實質上是通過向天空中噴灑一小滴鹽以幫助雲層將輻射反射回太空。

另一個建議是使海洋「綠化」,從本質上給海洋施肥,以鼓勵可以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植物和藻類生長。

但是,一些研究警告說,這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可能無法捕獲足夠的二氧化碳以抵消排放。

5.遠程工作

在家進行遠程工作可以解決運輸排放。

正如冠狀病毒大流行所顯示的那樣,許多辦公室工作可以在家中成功完成-可能為減少運輸和辦公樓的排放量提供一條途徑。

開車上下班是發達國家的最大碳排放源。

隨著企業試圖管理COVID-19對工人的影響,支持遠程工作的技術已被迅速採用,各國政府急於封鎖自己的國家並防止大規模死亡。

但是,遠程工作可能只是在夏季減少排放的有效方法。

事實證明,當建築物在冬季需要供暖時,將許多人放在一棟建築物中而不是分散在自己的房屋中,效率要高得多,一些研究表明,這甚至可以抵消運輸帶來的排放。

6.數據中心的更多使用

節能數據中心可以提供更高效的計算。

在計算時,可以應用關於單個住宅與辦公樓供暖的類似邏輯。

計算機的出現極大地增加了電力消耗,但是現代數據中心通常比個人計算機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

人們無需在本地計算機上執行高能耗的應用程式(從處理複雜的數字到玩視頻遊戲),而是可以通過在雲中執行這些應用程式來抵消可觀的能源消耗。

專門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大型技術公司-亞馬遜,谷歌和微軟-是可再生能源的大消費者。

谷歌和微軟也都啟動了雲遊戲平臺,不需要遊戲玩家購買遊戲機(遊戲機的生產也會導致排放)來玩遊戲。

但是數據中心依賴高質量的網際網路連接,而網際網路本身會產生排放,對於世界上許多人來說,這些連接根本無法使用。

7.家庭能源效率

家庭節能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擴展。

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將是整體降低能耗,除了使房屋更節能外,沒有什麼能做的。

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已經存在,市場上許多最新產品每年可減少數百英鎊的家庭帳單。

歐盟已經建立了一個能源標籤計劃,對電器的能效進行標籤,告知消費者冰箱,洗衣機以及從燈泡到電視的其他產品的運行成本。

通過這些家居用品的設計創新節省的能量可能很小,但它們有可能擴展並顯著影響一個家庭一年中的能源消耗,甚至在一個國家的所有家庭中影響更大。

在整個歐盟,建築物消耗了40%的整體能源,並造成了35%的CO2排放-儘管過去50年來,由於採用了節能措施,每個家庭的能源消耗有所下降。

但是據獨立的法定機構氣候變化委員會稱,英國的房屋目前「不適應」,以應對全球氣溫升高和降低能耗的挑戰。更新,更環保的電子商品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冠狀病毒是我們許多人一生中將經歷的最大的全球挑戰。但是在大流行之前,氣候變化籠罩著我們,是地球上最大的問題。

那麼現在會發生什麼呢?我們如何同時處理兩者?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發現和使用,促成了氣候變化-但它們也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並開發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技術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於正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充分認識人類賴以生存地球家園的生態價值,有效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做法與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 區塊鏈也可以解決氣候危機
    全球氣候變暖早已是我們生存發展的一大危機,雖然我們也針對氣候變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聯合各國籤署了《巴黎協定》,企圖聯合各國的力量,共同應對氣候危機。要實現發展路徑的創新,就要發展低碳、氣候適應型,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這條路。但事實上,全球變暖的速度將超過原先計劃的閾值,我們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來治理這場氣候危機。這就需要一定的創新精神,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機制應對氣候危機。區塊鏈技術作為新興網絡技術,將信息加密化處理並儲存,打包成塊,分配合作,這種去中心化的技術將可能推動全球氣候的治理。
  • 氣候「好朋友」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思路
    氣候「好朋友」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思路
  • 應對氣候變化的十種解決方案
    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十種可能性方案  作者David Biello  發表2007.11.26但這個星球能充裕地維持多少人的生活還不清楚,但很明顯的是,如果要控制氣候變化,人均能源消耗量必須下降。  儘管獨生子女政策不可能長久實行,什麼是完美的人口數量也無法明確,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多的人意味著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新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可能是21世紀的巨大挑戰。
  • TNC: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不可或缺
    COP25期間,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國際氣候政策主任約翰威爾迪克(John Verdieck)受邀參加了由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主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承辦的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為主題的中國角邊會。
  • 「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線上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年4月29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CCSD)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拉開了ICCSD近期組建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合作平臺的序幕。ICCSD副研究員楊秀系統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合作平臺的背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合作平臺推進的總體思路。
  • 地球的一半︱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
    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事件(如強降水和乾旱)將會增多,會給長江流域4億多人口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2011年5月29日,乾涸的洞庭湖。IC  資料圖從2002年開始,我們在湖北省發起了「攜手保護生命之河-長江項目」——重新連接各個湖泊,恢復溼地。
  • 蘇伊士亞洲首座塑料回收設施 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緩解氣候變化
    該項目每年把在泰國收集而來的3萬噸塑料包裝廢料轉化為消費後可回收(PCR)塑料,作為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的長期方案。此外,設施的水回用率達到94%,是泰國當地水回用率最高的同類回收設施之一,每年可避免3.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種植150萬棵樹。全球每年生產3億噸塑料,其中50%用於包裝,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棄置於海洋中,當中主要來源於東南亞。
  • 疫情封鎖限制措施並不是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公報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工業放緩,但這並沒有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溫度上升、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氣候惡化現象。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
  • 氣候變化與COVID-19:交織的危機
    如果能夠協同制定危機應對方案,則可以為改善人群健康、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更好地保護地球上僅剩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提供機會。COVID-19大流行後,各國政府將開始實施經濟復甦計劃,而氣候變化和公平性也正是綠色復甦的關注點。氣候危機仍在肆虐。一年前,新聞標題主要都是青年氣候運動,充滿了緊迫感。但如今, COVID-19已然取代了人們對氣候危機的興趣和關注。
  • 陳志:技術創新,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最終途徑(圖)
    「氣候變化問題最終需要創新來解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陳志博士近日在接受《科學時報》專訪時發表了上述觀點。技術創新:  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最終途徑  「氣候變化問題很複雜,但無論多複雜的問題都有解決的可能性。」陳志對《科學時報》表示。  目前,人類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途徑至少有三種:一是減少能源利用,特別是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二是新能源利用;三是鼓勵消費方式的轉化,減少對傳統碳氫能源的需求。
  • 溼地保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解決方案
    2019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應對氣候變化」,旨在提醒公眾: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並非無能為力。事實上,溼地保護能夠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重大問題的自然解決方案。溼地是重要的「儲碳庫」在人們的印象中,沼澤是一種熟悉的溼地類型。
  • 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問題的解決之道
    南北極融化,海平面上漲,全球最高溫度逐年攀升,森林大火頻繁發生,全球物種銳減,氣候變化開始反覆無常甚至病毒開始頻繁肆虐。這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全球變暖,氣候和環境所導致的。進入新的世紀,這些問題已經日漸顯著。
  • 解鎖自然的力量 |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人類必須意識到目前全球所面臨的各種危機愈演愈烈,正在摧毀著人們的生活和生計,影響著全球經濟與安全態勢。在這樣的危惙之際,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正是解決這些危機的良方。
  • 無水坐便器技術能否解決世界水危機?
    提及世界水危機聽起來牽強。70%的地球被水覆蓋,那麼如何發生水危機?從所有標準來看,水似乎都很多。那麼,世界如何經歷水危機?這是一個問題–無水廁所技術能否解決世界水危機?世界水危機的解釋在世界水中,只有3%的水適合人類使用。這種淡水的三分之二是冷凍冰川的形式,進一步減少了我們的可用量。另一方面,人口在增加,在過去50年中增加了一倍。而且由於人口競爭日益緊張的水資源,水危機是不可避免的。
  • 破解氣候環境危機
    破解危機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   面對全球性氣候環境危機,國際社會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經過幾十年艱苦談判協商,先後形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重要成果,並通過技術和資金援助、發展碳交易市場等方式推進減排,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球碳排放不降反升,氣溫加速上升,應對氣候變化面臨重大難題。
  • 氣候變化蘊藏諸多商業機會
    原標題:氣候變化蘊藏諸多商業機會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面對不斷加劇的氣候問題,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措施?在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氣候變化:下一場金融危機?」
  • 美尋求赤潮及海洋缺氧解決方案
    原標題:美尋求赤潮及海洋缺氧解決方案   如今,赤潮和海洋缺氧已經成為破壞沿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主要原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17日宣布,建立12個總額近210萬美元的新研究資助項目,從各地尋求解決有毒藻華(赤潮)和海洋缺氧的方案。
  • 氣候變化產生的七種驚人影響
    海平面上升、空氣品質下降,以及持續時間更長、更頻繁的乾旱,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生物圈的主要現象,並且嚴重幹擾了人類的正常生活。「鸚鵡螺雜誌」專欄作者約翰·文德爾撰寫一篇研究報告「氣候變化時將出現戰爭」,文中指出,在廣袤的中亞費爾幹納山谷帶,錯綜複雜的邊緣地區、種族主義、水資源爭奪、不斷減少的資源和不斷升高的溫度,使這裡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衝突交匯在一起,這是一個具有獨特地形、氣候變化和政治衝突的地方。